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go-A蛋白及调控轴突再生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孟瑶 王颖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产生的抑制性微环境是神经再生困难的重要原因,其中Nogo-A蛋白是抑制轴突再生的关键因子,其结构域以片段形式通过不同途径释放到细胞外,与受体NgR1、PirB、S1PR2或HSPG相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运动以及...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产生的抑制性微环境是神经再生困难的重要原因,其中Nogo-A蛋白是抑制轴突再生的关键因子,其结构域以片段形式通过不同途径释放到细胞外,与受体NgR1、PirB、S1PR2或HSPG相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运动以及细胞骨架蛋白聚合,引起细胞骨架解聚、生长锥塌陷,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本文对Nogo-A蛋白的结构、受体和抑制轴突再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蛋白 受体 信号通路 轴突再生
下载PDF
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忻 银河 +6 位作者 金哲峰 于杰 杨克新 杨博文 刘鹏群 秦晓宽 朱立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38只,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法制备CS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益肾...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38只,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法制备CS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1次/d,连续4周。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价大鼠运动功能,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元轴突变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脊髓神经元髓鞘可见“洋葱皮”样松解,轴突退化萎缩,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增加(P<0.05),髓鞘脱失、轴突退化有不同程度改善,益肾养髓方低、中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有效改善CSM大鼠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组织GAP-43表达,促进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元 轴突再生 益肾养髓方 大鼠
下载PDF
通督调神灸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学习记忆及轴突再生的影响
3
作者 刘芳 郭佳颖 +2 位作者 林少鸿 侯玉菲 陈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0-27,共8页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灸干预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学习记忆及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督调神灸组,15只/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两组大...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灸干预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学习记忆及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督调神灸组,15只/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两组大鼠进行MCAO造模。造模后,对通督调神灸组取“百会穴”进行温和灸,20 min/次,1次/d,共7 d。采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micro-MRI扫描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轴突再生标志性蛋白GAP-4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ofil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督调神灸组和假手术组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micro-MRI扫描结果发现通督调神灸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小于模型组,通督调神灸组的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和通督调神灸组的红色荧光(GAP-43)强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通督调神灸组Cofilin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灸有利于减轻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脑梗死区域神经元凋亡,同时抑制Cofilin表达,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促进学习记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大脑中动脉阻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学习记忆 轴突再生 大鼠
下载PDF
三种组织线粒体对小鼠原代神经元存活及轴突再生的影响
4
作者 韩红丽 张坤 +5 位作者 鲜盼盼 符帆帆 郑威安 王亚周 武胜昔 高枫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比较研究肝脏、心肌和骨骼肌来源的线粒体对小鼠原代神经元存活及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别提取C57BL/6小鼠肝脏线粒体、心肌线粒体和骨骼肌线粒体。分离和培养孕14~17 d的C57BL/6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进... 目的:比较研究肝脏、心肌和骨骼肌来源的线粒体对小鼠原代神经元存活及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别提取C57BL/6小鼠肝脏线粒体、心肌线粒体和骨骼肌线粒体。分离和培养孕14~17 d的C57BL/6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进行划痕损伤,然后分别加入等量的三种组织来源线粒体进行共培养。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活细胞碘化丙啶(PI)标记观察神经元死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线粒体体复合体酶活性和ATP水平。结果:TUNEL染色、PI染色显示:三种线粒体处理后,肝脏线粒体处理组的神经元死亡最少,提示肝脏线粒体的促神经元存活能力最强。肝脏线粒体处理组神经元GAP-43的表达水平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同数量的肝脏线粒体产生更高水平的ATP。并且肝脏线粒体可显著促进神经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的活性。结论:与心肌线粒体、骨骼肌线粒体相比,肝脏线粒体具有更强大的促神经元存活和促轴突再生的能力,可用于体内线粒体移植修复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轴突再生 神经元存活 细胞培养 小鼠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通过激活EGFR信号通路抑制体外低糖低氧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
5
作者 曾雯 谭玲娟 +1 位作者 周胜强 刘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1-457,473,共8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对体外低糖低氧(low glucose and oxygen,LGO)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出生后24 h内乳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鉴定神经元。将细胞分为3组,即LGO组、LGO+F...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对体外低糖低氧(low glucose and oxygen,LGO)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出生后24 h内乳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鉴定神经元。将细胞分为3组,即LGO组、LGO+Fg组、LGO+Fg+PD168393组。3组均予以低糖低氧处理48 h后,LGO+Fg组加入Fg,LGO+Fg+PD168393组加入F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PD168393),均处理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tubulin III(Tuj-1)表达,评价轴突生长;Western blot检测EGFR、p-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下游调控蛋白(MAP-1B,CRMP-2)mRNA表达。结果与LGO组比较,LGO+Fg组轴突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轴突长度较短、数量减少,p-EGF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MAP-1B、CRMP-2 mRNA表达下调;与LGO+Fg组比较,LGO+Fg+PD168393组轴突长度增加、数量明显增多,p-EGF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MAP-1B、CRMP-2 mRNA表达上调。结论Fg可抑制低糖低氧损伤神经元的轴突再生能力,其机制与激活EGF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皮层神经元 低糖低氧 轴突再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Nogo与轴突再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堂 鲁秀敏 李红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400-400,F0003-F0004,共3页
目的:Nogo-A作为多种抑制神经突再生的成员之一,主要存在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和中枢神经(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磷脂中Nogo在成年CNS损伤后,在抑制轴突再生和代偿性纤维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损... 目的:Nogo-A作为多种抑制神经突再生的成员之一,主要存在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和中枢神经(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磷脂中Nogo在成年CNS损伤后,在抑制轴突再生和代偿性纤维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损伤大鼠和小鼠脊髓中体内应用Nogo中和抗体、Nogo受体(Nogo-66receptor,NgR)或阻断信号通路后受体Rho-A和ROCK均可导致轴突再生,并伴有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 Nogo受体Rho-A轴突再生 NOGO受体 轴突再生 CNS损伤 少突胶质细胞 system 中枢神经 中和抗体 体内应用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包裹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孟晓梅 王春婷 +6 位作者 游思维 刘惠玲 杨浩 焦西英 刘飞 史明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 (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 (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6只 ,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 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 ,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 ,O...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 (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 (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6只 ,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 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 ,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 ,OECs对照组移植等量DF12 OECs悬液 ,单纯全切对照组未做任何移植 ,每组动物 4只。术后 2周处死动物 ,脊髓损伤区冰冻水平切片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ECs的存活及迁移 ,并行抗神经丝 (NF)和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脊髓两断端连接较差 ,而FG对照组及FG OECs组两断端连接良好。FG、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损伤区可见少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 ;FG OECs组间隙内OECs大量存活 ,并迁移至两侧脊髓实质内 ,大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通过间隙。 结论 FG包裹的OECs可在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存活并迁移至脊髓实质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轴突再生 实验 脊髓全横断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轴突再生及RG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陶涛 秦新月 徐广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缺血2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缺血2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皮质及海马排斥性导向因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ar A,RGMa)蛋白的表达,免疫染色神经微丝蛋白200(NF-200)评估轴突生长。术后2、7、14 d和28 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和海马RG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NF-200蛋白表达增加(P<0.05),mNSS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促进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GMa蛋白的表达,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脑缺血再灌注 RGMa 轴突再生 大鼠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及Akt/GSK-3β/CR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小琴 苗学蒸 +3 位作者 周丽英 许力伟 赖文芳 洪桂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苷给药组,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ZeaLonga标准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苷给药组,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ZeaLonga标准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伤,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p-Akt(Ser473)、Akt、p-GSK-3β(Ser9)、GSK-3β、p-CRMP-2(Thr514)、CRMP-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NF20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红景天苷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NF200、p-Akt、p-GSK-3β蛋白的表达,抑制p-CRMP-2蛋白表达。结论红景天苷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促进Akt、GSK-3β的磷酸化,抑制CRMP-2的磷酸化,进而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轴突再生 AKT GSK-3Β CRMP-2
下载PDF
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超群 孙天胜 +1 位作者 高尔镜 刘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合移植,雪旺氏细胞移植于损伤部位中心,嗅鞘细胞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另一组采用混合移植,将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混合后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注射速度为0.1μl/min。联合移植组嗅鞘细胞量每点0.5μl含5×104个,雪旺氏细胞量为每点1μl含105个雪旺氏细胞;混合移植组为每点1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各5×104个。细胞移植后1周和8周时各组分别取2只大鼠,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包含细胞移植部位的脊髓,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利用神经丝(neurofilment,N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两组中均可见嗅鞘细胞迁移,主要在灰质和白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迁移;但雪旺氏细胞仅在与嗅鞘细胞混合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脊髓时才可见有限距离的迁移。联合移植时,NF阳性(NF+)和GAP-43阳性(GAP-43+)纤维伴随嗅鞘细胞迁移而沿脊髓纵轴延伸,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可见NF+纤维从各个方向长入损伤部位(移植部位)并互相缠绕;混合移植时,大量NF+纤维伴随移植细胞迁移而延伸,损伤部位虽然NF+纤维较少,但没有互相缠绕现象。结论: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迁移能力差;嗅鞘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而且可促进雪旺氏细胞迁移。无论是联合移植还是混合移植,移植细胞均能促进轴突再生,但联合移植时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再生纤维互相缠绕、无法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 雪旺氏细胞 共移植 细胞迁移 轴突再生
原文传递
化学去细胞肌肉促进大鼠脊髓半横断后的轴突再生 被引量:8
11
作者 薛辉 陈东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生情况,对移植物中再生轴突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并用锇酸染色鉴定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有髓神经纤维。另取6只化学去细胞肌肉治疗的模型鼠分别行HRP顺行和逆行示踪,1周后观察脊髓上行和下行轴突再生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4周,空白组无脊髓再生轴突,化学去细胞肌肉中有大量再生的轴突,而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中的再生轴突很少。锇酸染色显示化学去细胞肌肉中的有髓神经纤维较少。HRP示踪证明化学去细胞支架再生的轴突来自于其上下两端的脊髓。结论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可显著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去细胞肌肉 移植 轴突再生
下载PDF
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轴突再生及走向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龙旺 秦兆邦 +1 位作者 朱峰 杨利学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对嗅鞘细胞(OECs)移植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5月龄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体重(220±20)g,采用挫伤加全横断的造模方法造成T9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电针组、嗅鞘细胞组和电针加嗅... 目的 :探讨电针对嗅鞘细胞(OECs)移植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5月龄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体重(220±20)g,采用挫伤加全横断的造模方法造成T9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电针组、嗅鞘细胞组和电针加嗅鞘细胞组。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周和8周注射5%荧光金水溶液(flurosecentgold,FG)0.5μl进行逆行标记,后进行荧光金逆行示踪观察以及动物行为学观察(BBB评分)。结果:(1)BBB评分结果示术后第1天至第1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周开始,电针+OECs组高于模型组、OECs组、电针组3组(P<0.05)。(2)荧光金逆行示踪结果显示:术后4、8周各组脊髓内均可观察到有FG阳性神经纤维再生;在脊髓损伤区,电针加OECs组通过脊髓损伤区荧光金标记的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多于其他3组,走行较其他3组规则。结论:电针联合OECs移植治疗能够极大的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纤维的再生以及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能够恢复神经传导通路,并对再生的神经纤维生长方法有一定的导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嗅鞘细胞 神经轴突再生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后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振东 李绍波 +4 位作者 周雪 张林 章为 毕文杰 丁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6-232,共7页
为了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轴突再生及后肢功能恢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本实验采用22只雌性成年SD大鼠,并随机分成A、B、C、D 4组。其中A、B、D组行左侧T11 ~T12节段脊髓半横断手术,然后A组移植嗅... 为了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轴突再生及后肢功能恢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本实验采用22只雌性成年SD大鼠,并随机分成A、B、C、D 4组。其中A、B、D组行左侧T11 ~T12节段脊髓半横断手术,然后A组移植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悬液;B组移植DMEM/F12培养液;D组移植核荧光试剂(Hoechst33342)标记的嗅鞘细胞,用于鉴定嗅鞘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6周内,对大鼠进行BBB评分、IP斜板试验并观察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C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的潜伏期。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射到横断面尾段脊髓,逆行追踪观察横断面头段脊髓及对侧中脑红核内HRP逆标细胞数,并观察左侧后肢小腿三头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及直径的变化。结果显示:(1)移植后的OECs数量未见明显减少,细胞核形态较好,细胞未向头、尾侧迁移;(2)移植3周后BBB评分及IP斜板,试验A、B组较C组明显低(P<0.05),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3)A、B组的CSEP及MEP潜伏期较C组明显延长(P<0.05),但A组要比B组明显缩短(P<0.05);(4)HRP逆行追踪观察到对侧中脑红核大细胞区及脊髓T9 ~T11节段逆标细胞的数量,A组明显多于B组,但A、B组均少于C组;(5)左侧后肢小腿三头肌肌细胞的横截面积及直径,A、B组均较C组减少,但A组减小的幅度明显小于B组。以上结果表明OECs移植能促进半横断脊髓轴突的再生及后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横断损伤 后肢功能 轴突再生 嗅鞘细胞 脊髓
下载PDF
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髓鞘及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蕾 樊永平 +5 位作者 龚海洋 叶明 周莉 赵晖 穆阳 闫晓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CFA)按1∶1(体积比)制成抗原,给动物两后足皮下注射MBP抗原免疫,建立大鼠EAE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对... 目的:研究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CFA)按1∶1(体积比)制成抗原,给动物两后足皮下注射MBP抗原免疫,建立大鼠EAE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对照,利用髓鞘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14,28 d大脑和脊髓髓鞘和轴突损伤及再生的变化。结果:左归丸成右归丸干预后大鼠髓鞘脱失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MBP及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能够修复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的损伤,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和右归丸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髓鞘再生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广智 冯世庆 +1 位作者 班德翔 徐云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讨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域轴突再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方法]利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成30例T10脊髓损伤模型,分组为:实验对照组(DMEM细胞培养基),损伤... [目的]讨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域轴突再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方法]利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成30例T10脊髓损伤模型,分组为:实验对照组(DMEM细胞培养基),损伤后3 d HCMNCs移植组,损伤后14 d HCMNCs移植组,每组10例。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BDA顺行示踪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轴突再生情况,结合对各组实验动物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综合评估脊髓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NCs移植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功能恢复,损伤后14 d HCMNCs移植组优于损伤后3 d移植组,各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MNCs在体内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损伤后14 d是移植的较为理想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中药SSY-B2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华宝 李林 +2 位作者 安文林 张丽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SSY B2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 ( 0 5 6g纯药 kg)、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g生药 kg)、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S... 目的观察中药SSY B2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 ( 0 5 6g纯药 kg)、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g生药 kg)、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SSY B2大剂量治疗组 ( 6g生药 kg)。大鼠行双侧隔海马穹窿伞离断术。术后给予SSY B2等试验用药 6周。在行为学测试结束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大脑有关区域测定生长相关蛋白 43 (GAP 43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CSPG)。结果伤口周围GAP 43的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SY B2小剂量能显著促进损伤后GAP 43的表达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0 1)。损伤后顶叶皮层有CSPG表达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密度分别为 ( 5 6 43± 5 9 6)、( 116 3 6± 10 5 61) ,SSY B2小、中剂量能抑制损伤后CSPG的表达 (和模型组相比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结论SSY B2小剂量和脑复康能显著促进损伤后GAP 43的表达 ,抑制CSPG表达 ,起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 (CNS)神经再生的作用 ,而轴突再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生长相关蛋白-43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SSY-B2 枢神经系统损伤 轴突再生
下载PDF
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艳 王茜 +1 位作者 陈国平 范红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兔分为模型组(n=6)、假手术组(n=6)、神经松动术组(n=6)、夹脊电针组(n=6)、夹脊电针...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兔分为模型组(n=6)、假手术组(n=6)、神经松动术组(n=6)、夹脊电针组(n=6)、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n=6)。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组、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干预,神经松动术组行神经松动术治疗,夹脊电针组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夹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进行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4周后,HE染色观察轴突生长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BDNF、CNTF含量。结果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轴突生长情况均优于模型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优于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血清BDNF、CNTF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优于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夹脊电针均可促进兔损伤坐骨神经的轴突再生,可能与提高血清中CNTF、BDNF水平有关;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 夹脊电针 神经松动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轴突再生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卢培刚 冯华 +3 位作者 胡荣 储卫华 李梅 卢佳友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以探讨HBO-PC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HBO-PC组、非预处理组各20只。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制作,采用改良Allen&...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以探讨HBO-PC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HBO-PC组、非预处理组各20只。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制作,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于伤后8w行神经束路示踪(顺行和逆行),以脊髓损伤部位为中心,上下各2 cm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组织中示踪剂阳性纤维的表达。结果在胶质瘢痕的周围及上下两端,HBO-PC组示踪剂阳性纤维表达数量均明显高于非预处理组。结论 HBO-PC可诱导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对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预处理 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下载PDF
梓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感觉运动皮质轴突再生限制性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东 祝慧凤 +1 位作者 罗勇 谢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对侧感觉运动皮质轴突再生限制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剂量分别为1、5、10 mg.kg-1)和胞磷胆碱(剂量为0.5 g.kg-1)对照组... 目的观察梓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对侧感觉运动皮质轴突再生限制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剂量分别为1、5、10 mg.kg-1)和胞磷胆碱(剂量为0.5 g.kg-1)对照组。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4 h,首次经腹腔注射梓醇进行干预,每天1次,连续7 d。于造模后15 d断头取脑,制备脑片和脑组织匀浆,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对侧感觉运动皮质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结果 Nogo-A阳性细胞被Cy3标记,胞质和突起呈红色,细胞核未见红色荧光。假手术组可见少量Nogo-A阳性细胞,模型组Nogo-A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梓醇中、高剂量组Nogo-A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减少(P<0.05)。NgR阳性细胞被FITC标记,具有神经元形态特征,胞质和突起呈绿色,细胞核未见绿色荧光。假手术组可见少量NgR阳性细胞,模型组NgR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稍增加(P>0.05);梓醇呈剂量依赖性下调NgR表达,中、高剂量组NgR阳性细胞数均比模型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分析与免疫荧光原位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梓醇下调脑缺血大鼠感觉运动皮质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有助于改善轴突再生限制性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勿动蛋白A 勿动蛋白受体 限制性微环境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异体神经移植后对鼠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秋根 项耀均 +2 位作者 崔义 应明 鲁树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异体神经移植后对鼠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其中实验组9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在-196℃、-80℃、-40℃各保存20min、1周、3周,在显微镜下进行异体神...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异体神经移植后对鼠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其中实验组9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在-196℃、-80℃、-40℃各保存20min、1周、3周,在显微镜下进行异体神经移植。于术后12周观察光镜和电镜、异体神经中段的轴突计数。结果:在保存20min组中,-40℃可见轴突间水肿明显,髓鞘脱水;-80℃与-40℃变化基本相似;-196℃肿胀稍轻,也有脱髓鞘改变,神经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在保存1周组中可见,-40℃轴突间水肿比20min组同温减轻;-80℃与-40℃病理改变基本相似;-196℃比-40℃和-80℃病理改变更严重。在保存3周组中可见,-40℃轴突间仍有水肿,脱髓鞘改变较轻;-80℃比-40℃更接近正常;-196℃比-40℃和-80℃病理改变轻,主要表现为轴突间只有轻度水肿,轴突密度明显增高,神经纤维接近正常。结论:同种异体神经可再生轴突,即使未作任何冷冻处理亦有极少量再生轴突。异体神经保存温度以-196℃为好,时间以3周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温度 时间 轴突再生 异体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