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甘曦 曹冠柏 刘触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85-188,共4页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通常称为脑震荡,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大脑功能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对m TBI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主观的临床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不可靠和/或非特异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应用于m TB...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通常称为脑震荡,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大脑功能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对m TBI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主观的临床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不可靠和/或非特异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应用于m TBI的评估,弥补了传统结构影像学检查在m TBI影像学诊断中的局限性,可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使理解m TBI发病机制中神经网络及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任务态fMRI和静息态fMRI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m TBI后神经病理学改变,可更准确地定位受损脑功能区,从而全面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大大提高m TBI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并在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震荡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下载PDF
瞳孔测量技术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崔俊杰 陈浩琪 +2 位作者 李贺 孙建军 荔志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2-86,共5页
瞳孔评估能够提供有关早期传入视觉通路完整性的关键信息,检测瞳孔直径变化及对光反射是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基于客观的红外瞳孔测量在定量动态瞳孔评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瞳孔对光反射(PLR)参数,检测到更细... 瞳孔评估能够提供有关早期传入视觉通路完整性的关键信息,检测瞳孔直径变化及对光反射是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基于客观的红外瞳孔测量在定量动态瞳孔评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瞳孔对光反射(PLR)参数,检测到更细微的视觉转导缺陷,在颅脑外伤的诊断、监测、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最常见的脑损伤类型,多数情况下在神经影像学中无法观测到实质性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困难。研究证实MTBI患者瞳孔系统的整体动态减慢,在急性、亚急性、慢性期都可观测到平均瞳孔收缩和扩张速度的降低。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PLR通路,总结了近年瞳孔测量技术在MTBI患者中的应用情况,重点探讨了PLR参数作为诊断MTBI潜在的视觉生物学指标及光敏性、屈光不正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瞳孔测量 瞳孔对光反射 生物学指标 瞳孔参数
下载PDF
DTI检查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847-848,共2页
目的:观察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MTBI患者52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扫描检测,观察两组胼胝体、内囊、额叶白质、颞叶白质4个部分感兴... 目的:观察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MTBI患者52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扫描检测,观察两组胼胝体、内囊、额叶白质、颞叶白质4个部分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疾病组胼胝体、内囊、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各感兴趣区FA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胼胝体、内囊、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各感兴趣区AD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值可作为DTI检查MTBI临床诊断的主要指标,DTI检查能为MTBI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TI和DKI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鑫 张涛 +3 位作者 高省 张桓 于建云 任康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2期41-45,共5页
DKI(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在DTI(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f MRI技术,是DTI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和完善。轻度颅脑外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常规CT检查常表现为阴性,故临... DKI(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在DTI(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f MRI技术,是DTI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和完善。轻度颅脑外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常规CT检查常表现为阴性,故临床准确评价困难,很容易造成部分患者漏诊,耽误早期积极治疗,而DKI是一种客观、准确和定量的评价轻度颅脑外伤的方法,运用DKI较常用的指标FA值、MD值和MK值可以较准确的诊断出脑损伤等疾病,能够对疾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目前,DKI在许多疾病当中均有运用。综述了DKI在国内外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对DKI在诊断脑损伤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I DKI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下载PDF
急性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钢材 侯刚强 +1 位作者 谢井文 杨春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轻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轻型TBI...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轻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轻型TBI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螺旋CT、静息态脑fMRI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比较螺旋CT、静息态脑fMRI对急性轻型TB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螺旋CT、静息态脑fMRI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诊断一致性;分析两组静息态脑fMRI图像。结果:静息态脑f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7%、93.33%、95.00%,均高于螺旋CT的80.00%、73.33%、7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分析,静息态脑fMRI诊断TBI的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5),而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19),不及静息态脑fMRI;对照组的默认网络分布于2个集群,1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3/-42/36,2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8/69/39;观察组的默认网络分布于4个集群,1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9/60/-9,2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33/-12/39,3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2/12/54,4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8/27/45。结论:静息态脑fMRI图像中可见急性轻型TBI患者脑区默认网络功能发生异常改变,通过静息态fMRI检查可予以准确诊断,对其脑区默认网络功能改变予以灵敏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诊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伟 吕国士 +2 位作者 潘征 任忠刚 张志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急性期、慢性期脑组织微观结构变化,探讨DKI对mTBI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DKI对37例mTBI患者(mTBI组)和20名正常体检及研究招募人员(对照组)进行扫描,分别测量急性期(伤后&... 目的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急性期、慢性期脑组织微观结构变化,探讨DKI对mTBI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DKI对37例mTBI患者(mTBI组)和20名正常体检及研究招募人员(对照组)进行扫描,分别测量急性期(伤后<1周)与慢性期(伤后5~12周)mTBI组及对照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后肢、丘脑、额颞顶叶皮层平均扩散峰度(MK)值、轴向峰度(AK)值、径向峰度(RK)值。对照组双侧值取均值,并与mTBI组伤侧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各测量值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性期mTBI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丘脑、额叶皮层、颞叶皮层、顶叶皮层伤侧MK和RK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MK和RK值有所升高,但胼胝体膝部及体部、丘脑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mTBI组胼胝体膝部、丘脑、额叶皮层、颞叶皮层伤侧AK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期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I可用于检测mTBI患者脑组织损伤后的微观病理改变。MK和RK值较AK值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可作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下载PDF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后睡眠障碍和损伤部位的关系
7
作者 刘畅 黄录茂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684-1686,1688,共4页
目的:研究轻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睡眠障碍和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轻型TB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研究对象CT或MRI检查及相关临床表现确定脑损伤部位,并采用匹兹堡... 目的:研究轻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睡眠障碍和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轻型TB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研究对象CT或MRI检查及相关临床表现确定脑损伤部位,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患者入院后1个月左右对其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对轻型TBI后睡眠障碍与TBI部位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100例轻型TBI患者出现睡眠障碍52例。单部位轻型TBI和多部位轻型TBI后出现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部位轻型TBI研究对象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小脑、脑干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额叶、基底节、脑干损伤患者和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性高于其他部位TBI患者。结论:轻型TBI后常发生睡眠障碍,相比较其他部位,额叶、基底节、脑干损伤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睡眠障碍 损伤部位 预后
下载PDF
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杏芳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4例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分析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4例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1.5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不同场强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型脑损伤的诊断成像质量、各向异性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够信噪比(SNR)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各向异性指数(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SNR的情况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较1.5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40%SNR的情况下即可达到较高的各向异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9
作者 张习文 吕国士 许克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283-0285,共3页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68例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认知功能MoCA为评判标准分二组,另选择同期20名健康组,进行MoCA...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68例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认知功能MoCA为评判标准分二组,另选择同期20名健康组,进行MoCA和DKI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组、无认知功能损害组两个组别除了命名和定向,MoCA的其他各项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组、 认知功能损害组、无认知功能损害组三组人员MK值在额叶、颞叶、丘脑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顶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 MK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有显著差异的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和健康组,认知功能损害组额叶、颞叶 MK水平降低,丘脑 MK水平增高(P0.05);无认知功能损害组和健康组这两组患者在额叶、颞叶、丘脑中 MK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 DKI技术评估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 认知功能障碍 价值
下载PDF
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清外泌体粒径和miR-21-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0
作者 支敏 江孟晓 +2 位作者 童有华 郑旭东 支慧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737-2742,共6页
目的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小鼠血清外泌体物理特征与外泌体miR-21-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及miR-21-5P表达对脑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8周龄C57小鼠1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TB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各6只;采用Feency法... 目的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小鼠血清外泌体物理特征与外泌体miR-21-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及miR-21-5P表达对脑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8周龄C57小鼠1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TB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各6只;采用Feency法制作mTBI小鼠模型。第1天、第7天、第21天后取小鼠外周血,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后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采用PEG沉淀法提取外周血外泌体,运用纳米颗粒视踪技术(NTA)分析外泌体,采用定量PCR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的表达水平。结果mTBI损伤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在损伤发生1 d后其生成量为(0.84±0.24)×10^(7)particals/mL,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的(10.83±0.7)×10^(7)particals/mL,且在损伤发生第28天mTBI损伤组小鼠外周血的外泌体虽然有所增加,但依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外泌体粒径检测结果显示,mTBI发生后的第一天,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的粒径为(131.1±2.27)nm,明显多于sham组小鼠的(114.6±6.01)n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到损伤第28天时,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的粒径依然明显大于sha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中的miR-21-5P表达水平不仅在损伤24 h明显高于sham组,在损伤发生后第28天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小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外周血外泌体不仅生成量与粒径均有明显变化,其所携带的miR-21-5P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且这些变化在损伤发生28 d时依然存在。可见,外周血外泌体的生成量、粒径及其携带的miR-21-5P对mTBI损伤的临床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有望成为mTBI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外周血外泌体 外泌体生成量 外泌体粒径 miR-21-5P
下载PDF
轻型颅脑战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元国豪 费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72-475,共4页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包括脑震荡、亚脑震荡(subconcussion)和简易爆炸装置所造成的爆震伤。在现代战争中,大多数的创伤性脑损伤为mTBI。第一次大规模军事相关mTBI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曾...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包括脑震荡、亚脑震荡(subconcussion)和简易爆炸装置所造成的爆震伤。在现代战争中,大多数的创伤性脑损伤为mTBI。第一次大规模军事相关mTBI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曾遭受过猛烈炮火袭击的战斗人员患有"弹震症"或"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以头痛、失忆、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抑郁和自杀倾向为特征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震荡 爆震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伤残评定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钦廷 李豪喆 +1 位作者 张盛宇 陈琛 《中国司法鉴定》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由于症状表现的主观性以及当前客观检查方法所能提供证据的匮乏,加之赔偿伴生的症状伪装和夸大等问题,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鉴定意见一致性不高。在人体损伤赔偿纠纷中,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成为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争议... 由于症状表现的主观性以及当前客观检查方法所能提供证据的匮乏,加之赔偿伴生的症状伪装和夸大等问题,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鉴定意见一致性不高。在人体损伤赔偿纠纷中,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成为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争议点和难题。通过对脑震荡及相关术语变化、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症状表现及诊断标准、脑震荡后综合征客观评价技术以及伤残评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脑震荡、脑震荡后综合征的认识,提高鉴定意见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震荡后综合征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精神伤残 评定
下载PDF
DKI技术评估轻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向进 王东 +7 位作者 张党林 张亮 周涛 李帅 蔡文炬 曲丽洁 余玉盛 张宏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374-376,39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mTBI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mTBI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6例)和认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mTBI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mTBI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6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28例)。运用DKI技术对三组进行扫描,测量三组额叶、颞叶、顶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和背侧丘脑的平均峰度(MK)值。结果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和延迟记忆等方面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颞叶的MK值下降,丘脑的MK值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颞叶和丘脑的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I技术能观察脑组织微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客观评估mTBI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扩散峰度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