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致小腿筋膜室综合征
1
作者 徐鹏 薛明宇 +3 位作者 芮永军 卜凡玉 郭晓峰 谢艺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7-2641,共5页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总结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与综合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4岁,围术期整体把控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全身营养支撑治疗,所有患者均一期行彻底清创+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负压封闭引流以控制感染、二期取出骨水泥并行创面修复治疗。出院后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红肿渗液发生。结果与结论:①4例患者经过2次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创面新鲜,诱导膜形成良好,1例经过3次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诱导膜形成良好,这5例患者二期经过植皮手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1例患者急诊手术时因术中血压难以维持且小腿4个间室均出现感染,急诊行膝上截肢,同时残端创面放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二期骨水泥取出后创面直接闭合,创面一期愈合;②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对疗效表示满意;③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时应警惕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至关重要,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 坏死性筋膜炎 筋膜室综合征 保肢
下载PDF
改良载抗生素骨水泥在胸骨感染性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袁键冰 谢晓勇 周健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载抗生素骨水泥与传统的骨水泥诱导膜手术方法在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性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0月东莞康华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0例直视下心脏手术后出现胸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5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改... 目的探讨改良载抗生素骨水泥与传统的骨水泥诱导膜手术方法在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性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0月东莞康华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0例直视下心脏手术后出现胸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5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改良载抗生素骨水泥[自固化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敏感抗生素+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骨水泥诱导膜手术方法。比较两组一期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二期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浅部感染、深部感染、出血等。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为(53.87±3.7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3.13±7.74)d,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但在一期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二期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浅感染、深感染、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视下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选择载抗生素骨水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骨水泥诱导膜方法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没有增加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也没有增加感染以及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缺损 心脏手术后 载抗生素骨水泥 住院时间 水泥诱导膜
下载PDF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15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赵庆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收治15例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3岁。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收治15例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3岁。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6.5分。手术予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串球。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Harris评分为79~92分,平均8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X线片示假体及内固定物固定可靠,无松动迹象及骨溶解发生。结论: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 慢性感染性疾病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慧芬 吴湘靓 杨锦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为糖尿病管理团队拟订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接...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为糖尿病管理团队拟订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接受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患者43例(A组),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42例(B组),比较2组患者创面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术后1周,A组创面深度、腐肉覆盖率、红肿范围、肉芽情况、分泌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B组;A组饮食控制依从性(97.67%)、运动疗法依从性(90.70%)、遵医用药依从性(100.00%)均高于B组(76.19%、73.81%、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管理、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加快患者创面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载抗生素骨水泥 健康信念模式 治疗依从性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晨兵 张会峰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4-729,共6页
糖尿病足感染(DFI)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截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住院和医疗费用增加的常见原因。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彻底清创、定期换药、局部使用特殊敷料、负压封闭引流、减压治疗等方法治疗,创面... 糖尿病足感染(DFI)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截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住院和医疗费用增加的常见原因。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彻底清创、定期换药、局部使用特殊敷料、负压封闭引流、减压治疗等方法治疗,创面较大者还需适时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载抗生素骨水泥在骨科领域广泛应用,利用诱导膜技术修复大段长骨缺损,发挥持久的局部抗感染作用,同时在骨水泥周围形成生物诱导膜,近年来逐渐应用到DFI创面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文采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DFI创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其产品研发、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认识,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载抗生素骨水泥 感染 创面
原文传递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Wagner3、4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敏 薛国强 +2 位作者 张晓敏 郭雪娟 刘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29-0031,共3页
研究分析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共计糖尿病足患者入组80例,数字分配分组方式分为研析组、参比组2小组,每小组40例,两组均在彻底清创基础上,研析组采取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VSD技术治疗,参比组采取单一VSD... 研究分析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共计糖尿病足患者入组80例,数字分配分组方式分为研析组、参比组2小组,每小组40例,两组均在彻底清创基础上,研析组采取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VSD技术治疗,参比组采取单一VSD技术实施处理,分析指标: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结果:研析组住院耗时、创面愈合耗时、创面细菌转阴耗时对比参比组更低,各项耗时均较短,治疗费用低,存在显著指标对比差异(P<0.05),研析组治疗有效率、参比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性较高(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效果理想,治疗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足 疗效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