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国栋 彭勇 丛鹏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99例不可切除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99例不可切除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接受DEB-TACE治疗,44例)、联合A组(接受DEB-TACE联合靶向治疗,24例)、联合B组(接受DEB-TACE联合免疫治疗,16例)和联合C组(接受DEB-TACE联合免疫+靶向治疗,15例)。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生存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总体生存(OS)时间及无疾病进展(PFS)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间ORR、DCR、OS时间、PF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均出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特征性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均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等级均未超过Ⅲ级。结论DEB-TACE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中晚期PH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微波消融结合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王秀香 李海霞 +2 位作者 李辉 王明月 代树本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CT引导微波消融(CT-MWA)结合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研究CT引导微波消融(CT-MWA)结合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DEB-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CT-MWA结合DEB-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周内,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多发、肿瘤大小>3 cm及甲胎蛋白>20μg/L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更短(P<0.05);有肝病病史、肿瘤数量多发、肿瘤大小>3 cm及单纯采用DEB-TACE术式的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更短(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肿瘤数量多发、肿瘤大小>3 cm及甲胎蛋白>20μg/L、单纯采用DEB-TACE手术方式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更短(P<0.05);有肝病病史、肿瘤数量多发、肿瘤大小>5 cm及单纯采用DEB-TACE手术方式的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更短(P<0.05)。结论:CT-MWA结合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20 pg/L、肿瘤直径>5 cm及肿瘤多发等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CT引导波消融 栓塞球经动脉化疗栓塞 生存时间 CA199
下载PDF
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D-TACE对比c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峰 曾嘉 何东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 比较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TACE)和常规TACE(c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接受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D-TACE或cTACE治疗的HCC患者146例。5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碘化油化... 目的 比较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TACE)和常规TACE(c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接受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D-TACE或cTACE治疗的HCC患者146例。5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D-TACE+cTACE治疗,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TACE治疗。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等。评估TACE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反应,并对半年内的治疗次数和治疗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TACE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9.50%(51/57),高于对照组的75.30%(6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为56.10%(32/57),对照组为46.10%(4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不良反应情况,呕吐实验组有54例(94.7%),对照组有87例(97.8%);发生肝脓肿实验组有4例(7.0%),对照组有1例(1.1%);炎症反应实验组有8例(14.0%),对照组有6(6.7%);发热实验组有14(24.6%),对照组有17(19.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实验组有36例(63.2%),对照组28例(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6个月内按需治疗的总次数为(2.440±1.095)次和(2.312±0.878)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9);首次TACE与补充TACE的时间间隔为57.0 (49.0,90.0)d和55.0(49.0,64.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联合D-TACE与cTACE相比,短期疾病控制率更佳,治疗间隔较长,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不良反应均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DEB-TACE与索拉非尼联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意 文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贵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晚期HCC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贵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晚期HCC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研究组采用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EGF、CEA及AFP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FS及O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能显著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细胞 肿瘤标志物 功能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DEB-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霞 王秀香 +4 位作者 郭琳 柴梅 李媛媛 高爱华 宋兆伟 《肝脏》 2023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沧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70例,单双色号法分成观察组(DEB-TACE联合MWA,n=35)与对照组(TAC...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沧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70例,单双色号法分成观察组(DEB-TACE联合MWA,n=35)与对照组(TACE联合MWA,n=35)。对比2组血清指标、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FP)(65.23±9.18)ng/mL、白蛋白(Alb)(33.26±2.61)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4.24±4.14)μmol/L、总胆红素(TBil)(24.97±4.2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AFP(123.38±13.46)ng/mL、Alb(36.46±2.93)g/L、AST(49.17±5.23)μmol/L、TBil(31.15±5.13)μmol/L(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CD4+为(43.51±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72±8.31)%(P<0.05);观察组CD8+(24.29±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4±4.2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采用MWA联合DEB-TACE治疗疗效显著确切,可降低AFP水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栓塞球经动脉化疗栓塞 波消融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在DEB-TACE术后对患者的疼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傅荔 王芳 +1 位作者 范本芳 陈春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在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术后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2018年3月—2019年7月行DEB-TACE肝癌患者60例,... 目的:分析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在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术后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2018年3月—2019年7月行DEB-TACE肝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疼痛对症治疗,干预组予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及用药;采用疼痛数字等级评分、Kolcaba舒适状况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维度舒适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肝癌DEB-TACE患者实施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疼痛管理干预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舒适度
下载PDF
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张晓东 易根发 +5 位作者 赵卫 赵芝敏 孟雪柔 李刚 冯超凡 李自恒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0-1805,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n=45)和DEB-TACE联合阿帕替尼... 目的研究比较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n=45)和DEB-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n=30),并随访1年。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疗程甲胎蛋白(APF)的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与靶向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仑伐替尼组术后3、6、12个月ORR分别为71.1%、67.7%、31.1%,DCR分别为100%、75.6%、37.8%;阿帕替尼组术后3、6、12个月ORR分别为60%、43.3%、20%,DCR分别为83.3%、53.3%、26.7%;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RR、12个月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DCR及术后6个月ORR、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两组AFP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仑伐替尼组mPFS为10个月(95%CI:9.420~10.580),阿帕替尼组为8个月(95%CI:6.215~9.785);仑伐替尼组mOS为18个月(95%CI:15.656~20.344),阿帕替尼组mOS为15个月(95%CI:14.067~17.933),两组患者的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组在腹泻、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皮肤综合征发生率较仑伐替尼组高。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少部分为Ⅲ级,且经对症处理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均可好转。结论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对于伴有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使用仑伐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中晚期细胞癌 仑伐替尼 阿帕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