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泡沫填充薄壁圆管的轴压载荷-位移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卢子兴 赵亚斌 +1 位作者 陈伟 谢若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1218,共8页
将泡沫填充圆管的能量吸收视为泡沫与圆管两者之和,基于包含偏心率效应的直链塑性铰模型和Reddy等对Alexander模型的改进结果,对圆管的变形模式进行了更改,以此来反映管壁与金属泡沫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导出了金属泡沫填充圆管的静、动... 将泡沫填充圆管的能量吸收视为泡沫与圆管两者之和,基于包含偏心率效应的直链塑性铰模型和Reddy等对Alexander模型的改进结果,对圆管的变形模式进行了更改,以此来反映管壁与金属泡沫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导出了金属泡沫填充圆管的静、动态轴向平均压溃力的表达式.通过理论预测与实验的对比,发现理论预测偏低,但与实验曲线的趋势保持一致,比空管与金属泡沫的平均载荷之和略高一些.此外,泡沫填充圆管的平均压溃力随填充泡沫平台应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与已有研究结果及实际情况一致,由此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泡沫填充薄壁圆管 单轴压缩 直链塑性铰模型 载荷-位移关系 偏心率效应
下载PDF
木塑空心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高飞 李俞谕 +3 位作者 何文辉 郝笑龙 欧荣贤 王清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用作低密度装配式建筑承重柱的可行性,通过材性测试和轴压试验评估共挤出木塑空心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探究木塑空心柱壁厚、长细比和内置薄壁圆钢管壁厚对其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用作低密度装配式建筑承重柱的可行性,通过材性测试和轴压试验评估共挤出木塑空心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探究木塑空心柱壁厚、长细比和内置薄壁圆钢管壁厚对其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高度一致,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研究表明,木塑空心柱主要通过局部压溃破坏,并表现出明显的弹塑性阶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壁厚能提高木塑空心柱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其中8 mm厚度在成本、重量及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最佳性价比。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木塑空心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逐渐降低,破坏模式也从强度破坏转向失稳破坏。内置3 mm薄壁钢管显著增强了木塑空心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其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建筑对抗压承重构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空心柱 轴压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载荷-位移关系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多层介质悬臂结构特性研究
3
作者 任秀娟 陈浩 +1 位作者 倪烨 张志悦 《材料科学》 2023年第8期735-740,共7页
本文对多层介质悬臂梁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Castigliano位移理论,对等效单层介质模型的结构刚度进行了修正,推导出适合于多层介质的等效结构刚度通式,更准确地表征出多介质悬臂梁结构的力电特性。同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本文对多层介质悬臂梁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Castigliano位移理论,对等效单层介质模型的结构刚度进行了修正,推导出适合于多层介质的等效结构刚度通式,更准确地表征出多介质悬臂梁结构的力电特性。同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多介质层悬臂梁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介质层数从2层增加10层时,等效结构刚度增加了1.9671 N/m,系统基本频率提高了22 Hz。在偏置电压为8 V的条件下,随着悬臂梁内部层数从2层增加到10层时,位移量从613 nm减小到544.2 nm。分析得出,同一悬臂梁随着内部介质层数的增加,由于各层材料的杨氏模量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层与层之间的形变产生了相互抑制作用,同时各介质层之间存在的静摩擦力产生了粘滞效应,等效结构刚度逐渐增大;固有频率及动态性能随着介质层数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层悬臂梁结构 耦合场 载荷-位移关系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加筋板结构后极限强度行为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海龙 许维军 万乐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为使船体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得到有效技术支撑,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面内压力作用下的加筋板结构进行响应分析,得出加筋板结构在达到极限强度之后的载荷-位移关系曲线,即后极限强度行为.探讨了板厚、材料硬化率、边界条件以及初始缺陷... 为使船体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得到有效技术支撑,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面内压力作用下的加筋板结构进行响应分析,得出加筋板结构在达到极限强度之后的载荷-位移关系曲线,即后极限强度行为.探讨了板厚、材料硬化率、边界条件以及初始缺陷等影响船体加筋板结构受损之后承载能力的重要参数.结果表明:加强筋数量的增加对于提高加筋板结构在给定变形下的承载能力有利,板厚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改善结构受损后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后极限强度行为 载荷-位移关系 承载能力
下载PDF
吸能装置对列车碰撞能量吸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彬 肖守讷 +2 位作者 杨冰 朱涛 阳光武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3,39,共6页
为研究附加式吸能装置"载荷-位移"关系曲线的不同形式对轨道列车碰撞动能吸收效果的影响,建立了2列8编组列车一维碰撞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设计吸能容量的前提下,将吸能装置的载荷-位移... 为研究附加式吸能装置"载荷-位移"关系曲线的不同形式对轨道列车碰撞动能吸收效果的影响,建立了2列8编组列车一维碰撞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设计吸能容量的前提下,将吸能装置的载荷-位移关系曲线设计成等梯度多段形式或具有一定正斜率的形式,比将其设计成单一定常型的形式吸收更多的碰撞动能;载荷-位移曲线斜率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多。此外,研究了三节金属翻卷圆管在轴向压缩下的载荷-位移关系,发现在一定设计参数下,载荷-位移关系曲线近乎等梯度的两段形式;同时,圆管的冲程效率为76.5%,达到理论冲程效率(80%)的95%以上,证明三节金属翻卷圆管具有良好的可变形能力和吸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碰撞 吸能装置 载荷-位移关系 能量吸收 三节金属翻卷圆管 有限元模型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