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载距突移位的跟骨骨折脱位一例
1
作者 赵镒汶 杨森 +2 位作者 胡新宇 丁文鸽 王锋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6期369-373,共5页
患者,男,77岁;2021年8月因交通事故伤致右足踝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于伤后6 h至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骨科就诊。X线示右踝关节无明显骨折(图1A)。为求进一步治疗,以“右踝关节扭伤”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右足跟及右足背肿胀,... 患者,男,77岁;2021年8月因交通事故伤致右足踝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于伤后6 h至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骨科就诊。X线示右踝关节无明显骨折(图1A)。为求进一步治疗,以“右踝关节扭伤”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右足跟及右足背肿胀,广泛淤青(图1B),局部压痛明显;右足活动受限;浅感觉存在,末梢血运良好。影像学检查:计算机体层成像(CT)示右侧跟骨骨折伴载距突向内上方脱位(图2A~E);磁共振成像(MRI)示右跟骨骨折,右腓骨骨髓水肿,右踝关节积液(图2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踝关节扭伤 载距突 右足跟 骨髓水肿 右踝关节 末梢血运 创伤骨科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0
2
作者 梅炯 俞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李广君 黎之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3 .6± 3 .0 )mm ,(15 .3± 2 .2 )mm和 (9.5± 1.2 )mm。在 4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 ,无一发生载距突移位。在跟骨载距突的周围 ,有牢固的肌腱、韧带和关节囊附着 ,故当跟骨骨折时 ,这些结构可限制载距突移位。结论 :载距突周围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不会发生移位 ,故临床上可利用稳定的载距突骨块作为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术时的固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解剖学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前部与载距突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冰 李涛 +5 位作者 朱裕成 王德广 马军 邱勇 杨春 高殿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跟骨前部与载距突的解剖关系,探讨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向载距突置钉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观察跟骨前部与载距突的解剖形态。用解剖测量法、数字化X线摄影法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法,测量36只跟骨标本的前部和载距突数据,确定自... 目的研究跟骨前部与载距突的解剖关系,探讨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向载距突置钉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观察跟骨前部与载距突的解剖形态。用解剖测量法、数字化X线摄影法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法,测量36只跟骨标本的前部和载距突数据,确定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向载距突进钉点和方向。在标本上模拟置钉,评价置钉的安全性。结果跟骨前部与载距突具有密切的解剖关系。跟骨前部长(22.27±2.96)mm,宽(23.60±1.99)mm,高(25.25±3.03)mm。载距突长(24.24±2.27)mm,宽(15.44±1.41)mm,高(10.96±1.25)mm,前倾角(39.13±5.28)°,外倾角(27.78±4.36)°。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取两点向载距突置钉,前点进钉方向为上斜角(21.37±3.35)°,后斜角(22.39±3.13)°,有效固定长度(43.16±2.12)mm;后点进钉方向为上斜角(33.60±4.15)°,后斜角(10.09±1.03)°,有效固定长度(44.69±2.32)mm。模拟置钉,无螺钉穿透跟骨前部上面的骨皮质。结论载距突是跟骨骨折螺钉置入的理想位置,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可以向载距突安全地置钉,跟骨前部与载距突的相互关系决定螺钉进钉方向和长度。这些数据为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解剖学 测量 骨折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9
4
作者 顾志谦 庞清江 +2 位作者 余霄 陈良 郭宗慧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55岁,平均(38.56±8.03)岁,每例均有1枚螺钉拧入载距突;载距突未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53岁,平均(42.35±8.29)岁,螺钉未拧入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Maryland足评分、V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术后均恢复了Btihler角,重建了距下关节。术后1年Maryland足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88.61±7.59,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82.40±9.24,载距突固定组评分高于未固定组,足功能恢复更好。术后1年VAS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13.39±11.47,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22.50±13.10,载距突固定组术后VAS评分更低,足痛更少。结论:使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术后疼痛少,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载距突 后距关节面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明 陶圣祥 +5 位作者 夏春明 何振华 汪平 胡阿威 程智涛 刘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3-1224,共2页
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10年4月采用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4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8~55岁,平均35.4岁,致伤原因:均为高空坠落伤。
关键词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固定治疗 空心螺钉 载距突 高空坠落伤 致伤原因
下载PDF
载距突的CT定位及相关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那磊 王培 +5 位作者 孙勃 丁华杰 高君 王维 姜洪涛 于昌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966-3968,共3页
目的 应用CT三维重建为载距突体表定位,并测量跟骨外侧壁指定点向载距突置钉角度及螺钉长度,为跟骨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30个成人足踝部湿性标本,使用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测量找到载距突体表定位的新方法;CT扫描40只成人... 目的 应用CT三维重建为载距突体表定位,并测量跟骨外侧壁指定点向载距突置钉角度及螺钉长度,为跟骨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30个成人足踝部湿性标本,使用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测量找到载距突体表定位的新方法;CT扫描40只成人跟骨干性标本,利用软件分别测量载距突中点与跟骨外侧壁指定点之间的线段的角度和长度。结果 在踝关节功能位下,以足内侧面定为“矢状参考面”测量,内踝前缘与载距突前缘在同一冠状面上,经内踝前缘的垂线与过载距突前缘冠状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与内踝前缘的垂直距离为(34.95±2.60)mm,载距突长度为(21.44±1.89)mm,高度为(10.17±1.16)mm,载距突前倾角为(35.31±3.73)°。自跟骨外侧壁找到6个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点,其与载距突连线测量结果如下:在跟骨前部,G、E两点上倾角分别为(28.78±3.90)°、(29.47±2.96)°,前倾角分别为(-19.83±4.60)°(-11.02±4.74)°;在后关节面下方,C、K、I、J 4点上倾角为(2.52±2.46)°、(2.92±2.28)°、(14.98±2.49)°、(14.38±1.90)°,前倾角分别为(7.32±1.66)°、(19.25±1.98)°、(10.30±2.63)°、(19.33±1.97)°。置入螺钉的长度在40-44mm,C点最小,G点最大。结论 在踝关节功能位下以内踝前缘做标志,可以在体表定位载距突;利用CT及工作站软件可以准确测量自跟骨外侧壁各点到载距突的角度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距突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踝前缘
下载PDF
载距突的彩色B超定位及其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那磊 于昌玉 +4 位作者 王竹君 姜洪涛 杨振军 孙勃 王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9-102,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B超(彩超)定位载距突,研究自载距突向跟骨外侧壁打入克氏针的角度、长度及载距突断面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用彩超在体表定位载距突的位置,然后选用40个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分别模拟自载距突向跟骨外侧壁3条线... 目的应用彩色B超(彩超)定位载距突,研究自载距突向跟骨外侧壁打入克氏针的角度、长度及载距突断面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用彩超在体表定位载距突的位置,然后选用40个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分别模拟自载距突向跟骨外侧壁3条线各点打入克氏针并测量相应的角度和长度,同时观察载距突内部骨小梁的结构。结果 ①所有下肢标本的超声定位和解剖所得结果完全吻合。②测得自载距突向跟骨外侧壁打入克氏针的安全区域各点数值如下,在后线上,3点下倾角分别为(1.9±0.83)°、(16.3±3.37)°和(31.9±6.59)°,在中间线上,3点下倾角为(12.0±3.78)°、(23.3±3.88)°和(33.4±4.34)°,在最前线的G点下倾角是(30.4±4.17)°,H、I和G 3个点的后倾角度(20.1±6.23)°、(8.4±4.17)°和(-6.4±3.82)°。置入螺钉的长度在J点为35 mm左右,M点为在43 mm左右,其他位置均在39-41 mm之间。③载距突剖面显示其骨皮质较厚,且骨小梁结构致密,与跟骨丘部相延续。结论应用彩超可获得准确的载距突定位,观测向载距突打入克氏针的角度和长度,可为临床提供把螺钉打入载距突的安全区域,载距突是跟骨手术中螺钉置入的理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载距突 解剖学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发生率及对手术复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开 苗晓燕 +2 位作者 杨晶 申晓宇 闫金成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738-3742,共5页
目的研究载距突骨折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发生率、移位程度和方式,探讨载距突骨块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以及载距突骨折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311例新鲜跟骨关节... 目的研究载距突骨折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发生率、移位程度和方式,探讨载距突骨块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以及载距突骨折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311例新鲜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三个平面CT扫描。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系统分类,把所有患者分为有载距突骨折组和无载距突骨折组,比较2组之间骨折移位程度。将骨折块与距下关节面间成角超过10°和任意平面错位超过3 mm定义为移位。结果 311例(347足)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57.9%(201/347)存在载距突骨折。76.6%(154/201)的载距突骨折为冠状位骨折线,其次12.9%(26/201)为矢状位骨折线,6.5%(13/201)的载距突为粉粹性骨折,此外还有2%(4/201)的为"T"形或倒"T"形骨折线和1%(2/201)为水平位骨折线。10.9%(22/201)载距突骨折错位程度≥3 mm,18.4%(37/201)载距突骨折成角≥10°。结论载距突骨折后内侧骨块与距骨不能完全保持解剖关系,发生成角和错位的几率较大,跟骨骨折时载距突能与距骨维持原有解剖对位关系的传统理论不成立。术中骨折复位时螺钉置入可能导致骨块分离,甚至使跟骨后关节面塌陷成角。术前应评估患者载距突完整性和解剖对位情况,跟骨骨折存在载距突骨折移位或粉碎性骨折时,可能会影响术中骨折复位和固定,必要时根据情况选择内外侧联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载距突 骨折移位
下载PDF
新型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的解剖学设计及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宗慧 余霄 +3 位作者 杨长春 付有伟 唐寅 陈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的解剖学设计及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准确性分析。方法 (1)采用20例成人新鲜及防腐足部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载距突进行解剖测量,设计生产载距突螺钉导向器;(2)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 目的探讨新型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的解剖学设计及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准确性分析。方法 (1)采用20例成人新鲜及防腐足部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载距突进行解剖测量,设计生产载距突螺钉导向器;(2)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6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9~67岁,平均41岁,将其分为A、B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跟骨外侧"L"形切口,均采用载距突螺钉内固定;A组采用常规盲打;B组采用自制新型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下置入。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术后采用Maryland足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2.77±10.57)m L,手术时间为(38.56±11.45)min,术中透视次数(3.67±1.45)次,愈合时间(12.28±1.16)周,且总优良率为93.33%,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新型载距突螺钉导向器符合解剖学标准;采用新型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固定,明显提高载距突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避免了因术中多次透视对骨科医生的放射性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骨折 螺钉导向器 关节内
下载PDF
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跟骨载距突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小平 胡世锵 +4 位作者 陈路遥 黄俭 吴玮伟 韦展图 屠玉民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6期514-518,共5页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效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19足,Ⅳ型7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术中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术后复查X线与CT,验证螺钉置入载距突的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7-28个月,平均17.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为87.8分,优良率83.3%。共置入53枚载距突螺钉。1枚螺钉从跟骨后关节面内下方露出部分螺纹,1枚螺钉从载距突前方穿出,1枚螺钉穿出载距突关节面进入距跟中关节,1枚螺钉远端一半螺纹在载距突下方露出,余49枚螺钉位于载距突内;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2.5%(49/53)。结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能辅助术者从跟骨外侧入路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关节内骨折 置钉 导向器
下载PDF
载距突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那磊 王培 +5 位作者 丁华杰 孙勃 姜洪涛 高君 王维 于昌玉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923-1926,共4页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约75%的骨折累及距下关节,距下关节不同程度的破坏将影响患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对于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治疗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位后关节面并利用钢板有效固定,预后优良率达3/4。通过外侧入路对...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约75%的骨折累及距下关节,距下关节不同程度的破坏将影响患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对于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治疗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位后关节面并利用钢板有效固定,预后优良率达3/4。通过外侧入路对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时,大多需要参照与距骨保持正常关系的内上骨折块,复位后如何将螺钉通过跟骨外侧壁钢板准确的固定在内上骨折块的载距突上并且将副损伤程度降低到最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方向。鉴于载距突在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现将载距突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距突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振双 汤样华 +2 位作者 郑文杰 胡中青 熊振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7例,术后随访根据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情况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7例,术后随访根据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情况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7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未并发深部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47个月,平均21.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5周;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评分(89.5±4.6),其中优4例,良3例;未见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应用跟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跟骨载距突骨折,具有复位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距突骨折 内侧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的解剖学测量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恒 陈士文 +3 位作者 俞鹏 陆进 王照东 赖桂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学测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20例(20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20例(20侧)成人年龄性别匹配正常跟骨标本,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跟骨载距突的... 目的: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学测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20例(20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20例(20侧)成人年龄性别匹配正常跟骨标本,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跟骨载距突的解剖学测量,采用解剖测量法、数字化X线摄影法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法测量前部和载距突数据,结合测量数据后钻入直径4 mm的克氏针,确定跟骨外侧壁的进针点及角度方向以及载距突螺钉的直径大小。结果:病例组的载距突长、宽、高、前倾角、外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自跟骨前部外侧壁取两点向载距突置钉,前点进钉方向为上斜角、后斜角、有效固定长度以及后点进钉方向为上斜角、后斜角、有效固定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和正常人跟骨载距突进行解剖学观测,可以准确地为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骨载距突 解剖学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志谦 庞清江 +1 位作者 余宵 郭宗慧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9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采用AO跟骨锁定接骨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按螺钉有无固定载距突分为A组(20例,患者均有1枚螺钉固定载距突)及B组(25例,螺钉未固定载距突),通...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采用AO跟骨锁定接骨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按螺钉有无固定载距突分为A组(20例,患者均有1枚螺钉固定载距突)及B组(25例,螺钉未固定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影像学测量指标的变化量以及Maryland足部评分来比较术后疗效。结果 A组术后B 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B组。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后的关节面更为稳定,距下关节疼痛发生率更低,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载距突 骨折固定术 螺钉固定 后距关节面 距下关节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成型术治疗脑瘫足外翻
15
作者 王彦辉 洪毅 +1 位作者 李想 唐和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60-60,59,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脑瘫足外翻的截骨方法。方法在全麻下进行,在踝关节外侧距下关节处暴露,于跟骨的载距突下方5mm处做“U”型截骨,上翻块骨与其下方填塞人工骨或自体骨块,调整好内、外翻角度,石膏中立位外固定6~8周。结果自2003年...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脑瘫足外翻的截骨方法。方法在全麻下进行,在踝关节外侧距下关节处暴露,于跟骨的载距突下方5mm处做“U”型截骨,上翻块骨与其下方填塞人工骨或自体骨块,调整好内、外翻角度,石膏中立位外固定6~8周。结果自2003年1月~2005年4月共实施此方法手术13例,共18足;年龄5~16岁,平均年龄9.5岁;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0例,内翻0例,复发1例,由于痉挛较重,步态极度不稳,患足负重较大所致,优良率: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足外翻 跟骨 载距突 成型术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基础与临床上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丙根 庞清江 +2 位作者 余霄 郭宗慧 陈先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尸体标本与临床上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 (1)采用30例成人新鲜及防腐足部标本为研究对象,用2.5 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具标本打入1枚克氏针,观察克氏针打...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尸体标本与临床上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 (1)采用30例成人新鲜及防腐足部标本为研究对象,用2.5 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具标本打入1枚克氏针,观察克氏针打入载距突情况;(2)在临床上收集跟骨骨折25例(28足),根据Sanders等分型,II型9例,Ⅲ型11例,IV型8例,采用该载距突螺钉辅助治疗跟骨骨折,通过X线检查螺钉打入载距突情况。结果 (1)所有标本均置入1枚固定载距突的克氏针,其中1枚穿过载距突前下,其余29枚均从载距突的中间通过,精确率达96.7%。(2)临床病例X线片显示共置入28枚固定载距突的螺钉,其中1枚穿过载距突前方,其余27枚均从载距突的中间通过,精确率达96.4%。结论采用该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的载距突,明显提高螺钉或克氏针植入载距突的准确性,在临床病例上,避免载距突螺钉位置偏差导致人为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载距突 螺钉导向器
原文传递
跟骨载距突投照法
17
作者 牛俊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跟骨载距突投照法 足外伤 X光片 诊断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固定载距突的准确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丙根 庞清江 +1 位作者 余霄 郭宗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成人新鲜防腐足部标本30例.2.5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足1根,观察克氏针植入载距突情况.结果:在植入载距突的30根克氏针中,其中...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成人新鲜防腐足部标本30例.2.5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足1根,观察克氏针植入载距突情况.结果:在植入载距突的30根克氏针中,其中1枚穿过载距突前下,29枚均从载距突的中间通过,精确率达96.7%.结论: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能明显提高克氏针从载距突中间通过的准确性,减少载距突镙钉位置偏差导致人为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镙钉导向器
下载PDF
对足踝内侧骨性三角进行解剖测量在确定载距突位置方面的意义
19
作者 周晓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足踝内侧骨性三角进行解剖测量在确定载距突位置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38例成年人的足踝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标本的内侧软组织完全移除,观察其足踝内侧骨性三角的解剖关系,初步探寻解剖定位载距突的方法。结果:女性的... 目的:探讨对足踝内侧骨性三角进行解剖测量在确定载距突位置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38例成年人的足踝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标本的内侧软组织完全移除,观察其足踝内侧骨性三角的解剖关系,初步探寻解剖定位载距突的方法。结果:女性的载距突位于内踝结节正下方偏外侧(26.94±1.32)mm、舟骨粗隆后方偏外侧(29.97±1.93)mm处。男性的载距突位于内踝结节正下方偏外侧(28.81±1.40)mm、舟骨粗隆后方偏外侧(32.59±1.75)mm处。结论:载距突的位置处于舟骨粗隆后方偏外侧、内踝结节正下方偏外侧,男性和女性在载距突的定位距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进行跟骨固定术时,可通过内踝结节和舟骨粗隆的位置对载距突进行体表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 舟骨 载距突 解剖 测量
下载PDF
手术治疗跟骨载距突下缘骨折、跟距关节脱位17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济陈 王金林 +1 位作者 张金福 黄正霜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05-105,共1页
跟骨仅载距突下缘内侧壁粉碎骨折、跟距关节脱位的病例临床少见,我们于2006~2010年共收治1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27~41岁。左足6例,右足11例。均有高处坠伤史。
关键词 跟骨载距突下缘骨折 跟距关节脱位 跗骨窦小切口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