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1
作者 张冉冉 龚珊 +3 位作者 张瑞 张淋一 张曼姁 曲建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6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Tfh、Tfh1、Tfh2、Tfh17),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7),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fh、Tfh2比例增加,Tfh1比例减小(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Tfh、Tfh2比例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Tfh、Tfh2比例与ALL患者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965,P均<0.05),Tfh比例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为-0.289,P<0.05)。结论ALL患者外周血Tfh及Tfh2比例增加和Tfh1比例减小,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IL-4水平升高,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了ALL的免疫功能紊乱,并且增强了免疫抑制作用,参与了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4 细胞介素17 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患儿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B细胞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包瑛 雷春莲 +1 位作者 周南 史瑞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肺外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 辅助性t细胞亚群 患儿 辅助t淋巴细胞 B细胞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MP感染 B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可能机制 外周血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17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朝 苏莹 +4 位作者 程曼丽 袁祖贻 刘艳 纪玉强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3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IL-17A的浓度。结果①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1);②与SA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UA组和AMI组患者Th17细胞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或有增高趋势。结论 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激活,Th17激活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 冠心病 炎症 IL-17A RORΓt StAt3
下载PDF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侯松萍 李立 于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群(Th1、Th2和Th3)、血清细胞因子及IgE水平,观察诱导痰炎症细胞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1.5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患者外周血Th3百分数增加、Th2百分数减少(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无明显变化(P>0.05);痰嗜酸细胞(eos)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血eos及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呼气峰流速值(PEF)、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无明显减少。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Th1、Th1/Th2、Th3明显增加,Th2明显减少(P<0.05或P<0.01);IL-4、TGF-β明显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明显增加(P<0.05);IgE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血eos、痰eos及痰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PEF、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3.0个月与治疗1.5个月时比较,PEF变异率继续降低、ACT评分继续增加(P<0.01)。结论: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能提高哮喘患者外周血Th3数量,纠正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和临床症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 氟替卡松 沙美特罗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与牙周炎的免疫损伤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丽华 许尧生 杨冬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牙周炎症组织破坏与机体针对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免疫反应方式有关,辅助性T细胞(T_h)亚群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较早发现的T_h1和T_h2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牙周炎症的间断性和进展性与... 牙周炎症组织破坏与机体针对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免疫反应方式有关,辅助性T细胞(T_h)亚群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较早发现的T_h1和T_h2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牙周炎症的间断性和进展性与T_h1/T_h2主导的免疫反应的平衡破坏有关。在牙周炎早期和静止期,表现为T_h1反应类型;在牙周炎晚期或活动期,则表现为T_h2反应类型。T_h17具有重要的促进牙周慢性炎症及免疫损伤形成的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T_(reg))则具有炎症抑制作用,而且T_h17/T_(reg)在功能和分化上也具有与T_h1/T_h2类似的相互调节相互抑制的平衡关系。T_h17/T_(reg)和T)h1/T)h2在局部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是目前进一步研究牙周炎的免疫病理学机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免疫反应
下载PDF
早产儿辅助性T细胞亚群功能特点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秋业 董增义 魏书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辅助性T细胞 (Th)亚群功能特点。 【方法】 以足月新生儿为对照 ,ELISA法检测2 1例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2 ,IL 4和IL 6 )水平。 【结果】 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 【目的】 探讨早产儿辅助性T细胞 (Th)亚群功能特点。 【方法】 以足月新生儿为对照 ,ELISA法检测2 1例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2 ,IL 4和IL 6 )水平。 【结果】 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FN γ ,IL 2、IL 4和IL 6水平均明显低于足月儿 ,尤以IFN γ和IL 2更为突出。 【结论】 早产儿Th(包括Th1和Th2 )功能明显低于足月儿 ,但其Th1/Th2 状态与足月儿相似 ,即Th2 亚群功能占优势 ,相对强于Th1亚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及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敏 雷春莲 +2 位作者 杨玉琮 阎辉 成革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及其Th1亚群CD+4CD45RA+,Th2亚群CD+4CD45RO+的表达 ,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同期检测 1 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h1细胞CD+4CD45RA+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细胞CD+4CD45RO+虽有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Th1 /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以IFN 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 /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辅助性t细胞亚群 tH1/tH2 IL-4 IFN-Γ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姚汉云 文芳 董新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2期6763-6768,共6页
背景:视神经炎的病因多为自身免疫引起的炎性脱髓鞘,很多的视神经炎为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表现。在外周CD4+T细胞中,有5%-10%为调节性T细胞,其免疫抑制能力很强。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所引起的视神经炎发病机制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有关呢... 背景:视神经炎的病因多为自身免疫引起的炎性脱髓鞘,很多的视神经炎为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表现。在外周CD4+T细胞中,有5%-10%为调节性T细胞,其免疫抑制能力很强。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所引起的视神经炎发病机制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有关呢?目的:分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小鼠腹腔注射百日咳菌液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分别免疫11,15,19 d,并设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佐剂组小鼠作对照。结果与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显示,与佐剂组相比,免疫后19 d组视神经白细胞介素4蛋白含量降低(P<0.05);免疫后11,15 d组视神经白细胞介素17蛋白含量升高(P<0.05);免疫后15,19 d组视神经干扰素γ蛋白含量升高(P<0.05);免疫后11,15,19 d组视神经Foxp3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时PCR检测显示,与佐剂组相比,免疫后11,15,19 d组视神经中干扰素γ、Foxp3 mRNA表达降低(P<0.05),RORt mRNA表达升高;免疫后15,19 d组视神经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T-beat mRNA表达升高(P<0.05)。免疫后19 d组GATA3 mRNA表达降低(P<0.05)。结果证实,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视神经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Foxp3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减少的影响,免疫后早期白细胞介素17可能介导对炎症损伤,发病高峰期干扰素γ可能使炎症损伤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 视神经炎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介素4 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Foxp3 炎症损伤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多样性与分化的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琳 周光炎 路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3-656,共4页
通过选择性表达和分泌专一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CD4+Th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分别行使不同的免疫生物学功能。不同的CD4+Th细胞亚群对于维持宿主的防御功能和机体正常的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可塑 多样 tH细胞 免疫生物学功能 分化 CD4+ 选择表达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及药物干预 被引量:10
10
作者 齐亚军 刘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且好发于青少年。因此AS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AS发病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T help cell,Th)亚群有关。Th细胞亚群...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且好发于青少年。因此AS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AS发病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T help cell,Th)亚群有关。Th细胞亚群分泌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致AS发病。当前一些针对Th细胞亚群的药物运用于临床,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取得预期理想效果,因此进一步深化Th细胞亚群的研究将为揭示AS发病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强直脊柱炎 药物干预
下载PDF
肿瘤患者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和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晓明 丛笑 +1 位作者 周童亮 武晓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 (AgNORs)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肿瘤患者 86例、正常对照者 44例的外周血。PBMC经多克隆T细胞活化剂刺激 ,用图像分析法检测AgN...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 (AgNORs)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肿瘤患者 86例、正常对照者 44例的外周血。PBMC经多克隆T细胞活化剂刺激 ,用图像分析法检测AgNORs区面积与细胞核仁面积的百分比 (I .S % ) ;PBMC用离子霉素和佛波醇酯活化 5h后 ,以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检测IFNγ和IL 4产生细胞的频度 (% ) ;用相同的活化剂刺激 2 4h ,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γ 干扰素 (IFNγ)和白细胞介素 4(IL 4)水平。结果 :肿瘤患者和正常人 ,AgNORs表达分别为 4.9± 1.2I .S %和 7.82± 1.2 8I .S % ,肿瘤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肿瘤组PBMC中Th2细胞频度显著上升 ,Th1/Th2比值显著下降 ;同时 ,肿瘤组PBMC产生IFNγ和IL 4水平发生相应变化 ,变化方式与Th亚群变化相似 ;系统分析 5 1例肺癌 ,转移组比未转移组 ,复发组比未复发组 ,Th1细胞数、Th1/Th2和IFNγ产生水平显著下降 ;在肿瘤组AgNORs表达与Th1细胞频度、Th1/Th2、IFNγ产生和肿瘤患者生活状态的Karnofsky评分正相关。结论 :肿瘤患者PBMC中T细胞表达AgNORs下降 ,与患者Th1细胞功能下降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Γ-干扰素 细胞介素-4 辅助性t细胞亚群 核仁嗜银蛋白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6-368,共3页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可介导免疫细胞向相应组织部位趋化 ,保证免疫应答反应的特异性和区域性 ,因而 ,研究不同细胞群和亚群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对于阐明免疫应答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也有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以指导免疫调节治疗。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表达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辅助性T细胞亚群、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E 对患儿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利佳 任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267-1269,1273,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72例作为合并组,同期选择单纯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作为...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72例作为合并组,同期选择单纯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合并组和对照组患儿CD4^(+)辅助性T细胞、hs-CRP、IgE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合并组患儿的预后。结果:合并组的CD4^(+)辅助性T细胞比例和Ig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合并组与对照组患儿中,Pearson分析显示CD4^(+)辅助性T细胞比例、hs-CRP、IgE含量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存在相关性(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CD4^(+)辅助性T细胞比例、hs-CRP、IgE单项与联合检测预测复发的曲线下总面积为0.742、0.766、0.797、0.876。结论:CD4^(+)辅助性T细胞、hs-CRP和IgE在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呈现异常表达情况,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亚群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E 哮喘 呼吸道病毒感染 相关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失衡与结核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新华 赵琼 周建英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4期4-5,11,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失衡。方法 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2 0例 ,其中肺结核 15例 ,淋巴结结核 5例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 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 目的 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失衡。方法 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2 0例 ,其中肺结核 15例 ,淋巴结结核 5例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 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胞水平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Th细胞内的细胞因子。结果 结核病组 2 0例外周血中Th1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普遍偏低 (P =0 0 0 0 ) ,而Th2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中 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活检标本中的Th1 、Th2 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和其外周血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与Th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为Th1 细胞数量低下。结核患者的Th1 细胞低下主要表现在外周血 ,而局部病灶中的Th1 细胞并未减少。在外周血Th1 细胞低下的同时有Th2 细胞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结核病 免疫失衡 外周血 流式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明 王连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4期2494-2496,共3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6例为探究对象,按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无感组,每组43例,另外选取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6例为探究对象,按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无感组,每组43例,另外选取43例单纯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为参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并观察三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无感组、参照组相比,感染组的CRP、IL-6、IL-10、IL-17水平均显著提高,与参照组相比,无感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感组、参照组相比,感染组的CD3^(+)、CD3^(+)CD4^(+)的表达率均显著下降,而CD3^(+)CD8^(+)的表达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组与参照组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感组、参照组相比,感染组的Th17、Treg水平均显著提高,而Th17/Tre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组与参照组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的炎症反应明显,CD3^(+)、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下调及CD3^(+)CD8^(+)上调,且Treg/Th17存在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因子 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分化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洁 蒲姝陶 《巴楚医学》 2020年第4期103-107,116,共6页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源于胸腺的CD4^+纯真T细胞,在不同强度抗原刺激、不同细胞因子以及其他一些内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分化出的多个功能亚群的混合体。这些功能亚群根据其激活所需的特异性转录因...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源于胸腺的CD4^+纯真T细胞,在不同强度抗原刺激、不同细胞因子以及其他一些内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分化出的多个功能亚群的混合体。这些功能亚群根据其激活所需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的不同细胞因子和归巢受体而定义。它们在机体感染、炎症反应、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机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淋巴细胞 分化机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肿瘤病人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和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
17
作者 王岚 李秀花 范玉萍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NORs)变化和辅助性T(Th)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BMC经多克隆T细胞活化剂刺激,以图像分析法检测AgNORs区面积与细胞核仁面积的百分比(1.S%):PBMC被离子...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NORs)变化和辅助性T(Th)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BMC经多克隆T细胞活化剂刺激,以图像分析法检测AgNORs区面积与细胞核仁面积的百分比(1.S%):PBMC被离子霉素和佛波醇酯活化5h后,以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IFNY、和IL-4产生细胞的频度(%):以离子霉素加佛波醇酯刺激24h,用ELISA试刑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IFNY、和IL-4水平。结果 肿瘤病人(n=86)和正常人(n=44),PBMC中活化T细胞的AgNORs表达分别为4.9±1.21.S%和.7.82±1.28 1.S%,肿瘤组非常显著下降,P<0.05:肿瘤组PBMC中1112细胞额度显著上升,Th1/Th2比值显著下降:同时,肿瘤组PBMC产生IFN和IL-4水平发生相应变化,变化方式与Th亚群变化相似:在肺癌组中,转移的与未转移的,复发的与未复发的相比,Th1细胞数、Th1/Th2之比和IFNY、产生水平非常显著下降:在肿瘤组AgNORs表达与Th1细胞频度、Th1/Th2比值、IFNY产生和肿瘤病人生活状态的Kamofsky评分正相关。结论 现有病例观察结果表明,肿瘤病人PBMC小T细胞表达AgNORs下降,与患者Th1细胞功能下降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Y-干扰素 细胞介素-4 辅助性t细胞亚群 核仁嗜银蛋白 ChangesOfAgNORs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SAA、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凌丽娟 崔健 +2 位作者 霍蓓蓓 刘大军 姜道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0期3889-3893,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瘦素(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黄寺门诊部口腔科收治的80...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瘦素(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黄寺门诊部口腔科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组)和65例于口腔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并评估牙周指标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leptin水平与牙周指标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组治疗前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治疗后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PLI、SBI、AL、PD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较治疗前增高(P<0.05)。牙周炎组血清SAA、leptin与PLI、SBI、AL、PD,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h2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血清SAA、leptin水平增高,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降,高水平SAA、leptin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Th亚群紊乱有关,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可评估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细胞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牙周治疗 正畸治疗 淀粉样蛋白A 瘦素 牙周指标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建霞 戴淑真 +2 位作者 刘红 曹玉民 刘素琴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Th)亚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0例内异症患者 (内异症组 )及 2 0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 1组 )血清及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2、6的水平 ;用免疫组化技术分...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Th)亚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0例内异症患者 (内异症组 )及 2 0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 1组 )血清及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2、6的水平 ;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IL 2、IL 6在内异症组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 10例子宫肌瘤患者 (对照 2组 )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内异症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位数IL 6水平分别为 5 3、2 1ng/L ,对照 1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位数IL 6水平分别为 2 5、0 9ng/L ,两组妇女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水平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内异症组Ⅲ~Ⅳ期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位数IL 6水平分别为 13 6、4 1ng/L ,Ⅰ~Ⅱ期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位数IL 6水平分别为 3 7、1 6ng/L ,Ⅲ~Ⅳ期患者与Ⅰ~Ⅱ期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位数IL 6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内异症组IL 2 /IL 6比值在血清及腹腔液中分别为 0 7、1 1,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 0 8、6 2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内异症组患者腹腔液与血清IL 6水平呈正相关 (r =0 74 5 ,P <0 0 1) ,血清及腹腔液中IL 6水平与IL 2 /IL 6比值均呈负相关 (r =- 0 4 0 6 ,P <0 0 5 ;r =- 0 4 80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免疫状态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降钙素原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孙成栋 刘斯 +1 位作者 李真 文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重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其在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HAP诊断的患者89例(重症59例,轻症30例),以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 目的观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重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其在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HAP诊断的患者89例(重症59例,轻症30例),以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测定外周血CD4阳性细胞中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采用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重症肺炎组Th1细胞[(8.40±3.01)%]明显低于轻症肺炎组[(13.90±2.37)%,P〈0.05]和健康对照组[(17.40±4.20)%,P〈0.01];重症肺炎组Th2细胞【(17.30±5.74)%]则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7.70±2.35)%,P〈0.05]和健康对照组[(7.90±1.92)%,P〈0.01];重症肺炎组Th1/rh2比值(0.57±0.15)也明显低于轻症肺炎组(2.80±0.46,P〈0.01)和健康对照组(3.1l±0.87,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轻症肺炎组Th1细胞明显降低(P〈0.05),但Th2细胞和Th1/Th2比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重症肺炎、轻症肺炎及健康对照3组CD4阳性细胞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0.20±10.83)%、(34.70±13.57)%、(28.80±9.61)%,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重症肺炎组PCT(μg/L)均明显升高(1.73±0.88、3.51±2.66比0.30±0.10,均P〈0.01);且重症肺炎组PCT水平较轻症肺炎组明显升高(P〈0.05)。Th1/Th2与PCT的回归分析显示,回归方程为y=-0.937x,呈显著负相关(F=236.23,P=0.0000)。结论HAP重症患者存在明显的Th1/Th2细胞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h2细胞和抗炎反应优势是导致感染加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PCT与Th1/Th2呈明显负相关。PCT可作为检测机体免疫应答的一个指标,从侧面体现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辅助性t细胞亚群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