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6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模型
1
作者 陈斌 胡炜 刘东丽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一套智能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辅助诊断模型,及时、高效地辅助医生判断患者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辅助SAP的诊断,便于早期干预,提高预后。方法:收集近3年急诊科及消化内科的122例AP患者的临床数据。将发生...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一套智能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辅助诊断模型,及时、高效地辅助医生判断患者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辅助SAP的诊断,便于早期干预,提高预后。方法:收集近3年急诊科及消化内科的122例AP患者的临床数据。将发生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未发生SAP的患者纳入非SAP组。使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检验等。将筛选出的指标纳入预测模型,建立两种机器学习模型:逻辑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比较两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结果:39例(34.8%)患者确诊SAP。通过单因素分析,SAP组具有更高的糖尿病病史比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以及肌酐值;非SAP组则有更高的血细胞压积(HC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逻辑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了IL-6、肌酐和FIB。模型的特异度为74.82%,敏感度为80.35%,准确度为76.17%,AUC为0.802(95%置信区间为0.762~0.87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变量选择了IL-6、肌酐、HCT、D-二聚体和TT。模型的特异度为75.30%,敏感度为85.28%,准确度为78.25%,AUC为0.865(95%置信区间为0.781~0.886)。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逻辑回归模型的准确性更佳且两种模型均比评分使用简便。SAP辅助诊断系统的建立,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决策、确诊疾病,进而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重症急性胰腺炎 辅助诊断 人工神经网络 逻辑回归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骨质疏松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姜良 张程 +2 位作者 魏德健 曹慧 杜昱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0,共1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密度下降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依据。近几年深度学习方法在骨骼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骨质疏松辅助诊断中所采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介绍了常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密度下降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依据。近几年深度学习方法在骨骼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骨质疏松辅助诊断中所采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介绍了常用的影像学数据集,系统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置信网络、生成对抗网络在骨质疏松分类中的应用,阐述了全卷积网络、U-Net在骨质疏松病灶区域分割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最新AI模型ChatGPT的潜在应用,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指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深度学习 计算机辅助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结直肠息肉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3
作者 考文涛 李明 马金刚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645,共19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组织中,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直肠癌的早期检测和预防主要是对病人的肠道进行视觉检查,从而筛查结直肠息肉,但人工检查存在漏诊率高等弊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辅助诊... 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组织中,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直肠癌的早期检测和预防主要是对病人的肠道进行视觉检查,从而筛查结直肠息肉,但人工检查存在漏诊率高等弊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辅助诊断系统在结直肠息肉的诊断方面表现出最先进的性能,是目前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近几年发表的相关重要文献,对卷积神经网络在结直肠息肉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首先介绍了结直肠息肉诊断领域的常用数据集,其中包括图片和视频数据集;其次分别对CNN在结直肠息肉检测、分割以及分类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对各算法的主要改进思路、优缺点以及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系统的参考,并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进行总结;最后对基于CNN的结直肠息肉辅助诊断的各类算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卷积神经网络(CNN) 计算机辅助诊断 可解释性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Q热脊柱感染1例报道
4
作者 王志超 张伟 +4 位作者 王月磊 殷楚强 沈峰 曹振鲁 王亭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Q热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为贝纳特柯克斯体即Q热立克次体(Coxiellaburnetii),以急性疾病为主。其中,2%~7%的急性Q热患者可发展为慢性Q热[1],包括心内膜炎(60%~70%)、血管移植物感染、非典型肺部感染,极少数是脊柱... Q热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为贝纳特柯克斯体即Q热立克次体(Coxiellaburnetii),以急性疾病为主。其中,2%~7%的急性Q热患者可发展为慢性Q热[1],包括心内膜炎(60%~70%)、血管移植物感染、非典型肺部感染,极少数是脊柱感染[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Q热立克次体 人畜共患病 急性疾病 心内膜炎 辅助诊断 宏基因组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与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5
作者 潘育 周东华 +5 位作者 范菊花 平静 欧阳晨捷 马慧思 徐雪芬 刘兰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与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IS)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000例份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按TBS-2014对宫颈细胞进行分类,分别采用“AI辅助+人工复核”、“TIS辅助+人工复核”阅片,计算两...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与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IS)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000例份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按TBS-2014对宫颈细胞进行分类,分别采用“AI辅助+人工复核”、“TIS辅助+人工复核”阅片,计算两种阅片方式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两种阅片方式筛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阅片方式筛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AI辅助+人工复核”与“TIS辅助+人工复核”两种阅片方式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分别为90.40%、89.94%,特异度分别为99.43%、99.3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0%、91.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28%、99.24%。“AI辅助+人工复核”、“TIS辅助+人工复核”阅片筛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907、0.902),但两种阅片方式筛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灵敏度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2)、特异度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39)。结论“AI辅助+人工复核”与“TIS辅助+人工复核”阅片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其筛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均可作为临床辅助阅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筛查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维 杨国庆 杨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下降及骨微结构改变为主要特点,其起病隐匿、早期缺乏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易发生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将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目前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及...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下降及骨微结构改变为主要特点,其起病隐匿、早期缺乏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易发生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将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目前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及骨折预防工作开展仍不充分,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学数据结合有助于早期筛查骨质疏松症,预测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本文论述了人工智能在骨质疏松症影像辅助诊断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人工智能 辅助诊断 骨折
下载PDF
玫瑰痤疮辅助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南今艳 张冬梅 陈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4种亚型,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 ETR)、丘疹脓疱型(Papulopustular Rosacea, PPR)、肥大增生型(Phymatous Rosacea, PHY)和眼型(Ocular rosacea),... 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4种亚型,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 ETR)、丘疹脓疱型(Papulopustular Rosacea, PPR)、肥大增生型(Phymatous Rosacea, PHY)和眼型(Ocular rosacea),主要表现为面部红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1]。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最新研究显示,玫瑰痤疮的发病与神经介导因素、免疫应答异常、感染和遗传倾向等多个因素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面部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倾向 增生型 辅助诊断 发病机制 ETR
下载PDF
一种面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偏振皮肤镜系统
8
作者 武正国 庞春颖 +1 位作者 张茜然 孙嘉灵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传统皮肤镜检查高度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并且皮肤镜图像本身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以上情况,研发出一款带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的偏振皮肤镜系统。该系统使用偏振照明成像技术,经过目镜系统放大,由可连续工作的工... 传统皮肤镜检查高度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并且皮肤镜图像本身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以上情况,研发出一款带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的偏振皮肤镜系统。该系统使用偏振照明成像技术,经过目镜系统放大,由可连续工作的工业相机将大量实时抓拍的皮肤镜裸数据图像传输至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内置的图像处理模块将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6将皮肤镜图像分类。最后,用户可以通过皮肤镜诊断平台查看诊断结果。此系统可以更加清晰有效地观察深层皮肤组织病变组织形态,由系统采集的皮肤镜图像的分类准确性达到93.6%,可用于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偏振光 皮肤镜图像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下载PDF
对比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与人工阅片对胸部低剂量CT肺小结节的检查效果
9
作者 杨华园 王凤 +2 位作者 颜廷婷 姜文昌 崔永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技术与人工阅片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中肺小结节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期间于青州市人民医院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肺结节患者5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薄层1 mm重建图像观察,所有图像均...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技术与人工阅片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中肺小结节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期间于青州市人民医院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肺结节患者5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薄层1 mm重建图像观察,所有图像均经AI辅助诊断技术和人工阅片两种方法检测,分析研究两种方法对肺小结节的检测效能。结果:578例患者中128例(肺小结节148个)经病理诊断,恶性结节102个,良性46个。AI辅助诊断技术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96.08%(98/102),特异度93.48%(43/46),准确率95.27%(141/148),Kappa值=0.890,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人工阅片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85.29%(87/102),特异度73.91%(34/46),准确率81.76%(121/148),Kappa值=0.582,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AI辅助诊断技术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果优于人工阅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辅助诊断技术对直径<3 mm、3~<5 mm肺结节检出率高于人工阅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对直径5~<10 mm肺结节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辅助诊断技术对实性结节、钙化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漏诊率均低于人工阅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辅助诊断技术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中肺小结节的检查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辅助诊断技术 胸部低剂量CT 肺小结节
下载PDF
白介素-6,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对肛瘘、肛周脓肿辅助诊断的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安琪 路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80-485,共6页
肛瘘和肛周脓肿是一种直肠和肛管炎症性疾病,肛周脓肿是化脓性感染的急性期,而肛瘘则是慢性期。以往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但是这些诊断方法的敏感性都不高,而CT、MRI也有检查的费用偏高、注射... 肛瘘和肛周脓肿是一种直肠和肛管炎症性疾病,肛周脓肿是化脓性感染的急性期,而肛瘘则是慢性期。以往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但是这些诊断方法的敏感性都不高,而CT、MRI也有检查的费用偏高、注射造影剂可能导致诊断过程变长以及在某些基层医疗机构中缺乏普及性等缺点,临床可对血浆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进行检测,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途径与方法,辅助诊断及鉴别肛瘘及肛周脓肿,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周脓肿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医用影像辅助诊断模型设计
11
作者 陈迪 陈云虹 +2 位作者 王文军 毕卫云 李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了实现对患者的准确分类,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影像数据辅助诊断模型。该模型将MRI和PET图像进行融合,并以改进的Transformer网络T2T-ViT为主干分类网络,通过迁移学习ImageNet数据集的参数,实现... 为了实现对患者的准确分类,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影像数据辅助诊断模型。该模型将MRI和PET图像进行融合,并以改进的Transformer网络T2T-ViT为主干分类网络,通过迁移学习ImageNet数据集的参数,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分类。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识别准确率可达0.95,优于目前的主流图像分类网络,证明其有效性,能够辅助影像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迁移学习 辅助诊断 T2T-ViT网络 TRANSFORMER 识别准确率
下载PDF
宫颈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王巧欢 刘维维 李海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 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颈HPVE6/E7检测、计算机辅助诊断TCT、阴道炎检测法和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2023年2~8月在... 目的 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颈HPVE6/E7检测、计算机辅助诊断TCT、阴道炎检测法和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2023年2~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的1 586例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发现181例疑似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对疑似“HSIL”追加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上述筛查4种方法对HSIL的检出率及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4种筛查方法对HSIL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81例疑似HSIL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共86例HSIL患者。阴道炎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16.57%,Kappa值为0.488。计算机辅助诊断TCT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24.86%,Kappa值为0.554。宫颈HPVE6/E7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19.34%,Kappa值为0.512。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38.67%,Kappa值为0.742。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的AUC值>0.85,预测价值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0%、84.21%;阴道炎检测、TCT检测、HPVE6/E7检测的AUC值均>0.70,预测价值一般,各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4.88%、52.63%,52.33%、61.05%,40.70%、64.21%。结论 宫颈HPVE6/E7、计算机辅助诊断TCT及阴道炎检测联合筛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对宫颈病变诊断具有明显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筛查 宫颈HPVE6/E7检测 计算机辅助诊断TCT 阴道炎检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糖尿病辅助诊断研究
13
作者 李婷 孙媛媛 +1 位作者 李雪玲 董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27-29,共3页
为了辅助医生进行糖尿病的诊断,增加诊断的准确性,探寻最适合用于糖尿病辅助诊断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研究使用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分类、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以及Adaboost集成算法5类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建模,预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为了辅助医生进行糖尿病的诊断,增加诊断的准确性,探寻最适合用于糖尿病辅助诊断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研究使用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分类、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以及Adaboost集成算法5类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建模,预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同时采用多个评价指标验证模型效果的优劣。结论:五种算法的准确率均高于73%,其中逻辑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最高,达76.6%,但逻辑回归模型的精确率最高且ROC曲线包围面积(AUC)最大,精确度高,达到82%。综合比较五种算法的评价指标可见,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模型更适合用于构建糖尿病辅助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算法 辅助诊断 数据挖掘 糖尿病 风险预测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AI)的价值
14
作者 陈霞 孙雷 和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AI)的价值和效能。方法 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招募3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AI组(n=158)和常规组(n=158),分别接受AI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 探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AI)的价值和效能。方法 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招募3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AI组(n=158)和常规组(n=158),分别接受AI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细针穿刺活检率和诊断时间。结果 AI组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1%、95.24%、90.12%、88.89%、95.83%,均高于常规组的81.65%、88.10%、76.27%、77.78%、86.36%(P<0.05);AI组的细针穿刺活检率(49.37%)低于常规组(80.38%),诊断时间(3.23±0.75 min)短于常规组的8.46±1.13 min(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AI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性检查,节省医疗资源,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
15
作者 廖赛恩 潘伟强 +1 位作者 晏雷 杨静 《张江科技评论》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构建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模糊数学、集合论等方法,为中医辅助诊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提供思路。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 构建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模糊数学、集合论等方法,为中医辅助诊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提供思路。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专家系统 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辅助诊断 模糊数学 集合论 理论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在鉴别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李斌 刘永波 +1 位作者 崔龑 李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在鉴别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在鉴别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获得的CT图像进行人工阅片和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阅片,并进行定性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阅片方式对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两种阅片方式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82例肺结节患者中共检出245个结节,其中结节直径<5 mm者154个,5 mm≤结节直径≤10 mm者66个,结节直径>10 mm者25个。与人工阅片相比,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对肺结节直径<5 mm、5 mm≤直径≤10 mm的检出率升高;与人工阅片相比,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对肺结节恶性的诊断特异度降低,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升高(均P<0.05)。结论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更高,并且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较高,但其特异度较低,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建议临床上将两种阅片方式进行结合,以提高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良恶性 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阅片 人工阅片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玮 黄杰 +2 位作者 黄宇华 彭苑妮 李友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自B Borooah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从230例患者中收集、准备和分类的1224张口腔组织病理图片被纳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十折交叉...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自B Borooah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从230例患者中收集、准备和分类的1224张口腔组织病理图片被纳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本研究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本研究采用经典的ResNet50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的框架,并根据切片图像的性质进行了改进,以确保自动检测的效果。结果: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快速、精确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优AUC=0.91,平均AUC=0.88)显示了该方法的实验效果。此外,模型的准确率(accuracy,ACC)(0.976)、敏感性(sensitivity,SEN)(0.981)以及特异性(specificity,SPE)(0.971)也进一步显示了该研究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框架可以很好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自动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效地转化为软件,对于临床辅助诊断使用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计算机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步态分析的帕金森病辅助诊断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静 马雪倩 +2 位作者 高福杰 季长清 汪祖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7-1695,共9页
针对现有的帕金森病(PD)的诊断方法,对基于步态分析的PD的辅助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在临床上,常见的步态评估PD的诊断方法是基于量表的,该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主观性强,且对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步态分析提供... 针对现有的帕金森病(PD)的诊断方法,对基于步态分析的PD的辅助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在临床上,常见的步态评估PD的诊断方法是基于量表的,该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主观性强,且对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步态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首先,总结了PD以及它在步态上的异常表现。然后,回顾了基于步态分析的PD辅助诊断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和基于非可穿戴设备的:可穿戴设备体积小、辅助诊断准确率高,可长时间监测患者的步态状况;非可穿戴设备则是通过微软Kinect等视频传感器捕捉人体步态数据,避免了穿戴相关设备以及对患者行动的限制。最后,指出了现有的步态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分析 可穿戴设备 深度学习 辅助诊断
下载PDF
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联合超声造影对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少坤 曾志雄 +4 位作者 刘中华 吴秀明 余卫峰 郭旭 蔡怀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AI-UADS)联合超声造影对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共92个结节,均为ACR TI-RADS 4类,其中恶性结节17个,良性结节75个,比较AI-UADS与超声造影...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AI-UADS)联合超声造影对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共92个结节,均为ACR TI-RADS 4类,其中恶性结节17个,良性结节75个,比较AI-UADS与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对ACR TI-RADS 4类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4个,良性结节61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81.33%、81.52%、50.00%、95.31%;AI-UADS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5个,良性结节62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82.67%、83.70%、53.57%、96.88%;二者联合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4个,良性结节70个,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93.33%、91.30%、73.68%、95.89%。AI-UADS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UADS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良恶性结节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 TI-RADS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菌阴性肺结核辅助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辉 李党育 黎秀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菌阴性肺结核辅助诊断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价值。方法 在2017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中选取90例配合研究作为观察组,并在同期抽取到院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γ-干扰素释放试... 目的 探讨在菌阴性肺结核辅助诊断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价值。方法 在2017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中选取90例配合研究作为观察组,并在同期抽取到院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以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细菌学检测结果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穿刺病理诊断作为检测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准确率为94.44%,灵敏度为98.84%,特异度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98.84%,阴性预测值为75.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准确率为73.33%,灵敏度为92.96%,特异度为78.95%,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75.00%;两组数据比较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淋巴细胞计数(1.56±0.62)×109/L、腺苷脱氨酶(13.25±3.35)U/L、红细胞沉降率(33.75±5.26)mm/h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多种方法均可应用在菌阴性肺结核疾病诊断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为首选方法,此种方法具有较高检测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菌阴性肺结核 辅助诊断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