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段小凯 孙永香 +3 位作者 余勇 于晓丹 樊实真 柴卫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诊治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诊治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纳入对照组(n=40),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腺肽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n=40)。治疗10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呼吸困难情况(MRC评分)、症状情况(CAT评分)、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IL-10高于对照组,PaCO_(2)、TNF-α、CRP、IL-18低于对照组(t=4.169、4.173、8.624、6.572、7.294、10.320、6.024,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P=2.715/0.008、5.440/<0.001、12.501/<0.001)。结论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效果良好,可调节免疫炎性反应过程,恢复血气指标,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胸腺肽 无创呼吸机 辅助通气 疗效
下载PDF
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预见性综合护理在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
2
作者 吕璐 邱静 韩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新生儿应用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预见性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日至2022年12月1日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1∶1比例随机... 目的 探讨对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新生儿应用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预见性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日至2022年12月1日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1∶1比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新生儿施以预见性综合护理,观察组45例新生儿施以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预见性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1周及2周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并发症及鼻损伤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预见性综合护理既可有效改善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相关指标,也可减少并发症及鼻损伤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辅助通气 猪鼻式防压贴 预见性综合护理 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在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飞鹏 侯守超 +1 位作者 邹辉煌 胡玉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在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目的:探讨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在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生命体征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精神状态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可以有效稳定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获得良好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探视 ICU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护理
下载PDF
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对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早产ARDS患儿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杨仁智 蔡枚龄 +2 位作者 李明芳 杨路 曹创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对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早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接受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的早产ARDS患儿,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对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早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接受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的早产A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研究组给予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长、住院时间,治疗48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差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吸入氧浓度差值、智力发展指数差值、精神运动发育指数差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β-内啡肽(β-E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差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吸入氧浓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智力发展指数差值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β-EP差值和GSH-Px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用于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治疗的早产ARDS患儿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神经发育,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脑神经 肺表面活性物质 咖啡因 无创高频辅助通气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姚微 李娟 陆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睡眠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7.22%,较对照组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NRDS患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行精细化护理可改善患儿睡眠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儿家属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精细化护理 呼吸机辅助通气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人机同步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和气体交换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陈书文 沈凯丽 孙丹影 《内科》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IV-NAV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人机同步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和气体交换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机械通气(MV)组和NIV-N... 目的探讨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IV-NAV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人机同步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和气体交换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机械通气(MV)组和NIV-NAVA组,每组51例。MV组应用无创通气-压力支持通气(NIV-PSV)模式,NIV-NAVA组应用NIV-NAVA模式,两组均干预3 d。比较两组患者人机同步程度、氧化应激水平、气体交换效果,以及脱机成功率。结果NIV-NAVA组吸呼气切换延迟时间、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均短于MV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 d后,两组血清谷胱甘肽、SOD水平均升高,且NIV-NAVA组血清谷胱甘肽、SOD水平均高于MV组(均P<0.05);两组血清丙二醛水平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 d后,两组PaO_(2)水平均升高,且NIV-NAVA组PaO_(2)均高于MV组,两组PaCO_(2)水平均降低,且NIV-NAVA组PaCO_(2)低于MV组(均P<0.05)。NIV-NAVA组最终脱机成功率(94.12%)高于MV组(70.59%)(P<0.05)。结论NIV-NAVA应用于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有助于增加人机同步程度,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气体交换效果,提高脱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性脑病 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氧化应激反应 气体交换 人机同步
下载PDF
无创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杨晓宇 王雪芹 +2 位作者 王卫国 杨培源 唐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无创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NRDS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无创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NRDS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比较两组的氧动力学、临床治疗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 d和7 d观察组的动脉血氧仪检测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长、全肠道喂养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观察组声带损伤的发生率(28.89%)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对早产儿NRDS的血氧情况有改善效果,且能够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声带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辅助通气 机械通气 效果
下载PDF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刘娜 梁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24-26,共3页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机械通气是最为普遍的生命支持方式之一,因为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纠正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为治疗原发病和提供生命支持提供了可靠的时间保障。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两种形式。随着对电生...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机械通气是最为普遍的生命支持方式之一,因为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纠正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为治疗原发病和提供生命支持提供了可靠的时间保障。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两种形式。随着对电生理和电机械活动的深入研究,以探测膈肌电活动为基点的通气模式——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其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危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探讨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9
作者 刘增芳 张茜 陈素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18-0121,共4页
研究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所选110例呼吸衰竭患者,传统组传统护理管理,系统组系统性呼吸管理。结果 我们把两组的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 研究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所选110例呼吸衰竭患者,传统组传统护理管理,系统组系统性呼吸管理。结果 我们把两组的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两组的症状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效果更好一点,而且治疗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得以明显缩短,肺功能和气血得以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呼吸管理 机械辅助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价值
原文传递
两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蒙玉绸 黎春明 童跃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比较不同无创通气模式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两组均采用外源性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取经... 比较不同无创通气模式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两组均采用外源性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采取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比较两组在各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使患儿早期康复出院,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的证据总结
11
作者 徐惠芳 周敏丽 +6 位作者 钟力力 蒋文星 邓秋燕 李琳 胡娜 孙锦霞 丁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3期1953-1960,共8页
目的系统检索并筛选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的系列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关于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的相... 目的系统检索并筛选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的系列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关于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护理方案、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等,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2年8月。由2名拥有循证护理背景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独立评价并互相核对,出现争议时由第3方进行裁决,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护理方案2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3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RCT 5篇,从体位和风险评估、新生儿复苏时的体位摆放及其操作要点、新生儿NAVA过程中的体位转换及其操作要点、特殊疾病或情境下的体位管理、体位辅助工具的使用及皮肤保护5个方面对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新生儿体位管理进行证据汇总,共形成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的新生儿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NICU神经调节辅助通气的新生儿体位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建议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综合考虑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新生儿 体位管理 最佳证据总结
下载PDF
无创辅助通气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梁宇峰 朱琳玲 +1 位作者 杨芳琼 杨纯爱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低氧血症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无痛...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低氧血症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期间,为常规组患者提供鼻导管吸氧,研究组则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比较两组进镜前后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_(2)),同时统计其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及支气管镜检查终止率,比较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检查后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进镜前,两组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镜后,两组的SpO_(2)均较进镜前降低,HR、DBP、SBP、MAP均较进镜前升高,且研究组的SpO_(2)较常规组高,DBP、SBP、HR、MAP均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进镜成功率较常规组高(P<0.05),两组的支气管镜检查终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需要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低氧血症患者无创辅助通气可降低侵入性操作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并有助于提高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对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降低有积极意义,可进一步提升检查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 无痛支气管镜 低氧血症 生命体征 安全性
下载PDF
1例顽固性喉头水肿人工辅助通气的重症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张静 憨古月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总结1例顽固性喉头水肿且持续人工辅助通气的重症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的护理经验。通过制定顽固性喉头水肿脱机拔管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积极准确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管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基础... 本文总结1例顽固性喉头水肿且持续人工辅助通气的重症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的护理经验。通过制定顽固性喉头水肿脱机拔管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积极准确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管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经过个性化治疗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喉头水肿 人工辅助通气 拔管 气道护理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心脏大血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4
作者 李小荷 张希全 翟茜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大血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1992年8月—2022年8月发表的关于比较心脏大血管术后预...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大血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1992年8月—2022年8月发表的关于比较心脏大血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无创辅助通气与传统术后管理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将资料分为干预组(预防性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和对照组(普通氧疗、雾化吸入、肺部理疗等常规治疗),提取早期病死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严重氧合障碍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治疗后呼吸频率、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肾脏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Cochrane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涉及1306例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RR=0.29,95%CI:0.12~0.74,P=0.01)、严重氧合障碍发生率(RR=0.42,95%CI:0.25~0.70,P<0.01)、再次气管插管率(RR=0.39,95%CI:0.17~0.93,P=0.03)及住院时间(MD=-1.63,95%CI:-2.91~-0.35,P=0.01)低于对照组,两组早期病死率、术后呼吸频率、ICU住院时间、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及肾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预防性应用无创辅助通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严重氧合障碍及再次气管插管的风险,并可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 心脏手术 大血管手术 肺部感染 气管插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体位对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生理稳定性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乐琼 陶晶 +1 位作者 吴丽芬 汪红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生理稳定性(PS)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NICU行无创辅助通气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早产儿分别进行不同序列的体位变换,观察并比较4...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生理稳定性(PS)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NICU行无创辅助通气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早产儿分别进行不同序列的体位变换,观察并比较4组体位早产儿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早产儿舒适度评分。结果不同体位下早产儿血氧饱和度不同,其中俯卧位(96.53%±2.28%)>左侧卧位(95.25%±1.79%)、右侧卧位(95.35%±1.82%)、仰卧位(95.66%±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舒适度俯卧位(10.96±1.58)分、右侧卧位(13.76±1.14)分、左侧卧位(14.32±1.73)分、仰卧位(15.28±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有助于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的PS,改善通气功能,提高舒适度,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无创辅助通气 早产儿 生理稳定性 舒适度 护理
下载PDF
呼吸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6
作者 周江丽 王飞红 车小红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8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究呼吸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改善患者呼吸系统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12例无创呼吸机辅助... 目的:探究呼吸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改善患者呼吸系统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12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呼吸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1 s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7、15.880、10.998,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Sp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15、18.332、30.599,P<0.05)。结论: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采用呼吸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总依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肺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徐雯雯 赵气魄 戴雪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0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含量、氧分压为(95.49±4.85)%、(81.04±9.36)mmHg,较对照组的(90.31±5.55)%、(72.88±9.13)mmHg高,二氧化碳分压为(41.26±5.87)mmHg,较对照组的(48.10±7.12)mmH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5、3.947、4.688,P<0.05)。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用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NRDS患儿护理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患儿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辅助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精细化护理 血气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系统护理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丽莎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3008-3011,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系统护理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组顺序,采用数字标记方式,...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系统护理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组顺序,采用数字标记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系统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aO_(2)与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率为8.33%,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使患者的PaO_(2)与PaCO_(2)分压处于正常区间,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呼吸机辅助通气 高血压 脑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改良集束化护理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的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然然 张秋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应用改良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生命质量、护理...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应用改良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生命质量对比,观察组物质能力、精神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生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生命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辅助通气 改良集束化护理 儿童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极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常雪娟 朱秀芬 +2 位作者 吴娟娟 万文娟 黄永光 《医师在线》 2023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极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者症状不能缓解的...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极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者症状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开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极早期(30 min内)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以及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乳酸(Lac)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极早期 无创呼吸机 辅助通气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