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γ及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靳远萌 朱冰冰 +2 位作者 章慧娣 王伟铭 陈楠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探讨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包括辅激活因子SRC/p160家族(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p16family,包括SRC-1、SRC-2、SRC-3)、PGC-1(PPARγcoactivator-1)以及辅抑制因子NCoR(N... 目的:探讨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包括辅激活因子SRC/p160家族(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p16family,包括SRC-1、SRC-2、SRC-3)、PGC-1(PPARγcoactivator-1)以及辅抑制因子NCoR(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中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TNF-α分别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刺激HK-2细胞,收集细胞总mRNA和胞核蛋白。应用Real-time QPCR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的TNF-α(0~20ng/ml)刺激24h后,PPARγ、SRC-1、SRC-2、SRC-3和PGC-1均呈总体下调趋势(P〈0.05),同时NCoR和MCP-1呈显著上调(P〈0.05和P〈0.01)。选择10ng/ml TNF-α为最适刺激浓度,作用不同的时间(0~16h)。发现PPARγ、SRC-1和SRC-2的mRNA在刺激2h后出现显著下调(P〈0.05),分别是37%、35%和41%(P〈0.05);而SRC-3和PGC-1mRNA水平仅在刺激1h后就出现显著下调(P〈0.05),分别是53%和46%(P〈0.05);NCoR则在刺激16h后出现显著上调(约为对照组的2.16倍,P〈0.01),之后又缓慢下降;MCP-1在刺激0.5h时出现明显上调(为对照组的2.74倍,P〈0.05),4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11倍,P〈0.01)。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到PPARγ和SRC-2在10ng/ml TNF-α刺激4h和2h后出现明显下降。结论:TNF-α可不同程度的抑制HK-2细胞PPARγ及几种辅激活因子(SRC-1、SRC-2、SRC-3、PGC-1)的表达,同时上调辅抑制因子(NCoR)和炎症介质MCP-1的表达。提示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积极参与炎症反应,并且可能在炎症过程中对PPARγ的表达发挥共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 辅调节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下载PDF
辅调节因子在核受体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国光 李平风 顾文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65-568,共4页
核受体 ( nuclear receptor)在增强或抑制基因转录时 ,需借助于诸多辅调节因子的协同作用 ,使调节更为精细、有效及特异 .辅调节因子 ( coregulator)可区分为辅激活因子 ( coactivator)和辅抑制因子 ( corepressor)两大类 ,均具有多种... 核受体 ( nuclear receptor)在增强或抑制基因转录时 ,需借助于诸多辅调节因子的协同作用 ,使调节更为精细、有效及特异 .辅调节因子 ( coregulator)可区分为辅激活因子 ( coactivator)和辅抑制因子 ( corepressor)两大类 ,均具有多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因子 ,分别汇聚于核受体上构成不同复合体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1 )促使核小体中的组蛋白乙酰基化 ,导致与 DNA的结合松散 ;或脱乙酰基 ,而使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回复紧密状态 ,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录或封闭转录的局部环境 ;( 2 )作用于通用转录因子及 RNA聚合酶 ,以激活转录或抑制转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调节因子 表达调控 核受体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脂多糖对小鼠肾脏炎症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及其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 韩琳 +2 位作者 仲芳 王伟铭 陈楠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32-438,共7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对小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云南昆明小白鼠[(20±2)g]随机分成两组:LPS组,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对小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云南昆明小白鼠[(20±2)g]随机分成两组:LPS组,腹腔注射LPS(5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0~72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变化;留取肾脏,EMSA法检测NF-κB及PPAR-γ的DNA结合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MCP-1、iNOS、PPAR-γ及其辅激活因子1(PGC-1)、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1(SRC-1)、SRC-2、SRC-3及核辅抑制因子(NCoR)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MC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核蛋白PPAR-γ表达;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尿素氮升高明显(P<0.05),但血肌酐无明显变化。肾组织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0.5h后即明显增高,而PPAR-γ的DNA结合活性早期增强,8h后开始减弱。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及基础值相比,小鼠腹腔注射LPS后6h,12h及24h,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而iNOS mRNA表达在6h及12h后显著增加(P<0.01)。PPAR-γ及PGC-1 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P<0.01),核内PPAR-γ蛋白含量早期升高,24h时显著下降(P<0.01)。SRC-1、SRC-2、SRC-3及NCoR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LPS作用后肾组织HE染色未见显著改变,免疫组化可见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最初主要分布在髓质肾小管周围,在48h及72h浸润更为明显,皮质肾小球周围也可见巨噬细胞浸润。结论:小鼠腹腔注射LPS后肾组织中NF-κB活性及相关炎症因子MCP-1和iNOS表达上调,肾组织内有明显的巨噬细胞浸润,表明处于炎症状态,而PPAR-γ及其辅激活因子PGC-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炎症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1 辅调节因子 炎症
下载PDF
辅调节因子NRIF3受体特异性之机理的研究
4
作者 王芳 黄汉涛 +1 位作者 Dangsheng Li Herbert H.Samules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核激素受体辅调节因子(coregulator) NRIF3 的受体特异性的分子机理。方法:酵母双杂合体转化分析,选择典型菌株作β 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结果:我们的结果提示一个双区结合模型,即单个NRIF3分子同时利用C端的LXXIL(受...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核激素受体辅调节因子(coregulator) NRIF3 的受体特异性的分子机理。方法:酵母双杂合体转化分析,选择典型菌株作β 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结果:我们的结果提示一个双区结合模型,即单个NRIF3分子同时利用C端的LXXIL(受体结合功能区,即 RID1)和 N端的 LXXLL(RID2)与 TR或 RXR作用,RID1和RID2之间的距离对受体和NRIF3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有重要影响。结论:辅调节因子 NRIF3 受体特异性与其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调节因子 受体特异性 分子机理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及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靳远萌 陈慧 +3 位作者 朱冰冰 韩琳 王伟铭 陈楠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1L-1β)介导的炎性反应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应用IL-1β作用于HK-2细胞,收集细胞总mRNA、...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1L-1β)介导的炎性反应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应用IL-1β作用于HK-2细胞,收集细胞总mRNA、胞核蛋白和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ELISA法、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法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DNA结合活性水平检测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包括辅激活因子和辅抑制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IL-1β(0~20μg/L)刺激24h后,PPARγ、辅激活因子SRC-1、SRC-2和PGC-1 mRNA表达水平均呈总体下调趋势(P〈0.05),同时辅抑制因子NCoR呈显著上调趋势(P〈0.05)。以10μg/L作为IL-1β最佳刺激浓度,SRC-2和PGC-1的mRNA水平在刺激1h后就分别显著下调了57%(P〈0.01)和48%(P〈0.01);SRC-1的mRNA水平在刺激2h后显著下调了43%(P〈0.05),而PPARγ在刺激4h时下调了55%(P〈0.01);NCoR在刺激8h后出现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2.17倍,P〈0.05),之后又缓慢下降,至24h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PPARγ的蛋白表达在IL-1β(10μg/L)刺激4h后出现显著下降。ELISA结果显示MCP-1的分泌水平呈持续增高,8h后达到最高值[(160.56±2.8)ng/L,P〈0.011,至24h仍为(50.82±1.25)ng/L(P〈0.01)。EMSA结果显示PPARγ的DNA结合活性呈总体减弱趋势,至24h达到最低值,而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呈总体增强趋势,至24h达到高峰。结论在肾脏炎性反应进程中,IL-1β诱导的NF—κB炎性通路激活可引起PPARγ及辅激活因子的表达下调,MCP-1和辅抑制因子的表达上调。不仅PPARγ,其辅调节因子也积极参与肾脏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PPARΓ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NF—κB 辅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ERα的辅调节因子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丹妮 赵越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7-823,共7页
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ERα介导转录的经典途径是与雌激素结合后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进而诱导靶基因转录。ERα招募... 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ERα介导转录的经典途径是与雌激素结合后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进而诱导靶基因转录。ERα招募辅调节因子(共激活子和共抑制子)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辅调节因子主要通过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参与转录调控,影响靶蛋白表达水平。Ε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在乳腺癌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在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中几类辅调节因子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Α 辅调节因子 转录调控 表观遗传学 乳腺癌
原文传递
辅调节因子在核受体调节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7
作者 梁琳慧 杨克恭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2002年第6期357-361,共5页
核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中 ,有众多辅调节因子的参与 ,并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辅调节因子可分为辅激活因子和辅阻遏因子 ,它们以复合物形式与核受体结合 ,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作用 :通过使组蛋白乙酰化或去乙酰化 ,令局部环境利于或是... 核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中 ,有众多辅调节因子的参与 ,并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辅调节因子可分为辅激活因子和辅阻遏因子 ,它们以复合物形式与核受体结合 ,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作用 :通过使组蛋白乙酰化或去乙酰化 ,令局部环境利于或是阻碍转录 ;或者可能对染色质进行重塑 ,以利于基因表达。同时 ,辅调节因子复合物还受到信号通路调节和翻译后修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调节因子 核受体调节基因 作用 基因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ERα辅调节因子在乳腺癌中的双重调控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兆伟 赵锋 伍会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37-1442,共6页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是一种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其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在乳腺癌的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Rα主要依赖于辅调节因...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是一种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其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在乳腺癌的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Rα主要依赖于辅调节因子共同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一些关键转录辅调节因子在调节ER转录活性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泛素E3连接酶,促进ERα的降解。该文详细介绍几种辅调节因子对ERα的双重调节作用,有助于从分子水平阐明不同类型乳腺癌中造成ERα表达量差异的机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Α 辅调节因子 乳腺癌 转录调控 泛素E3连接酶
原文传递
PPARγ辅调节因子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齐美玲 赵越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10期1151-1156,共6页
代谢综合征包括脂代谢异常、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异常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PPARγ的辅调节因子通过调控PPARγ介导的基因转录参与脂代谢调节,其中PGC-1α通过调控PPARγ介导的下游靶基因的转... 代谢综合征包括脂代谢异常、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异常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PPARγ的辅调节因子通过调控PPARγ介导的基因转录参与脂代谢调节,其中PGC-1α通过调控PPARγ介导的下游靶基因的转录等环节,参与调节多种脂代谢通路;SMRT、TRAP和JHDM2a也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PPARγ介导的基因转录,参与脂代谢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辅调节因子 转录调控 脂代谢异常
原文传递
转录辅调节因子在剪接过程中的作用
10
作者 张园园 肖利云 伍会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7期1374-1377,共4页
细胞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来应对外界刺激,其中对基因转录起始和pre-mRNA剪接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实验显示基因转录和pre-mRNA剪接这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密切相关。基因转录能调节剪接模式的选择性,反之剪接过程也影响... 细胞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来应对外界刺激,其中对基因转录起始和pre-mRNA剪接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实验显示基因转录和pre-mRNA剪接这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密切相关。基因转录能调节剪接模式的选择性,反之剪接过程也影响基因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录辅调节因子在联系转录和剪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转录辅调节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仅在于影响转录产物的量,还可以调控pre-mRNA的选择性剪接并产生不同的剪接体,从而翻译出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基因转录与剪接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利于更深入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起始 转录辅调节因子 pre-mRNA剪接
原文传递
番石榴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糖异生ERRγ/CREB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宏 傅予 +2 位作者 王蕾 江茜 刘洪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黄酮(GLTF)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小鼠肝脏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H(CREB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降血糖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ICR小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多次腹...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黄酮(GLTF)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小鼠肝脏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H(CREB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降血糖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ICR小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多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0.17 g/kg)、消渴降糖胶囊组(阳性对照,0.75 g/kg)和GLTF低、高剂量组(0.047、0.094 g/kg),每组12只;另选12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水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液10 mL/kg,qd,连续21 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ERRγ、CREBH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CREB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2(TORC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ISI值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变明显、可见大量空泡;胰腺组织中胰岛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胰岛细胞呈轻度空泡病变;肝组织中ERRγ、CREBH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GC1α、TORC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GLTF各剂量组小鼠上述血糖、胰岛素指标及病理学变化均明显改善;肝组织中ERRγ、CREBH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GC1α、TORC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GLTF对T2DM模型小鼠具有明显降糖及肝、胰腺组织保护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ERRγ/CREB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番石榴叶总黄酮 雌激素相关受体γ 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H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活因子 CREB调节转录激活因子2 小鼠
下载PDF
核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水良 傅继梁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0-429,共10页
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超家族 ,与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 ,以及体内许多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文中综述了核受体研究的一般概况以及核受体与脂生物学、核受体与肿瘤、核受体与辅调节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核受体 转录因子 辅调节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血清CRTC3、FABP4和apo CⅢ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王芸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载脂蛋白CⅢ(apo CⅢ)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GDM患者118例,为GD... 目的:观察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载脂蛋白CⅢ(apo CⅢ)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GDM患者118例,为GDM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正常妊娠孕妇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的差异;探讨GDM组患者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与血糖控制程度的关系;开展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在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GDM组患者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GDM控制程度提升而降低。妊娠结局不良组GDM患者年龄、孕前BMI水平、不良孕产史、血糖控制情况、TG、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与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产次、血清TC、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升高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在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9.0%,AUC为0.956,均高于单个指标CRTC3(z=2.559,P=0.010)、apo CⅢ(z=3.212,P=0.001)和FABP4(z=2.687,P=0.007),而3个指标之间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B调节转录激活因子3 脂肪酸结合蛋白4 载脂蛋白CⅢ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不良
下载PDF
AR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宋婷婷 何天宇 +1 位作者 赵越 王春玉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0期1268-1273,共6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同时也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参与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膀胱癌是存在较大性别差异的肿瘤之一。一些数据表明,AR在膀胱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部分解释了膀胱癌...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同时也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参与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膀胱癌是存在较大性别差异的肿瘤之一。一些数据表明,AR在膀胱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部分解释了膀胱癌在不同性别存在差异的原因,但具体机制远不如其在前列腺癌中的机制明确。主要综述几个与AR有重要联系并参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阐述AR介导基因转录及AR辅调节因子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膀胱癌 转录调控 辅调节因子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小威 赵越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220-1227,共8页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与雌激素结合的方式诱导下游靶基因转录,从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此过程中,ER招募一系列辅调节因子参与其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ER不仅在促进性器官成熟、副性征...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与雌激素结合的方式诱导下游靶基因转录,从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此过程中,ER招募一系列辅调节因子参与其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ER不仅在促进性器官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性激素受体相关癌症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甲状腺癌的发生女性比男性更普遍,是一种有性别倾向的肿瘤,并与性激素受体功能有相关性。研究证实,ER辅调节因子通过参与ER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调控,在雌激素受体相关肿瘤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各种环境刺激和细胞活动也参与了ER对肿瘤的调控。该文主要对近年来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试图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甲状腺癌 基因转录 辅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CRTC3水平及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秀娟 许洪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6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CRTC3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CRTC3在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丰台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50例作为GDM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CRTC3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CRTC3在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丰台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50例作为GDM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CRTC3水平,测定血糖血脂指标水平,记录不良妊娠结局。结果GDM组血清CRTC3水平(0.18±0.04)ng/ml高于对照组的(0.07±0.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FPG、FINS、HbA1C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血清CRTC3水平与FPG、FINS、HbA1C、HOMA-IR及TC呈正相关(P<0.05),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CRTC3水平升高,血清CRTC3水平升高程度与糖脂代谢和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激活因子-3 血糖 血脂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