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管电压的人工智能重建算法对胸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惠庆桃 刘婷 +3 位作者 卿翔 李洁 王冠 马春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基于成年男性仿真胸部体模(PH-N1)CT扫描,探究不同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AI)重建(CI)算法对胸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12层超高端CT分为4种管电压对体模进行扫描,分别为70 kV、80 kV、100 kV和120 kV,对不... 目的:基于成年男性仿真胸部体模(PH-N1)CT扫描,探究不同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AI)重建(CI)算法对胸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12层超高端CT分为4种管电压对体模进行扫描,分别为70 kV、80 kV、100 kV和120 kV,对不同管电压的CT扫描图像采用10%、30%、50%、70%和90%CI算法重建1 mm薄层图像,比较4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图像主动脉、腹壁脂肪及竖棘肌的CT值、标准偏差(SD)值,由两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诊断医师独立双盲的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评估,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图像目标组织的CT值、SD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4种不同管电压的CTDIvol和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5.617、3996.118,P<0.05)。在70 kV管电压下,10%、30%、50%、70%和90%CI算法重建的主动脉、腹壁脂肪及竖棘肌的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267、53.327、14.873,P<0.05)。在90%权重的CI算法重建4种不同管电压下,主动脉、腹壁脂肪及竖棘肌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CT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899、2563.93、219.231,P<0.05)。两名诊断医师对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12~0.869)。结论:CI算法在70 kV管电压下90%权重的CI算法重建图像与80 kV、90 kV、120 kV图像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图像具有良好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人工智能 重建算法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核电厂气态^(14)C辐射剂量估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杨洁 廉冰 +2 位作者 王彦 赵杨军 顾志杰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核电厂释放的^(14)C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核素,因此有必要合理评价核电厂^(14)C排放所致公众辐射剂量。对目前国内外气态^(14)C辐射剂量估算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比活度模型假设受照人体内、陆生动植物产品中、环境大气中^(14)C与^... 核电厂释放的^(14)C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核素,因此有必要合理评价核电厂^(14)C排放所致公众辐射剂量。对目前国内外气态^(14)C辐射剂量估算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比活度模型假设受照人体内、陆生动植物产品中、环境大气中^(14)C与^(12)C的比率均相同,不考虑环境空气中稳定碳浓度变化、以及具体动植物产品中稳定碳的含量,会导致剂量估算结果偏保守;通过对模型参数选取的分析研究,发现空气、动植物产品中稳定碳浓度的含量对^(14)C辐射剂量估算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对核电厂场址周围不同类型动植物产品中稳定碳含量进行测量,获得较为实际的参数用于核电厂气态^(14)C辐射剂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辐射剂量 参数选取
下载PDF
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BMI患者图像采集时间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3
作者 杨慧玲 张硕 +2 位作者 赵文哲 杨柳青 杨健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分析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图像采集时间、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择取的180例行胸部CT扫描患者选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按照BMI将患者分为三组,... 目的:分析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图像采集时间、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择取的180例行胸部CT扫描患者选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按照BMI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8.5 kg/m^(2)≤BMI≤23.9kg/m^(2),n=75)、B组(23.9kg/m^(2)0.05);两位医师对肺部不同层面图像质量(IQS)评分进行评价,Kappa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0.768、0.812、0.861);三组肺部不同层面IQ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部不同层面C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增加而下降(P<0.05),三组肺部不同层面图像标准差(SD)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LP、ED均低于B、C组,B组DLP、ED低于C组(P<0.05)。结论:不同BMI患者应用3D smart mA调控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智能管电流调控技术 体质量指数 图像采集时间、图像采集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一键式”个体化低辐射剂量CT结肠造影的可行性
4
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3 位作者 王旭 魏巍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应用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图像;B组管电压使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模式,采用70%ASIR-V图像,其余参数均一致。记录体重指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两组轴位图像相同层面肝脏和肠腔内空气(背景)均匀处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观察者采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B组(体重指数:17.96~32.05 kg/m^(2))kVp预设值分布为70 kVp 4例、80 kVp 64例、100 kVp 61例、120 kVp 2例。A、B组CTDIvol、DLP分别为(5.57±0.13)mGy、(291.80±7.46)mGy·cm和(3.79±0.14)mGy、(189.70±7.48)mGy·cm,B组与A组相比,CTDIvol、DLP分别降低31.96%和34.99%(Z=9.931,P均<0.05)。B组图像肝脏和肠腔内空气CT值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1.218,P>0.05),B组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高于A组(t=-33.200、-41.617,16.083、57.74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66~0.879,P>0.05)。结论在低剂量CTC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实现了“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CTC成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可行性
下载PDF
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辐射剂量规范化管理共识
5
作者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医学辐射防护专家组 +2 位作者 乔文俊 许俊 许乙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1期3-17,共15页
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X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过去十余年里,CT的临床应用增长迅猛,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X射线也逐渐成为医源性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其... 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X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过去十余年里,CT的临床应用增长迅猛,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X射线也逐渐成为医源性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其产生的辐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广大医疗机构已意识到并尝试联合使用低辐射剂量扫描方案,以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但对辐射剂量的管理仍缺乏统一、规范的指导。本共识在设备及机房辐射防护设计、放射医务人员安全操作、低剂量扫描方法应用等基础上,重点引入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DRL)这一管理工具,及时指导和优化对受检者(特别是儿童等特殊人群)的辐射防护和剂量管理。实际扫描过程中,辐射剂量持续超过DRL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并找出原因,在必要和可行的情况下采取纠正措施,进一步提升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规范
下载PDF
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双腔起搏器辐射剂量
6
作者 简能日 周轩 李真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结果AV组AK、电影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均高于传统组(P均<0.05);组间透视时间和透视D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X线辐射投射范围基本一致,且多分布于躯体左半侧。结论相比植入传统双腔起搏器,植入Micra AV时患者所受电影采集辐射剂量更大,而透视所致辐射剂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指标比较及扫描前剂量预算回归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张见 刘杰 +1 位作者 张朋 张晓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_(DW)、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儿童年龄(Age)、胸围(CC)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计算CTDI_(VOL)、SSDE_...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_(DW)、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儿童年龄(Age)、胸围(CC)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计算CTDI_(VOL)、SSDE_(DW)、DLP的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我院748例儿童胸部影像学资料,根据年龄分为<5岁、5~≤10岁及10~≤15岁3个年龄组。手动测量最中间横断面图像的兴趣区面积(A_(ROI))及CT值(CT_(ROI)),计算基于DW的SSDE_(DW),使用t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CTDI_(VOL)与SSDE_(DW)间差异。Pearson分析CTDI_(VOL)、SSDE_(DW)、DLP与Age、CC间相关性,建立基于Age、CC计算CTDI_(VOL)、SSDE_(DW)、DLP的回归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CTDI_(VOL)为(3.05±0.72)mGy;SSDE_(DW)为(5.69±0.87)mGy;CTDI_(VOL)较SSDE_(DW)低46.40%,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5,P<0.001)。基于Age的回归模型:CTDI_(VOL):y=1.78exp(0.06 x)(x=Age,R^(2)=0.64);SSDE_(DW):y=4.16exp(0.03 x)(x=Age,R^(2)=0.51);DLP:y=40.10exp(0.09 x)(x=Age,R^(2)=0.81);基于CC的回归模型:CTDI_(VOL):y=-0.76+0.06x(x=CC,R^(2)=0.84);SSDE_(DW):y=0.06x+1.99(x=CC,R^(2)=0.55);DLP:y=-84.26+2.96x(x=CC,R^(2)=0.81)。基于变量Age、CC计算CTDI_(VOL)其误差分别为(0.13±0.10)、(0.09±0.06);基于变量Age、CC计算SSDE_(DW)其误差分别为(0.10±0.06)、(0.09±0.07);基于变量Age、CC计算DLP其误差分别为(0.13±0.09)、(0.13±0.10);基于CC计算的辐射剂量指标其误差值较Age小。结论在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衡量上,CTDI_(VOL)较SSDE_(DW)低估其辐射剂量,使用SSDE_(DW)更为精确;使用年龄、胸围作为水当量直径的替代指征来预计算患儿的辐射剂量指标,可以在检查前快速预算其辐射,对于辐射剂量更好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不同扫描体位和定位像方向对单髋关节CT图像及辐射剂量影响
8
作者 蒋栋栋 王亚囡 +2 位作者 周蕾 孙澳 吕国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其余三组以患侧髋关节为中心的等中心扫描,扫描视野均选择小体型,其中B组定位像采用前后位+X线管靠近身体长轴的侧位像;C组采用前后位+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像;D组仅采用前后位。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同时测量并计算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评估图像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结果显示4组间客观噪声、SNR、CNR、CTDIvol、DL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C与D组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组间比较各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辐射剂量整体降低16%~35%;4组图像在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于最后一次采集定位像信息的ATCM系统中进行单髋关节CT扫描时,推荐等中心扫描方案同时选择小体型扫描视野,将前后定位像或选择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定位像作为最后一次执行计划,能保证图像质量同时进一步优化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定位像 等中心扫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影响研究
9
作者 海洪勃 朴成浩 +3 位作者 于冬梅 方亮 邱志伟 赵琳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133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管电流水平将其分为...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133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管电流水平将其分为微管电流组(管电流为30mAs)、低管电流组(管电流为50mAs)、中管电流组(管电流为100mAs)和高管电流组(管电流为200mAs),四组例数分别为30例、37例、34例、32例。记录四组患者辐射剂量[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客观图像质量[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主观图像质量[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图像清晰度]、左心房(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肺静脉(PV)解剖变异显示率。结果四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中、高管电流组(P<0.05),中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高管电流组(P<0.05)。微管电流组LA、左上肺静脉(LSPV)及右上肺静脉(RSPV)的CT值、SNR、CNR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LA、LSPV及RSPV的CT值、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管电流组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及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及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管电流组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及PV解剖变异显示率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及PV解剖变异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00mAs、200mAs管电流相比,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采用50mAs管电流CT扫描辐射剂量明显较少,所获图像质量也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管电流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局减法和全减法对头颈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红伟 张云翔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局减法和全减法对头颈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脑动脉瘤或脑梗的患者,按扫描范围分为A、B两组。A组(45例)为局减组,B组(45例)为全减组,根据图像质量评分将图... 目的探讨局减法和全减法对头颈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脑动脉瘤或脑梗的患者,按扫描范围分为A、B两组。A组(45例)为局减组,B组(45例)为全减组,根据图像质量评分将图像分为优、良、差3级,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均能获得减影像,两组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图像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05)。A组图像辐射剂量低于B组(t=6.834,P=0.041)。结论局减法可保证图像质量,同时也能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局减法
下载PDF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下不同螺距对颈部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王晨思 洪瑶 +5 位作者 方慧敏 丁雪璐 杨怡帆 田香宝 陈文静 王永胜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下不同螺距对颈部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临床进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共120例,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在45~86岁,平均年龄66.76岁。根... 目的:研究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下不同螺距对颈部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临床进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共120例,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在45~86岁,平均年龄66.76岁。根据不同螺距使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配到A、B、C三组,A组为0.8螺距共40例、B组为1.0螺距共40例、C组为1.2螺距共40例。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3组间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扫描总时长;3组间的颈动脉分叉处以及同层的颈静脉、胸锁乳突肌的CT值、SD值、SNR、CNR;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设备自动生成的TDLP以及计算得出的ED。采用Kappa检验法,检验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3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机器自动生成TDLP以及计算得出的ED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颈动脉分叉处CT值、同层胸锁乳突肌CT值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颈动脉分叉处SD、SNR、CNR及同层胸锁乳突肌SD值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同层颈静脉CT值、扫描总时长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颈动脉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修正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即使采用不同螺距也不会增加或减少辐射剂量,但是随着螺距的增大,扫描时间更短,可有效减少静脉对图像质量的干扰、减少运动伪影,从而提升颈部CTA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CTA 螺距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分析与预测
12
作者 刘君武 吴允平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测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算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的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从其历史数据中学习涨幅趋势和拐点细节变化;针对数据的多维度特点,设计一种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预测框架,以福建宁德核电站外围11个自动站辐射监测数据、天顶方向总电子含量(VTEC)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性能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辐射环境 高压电离室探测器 Γ辐射剂量 奇异谱分析 特征融合网络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部CTA患者受辐射剂量、对比剂肾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13
作者 蔡敏华 崔毛毛 叶俊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受辐射剂量、对比剂肾损伤(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68例行头颈部CTA检查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34例)与高浓度组(34例),低浓度组使用对比剂为碘克沙醇320mgl/... 目的分析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受辐射剂量、对比剂肾损伤(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68例行头颈部CTA检查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34例)与高浓度组(34例),低浓度组使用对比剂为碘克沙醇320mgl/mL,管电压为100kVp,高浓度组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 l/mL,管电压为120kVp。比较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及客观图像质量[各部位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记录两组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CIN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估两组超重及肥胖人群的SNR、CNR。结果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放射科医生对两组图像判断的一致性均良好(P<0.05)。低浓度组升主动脉、颈总动脉、大脑中动脉测量的CT值及SNR、CNR均高于高浓度组(P<0.05),CTDIvol、DLP、ED则低于高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超重、肥胖人群各血管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克沙醇320mgl/mL碘对比剂及100kVp管电压,结合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可实现高图像质量及低辐射剂量的双重优点,对降低CIN发生风险也有利,但对于超重、肥胖受检者可能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头颈部 对比剂 低浓度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对比剂肾损伤
下载PDF
不同心率前后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赵德春 余可斌 +3 位作者 刘嘉 杨璐希 朱琪 潘志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心率前后门控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患者135例,其中行前门控扫描(即前瞻性心电门控)66例(前门控组),根据患者心率分为≤80次/min(前门控低心率亚组,39... 目的:分析不同心率前后门控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患者135例,其中行前门控扫描(即前瞻性心电门控)66例(前门控组),根据患者心率分为≤80次/min(前门控低心率亚组,39例)与>80次/min组(前门控高心率亚组,27例);行后门控扫描(即回顾性心电门控)69例(后门控组),其中心率≤80次/min者45例(后门控低心率亚组),>80次/min者24例(后门控高心率亚组);比较4组基线资料、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差异,分别分析前门控组与后门控组中图像质量与心率、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结果:前门控低心率亚组与后门控低心率亚组的心率均低于前门控高心率亚组与后门控高心率亚组(P<0.05),4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低心率亚组CTDIvol、DLP、ED均显著低于前门控高心率亚组及后门控低心率亚组、后门控高心率亚组(P<0.05),前门控高心率亚组则均低于后门控低心率亚组及后门控高心率亚组(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前门控组与后门控组中,受检者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CTDIvol、DLP、ED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主观与客观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无关,前门控扫描较后门控扫描可降低辐射剂量,且保证图像质量,对于符合条件的高心率患者同样适用,且能降低辐射剂量水平,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螺旋CT 前瞻性心电门控 回顾性心电门控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儿童腹盆部CT辐射剂量指标的比较及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15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133-137,171,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预计算CTDI_(vol)、SSDEWED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2月行腹盆部检查的812例患儿CT影像学资料,记录其年龄、CTDIvol,测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积(Area of ROI,AROI)及CT值(CT Value of ROI,CTROI)并计算SSDEWED,比较CTDIvol和SSDEWE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同时分析回归方程的一致性。结果 812例患儿腹盆部CTDI_(vol)为(2.90±1.20)mGy,SSDEWED为(5.64±1.90)mGy,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DI_(vol)、SSDEWED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指数函数很好地拟合了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实测CTDIvol为(2.90±1.20)mGy,计算CTDI_(vol)为(2.91±1.05)mGy,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3);实测SSDEWED为(5.64±1.90)mGy,计算SSDEWED为(5.58±1.35)mGy,二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7)。基于年龄计算的CTDI_(vol)、SSDEWED与各实测值间均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1)。结论 相较于CTDIvol,SSDEWED更能准确衡量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使用年龄来预计算患儿的辐射剂量指标,可以在检查前快速预估其辐射,对于辐射剂量更好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辐射剂量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下载PDF
什么是“辐射剂量”
16
《辐射防护通讯》 2024年第1期45-46,共2页
辐射剂量是衡量所受辐射有“多少”的一种量。测量辐射的“多少”有各种方法,怎么测量要看目的是什么。所谓“剂量”是考虑其后果的给予量(比如说某种药物,儿童的剂量是每千克体重服多少毫克的药)。“辐射剂量”要度量的是辐射给予接收... 辐射剂量是衡量所受辐射有“多少”的一种量。测量辐射的“多少”有各种方法,怎么测量要看目的是什么。所谓“剂量”是考虑其后果的给予量(比如说某种药物,儿童的剂量是每千克体重服多少毫克的药)。“辐射剂量”要度量的是辐射给予接收体的量,这种度量要与辐射引起的效应(关心的后果)成比例,而且最好适用于各种电离辐射。由此选定:对于任何物质,辐射授予其单位质量物质中的能量叫做“吸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电离辐射 吸收剂量 度量 物质 后果
下载PDF
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对双下肢CT动脉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
17
作者 高丹丹 张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3-0146,共4页
分析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对双下肢CT动脉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6月-2023年06月间100例接受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管电压,高对比剂浓度)、观察组(低管电压,低对... 分析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对双下肢CT动脉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6月-2023年06月间100例接受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管电压,高对比剂浓度)、观察组(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各50例,比较效果。结果 两组各指标有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观评价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下肢动脉CTA检查中,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仍然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图像质量,但可减少辐射剂量,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更具安全性,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对比剂浓度 CTA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18
作者 黄俊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80-0183,共4页
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患儿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程度不同,鼻咽腔的狭窄和... 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患儿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程度不同,鼻咽腔的狭窄和变形反应程度不同。A/N值范围在0.55-0.83之间,平均A/N范围为(0.72±0.07),7例患者的A/N值在0.6以下,属于轻度肥大,30例患者的A/N值在0.6-0.7之间,属于中度肥大;23例患儿的A/N值在0.7以上,属于病理性肥大。观察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为(4.46±0.52)mGy,对照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为(6.81±1.5)mGy,两组比较(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进行扫描,可在保证满足诊断需要的扫描图像质量的同时,辐射剂量相对较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 小儿腺样体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影响效果
原文传递
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武海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71-0174,共4页
分析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体检时发现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一、二两组,两组使用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浓度有所差异。然后分别选择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扫描,评估两组扫描图像结果... 分析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体检时发现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一、二两组,两组使用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浓度有所差异。然后分别选择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扫描,评估两组扫描图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CTDI,DLP及ED值方面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图像质量主观节段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的左冠脉开口处CT强化值和SD值均高于二组(均P<0.05),但两组在SNR、CNR之间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进行320排CT冠脉成像检查时,选择低管电压技术联合低碘浓度对比剂,可以同时兼顾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碘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在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图像时,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取量,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冠脉成像 辐射剂量 低对比剂浓度
原文传递
新型携^(125)I粒子鼻饲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率的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苗 田川 +7 位作者 焦德超 许凯豪 刘一铭 孙莉莉 贾自玲 余珍 韩新巍 李亚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55-2660,共6页
目的:监测新型携^(125)I粒子营养管置入食管癌患者术后周身辐射剂量率,进而指导医护防护。方法:对2019年7月-2021年9月间接受新型携^(125)I粒子鼻饲营养管(简称粒子营养管)置入的30名患者在未辐射防护和0.25 mm铅衣防护状态下,分别于术... 目的:监测新型携^(125)I粒子营养管置入食管癌患者术后周身辐射剂量率,进而指导医护防护。方法:对2019年7月-2021年9月间接受新型携^(125)I粒子鼻饲营养管(简称粒子营养管)置入的30名患者在未辐射防护和0.25 mm铅衣防护状态下,分别于术后即刻和6周,监测胸骨水平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不同距离(距皮肤表面0.0、0.2、0.4、0.6、0.8和1.0 m)的辐射剂量率,并将点测量值与空气本底值比较。结果:0.25 mm铅衣防护下,术后即刻后、左、右方位及术后6周各方位0.0 m辐射剂量监测值与空气本底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防护状态下即刻,在粒子营养管置入患者的前、后、左、右1.0、0.6、0.8、0.8 m处,剂量率与本底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防护状态下6周后,患者前、后、左、右0.8、0.4、0.6、0.6 m处,剂量率与本底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接受粒子营养管治疗的患者进行诊疗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近距离接触时应选用铅衣等防护用品,减少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食管癌 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