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巍 方太勋 +2 位作者 谢晔源 杨浩 李海英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3,22,共8页
提出了一种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技术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电网和低压直流电网之间的电压变换和功率的双向传输。直流变压器的子模块采用CLLC串联谐振变压器,通过开环定频控制模式和完全谐振工作模式,效率高、电压... 提出了一种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技术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电网和低压直流电网之间的电压变换和功率的双向传输。直流变压器的子模块采用CLLC串联谐振变压器,通过开环定频控制模式和完全谐振工作模式,效率高、电压增益恒定,同时具有输入自然均压和输出自然均流的特点。为了抑制较大的启动冲击电流,提出了一种软启动控制策略:通过脉冲调制的方式控制输入端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占空比D从Dmin缓慢增加到0.5。搭建了一台500 kW±7.5 k V/800 V直流变压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 输出并联 模块
下载PDF
一种混合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栋 袁宇波 +3 位作者 贾勇勇 肖小龙 陈武 姚金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现有基于多变换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的直流变压器子模块大多采用单一模块,在实现灵活控制和高效率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基于模块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LLLC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和DAB变换器子模块的... 现有基于多变换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的直流变压器子模块大多采用单一模块,在实现灵活控制和高效率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基于模块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LLLC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和DAB变换器子模块的混合型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拓扑,分别利用CLLLC谐振变换器的高效率与DAB变换器的高可控性优点,通过2类子模块数量和高频变压器变比的合理设计,CLLLC谐振变换器将传输绝大部分功率,从而提高整个直流变压器的效率。详细分析了该混合型ISOP直流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利用PLECS软件验证了所提出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一台2k W,400V/100V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CLLLC变换器 DAB变换器
原文传递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先进 陈杰 龚春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6,共7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ries and output parallel,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并详细地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均压的因素。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并表明在模块参数基本一致时,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能够获得较好的均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并网风电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功率模块
下载PDF
基于电压前馈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反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 周波 +1 位作者 丁理杰 李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共8页
以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为基本功率单元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parallel,ISOP)型直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十分适用于直流电网互联或大规模新能源汇集等高压大容量应用... 以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为基本功率单元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parallel,ISOP)型直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十分适用于直流电网互联或大规模新能源汇集等高压大容量应用场合。文中针对现有的反下垂控制方法无法兼顾均压/均流特性与输出电压调整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电压前馈的反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引入输入电压均值前馈实现了直流变压器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使得直流变压器在实现均压/均流运行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压性能。最后,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以DAB变换器为基本功率单元的三单元ISOP型直流变压器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直流变压器各模块的传输功率平衡,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反下垂控制 均压控制
下载PDF
新型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瑾 陈曦 肖岚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直流输电的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块化输入并联输出串联高压变换系统,并对系统的主电路拓扑、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该系统中主要功率变换模块采用直流变压器,开环控制,结构简单;功率调节模块为串联谐振移相全桥结构,采用电... 针对直流输电的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块化输入并联输出串联高压变换系统,并对系统的主电路拓扑、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该系统中主要功率变换模块采用直流变压器,开环控制,结构简单;功率调节模块为串联谐振移相全桥结构,采用电流闭环控制;两类模块均为恒频控制;模块间的控制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冗余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直流变压器 功率调节模块 串联谐振移相全桥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先进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的应用,以全桥直流变压器为基本功率模块构成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为了避免最大占空比控制时,由于每个模块参数不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的应用,以全桥直流变压器为基本功率模块构成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为了避免最大占空比控制时,由于每个模块参数不一致性造成各模块输入不均压,在此给出了带偏置电压的输入电压闭环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I,SOP直流变压器能够获得较好的输入均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均压控制 偏置电压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中压直流变压器阻抗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硕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旭枫 肖小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为解决直流变压器接入直流电网的潜在稳定性问题,针对广泛应用的双有源桥子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本文基于降阶平均建模方法建立了其输入输出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仿真验证了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在所建立模型基础上,利用阻抗... 为解决直流变压器接入直流电网的潜在稳定性问题,针对广泛应用的双有源桥子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本文基于降阶平均建模方法建立了其输入输出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仿真验证了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在所建立模型基础上,利用阻抗判据法对直流变压器的输出侧与输入侧分别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针对相角裕度不足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输出电流反馈的输出阻抗重塑方法以及输入侧并联电容的谐振抑制方法。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级联系统的相角裕度,改进级联系统稳定性。本文所建立模型及提出的谐振抑制方法可为直流变压器稳定接入直流电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阻抗模 双有源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级联稳定性 中压直流
原文传递
基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高效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 被引量:7
8
作者 桑汐坤 王懿杰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488-5502,共15页
随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高效、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两级级联式结构中,前后两级均需传递全部功率,不利于系统效率的提升。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连接的上下堆叠式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 随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高效、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两级级联式结构中,前后两级均需传递全部功率,不利于系统效率的提升。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连接的上下堆叠式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系统的上部分变换器工作在直流变压器(DCX)状态,实现恒电压比传输,处理大部分功率,通过对谐振点处的参数优化实现效率提升;下部分变换器则起到系统闭环动态调压的作用,传输小部分功率。该文详细介绍所提出结构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以及平面变压器的优化设计,并搭建24~32 V/400 V、额定功率200 W、开关频率1 MHz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搭建样机峰值测试效率高达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 直流变压器(DCX) 高升压 高频 高效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直流变压器的氢燃料电池-储能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翁幸 王继慷 +3 位作者 王一 刘树 梅红明 章雷其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1,共14页
面向氢燃料电池在微网领域日趋广泛的应用,依托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中的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研究其氢燃料电池接入的核心设备——三端口直流变压器的端口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为缩短仿真时间,提出并采用了一种适... 面向氢燃料电池在微网领域日趋广泛的应用,依托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中的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研究其氢燃料电池接入的核心设备——三端口直流变压器的端口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为缩短仿真时间,提出并采用了一种适用于多模块串并联多有源桥结构直流变压器的开关周期平均模型,并应用该等效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储能混合供电系统能量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储能系统荷电状态、各端口功率容量、燃料电池动态响应速度等因素对各端口功率指令进行优化调整与智能分配,避免燃料电池发电功率过快变化、储能系统过充过放,并最大化氢能发电占比。经实际样机测试与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该协调控制策略在直流变压器的多种控制模式下均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功率控制端口的实际功率可以跟随快速变化的指令值,负荷突变时电压控制端口的实际电压波动均能控制在4%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多有源桥 简化模 燃储协调控制
下载PDF
非并网风电中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式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10
作者 赵鹏 《电力系统装备》 2018年第9期37-38,共2页
非并网风电经过简单的变换可以在高耗能产业中得到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世界风电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那就是并网技术。文中研究了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高压直流电在两类模块ISOP变换模式下,负载侧便可以使用低... 非并网风电经过简单的变换可以在高耗能产业中得到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世界风电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那就是并网技术。文中研究了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高压直流电在两类模块ISOP变换模式下,负载侧便可以使用低压电,电路结构和控制方式得到简化。在此基础上,各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压程度需保证在合理范围内,ISOP-FB组合式直流变换器才能安全、优质、经济及可靠的工作。文中搭建了两台全桥直流变压器和一台全桥直流变换器ISOP原理样机,验证了结构及其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高压直流输电
下载PDF
直流固态变压器新型均衡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超 孙贺 +1 位作者 张建成 孙玉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45-1953,共9页
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由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的方式组合而成,其运行时不仅要控制输出端电压稳定,还需控制各DAB子单元... 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由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的方式组合而成,其运行时不仅要控制输出端电压稳定,还需控制各DAB子单元输入电压均衡,并且均压控制与输出电压控制需实现解耦。基于DCSST小信号模型的传统均衡解耦控制方法在输入电压受不均衡扰动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解耦误差,影响输出电压控制。针对该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以往均衡控制策略产生解耦误差的原因,由此提出一种新型均衡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定义虚拟控制量实现DCSST模型的完全线性化,进而通过令均压控制量之和为零以及对输出电压控制量进行补偿,消除了耦合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DCSST承受较大程度输入电压不均衡扰动时,能够较好地消除输入均压控制对输出电压的耦合影响,其解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全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解耦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开关谐振支路的电压自平衡型ISOP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海洋 崔淑梅 +2 位作者 刘闯 姚航 潘育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9-146,共8页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输入侧电压自平衡。通过对开关谐振支路的电流应力分析,发现该支路不会产生额外的开关损耗,也不会影响各模块工作原理。与传统均压控制解耦算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拓扑的电压自平衡特性避免了由于建模精度不足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风险。文中给出了该直流变压器电压控制设计,并在不改变谐振支路工作状态的前提下,给出了故障模块切除和恢复的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自平衡 开关谐振支路 故障处理策略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的双有源桥集成Boost拓扑及其控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孝峰 张绘欣 +3 位作者 张涵 王洪龙 王宝诚 李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92-2104,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集成Boost变换器拓扑,并对其在PWM+移相控制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情况进行分析。对多个该变换器进行串并联组合,得到可应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中高电压等级直流母线与制氢电解槽之间的DC-DC环节的输... 该文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集成Boost变换器拓扑,并对其在PWM+移相控制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情况进行分析。对多个该变换器进行串并联组合,得到可应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中高电压等级直流母线与制氢电解槽之间的DC-DC环节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直流变压器。通过输出电压环、输入稳压环和输入均压环的联合控制,ISOP型直流变压器可以实现在串联侧的电压均衡、并联侧的电压稳定以及各子模块变压器一次、二次电压匹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以STM32+FPGA为核心控制器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的电路拓扑的正确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制氢 DC-DC变换器 开关复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
下载PDF
全桥直流变压器/变换器ISOP组合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子龙 肖岚 赵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19-5826,共8页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将高压直流电变换成低压直流电,供电给负载。不同于传统的ISOP组合变换器,其模块间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方式,只需保证各个模块间的压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简化了整个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该文对两类模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该组合变换器的均压设计,搭建两台全桥直流变压器和一台全桥直流变换器ISOP的仿真模型及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输出特性 均压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原文传递
配网直流变压器双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中锋 谢晔源 +3 位作者 杨晨 葛健 祁琦 田杰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4期16-21,41,共7页
采用传统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拓扑的配网直流变压器在系统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如果不采取故障限流措施,模块电容会快速放电,故障清除后必须经过缓启充电等复杂时序完成恢复重启,无法实现故障穿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 采用传统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拓扑的配网直流变压器在系统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如果不采取故障限流措施,模块电容会快速放电,故障清除后必须经过缓启充电等复杂时序完成恢复重启,无法实现故障穿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利用故障电流阻断及限流控制实现系统故障穿越的方法。首先,理论分析了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结构的配网直流变压器系统中压侧故障穿越过程的3个阶段及其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基于故障限流原理的低压侧故障穿越方法及故障穿越时间的设计原则。最后,通过搭建实时数字仿真(RTDS)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双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 双极短路 故障穿越 限流控制
下载PDF
基于RT-LAB的PET中间级直流变换器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京斗 李小均 +2 位作者 吴学智 荆龙 王旭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显著影响整个PET的功能.大功率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多采用模块化串并联的方式实现.设计过程中存在控制复杂、研发周期长、测试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RT-LAB搭建...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显著影响整个PET的功能.大功率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多采用模块化串并联的方式实现.设计过程中存在控制复杂、研发周期长、测试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RT-LAB搭建了包含模块化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实际物理装置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利用RT-LAB的控制功能及在线参数调试等特点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DC/DC变换器均压均流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平台是研究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半实物仿真 电力电子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下载PDF
直流固态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贺 张建成 +1 位作者 付超 孙玉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解决作为中压直流配网与低压直流微网互联设备的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子模块均压均流问题,同时实现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及灵活双向功率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以DCSST输出电压稳定为主控制环,输入... 为解决作为中压直流配网与低压直流微网互联设备的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子模块均压均流问题,同时实现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及灵活双向功率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以DCSST输出电压稳定为主控制环,输入电压均衡为附加控制环的双环解耦控制策略。针对其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及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移相控制原理,对DCSST进行统一建模,并通过对其小信号线性模型及传递函数的推导,分析了两控制环路之间的解耦条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以及控制参数下,DCSST双向功率运行时输出电压稳定与输入电压均衡控制效果良好,同时,各IBDC模块采用交错控制可有效减小输出电流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网 直流微网 直流固态变压器 解耦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均衡控制 交错控制
原文传递
15kV/400V直流变压器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华楷 孙贤大 +3 位作者 郭自勇 安金辉 赵宇明 刘国伟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9,共7页
设计研制了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结构的200 kW DC 15 kV/DC 400 V直流变压器工程样机。开展了该样机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高频隔离双主动全桥单元设计及其开关器件选型,高频变压器设计,电压控制和平衡控制等。... 设计研制了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结构的200 kW DC 15 kV/DC 400 V直流变压器工程样机。开展了该样机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高频隔离双主动全桥单元设计及其开关器件选型,高频变压器设计,电压控制和平衡控制等。最后搭建了全载试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样机在额定工况下的效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15 kV/DC 400 V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工程样机
下载PDF
多有源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聪慧 徐婉莹 +3 位作者 王晓婷 高晨祥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3-122,共10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其高频特征导致仿真步长小,在多有源桥等场合下其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依然较低,需要进行提速。文中提出了一种级联H桥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分析了多有源桥的结构...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其高频特征导致仿真步长小,在多有源桥等场合下其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依然较低,需要进行提速。文中提出了一种级联H桥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分析了多有源桥的结构特征。对于级联H桥慢变电路,采用开关函数模型划分电路状态;对于多有源桥快变电路,以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为基础,实现傅里叶分解并保留关键次谐波特征的等效。此外,提出了不同级联方式下端口电气值处理方法,在保留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仿真加速比。在PSCAD/EMTDC中实现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详细模型和简化等效模型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与详细模型相比,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具有相似的精度和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电磁暂态仿真 电力电子变压器 多有源桥 级联H桥 广义状态平均法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直流配电网
下载PDF
IPOS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鸿彦 何良宗 +2 位作者 杨泽龙 卢凤旺 陈一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6-317,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还能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此外,在考虑该变换器全局效率优化时,两相变换器占空比不同,通过采用自适应载波移相控制方式可显著降低输入电流纹波。该组合变换器中所有功率器件都是能实现零电压开关,进一步降低了损耗。对该变换器进行详细的数学分析,并给出系统的设计依据。最后,在实验室搭建输出功率为768 W和输出电压4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该变换器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高增益 直流-直流变换器 输入电流纹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