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视域下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与最大功率跟踪研究
1
作者 曲春英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光伏电池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针对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以及功率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保障其运行稳定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文章以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作为切入点,针对电池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进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光伏电池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针对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以及功率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保障其运行稳定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文章以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作为切入点,针对电池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进行了构建与分析,同时基于扰动观测与电导增量等方式探讨了不同参数选择变化对于最大功率点跟踪所产生的影响,力求进一步强化对于光伏电池输出能力的控制,进一步保障光伏电池的功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输出特性 最大功率点 仿真实验
下载PDF
SESAM锁模全保偏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
2
作者 王帅坤 仲莉 +2 位作者 林楠 刘素平 马骁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搭建了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锁模的全保偏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对比分析了以多量子阱和体材料作为可饱和吸收层的SESAM对锁模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量子阱和体材料SESAM均可实现稳定的自启动锁模。随着量子阱... 搭建了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锁模的全保偏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对比分析了以多量子阱和体材料作为可饱和吸收层的SESAM对锁模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量子阱和体材料SESAM均可实现稳定的自启动锁模。随着量子阱周期数的增加,SESAM调制深度增大,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变窄,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大的锁模区间。但量子阱周期数过高的SESAM具有较大非饱和损耗,使得相同泵浦功率下输出功率降低。在相同调制深度下,体材料SESAM的非饱和损耗偏大,降低了输出功率和光光转化效率,但对脉冲的窄化作用更显著。SESAM对输出脉冲的波长和光谱宽度无显著影响,主要受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控制。本文对SESAM的设计与选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超短脉冲 输出特性
下载PDF
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伟杰 谢坤 +1 位作者 刘博胤 董万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展开研究,以实现多方向、宽频振动能量收集。首先,建立压电悬臂梁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外激励下悬臂梁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建立多悬臂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有限元模型,... 针对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展开研究,以实现多方向、宽频振动能量收集。首先,建立压电悬臂梁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外激励下悬臂梁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建立多悬臂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等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在不同方向激励时均具有较高的电压、功率输出。此外,进一步讨论了装置的在不同方向激励下宽频输出特性,结果显示其在200~400 Hz频带范围内具有多个幅值相当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多方向激励 模态分析 输出特性分析 宽频特性
下载PDF
新型材料结构无轴承永磁电机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4
作者 陈苗 年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针对目前大部分无轴承永磁电机的转子材料和结构性能较差导致电机输出特性不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轴承永磁电机转子材料与转子组合。一方面,研究不同材料(铁氧体、铝镍钴、稀土钕铁硼)对转矩密度、功率密度、效率等方面的影... 针对目前大部分无轴承永磁电机的转子材料和结构性能较差导致电机输出特性不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轴承永磁电机转子材料与转子组合。一方面,研究不同材料(铁氧体、铝镍钴、稀土钕铁硼)对转矩密度、功率密度、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确定出能使电机性能最优的材料。另一方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永磁转子结构,并采用ANSYS对包括永磁转子结构在内的三种结构进行电磁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新型材料、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无轴承永磁电机的悬浮性能,新型Halbach阵列转子结构性能最优,且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永磁体利用率,这为无轴承永磁电机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电机 稀土钕铁硼 输出特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图像奇异值分解的局部遮挡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建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坤 刘增泉 +2 位作者 张经炜 杨泽南 李喆雨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为精确评估复杂局部遮挡状态下光伏阵列的发电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奇异值分解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建模方法。通过鲸鱼优化-随机奇异值分解准确提取遮挡类型、轮廓特征,精确定位遮挡至电池片,提取遮挡在每个电池片中占比以构建遮挡状态... 为精确评估复杂局部遮挡状态下光伏阵列的发电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奇异值分解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建模方法。通过鲸鱼优化-随机奇异值分解准确提取遮挡类型、轮廓特征,精确定位遮挡至电池片,提取遮挡在每个电池片中占比以构建遮挡状态矩阵;基于单二极管模型,根据遮挡状态矩阵建立光伏阵列局部遮挡模型,实现光伏阵列输出电流-电压特性的快速、准确计算,可为利用光伏电站现场监控照片或视频评估光伏电站发电性能提供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阵列 局部遮挡 鲸鱼优化 随机奇异值分解 图像处理 输出特性 现场监控
下载PDF
立体环境风下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电输出特性
6
作者 吴双应 段淑珍 +1 位作者 肖兰 陈志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309-8317,共9页
研究聚光条件下实际环境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聚光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线性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采用光–热–电耦合模拟方法,分析立体环境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包括入射角和偏向角)对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聚光条件下实际环境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聚光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线性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采用光–热–电耦合模拟方法,分析立体环境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包括入射角和偏向角)对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风速增加,平均电效率η_(el)上升,且不同光伏电池板倾角α下η_(el)差异性减小;风向角θ从15°增加到75°,环境风入射角减小,偏向角增大,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在倾角α≤60°时,η_(el)先单调递增后单调递减,在θ=45°时达到最大,且风速较低时,η_(el)(θ=15°)>η_(el)(θ=75°),风速较高时则相反;在倾角75°时η_(el)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风速大小不影响η_(el)的变化规律;随着倾角的增大,各倾角下最大平均电效率对应的偏向角和入射角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揭示了立体环境风对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机制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光伏系统 立体环境风 风速 风向角 输出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Simulink参数变化对油气悬挂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俊停 张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0-202,207,共4页
根据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获取不同工况的输出力;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获取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和实际1/4车辆油气悬挂特点,基于Simulink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悬挂缸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变化对其输... 根据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获取不同工况的输出力;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获取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和实际1/4车辆油气悬挂特点,基于Simulink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悬挂缸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变化对其输出特性,尤其是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油气悬挂液压试验台,对仿真分析的输出特性进行验证分析,获取关键参数进行对比,以验证数学模型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可知:对油气悬挂刚度特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缸筒、活塞杆等的直径,二者的影响趋势相反,前者呈现负相关,而后者则呈现正相关;悬挂中气体的高度与刚度特性呈现负相关;簧上质量的影响与前述直径尺寸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发生改变时,也是曲线的位置高低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影响略低于直径变化的影响,其值不断增加时,刚度特性的变化则逐渐减小;阻尼特性的变化在拉伸压缩阶段并非对称的,而是纯在较大的不对称性;相对速度值相同,而方向相反时,拉伸行程的阻尼力是压缩行程的3倍左右,这与设计目标是一致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误差较小,控制在5%以内;因此,所建立的模型是准确的,获得的分析结果是可靠的,能够准确描述油气悬挂的特性,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挂 阻尼 刚度 输出特性 模型 试验
下载PDF
雾霾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赵明智 冯绍东 +3 位作者 段佩瑶 董江硕 刘鑫 胡小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0-226,共7页
该文通过数学建模研究雾霾相对湿度和质量浓度对辐照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雾霾的相对湿度和质量浓度对辐照度和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雾的相对湿度(RH)从23%上升至90%,辐照度下降52.17%,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下... 该文通过数学建模研究雾霾相对湿度和质量浓度对辐照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雾霾的相对湿度和质量浓度对辐照度和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雾的相对湿度(RH)从23%上升至90%,辐照度下降52.17%,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下降46.5%,在相对湿度达到65%之后辐照度和功率下降幅度加快;霾质量浓度从18µg/m^(3)增加至517µg/m^(3),RH=30%、50%、60%、75%、80%、90%时辐照度分别下降16.0%、25.0%、40.0%、74.4%、73.1%、68.6%,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分别下降21.8%、22.5%、35%、69.9%、70.1%、67.7%;RH从30%增加至90%,霾质量浓度为108、189、312、405、497µg/m3时辐照度分别下降60.0%、78.8%、800.%、85.1%、85.8%,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分别下降47.4%、73.3%、78.1%、82.5%、84.9%,随着RH的增大辐照度和输出功率的降幅在逐渐增大。关于雾的相对湿度和雾霾质量浓度对辐照度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模拟和实验误差最小为0.1%,最大为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雾霾 输出特性 相对湿度 霾质量浓度
原文传递
基于Simulink单气室油气混合式悬架输出特性分析
9
作者 张清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单气室油气混合式悬架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重载车辆,其输出力特性模型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单气室油气混合式悬架的结构和运动特点,采用不同的油液和气体状态分析方程,对弹性力和阻尼力等进行分析,获取油气悬架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 单气室油气混合式悬架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重载车辆,其输出力特性模型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单气室油气混合式悬架的结构和运动特点,采用不同的油液和气体状态分析方程,对弹性力和阻尼力等进行分析,获取油气悬架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基于数模模型,应用Simulink搭建油气悬架输出特性的仿真分析模型,获取车辆前后悬架的行程范围;选取输入激励信号频率在(0.5~10)Hz、幅值在(5~50)mm之间,不同参数进行分析,获取激励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搭建1/4车辆油气悬架试验台架,施加周期性外部激励,获取试验测试和模型仿真的输出特性关键参数,以验证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可知:输入激励幅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压缩状态,输出力变化较小,最大值保持不变;而伸长状态,变化加快,最小值减小,极值均出现在平衡位置;当输入激励频率不变,而幅值增加时,压缩状态,输出力变化较小,最大值增加;伸长状态,变化加快,最小值减小,出现在平衡位置附近;试验和仿真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基本一致;功率谱密度的频率值与输入值保持一致,均为1Hz,而仿真幅值略大于实测值;输出力曲线,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不大;输出力特性参数误差较小,均小于5%;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分析油气悬挂缸的输出力特性,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单气室 油气混合 悬架 输出特性 模型 试验台架
下载PDF
双转子永磁缓速器的设计与输出特性分析
10
作者 何富君 王帅 +2 位作者 刘凯 任俞洁 程数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对转子轴向移动式无级变矩永磁缓速器工作原理的研究,提出一种鼓式双转子永磁缓速器结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目标以及车辆制动法规要求,基于永磁制动理论,采用MATLAB辅助设计确定了双转子永磁缓速器关键结构参数。通过ANSYS EM三维... 通过对转子轴向移动式无级变矩永磁缓速器工作原理的研究,提出一种鼓式双转子永磁缓速器结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目标以及车辆制动法规要求,基于永磁制动理论,采用MATLAB辅助设计确定了双转子永磁缓速器关键结构参数。通过ANSYS EM三维电磁场瞬态仿真模块,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缓速器输出的制动力矩输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制动力矩,研究双转子完全工作状态下转子的转速与输出制动力矩的关系、输出制动力矩的调节特征。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永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输出满足车辆的要求,其输出的制动力矩具有无极线性调节特性,还有性能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缓速器 双转子 永磁制动 输出特性 制动力矩无级调节 线性特征
下载PDF
摆动阀式泥浆脉冲器电机输出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汉武 尚捷 +2 位作者 卢华涛 王智明 陈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0-188,共9页
摆动阀泥浆脉冲器本身可以产生较高频率的载波,成为高速泥浆脉冲传输的较好选择。由于工作时负载力矩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电机输出特性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利用在井下工作时的动力学平衡方程,通过水循环实验方式测量得到摆动阀电机在最... 摆动阀泥浆脉冲器本身可以产生较高频率的载波,成为高速泥浆脉冲传输的较好选择。由于工作时负载力矩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电机输出特性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利用在井下工作时的动力学平衡方程,通过水循环实验方式测量得到摆动阀电机在最大转矩比电流控制方式下的位置角度和输出电流数据,进而计算井下工作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惯性转矩、弹性转矩和动态水力转矩的影响,电机输出转矩在不同工作频段表现为不同特征;低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的变化幅度随载波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输出功率随载波频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大;中低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在该频段幅度变化较小,相对比较稳定;高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快速增大。可以通过增大扭杆刚度系数和降低摆动阀转子轴系转动惯量的方式降低电机在高频段的输出,以保证电机在额定转矩和额定功率下可以控制摆动阀在井下实现高频快速的摆动,产生稳定高载波频率下的泥浆脉冲压力波形,实现高频载波的目的,为随钻测井数据的高速传输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阀脉冲器 泥浆脉冲 动力平衡方程 电机输出特性 结构参数优化 随钻测井
下载PDF
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乐乐 张亚飞 +2 位作者 张玮东 郑树彬 钟倩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针对应用广泛的载体运动发电中的载体运动状态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运动机械参数与输出电参数的统一,获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载体运动状态参数间的... 针对应用广泛的载体运动发电中的载体运动状态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运动机械参数与输出电参数的统一,获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载体运动状态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并采用SIMPACK构建仿真系统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计算值与测量值最大偏差为0.67 W,最大相对偏差率为3.23%。所提方法可为运动载体下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动态追踪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光伏高效率零碳技术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组件 信息融合 输出特性 动态建模
原文传递
局部阴影遮挡下大尺寸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皓 孙晓寅 陈昊旻 《太阳能》 2023年第3期38-45,共8页
以太阳电池尺寸为210 mm×105 mm、电路结构为并串结构的大尺寸光伏组件为例,首先分析单片太阳电池不同阴影遮挡比例时的情况,然后分析光伏组件6种不同阴影遮挡比例和18种典型阴影遮挡位置和形状对大尺寸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以太阳电池尺寸为210 mm×105 mm、电路结构为并串结构的大尺寸光伏组件为例,首先分析单片太阳电池不同阴影遮挡比例时的情况,然后分析光伏组件6种不同阴影遮挡比例和18种典型阴影遮挡位置和形状对大尺寸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片太阳电池阴影遮挡比例不断增大,二极管始终未导通,但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逐渐降低,最后降至初始功率的2/3;阴影遮挡比例对采用并串电路结构的大尺寸光伏组件的I-V特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对于整块光伏组件而言,阴影遮挡比例越大,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越小;在同一阴影遮挡比例下,集中阴影遮挡对光伏组件最大功率损失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遮挡 大尺寸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输出特性研究 并串电路结构
下载PDF
宽转速摆线泵空化及流量输出特性研究
14
作者 段士伟 唐斐 +1 位作者 曹文斌 刘文兰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
主动减震系统摆线泵工作转速范围宽,最高达6000 r/min,随着转速的变化,摆线泵密封容积腔、吸油口极易产生空化现象,进而影响摆线泵流量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型动力单元,基于摆线泵宽转速运行工况,研究不同转速下摆线泵最小密封... 主动减震系统摆线泵工作转速范围宽,最高达6000 r/min,随着转速的变化,摆线泵密封容积腔、吸油口极易产生空化现象,进而影响摆线泵流量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型动力单元,基于摆线泵宽转速运行工况,研究不同转速下摆线泵最小密封容积腔、吸油流道气相体积分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摆线泵转速为1000 r/min时,最小密封容积腔含气率50%附近的区域占比大,当转速为6000 r/min时,最小密封容积腔含气率90%附近的区域增加明显;摆线泵工作在2000 r/min时,入口加压0.5 MPa气相体积分数最大为0.018,入口为大气压时的气相体积分数最大为0.1,当转速增加至6000 r/min时,入口加压能够有效控制吸油流道气相体积分数,改善摆线泵流量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泵 宽转速 空化现象 流量输出特性
下载PDF
基于超高斯特征的固体激光器输出特性研究
15
作者 景贵 王垚廷 +1 位作者 张博伦 张勋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3期4-7,共4页
【目的】以超高斯数学模型为基础,选用不同的超高斯分布阶数,对Nd:GdVO4的1342 nm固体激光器输出特性情况进行试验测量及数据分析,验证符合泵浦光实际抽运分布的数学模型。【方法】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采用平凹腔腔型结构,在25℃的L... 【目的】以超高斯数学模型为基础,选用不同的超高斯分布阶数,对Nd:GdVO4的1342 nm固体激光器输出特性情况进行试验测量及数据分析,验证符合泵浦光实际抽运分布的数学模型。【方法】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采用平凹腔腔型结构,在25℃的LD温度和20℃的冷却水温度条件下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入射功率持续增加时,输出功率与入射功率呈线性关系。泵浦功率大于10 W后,超高斯分布的输出特性与高斯分布有明显区别,且随着超高斯阶数m的增加,输出功率也随之增加。试验测试数据与m为2时的超高斯分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优于m为1时的高斯分布计算结果。【结论】试验结果与m为2时的抽运光超高斯分布模型最符合,从而验证了泵浦光超高斯分布模型比高斯分布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强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斯分布模型 固体激光器 输出特性
下载PDF
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的位移输出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涛 纪玉杰 姜宏彪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3年第1期48-51,58,共5页
为研究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的位移输出特性,以石蜡的热力学特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以正二十烷烃为相变驱动材料的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位移输出理论模型。制作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样机,搭建专用试验台,在不同温度负载和石蜡量下对样机... 为研究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的位移输出特性,以石蜡的热力学特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以正二十烷烃为相变驱动材料的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位移输出理论模型。制作直热后置式石蜡驱动器样机,搭建专用试验台,在不同温度负载和石蜡量下对样机的位移输出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石蜡驱动器的输出位移随石蜡受热温度的升高和石蜡填充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负载的增大而减小;理论计算与试验的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热后置式 石蜡驱动器 非火工 热力学 位移输出特性
下载PDF
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17
作者 王福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为研究考虑边缘效应的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将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讨论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电场,给出电容量的表达式,绘制出传感器电容量随倾角的变化曲线,分析影响该传... 为研究考虑边缘效应的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将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讨论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电场,给出电容量的表达式,绘制出传感器电容量随倾角的变化曲线,分析影响该传感器线性度及灵敏度的因素,并指出改善该传感器输出特性的途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传感器的外极板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内极板的情况下,减小两极板间距,可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灵敏度。由于研究计及了该传感器极板的横向边缘效应,故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 边缘效应 保角变换法 格林函数法 输出特性
下载PDF
掘进机不同载荷作用下截割臂输出特性研究
18
作者 芦丽婧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9期57-59,共3页
掘进机对煤岩的截割作业是煤矿进行开采的首要工作,掘进机截割过程受力变化复杂多样,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是提高掘进效率、提高掘进机适应不同工况能力的重要内容。针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构建... 掘进机对煤岩的截割作业是煤矿进行开采的首要工作,掘进机截割过程受力变化复杂多样,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是提高掘进效率、提高掘进机适应不同工况能力的重要内容。针对截割臂的输出特性,构建了水力加载实验平台,并对不同煤岩状态下截割臂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从而为截割臂的设计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截割臂 加载 输出特性
下载PDF
喷油器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结构设计及输出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荣策 何忠波 +1 位作者 薛光明 刘国平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3年第1期50-59,共10页
根据非直驱式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驱动需求,设计了喷油器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完成了GMA样机制作和输出性能测试。首先,采用GMM筒与“T”形输出杆嵌套配合的结构形式,设计了喷油器用GMA,通电时可输出上行位移;然后,将GMA划分为三... 根据非直驱式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驱动需求,设计了喷油器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完成了GMA样机制作和输出性能测试。首先,采用GMM筒与“T”形输出杆嵌套配合的结构形式,设计了喷油器用GMA,通电时可输出上行位移;然后,将GMA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依据设计需求,计算了各模块主要部件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确定了GMA的主要尺寸参数;最后,对GMA输出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GMA稳态位移大于40μm,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位移较为稳定,位移-电流迟滞较小;在专用电源驱动下,响应时间短于1 ms,满足预期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喷油器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结构设计 输出特性 试验测试
下载PDF
计及边缘效应的平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20
作者 王福谦 谭浩 +2 位作者 于学东 卿建东 张玉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1期97-100,116,共5页
为了研究变边缘效应对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论文将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利用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软件Matlab,讨论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的电场,得到该传感器内静态电场的分布,给出其电容量随线位移... 为了研究变边缘效应对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论文将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利用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软件Matlab,讨论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的电场,得到该传感器内静态电场的分布,给出其电容量随线位移变化关系式,绘制出该传感器的电容量与其线位移大小之间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影响该传感器线性度及灵敏度的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适度减小该传感器的极板间距,可提高其线性度和灵敏度,改善该传感器的输出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影响该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因素及不计极板边缘效应情形下减小测量误差的途径。由于文章在讨论中计及了该传感器极板的横向边缘效应,故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 保角变换法 格林函数法 数值模拟 电容量 线位移 线性度 灵敏度 输出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