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张小曼 姜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翻译立场、文化身份与译者主体性展开,主要包括文化负载词研究、译法研究、译者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不足研究等方面。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本土译论的缺席、传播力度的薄弱、研究模式的固化、研究内容的重复等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聚焦本土译论的应用、研究特色的挖掘、翻译思想的总结、国外传播的开拓。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的拓展有助于深化典籍英译研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英译 文化传播 翻译理论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的文章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弘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达、雅”不谋而合,译者的语言表达从整体上保障了译文与原文的“义合”“体合”与“气合”。文章翻译学将“文章”的概念从一种语言和文化延伸到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拓展了人们对翻译本质和翻译原则的理解。从文章翻译学角度解读辜译《论语》,可为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实践与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文章翻译学 “义、体、气”三合
下载PDF
精于西学为何执着守旧?——“狂儒”辜鸿铭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3
作者 高峰强 宋雪 +3 位作者 韩耀杰 付若冰 田梅 王鹏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1,共7页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年促使他形成了“慢生命史策略”,为其不事变通、执着如一的人格奠定了基础;辜鸿铭在自我概念和同一性养成的关键时期留学,遭遇种族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优越情结”;回国之后的躯体受辱经历促使辜鸿铭最终坚定认同了中国人的身份;孤独感促成了辜鸿铭对自由的逃避,助推了他对封建制度、纳妾以及裹足的个人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心理传记 生命史理论 自卑 逃避自由
下载PDF
历史文化视阈下的辜鸿铭《论语》英译误读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4
作者 李钢 岳曼曼 李金姝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
作为早期英译《论语》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其“以西释中”的英译策略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译者的生平、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误读进行深入研... 作为早期英译《论语》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其“以西释中”的英译策略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译者的生平、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误读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典籍英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英译 误读 启示
下载PDF
《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研究
5
作者 韩子昱 杨洪娟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8期32-35,共4页
为探究译者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减小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困难,从而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对《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PowerConc对“仁”的译文进行统计归类,将“仁”的翻译策略总结为直译意译相... 为探究译者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减小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困难,从而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对《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PowerConc对“仁”的译文进行统计归类,将“仁”的翻译策略总结为直译意译相结合与归化。在读者意识视角下,译文的意向读者与理想读者在审美期待与社会背景上存在差异,这对辜鸿铭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仁” 读者意识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林语堂和辜鸿铭的文化翻译策略
6
作者 罗玉枝 谢晴晴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5-58,74,共5页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保留文化信息的异化策略,而辜鸿铭则喜欢应用删繁就简的归化策略。二者在译作中对中西文化不同的解读思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辜鸿铭激烈的挞西扬东观念与林语堂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中立中庸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两者的翻译策略和文化观截然不同,但都能讲好中国故事。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是必然,研究林辜二氏的文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观,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辜鸿铭 文化翻译策略 文化观
下载PDF
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辜鸿铭《中庸》英译文化解读
7
作者 熊建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幸辜鸿铭跨越中西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世界视野”赋予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使命。辜鸿铭应用语言显化、情境显化和道德显化策略释译《中庸》,在译语文本中,营造“文化和谐”的氛围,将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平等观照,试图在清末民初... 幸辜鸿铭跨越中西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世界视野”赋予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使命。辜鸿铭应用语言显化、情境显化和道德显化策略释译《中庸》,在译语文本中,营造“文化和谐”的氛围,将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平等观照,试图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文化语境中践行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文化传播路径,输出中国智慧,希冀以儒家道德文化价值观拯救世界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英译 文化传播 文化反拨 辜鸿铭 儒家道德文化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跨文化互释
8
作者 史青玲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4-48,共5页
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传的背景下,辜鸿铭坚持“东学西行”,向西方宣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辜鸿铭的“交互”文化背景和他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他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来推介中国文化。其翻译策略... 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传的背景下,辜鸿铭坚持“东学西行”,向西方宣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辜鸿铭的“交互”文化背景和他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他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来推介中国文化。其翻译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多维对话,沟通中西文化;概念拆解,凸显儒学思想的普世价值;文体套嵌,增强读者认知;意象比拟,消除读者陌生感。辜鸿铭使用“以西释中”方式对《论语》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本意义,找到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阐释和表达方式。其译文本呈现给读者的是中西两种文化、思想的对等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国文化 《论语》翻译 以西释中
下载PDF
“第三空间”视域下辜鸿铭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9
作者 李爱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等现代传播学理论,探讨辜鸿铭“归化”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中华文化的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华文化 海外传播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对翻译的启示——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邵欣悦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3期109-112,共4页
本文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探讨了“生活形式”“意义及使用”和“遵守规则”等哲学思想中所隐含的翻译启示,并结合辜鸿铭在英译《论语》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进行了例证分析。以此启示当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从语言哲... 本文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探讨了“生活形式”“意义及使用”和“遵守规则”等哲学思想中所隐含的翻译启示,并结合辜鸿铭在英译《论语》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进行了例证分析。以此启示当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从语言哲学中寻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实现自身的翻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论 翻译原则 辜鸿铭 《论语》
下载PDF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11
作者 王厚明 《华人时刊》 2023年第1期30-31,共2页
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印度圣雄甘地则称他为“最尊贵的... 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印度圣雄甘地则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博士学位 孙中山 圣雄甘地 卫道士 林语堂 马来西亚
下载PDF
1978—2008年辜鸿铭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中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6,155-156,共10页
辜鸿铭以其轶事之怪异、著译之独特、思想之极端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辜鸿铭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感召下思想文化界和理论批评界不断进... 辜鸿铭以其轶事之怪异、著译之独特、思想之极端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辜鸿铭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感召下思想文化界和理论批评界不断进行思想解放和创新研究的结晶。通过对30年来的辜鸿铭生平轶事、著译与思想文化活动研究的综述,梳理出30年来辜鸿铭研究的主要倾向并指出辜鸿铭研究面临的问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辜鸿铭与其他文化人物的关系、辜鸿铭与近代文化的关系,进而从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现代化转型的角度研究辜鸿铭的思想与历史影响、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作出科学评价等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与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辜鸿铭 辜鸿铭研究
下载PDF
东西南北人——辜鸿铭生平轶事研究管窥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兰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1,共5页
辜鸿铭,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独特的保守知识分子,以其"东西南北人"的人生履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言说不尽的轶事层面的辜鸿铭形象。过多的轶事和轶事的过度消费,给辜鸿铭的生平轶事本身的真伪和轶事背后的精神现象研究带来... 辜鸿铭,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独特的保守知识分子,以其"东西南北人"的人生履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言说不尽的轶事层面的辜鸿铭形象。过多的轶事和轶事的过度消费,给辜鸿铭的生平轶事本身的真伪和轶事背后的精神现象研究带来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在对辜鸿铭传记研究资料爬梳的基础上,对辜鸿铭生平轶事研究中有待证实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能够为准确理解其人其事和进行辜鸿铭与近代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及辜鸿铭与其他文化人物的比较研究做必要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辜鸿铭 辜鸿铭研究 生平轶事 东西南北人
下载PDF
从“目的论”角度看辜鸿铭之英译《论语》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红新 陈可培 王敏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译者在翻译中国古籍特别是四书五经时大都采用直译加变通补偿的手法,但辜鸿铭却采用了几乎完全归化的翻译策略、高度意译的翻译方法将《论语》译介到西方,而且他的译本深受当时西方读者喜爱,影响深远。本文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 译者在翻译中国古籍特别是四书五经时大都采用直译加变通补偿的手法,但辜鸿铭却采用了几乎完全归化的翻译策略、高度意译的翻译方法将《论语》译介到西方,而且他的译本深受当时西方读者喜爱,影响深远。本文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辜鸿铭的这一翻译行为,并指出他给我们现代古籍译者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辜鸿铭 《论语》 翻译
下载PDF
辜鸿铭英译儒经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桂容 钟克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前,辜鸿铭英译儒经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即对辜鸿铭苦心孤诣之独特译法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的考察不够充分,对辜鸿铭儒经译本,特别是《中庸》译本的研究不足,对辜译儒经于中华文化在西方传播中的贡献估价不足。我们建议对辜鸿铭通过... 目前,辜鸿铭英译儒经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即对辜鸿铭苦心孤诣之独特译法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的考察不够充分,对辜鸿铭儒经译本,特别是《中庸》译本的研究不足,对辜译儒经于中华文化在西方传播中的贡献估价不足。我们建议对辜鸿铭通过英译儒经传播中华文化的行动给予重视,但不急于给辜鸿铭及其所译儒经上纲定性,应切实加强对其译本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儒经 《中庸》译本 文化
下载PDF
双重跨越与整体表达——辜鸿铭儒经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永利 刘军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典籍是承载一个文化体系主要特征的显性符码,而典籍翻译则是一种显明的跨文化阐释行为。在儒经英译过程中,辜鸿铭构建了一条"归化性文化阐释"和"补偿性文化阐释"互相作用的文化阐释路径。辜译儒经通过归化性文化阐... 典籍是承载一个文化体系主要特征的显性符码,而典籍翻译则是一种显明的跨文化阐释行为。在儒经英译过程中,辜鸿铭构建了一条"归化性文化阐释"和"补偿性文化阐释"互相作用的文化阐释路径。辜译儒经通过归化性文化阐释,实现了朝向西方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跨越。通过补偿性文化阐释,以核心概念词特殊英译形式和副文本阐释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指向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本质的整体表达。辜译儒经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供了有益启示,只有在对传统典籍进行归化性文化阐释的同时,保持典籍文本的整体性意涵,才能有效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儒家经典 跨文化阐释 文化外译
下载PDF
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彰显——转喻视角下辜鸿铭英译《论语》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屠国元 许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11-215,共5页
作为五四前中国儒家经典英译第一人,辜鸿铭的英译活动致力于通过翻译改变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成见、提升中国文化地位。文章从"文化适应""文化共核""文化缺省"三方面出发,通过转喻视角审视辜鸿铭《论语》英... 作为五四前中国儒家经典英译第一人,辜鸿铭的英译活动致力于通过翻译改变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成见、提升中国文化地位。文章从"文化适应""文化共核""文化缺省"三方面出发,通过转喻视角审视辜鸿铭《论语》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有意改写,着重分析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译者为彰显民族文化所做的翻译策略选择,并探讨译者所采用策略之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以期为辜鸿铭儒家经典英译活动寻找公允的历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传播 翻译策略 辜鸿铭 《论语》 转喻视角
下载PDF
从辜鸿铭《论语》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车欢欢 罗天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使译作成功进入目的语文化,就要在两种语言、文化、篇章传统之间进行取舍,翻译规范便由此显现出来。在扼要概述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的本质、分类后,本文通过对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分析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论语 辜鸿铭 翻译规范 目的语文化
下载PDF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8,共7页
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本文以《中庸》为例,指出辜氏译经,着眼于儒学的道德诉求,为中国文明争地位;广引西书,以证儒学的普世性;西... 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本文以《中庸》为例,指出辜氏译经,着眼于儒学的道德诉求,为中国文明争地位;广引西书,以证儒学的普世性;西中格义,方便读者理解;创造性诠释,显现译者关怀。辜氏译本不斤斤于原作的“特质”,语言流畅优美,与后殖民理论家主张的“异化”、阻抗式翻译大异其趣。辜氏翻译策略的成功,有助于我们反思、推动方兴未艾的后殖民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庸 翻译策略 后殖民翻译研究
下载PDF
典籍翻译研究的译者话语视角——以辜鸿铭《中庸》英译文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大刚 李照国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本文以傅柯与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理论和热内特的副文本概念为框架,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并以辜鸿铭《中庸》英译文为例,阐释了译者话语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译者话语解读翻译文本,旨在为国学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结果发现,译... 本文以傅柯与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理论和热内特的副文本概念为框架,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并以辜鸿铭《中庸》英译文为例,阐释了译者话语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译者话语解读翻译文本,旨在为国学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结果发现,译者话语不仅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直接的线索,也使我们得以窥见译者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是如何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形成真正的思想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译者话语 辜鸿铭 《中庸》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