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1
作者 屈岩峰 于殿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239,共11页
本文制备了磁性Fe_(3)O_(4)-SiO_(2)-HPG-COOH复合载体作为固定化载体,共价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应用于玉米赤霉烯酮(ZEN)的降解。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表征方法对固定化HRP进行表征,验证了HRP被成功固... 本文制备了磁性Fe_(3)O_(4)-SiO_(2)-HPG-COOH复合载体作为固定化载体,共价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应用于玉米赤霉烯酮(ZEN)的降解。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表征方法对固定化HRP进行表征,验证了HRP被成功固定在载体上。制备的纳米级载体Fe_(3)O_(4)-SiO_(2)-HPG-COOH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形状,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强的磁性,饱和磁化值为25.80 emu/g,平均粒径为103.15 nm。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HRP具有更高的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最适pH值从6.5提高到7.0,最适温度从30℃提升到35℃。将磁性固定化HRP应用于ZEN降解,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反应温度、过氧化氢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与ZEN降解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5℃,过氧化氢浓度26 mmol/L,溶液pH 7.0,反应时间480 min条件下,ZEN的脱除效率为68%,固定化HRP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循环5次后相对酶活力仍保持在79.85%以上。研究表明磁性固定化HRP对ZEN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磁性固定化 玉米赤霉烯酮 脱除效率 重复使用
下载PDF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凌燕 袁若 +3 位作者 柴雅琴 曹淑瑞 黎雪莲 王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711-1715,共5页
以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的多壁纳米碳管为基底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再固定纳米金,然后再结合一层辣根过氧化物酶,利用多壁纳米碳管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催化特性及纳米金对蛋白质的强吸附能力及强的电子传导特性制备了无电子媒介体... 以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的多壁纳米碳管为基底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再固定纳米金,然后再结合一层辣根过氧化物酶,利用多壁纳米碳管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催化特性及纳米金对蛋白质的强吸附能力及强的电子传导特性制备了无电子媒介体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无电子媒介体时,该传感器对H2O2仍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放大了电信号,提高了该酶传感器的灵敏度及稳定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在H2O2浓度为1.0×10-6~1.0×10-3mol?L-1范围内有线性响应,线性相关系数r2=0.9964.并探讨了电极的稳定性、寿命及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纳米金 直接电化学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五氯酚 被引量:24
3
作者 叶鹏 张剑波 +3 位作者 陈嵩 杨宇翔 王维敬 王杉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8-925,共8页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模拟废水中的五氯酚,使其形成沉淀;并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溶液酸度、酶浓度、五氯酚起始浓度、过氧化氢起始浓度以及温度等.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去除五氯酚的最佳pH为5~6;去除率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模拟废水中的五氯酚,使其形成沉淀;并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溶液酸度、酶浓度、五氯酚起始浓度、过氧化氢起始浓度以及温度等.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去除五氯酚的最佳pH为5~6;去除率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所采用的最高酶浓度0.05u/mL,五氯酚初始浓度为12.6mg/L的情况下,去除率可达70%左右;五氯酚起始浓度对去除率也有一定影响,起始浓度为13.0mg/L时,去除率可达73.7%,而当起始浓度为0.7mg/L时,去除率只有35.7%;过氧化氢与五氯酚反应的摩尔数之比为1:2.此外还采用化学键合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聚丙烯酰胺载体上,发现酶活性可保持较长时间,并可反复用于催化去除五氯酚.固定酶去除五氯酚最适pH值与自由酶类似,并且在pH=5.15条件下,1h内将五氯酚从13.4mg/L去除到4.9mg/L并达到平衡;将固定酶装入反应柱制成酶柱,可多次反复催化五氯酚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固定 催化氧化 去除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吡罗红为底物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荧光反应测定葡萄糖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莉华 黄飞 +1 位作者 刘六战 沈含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7-921,共5页
吡罗红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可被过氧化氢氧化而使其荧光猝灭。在pH 7.2中性介质中,稳态催化速率由酶和底物浓度决定,催化体系服从Michaelis-Menten方程,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催化常数分别为2.4×... 吡罗红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可被过氧化氢氧化而使其荧光猝灭。在pH 7.2中性介质中,稳态催化速率由酶和底物浓度决定,催化体系服从Michaelis-Menten方程,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催化常数分别为2.4×10^(-5)mol·L-1,2.5×10^(-6)mol·L-1s-1,75.8 s-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荧光F0/F的猝灭程度与过氧化氢浓度在0-3.6×10^(-7)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3×10^(-9)mol·L-1;当与葡萄糖氧化酶联用时,可定量检测葡萄糖,线性关系为0-8.0×10^(-7)mol·L-1,检测限为3.4×10^(-8)mol·L-1。方法用于分析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析结果与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罗红 底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催化荧光反应 测定 葡萄糖 荧光光谱
下载PDF
纳米金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第3代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许淑霞 吴金生 +2 位作者 张勇 漆红兰 张成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将纳米金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的铂(Pt)电极上,利用MWNT对HRP的直接电化学催化特性及纳米金对蛋白质的强吸附能力制备了第3代H2O2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HRP在MWNT/Pt电极表面能进行有效和... 将纳米金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的铂(Pt)电极上,利用MWNT对HRP的直接电化学催化特性及纳米金对蛋白质的强吸附能力制备了第3代H2O2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HRP在MWNT/Pt电极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HRP保持了其对H2O2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而且能快速(3S)地响应H2O2浓度的变化。HRP在修饰电极上的表观吸附量(Tr)为7.3×10^-10mol/cm^2,异相电子转移常数(Ks)为1.23s^-1。该传感器在-300mV时对H2O2响应的线性范瑚为1×10^-5~1×10^-3 mol/L(r=0.9968,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代生物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辣根过氧化物酶 纳米金
下载PDF
Tb^(3+)离子与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方式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亓昭鹏 周青 +4 位作者 杜江燕 陆天虹 李邨 陈蕴 黄晓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F005,共5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及酶分离方法, 首次研究了稀土离子 Tb3+与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相互作用方式. 结果表明, Tb3+与 HRP 作用方式包括: (1) Tb3+与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作用, 影响酶活性中心的微结...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及酶分离方法, 首次研究了稀土离子 Tb3+与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相互作用方式. 结果表明, Tb3+与 HRP 作用方式包括: (1) Tb3+与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作用, 影响酶活性中心的微结构; (2) Tb3+能部分取代酶中的 Ca2+; (3) Tb3+能部分剪切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 改变酶的结构. 因此,Tb3+与 HRP 的相互作用可能以一种方式为主, 或几种作用方式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 首次 改变 氨基酸残基 肽链 CA^2+ TB^3+ 取代 作用方式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忠琴 许小平 +1 位作者 杨海麟 王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研究了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苯酚- 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显色新体系,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的新方法.确定该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7000 U/L,4-氨基安替比林(AAP) 1 mmol/L,苯酚(PA) 6 mmol/L,黄嘌呤(XAN... 研究了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苯酚- 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显色新体系,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的新方法.确定该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7000 U/L,4-氨基安替比林(AAP) 1 mmol/L,苯酚(PA) 6 mmol/L,黄嘌呤(XAN) 1 mmol/L溶于50 mmol/L Tris-CL缓冲液(pH 8.4);反应温度为37℃,保温时间为20 min;检测波长为508 nm.本方法测定XOD酶活的线性范围为5.0~100.0 U/L,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检出限为1.3 U/L.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应用于普通实验室和临床常规生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 辣根过氧化物酶 的活力测定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彤 赵庆祥 +2 位作者 黄慧 李勤 张奕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动力学过程,采用人工配水试验,测定了pH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H2O2抑制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底物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的pH范围内,pH为9时过氧化物酶对... 为了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动力学过程,采用人工配水试验,测定了pH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H2O2抑制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底物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的pH范围内,pH为9时过氧化物酶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达到99.5%和95%.在较低浓度时污染物去除效率随H2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较高浓度H2O2对酶催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这种抑制作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大.对氯苯酚、苯酚和间氯苯酚的酶催化反应米氏常数Km依次增加,对酶的亲和性逐渐降低,间氯苯酚最难去除.根据酶反应动力学特征判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酚形成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属于乒乓双双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氯酚 废水处理 造纸废水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结构及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庆梅 潘见 +4 位作者 谢慧明 杨毅 黄训端 王海翔 李丽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其CD谱,并分析了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力的关系。试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试验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其CD谱,并分析了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力的关系。试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试验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液pH7.0的条件下,压力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MPa附近的低压处理时,酶活力会反常升高;大于400MPa处理时,酶活力下降趋势缓慢。(2)在处理压力为500MPa、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条件下,在4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力下降趋势缓慢;40℃以后,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下降迅速。(3)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β-折叠的含量密切相关;超高压处理将降低酶构象中的β-折叠构象比例,从而使酶失活;温度协同超高压处理将加剧β-折叠的含量的下降,从而加速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辣根过氧化物酶 二级结构 活力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左鹏 于少明 +2 位作者 杨杰茹 章璟嵩 张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49,共4页
酶的固定化是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固定化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材料的性质,因此研制开发性能优异的固定化载体材料成为了固定化酶技术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类在生物传感器、有机合成和废... 酶的固定化是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固定化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材料的性质,因此研制开发性能优异的固定化载体材料成为了固定化酶技术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类在生物传感器、有机合成和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酶制剂。人们对其固定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发出了许多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结合固定化HRP的应用,从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无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综述了HRP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载体材料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固定化酶的性能,并在扩大其应用范围的同时还可能带来固定化酶技术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固定化 导电聚合物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基于聚硫堇和纳米金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石银涛 袁若 +3 位作者 王娜 柴雅琴 张凌燕 贺秀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4,共5页
用电化学聚合法在铂丝电极上制备聚硫堇,将其作为电子媒介体并且用于化学吸附纳米金,然后通过纳米金来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缩丁醛包埋修饰好的电极,从而制得了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还原峰峰电流与H2O2的浓... 用电化学聚合法在铂丝电极上制备聚硫堇,将其作为电子媒介体并且用于化学吸附纳米金,然后通过纳米金来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缩丁醛包埋修饰好的电极,从而制得了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还原峰峰电流与H2O2的浓度在2.15×10^-4~1.43×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0×10^-7mol/L,相关系数为0.998.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堇 辣根过氧化物酶 纳米金 电聚合
下载PDF
以变色酸2R为底物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奎 徐静 +1 位作者 孙伟 江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3-597,共5页
变色酸 2R(CT2R)是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 ,在碱性条件下 ,该物质在滴汞电极上 - 6 6 0mV(vs.SCE)左右产生还原波 ,加入H2 O2 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后 ,该物质被氧化生成具有非电化学活性的物质 ,导致溶液中游离的CT2R浓度降低 ,... 变色酸 2R(CT2R)是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 ,在碱性条件下 ,该物质在滴汞电极上 - 6 6 0mV(vs.SCE)左右产生还原波 ,加入H2 O2 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后 ,该物质被氧化生成具有非电化学活性的物质 ,导致溶液中游离的CT2R浓度降低 ,相应还原波波高降低 ,HRP在一定含量范围内与伏安峰的降低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测定波高的降低值可测定HRP ,测定游离HRP的线性范围是 4 .0× 10 -5~ 4 .0× 10 -3 g/L。对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反应的米氏常数Km =1.38mmol/L ,最大反应速率Vmax=5 3.9nA/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酸2R 底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联免疫分析 伏安法 电化学活性 反应速率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蔡强 宋保栋 +1 位作者 何苗 施汉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膜 ,并通过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形成聚苯胺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 .聚苯胺在电极与酶分子之间传递电荷 ,因此 ,在没有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条件下 ,这种酶电极对H2 O2 的电流响应高达 2 5 μA ,响...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膜 ,并通过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形成聚苯胺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 .聚苯胺在电极与酶分子之间传递电荷 ,因此 ,在没有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条件下 ,这种酶电极对H2 O2 的电流响应高达 2 5 μA ,响应时间小于 15s .酶电极与流动注射分析相结合构成实验系统 ,可以测量 0 1mmol·l-1H2 O2 ,表观米氏常数为Km=9 5 1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聚苯胺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电荷 电化学聚合 电流响应 流动注射分析 修饰 固定 H2O2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表面活性剂膜中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慧宏 陈显堂 +1 位作者 李俊 Hill H.A.O.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1-515,共5页
利用 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将辣根过氧化氢酶固定在裂解石墨棱面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 ,EPG)电极表面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中Fe /Fe 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1)表... 利用 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将辣根过氧化氢酶固定在裂解石墨棱面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 ,EPG)电极表面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中Fe /Fe 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固定酶的理想材料 ;(2 )这种体系可能构造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对解释生物体代谢过程具有理论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表面活性剂 直接电化学 化学修饰电极 固定化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棒-辣根过氧化物酶协同效应的过氧化苯甲酰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云龙 李霞飞 +4 位作者 黄昊文 唐春然 赵环 胡娅梅 李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1-1175,共5页
将金纳米棒(AuNR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自组装的方式依次修饰到Au电极表面,构建了响应过氧化苯甲酰(BPO)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最佳工作条件;由于HRP/AuNRs复合膜的协同效应,电极性能... 将金纳米棒(AuNR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自组装的方式依次修饰到Au电极表面,构建了响应过氧化苯甲酰(BPO)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最佳工作条件;由于HRP/AuNRs复合膜的协同效应,电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工作电压-0.02V,pH 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BPO浓度在5.0×10-6~1.0×10-4 mol/L范围内与电极的电流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12.6796C(mmol/L)+0.2406,R=0.9993。电极的检出限为8.5×10-7 mol/L。电极用于面粉中BPO的测定,平行测定6次,平均回收率为97.9%~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1%。本方法用于商品面粉中的BPO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苯甲酰 金纳米棒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协同效应 面粉
下载PDF
增强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新型增强剂四苯硼钠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文艳 周延秀 +1 位作者 李峰 朱果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报道了新型增强剂四苯硼钠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反应的增强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或辣过氧化物酶(HRP)的新体系。用该体系测定HRP线性范围为1.0×10-12×1.2×10-13m... 报道了新型增强剂四苯硼钠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反应的增强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或辣过氧化物酶(HRP)的新体系。用该体系测定HRP线性范围为1.0×10-12×1.2×10-13mol/L;检测限为0.6×10-13mol/L。对0.6×10-13mmol/L的 HRP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辣根过氧化物酶 四苯硼钠 HRP 增强剂
下载PDF
红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氰根配位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热伸展过程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俊光 王振新 +3 位作者 刘长伟 刘殿骏 杨秀荣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31-1133,共3页
Detailed circular dichroism(CD)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monitor thermal unfolding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isoenzyme C(HRP) inhibited by CN -(HRP CN). The results suggest... Detailed circular dichroism(CD)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monitor thermal unfolding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isoenzyme C(HRP) inhibited by CN -(HRP C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RP C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native HRP with different spin states of Fe of heme and different coordinated states. Cyanide becomes the sixth ligand of Fe(Ⅲ) of heme and the hydrogen binding network is destroyed partly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use the drastic decrease of thermal stability of HRP. The FTIR and Soret CD spectra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there is an intermediate state(I) which has both partly destroyed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es of native HRP, then it is the appearance of protein aggregation state(A) after fully unfolding. The unfolding pathway thus can be shown as follows: II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氰根加合物 红外光谱 圆二色光谱法 热变性 HRP 热伸展
下载PDF
基于SiO_2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娟 徐静娟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4-617,共4页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 Si O2 纳米粒子 ( 60 nm ) ,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 H2 O2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 1 .7× 1 0 -7~ 1 .9× 1 0 -5mol/L,检出限为 8.3× 1 0 -8mol/L.达到 95 %稳态电流...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 Si O2 纳米粒子 ( 60 nm ) ,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 H2 O2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 1 .7× 1 0 -7~ 1 .9× 1 0 -5mol/L,检出限为 8.3× 1 0 -8mol/L.达到 95 %稳态电流所用时间少于 1 0 s.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 7.8μ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纳米粒子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氧化 固定化
下载PDF
以层柱黏土为载体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少明 程俊 +2 位作者 左鹏 陈天虎 史铁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21-3024,共4页
Aluminum pillared interlayered clay (Al-PILC) calcined at 773 K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support for immobilizat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among several materials investigated.HRP could be immobilized on ... Aluminum pillared interlayered clay (Al-PILC) calcined at 773 K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support for immobilizat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among several materials investigated.HRP could be immobilized on the Al-PILC via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functional groups of support and amino groups of the enzyme.The support and immobilized enzyme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N2-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XRD and FT-IR.An optimum condition for immobilization with enzyme immob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bout 100% was obtained when the dose of support was greater than 0.45 mg per unit enzyme activity and reaction time exceeded 15 min.HRP immobilized on Al-PILC exhibite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层柱黏土 辣根过氧化物酶 固定化 含酚废水处理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诸因素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庆梅 殷允旭 +4 位作者 杨毅 王海翔 潘见 胡斌 徐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5~30min,酶溶液pH7.0。结果:①在常压常温条件下,在酶溶液为pH7.0时酶活力最大,为其最适酸碱度。②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5~30min,酶溶液pH7.0。结果:①在常压常温条件下,在酶溶液为pH7.0时酶活力最大,为其最适酸碱度。②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液pH7.0的条件下,压力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MPa附近的低压处理时,酶活力会反常升高;大于400MPa处理时,酶活力下降趋势缓慢。③在处理压力为500MPa、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条件下,在4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力下降趋势缓慢;40℃以后,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下降迅速。④在500MPa、40℃、pH值为7.0的条件下,保压25min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残留活力接近最低水平,进一步延长保压时间对酶的活力影响甚微;保压时间不是影响酶活力的主要因素。结论: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影响显著;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酶活力均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中温 辣根过氧化物酶 保压时间 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