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4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1
作者 邓瑜 班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92-0194,共3页
探析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合成辣椒素加入适量溶剂溶解到一定浓度备用,作为对照品;称取5g百色市本土辣椒酱于容量瓶中,取50ml甲醇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 探析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合成辣椒素加入适量溶剂溶解到一定浓度备用,作为对照品;称取5g百色市本土辣椒酱于容量瓶中,取50ml甲醇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加入待用,作为供试品,针对对照品与供试品分别进行最佳质谱条件进样,通过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 并对比两种产品的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值)。结果 供试品的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高于对照品,而合成辣椒素含量低于对照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试品的RSD值低于对照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对本土辣椒酱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准确获得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为辣椒素检测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 本土辣椒 合成辣椒素 统计学意义
下载PDF
辣椒素生物活性及其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馨瑶 陈梦娟 +3 位作者 肖何 刘洋 王蓉蓉 蒋立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4,共9页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以“药食同源”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逐渐成为关注热点。辣椒作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调味品之一,可用于药食同源食品的研发。其中,辣椒素作为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镇痛、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肥...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以“药食同源”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逐渐成为关注热点。辣椒作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调味品之一,可用于药食同源食品的研发。其中,辣椒素作为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镇痛、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肥胖、心脏保护等生物学作用,其药理及潜在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考虑到辣椒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刺激性强、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基于稳定性、包封率和生物学特性评价了提高辣椒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型递送系统,包括脂质体、胶束、微/纳米乳液、Pickering乳液和纳米粒子。本综述旨在为辣椒素进一步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生物活性 代谢 递送系统
下载PDF
泡椒汁中耐受辣椒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耐受性研究
3
作者 李宏洋 张通化 +1 位作者 罗丽蓉 李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为强化发酵生产泡椒提供耐受辣椒素的乳酸菌,在四川农家自制泡椒老卤水中筛选并鉴定出一株耐受辣椒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6,在0.5 g/L辣椒素下的相对生长率为(70.16±0.03)%;菌液电导率、核酸蛋白泄漏、菌体细胞... 为强化发酵生产泡椒提供耐受辣椒素的乳酸菌,在四川农家自制泡椒老卤水中筛选并鉴定出一株耐受辣椒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6,在0.5 g/L辣椒素下的相对生长率为(70.16±0.03)%;菌液电导率、核酸蛋白泄漏、菌体细胞超微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素通过破坏乳酸菌的壁膜结构延滞其生长;菌株Y-6在IC_(50)(0.571 g/L)辣椒素处理下仍能保持细胞形态相对完整,受辣椒素的抑制作用低于商用乳酸菌6239;RT-qPCR结果表明,Y-6通过调节usp等应激蛋白基因表达应对辣椒素引起的膜损伤;调节相容性溶质调控系统基因以及ABC转运蛋白渗透酶基因的表达维持菌体渗透压的平衡;通过提高糖酵解等与生长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维持其在辣椒素环境中的生长代谢。菌株Y-6对辣椒素有较高的耐受性,可为发酵辣椒的工业化生产和菌株改良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辣椒素 耐受性 基因表达 泡椒
下载PDF
辣椒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4周后轴突反射血管舒张与疼痛减轻相关
4
作者 Sendel M Dunst A +2 位作者 Forsten pointer J 贺婷(译) 郑拥军(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能血管活性伤害感受器的功能加速恢复是辣椒素镇痛的潜在原因。在非干预性探索性试验中,23名患有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人接受了1次局部高浓度辣椒素治疗。评估基线疼痛等级、共病和生活质量。在受影响的皮肤中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热诱发神经源性血管舒张以评估肽能伤害感受器的功能特性)和定量感觉测试。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在第2、10和12周进行电话随访。局部辣椒素治疗诱导疼痛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值出现在第4周。同时,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舒张平均值与治疗前相似。一半的病人不仅显示出功能恢复,而且显示出血管舒张的改善,表明神经纤维的再生。在第4周,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扩张改善病人比恶化的病人疼痛减轻更多。血管舒张程度与疼痛减轻显著相关。表明肽能感受器的再生可能是辣椒素诱导镇痛的机制,辣椒素对这些纤维的疾病缓解作用在应用4周后已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疼痛减轻 血管舒张 辣椒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激光散斑 血管扩张
下载PDF
不同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及辣椒素抑制性研究
5
作者 马迁 闫宝亨 +3 位作者 杨洋 李增辉 戴捷 涂军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艺较A^(2)O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优势明显,对COD、NH_(4)^(+)-N、TP和辣椒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0.1%、96.7%和90.9%;AAOO短时好氧工艺分池培养优势菌种以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装置连续稳定运行80 d,出水COD、NH_(4)^(+)-N、TP数值稳定在55、6.5、0.5 mg/L以下,满足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AAOO装置出水生物抑制性物质浓度稳定在0.6 mg/L以下,说明该工艺对辣椒素类废水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处理辛辣类废水提供重要参考及AAOO短时好氧工艺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辣类废水 AAOO短时好氧工艺 辣椒素 脱氮除磷 抑制性实验
原文传递
辣椒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维彤 谢亚 +1 位作者 吕中阳 史冬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包含多重病理机制的、影响整个关节的复杂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关节软骨退变和滑膜炎是OA主要的病理表现,但目前缺少针对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方案,临床用药还停留在非甾体类抗炎药...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包含多重病理机制的、影响整个关节的复杂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关节软骨退变和滑膜炎是OA主要的病理表现,但目前缺少针对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方案,临床用药还停留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镇痛药阶段。研究显示,辣椒素(CPS)作为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能够对OA的多重病理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包括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在针对多种病理过程的以发病机制为基础的OA治疗中发挥临床转化潜力。因此,本综述旨在阐述CPS对OA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骨关节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辣椒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1 疼痛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辣椒素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田玲玲 谌秘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859-862,共4页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病机制、辣椒素治疗吞咽障碍原理以及辣椒素在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成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康复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椒素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辣椒素对味觉的损伤机制
8
作者 孙宇轩 王适雨 +6 位作者 王梓璇 王童童 马燕 王敏 侯薄 韩天龙 刘登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1,共11页
辣椒素类物质是表征辣椒辛辣刺激的活性成分,是开启"辣味感觉之门"的钥匙,即辛辣感的来源。辣椒素类物质通过与口腔的相互作用,使得TRPV1被辣椒素激活,细胞内钙离子增加,触发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类,最终引起大脑皮层痛觉形成... 辣椒素类物质是表征辣椒辛辣刺激的活性成分,是开启"辣味感觉之门"的钥匙,即辛辣感的来源。辣椒素类物质通过与口腔的相互作用,使得TRPV1被辣椒素激活,细胞内钙离子增加,触发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类,最终引起大脑皮层痛觉形成,从而产生辣味感觉。研究发现,辣椒素对味觉存在一定的损伤,辣椒素可能通过减少味蕾数量,改变味觉转导或味觉受体细胞兴奋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对味觉神经传递进行抑制,造成相关味觉细胞与神经的损伤。本文综述辣味对味觉的调节、损伤机制以及新型辣椒素-味觉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辣椒素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避免辣椒素造成的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辣味感知 损伤机制 味觉调节 味觉载体工具
下载PDF
Journal of Hepatology|辣椒素受体(TRPV1)通过募集SARM1维持肝星状细胞静止状态
9
作者 陶乐 杨广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08,共1页
肝纤维化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增多形成纤维间隔,是各类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病理环节,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中ECM产生的主要来源,然而HSC活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探究HSC从静息到活化状态的调控机制及... 肝纤维化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增多形成纤维间隔,是各类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病理环节,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中ECM产生的主要来源,然而HSC活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探究HSC从静息到活化状态的调控机制及其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是热和辣椒素的分子传感器,参与疼痛生理和神经源性炎症,并且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这表明TRPV1在慢性肝病中具有潜在的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纤维间隔 病理环节 辣椒素受体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辣椒素受体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10
作者 崔筱 刘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066-1070,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为间断性腹痛、腹泻。IBS-D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功能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为间断性腹痛、腹泻。IBS-D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功能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失衡、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关。有研究表明,辣椒素受体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辣椒素受体参与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失衡、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的具体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IBS-D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辣椒素受体 内脏高敏感 脑-肠轴 肠道菌群 综述
下载PDF
辣椒素纳米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途径改善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11
作者 梅毅 杨吉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纳米颗粒(Capsaicin/Nanoparticles,Cap/NPs)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I3K/... 目的探讨辣椒素纳米颗粒(Capsaicin/Nanoparticles,Cap/NPs)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自贵州医科大学动物中心购进40只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7 d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干预组予以Cap/NPs胶囊口服,1次/周,连续4周。对模型组与干预组行手术结扎,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则开展相同手术操作不予以结扎处理,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术后4周,观察各组心肌纤维化情况,检测PI3K/Akt/GSK-3β通路蛋白在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为(2.33±0.28)pg/mg、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水平为(2.21±0.57)pg/mg、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为(212.04±17.36)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水平为(221.65±23.34)ng/L、胶原纤维蛋白Ⅲ水平为(67.62±1.85)ng/mL,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予以Cap/NPs胶囊干预,能够有效抑制心肌纤维化发展,减轻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与PI3K、Akt、GSK-3β蛋白活性调控以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传导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辣椒素纳米颗粒胶囊
下载PDF
辣椒素葡萄糖苷的合成(英文)
12
作者 董新荣 刘仲华 +2 位作者 谭海军 李本祥 杨建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03-407,共5页
本文合成了辣椒素类物质-4-O-β-D-葡萄糖苷类化合物(3)。首先,以BF3·OEt2为催化剂,用五乙酰葡萄糖酯与辣椒素类物质反应得到中间体辣椒素类物质-4-O-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2),以硅胶柱色谱纯化收率为22%,LC-MS分析表明含... 本文合成了辣椒素类物质-4-O-β-D-葡萄糖苷类化合物(3)。首先,以BF3·OEt2为催化剂,用五乙酰葡萄糖酯与辣椒素类物质反应得到中间体辣椒素类物质-4-O-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2),以硅胶柱色谱纯化收率为22%,LC-MS分析表明含有降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a,M623)、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b,M635)、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c,M637)、高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d,M651);中间体2易水解为目标化合物3,收率63%。1HNMR分析表明化合物2及3均为β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类物质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辣椒素葡萄糖苷 二氢辣椒素葡萄糖苷 合成
下载PDF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纯化3种辣椒素单体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新荣 刘仲华 +1 位作者 李本祥 王坤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在PRC-ODS色谱柱(250mm×21.5mm,13μm)上,以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采用等度洗脱方式,从80%的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在PRC-ODS色谱柱(250mm×21.5mm,13μm)上,以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采用等度洗脱方式,从80%的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EI-MS)分析,确认它们分别为降二氢辣椒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收率分别为60.1%,58.9%和72.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3种化合物的纯度分别达到了98.12%,99.93%及1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降二氢辣椒素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辣椒素类物质
下载PDF
红辣椒粉及辣椒素的生物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14
作者 张柏林 刘宁 +1 位作者 郝美林 宋培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92-4101,共10页
红辣椒粉含有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红辣椒粉及辣椒素不仅能够促进家禽采食、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而且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及促进卵泡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红辣椒粉... 红辣椒粉含有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红辣椒粉及辣椒素不仅能够促进家禽采食、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而且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及促进卵泡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红辣椒粉及辣椒素的生物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应用上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红辣椒粉及辣椒素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抗氧化能力 脂质代谢 蛋品质 卵泡发育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新型催泪喷雾中的3种常见辣椒素
15
作者 胡灿 朱军 +4 位作者 李亚军 梅宏成 郭洪玲 刘占芳 王萍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壬酸香草酰胺是新型催泪喷雾的主要刺激成分,旨在建立壬酸香草酰胺的分析方法,为打击相关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最为常见的3种辣椒素类物质(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壬酸香草酰胺)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弱极性的DB-5MS色谱柱(30... 目的壬酸香草酰胺是新型催泪喷雾的主要刺激成分,旨在建立壬酸香草酰胺的分析方法,为打击相关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最为常见的3种辣椒素类物质(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壬酸香草酰胺)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弱极性的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以进样口温度为280℃进行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结果实现了3种辣椒素的基线分离,推断了辣椒素类物质的裂解机理,确定了m/z 137为辣椒素类物质的特征离子。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案件中催泪喷雾的检测,实现了喷雾中刺激成分的鉴定。结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催泪喷雾中的新型辣椒素壬酸香草酰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案件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催泪喷雾 辣椒素 壬酸香草酰胺
下载PDF
辣椒种质资源辣椒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丽 薛新如 +4 位作者 梁宗旭 许琳玉 余国峰 唐懿 李焕秀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2-872,共11页
为充分利用辣椒资源,了解不同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及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54份辣椒资源为材料,测定其辣椒素含量和24个农艺性状,通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探索辣椒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资源辣椒果实... 为充分利用辣椒资源,了解不同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及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54份辣椒资源为材料,测定其辣椒素含量和24个农艺性状,通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探索辣椒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资源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辣椒素含量均高于二氢辣椒素含量;辣椒素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不同,呈现2种趋势,一是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到最高值,红熟期略微降低,二是随果实发育,辣椒素总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到红熟期最高;不同大小辣椒果实的辣度级别分布不同,小果型辣椒辣度级别比大果型高;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56.16%,辣椒果面棱沟、单果重、辣椒素含量、果肩形状、果实横径、花冠色、花柱色、果实切面形状、果实纵径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具有良好的遗传变异性。辣椒各性状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果实纵径显著相关的性状最多,达到12个,幼果期、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辣椒素含量与果肩形状、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辣度、高含量辣椒素辣椒的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为辣椒生产种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辣椒素 农艺性状 辣度
下载PDF
负载辣椒素的巯基改性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制备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琬婷 李开鑫 +4 位作者 马玲君 陈芳 廖小军 胡小松 季俊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4,共7页
针对辣椒素的口服局限性,采用巯基化改性制备巯基壳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包埋辣椒素,得到纳米颗粒递送体系。根据粒径、载药量等指标确定制备工艺,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验证其包埋效果,并评价其稳定性和消... 针对辣椒素的口服局限性,采用巯基化改性制备巯基壳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包埋辣椒素,得到纳米颗粒递送体系。根据粒径、载药量等指标确定制备工艺,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验证其包埋效果,并评价其稳定性和消化释放特性。结果显示,在巯基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辣椒素比例为10∶10∶1,纳米颗粒粒径为(76.05±1.06)nm,载药量为(36.85±1.22)μg/mg,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形状为规则球形。此外,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pH值稳定性和离子强度稳定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能够有效延缓辣椒素的释放,消化4 h后释放率仅为(40.08±4.28)%,可进一步用于辣椒素的口服递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壳聚糖 辣椒素 纳米颗粒 体外模拟消化 缓释
下载PDF
辣椒素用于茄果类蔬菜杀虫和驱虫效果分析
18
作者 刘峻蓉 谈振永 王小红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20期93-9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辣椒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在茄果类蔬菜农业中作为杀虫和驱虫剂的效果。辣椒素被广泛认为具有显著的杀虫和驱虫潜力,但其确切效果和应用方法尚未充分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够有效防治茄果类蔬菜上的多种害... 本研究旨在探讨辣椒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在茄果类蔬菜农业中作为杀虫和驱虫剂的效果。辣椒素被广泛认为具有显著的杀虫和驱虫潜力,但其确切效果和应用方法尚未充分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够有效防治茄果类蔬菜上的多种害虫,包括蚜虫、白粉虱、斜纹蛾等,并且对环境友好,没有残留效应,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食品安全 驱虫 灭杀虫卵 蔬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雀辣中辣椒素及类似物的含量
19
作者 白铭松 何佳艳 +3 位作者 熊彩云 袁潘 李成功 潘文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8期80-82,88,共4页
目的:优化探索适合雀辣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雀辣中的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进行测定,为雀辣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基础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地区雀辣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 目的:优化探索适合雀辣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雀辣中的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进行测定,为雀辣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基础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地区雀辣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含量。结果:辣椒素在0.019 2~0.191 8 mg·m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9,二氢辣椒素在0.015 7~0.157 5 mg·m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回收率为91.06%~101.22%,RSD为0.8%~2.1%。雀辣中辣椒素含量为(3.190±0.025)^(5.308±0.022)mg·g^(-1),二氢辣椒素含量为(0.868±0.021)^(1.082±0.018)mg·g^(-1),普洱雀辣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含量高于西双版纳雀辣。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快速、稳定、准确、节省溶剂,适合雀辣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辣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氯化钠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构像及其与辣椒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海帆 熊哲民 +4 位作者 王玉洁 彭利娟 廖鄂 路洪艳 王海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目的 探究氯化钠浓度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s)与辣椒素(capsaicin,CAP)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0~0.9 mol/L的氯化钠处理MPs,然后与CAP在25℃进行反应,并采用粒度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目的 探究氯化钠浓度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s)与辣椒素(capsaicin,CAP)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0~0.9 mol/L的氯化钠处理MPs,然后与CAP在25℃进行反应,并采用粒度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浓度氯化钠对MPs的结构以及MPs与CAP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MPs在溶液中的稳定性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SDS-PAGE表明,氯化钠浓度的改变,会引起MPs溶液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组成的变化;氯化钠浓度的升高会增强MPs表面疏水性,并进一步促进了MPs与CAP的结合。拉曼光谱数据表明氯化钠的存在没有显著改变MPs的二级结构,同时,CAP与MPs结合不影响MPs的二级结构。荧光猝灭光谱数据表明:在不同氯化钠浓度下,CAP均能引起MPs的内源荧光产生静态猝灭;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MPs-CAP复合物的结合常数Kb值及n值均增大,表明氯化钠能够促进MPs与CAP的相互作用。结论 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能够提高MPs稳定性,不改变MPs的二级结构,能够通过增加MPs表面疏水性的方式促进MPs与CAP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辣椒素 氯化钠 相互作用 蛋白质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