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1
作者 杨丽霞 黄海华 +3 位作者 郭维婷 韩思思 刘慧敏 薛舒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18,共6页
为优化超声辅助热浸提辣椒红色素的工艺,选用“北京红”辣椒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产品色价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皂化去酯法对所得辣椒红色素进一... 为优化超声辅助热浸提辣椒红色素的工艺,选用“北京红”辣椒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产品色价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皂化去酯法对所得辣椒红色素进一步纯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热浸提时间对辣椒红色素色价有显著影响,以超声时间29 min,超声温度49℃,料液比1∶6,热浸温度60℃,热浸时间1.5 h,提取1次,辣椒红色素粗品色价最高,可达172±6,皂化去酯后色价达到989±25。研究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优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色价 正交试验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对魔芋葡甘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范盛玉 严竟 +3 位作者 朱坤 胡艳 宇嘉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6-222,共7页
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复合凝胶为研究对象,探讨辣椒红色素的添加量对KGM-SPI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辣椒红色素添加量为0.20%(质量分数)时,复合凝胶的... 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复合凝胶为研究对象,探讨辣椒红色素的添加量对KGM-SPI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辣椒红色素添加量为0.20%(质量分数)时,复合凝胶的各指标达到稳定,此时KGM-SPI复合凝胶色度的L值、a值、b值分别为对照组的78%、8倍、3倍;与对照组相比,凝胶的持水力、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分别降低了1.74%、20.30%、15.79%和16.50%(P<0.05)。微观表征结果表明,该色素会通过改变氢键作用力等非共价键结合破坏KGM-SPI凝胶的网络结构,降低其热稳定性,当色素添加量为0%~0.20%时,随着色素添加量的增加,破坏的程度增大,在添加量为0.20%~0.30%时,体系的微观结构不再发生变化。综上,辣椒红色素可以作为理想的着色剂应用于KGM-SPI凝胶体系,在生产中应根据产品实际性质控制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凝胶 辣椒红色素 植物基素食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玉琪 陈开勋 +1 位作者 姚瑞清 郑岚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2,共4页
将原料干红辣椒采用溶剂法提取出辣椒树脂中间产品,并以其为原料进行了超临界CO2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与装料系数的相关实验研究,确定出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将原料干红辣椒采用溶剂法提取出辣椒树脂中间产品,并以其为原料进行了超临界CO2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与装料系数的相关实验研究,确定出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6 h,装料系数0.7。制取的辣椒红色素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主要指标色价、己烷残留等均优于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二氧化碳 萃取 辣椒红色素 辣椒树脂
下载PDF
食用天然辣椒红色素中掺杂苏丹红的红外光谱快速识别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玮玮 刘玲玲 +2 位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8-961,共4页
如何快速检测天然色素中是否掺杂合成色素或者工业染料是食品分析检测中的一个难题。天然辣椒红色素因兼具着色和药理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但又因其稳定性较差而被不法商贩掺杂苏丹红来获利。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 如何快速检测天然色素中是否掺杂合成色素或者工业染料是食品分析检测中的一个难题。天然辣椒红色素因兼具着色和药理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但又因其稳定性较差而被不法商贩掺杂苏丹红来获利。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掺杂于天然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1 621,1 500和751cm-1处的强峰,再通过二阶导数图谱分析将谱图信息放大,辅以指纹区684和496cm-1处的谱峰的佐证,可以快速识别辣椒红中是否添加有苏丹红,检测限量可以达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苏丹红 红外光谱 快速识别
下载PDF
天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5
作者 武占省 江英 赵晓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6期22-25,68,共5页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质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嗜好品工业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研究的理化特性、提取、分离纯化、分析测定等方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天然 研究进展 嗜好 保健品 医药 综述 分离纯化 辣椒红色素 食品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晔 赵晶晶 +4 位作者 王锴 王磊 李朝霞 徐立超 王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以环保节能为宗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用环境友好的乙酸乙酯为溶剂,探讨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个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研究自然光对产品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室温下,以1:10(g/mL)的固液比,萃取1次,... 以环保节能为宗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用环境友好的乙酸乙酯为溶剂,探讨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个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研究自然光对产品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室温下,以1:10(g/mL)的固液比,萃取1次,每次萃取60 min。粗提物产品色价可达136.2,产率为5.6%。经过柱层析纯化后,产品色价可达492.2。在自然光线下,8 d色价残留率为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声波 色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紫红薯色素、辣椒红色素和胭脂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少福 徐明生 +2 位作者 蒋艳 沈勇根 朱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35-438,共4页
通过对紫红薯色素与胭脂红素和辣椒红素稳定性的详细研究比较 ,发现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 ,辣椒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则较差。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与辣椒红素的耐氧化性均较好 ,而三者的耐还原性都相对较弱。常见的金... 通过对紫红薯色素与胭脂红素和辣椒红素稳定性的详细研究比较 ,发现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 ,辣椒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则较差。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与辣椒红素的耐氧化性均较好 ,而三者的耐还原性都相对较弱。常见的金属离子对胭脂红素影响不明显 ,Fe3 + 、Fe2 + 、Al3 + 、Cu2 + 对紫红薯色素影响较明显 ,Fe2 + 和Al3 + 对辣椒红素也有影响。酸碱对辣椒红素影响较弱 ,但碱对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薯色素 辣椒红色素 胭脂红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宁 王艳辉 马润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 ,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文中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分数为 95 %酒精、石油醚和丙酮对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优的提取溶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丙酮... 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 ,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文中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分数为 95 %酒精、石油醚和丙酮对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优的提取溶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丙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 :每次提取时间为 3h ,提取温度为 30℃ ,提取每克辣椒所用溶剂总量为 2 5mL ,提取次数为 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红色素 提取技术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在仿真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甫生 庞杰 李文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探讨了辣椒红色素在仿真食品中的应用 ,并对其性质 ,着色效果和贮藏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仿真食品 应用 性质 着色效果
下载PDF
天然辣椒红色素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畅功民 陕方 +1 位作者 刘森 栗红瑜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根据辣椒生产现状 ,采用自行设计的加工浸提装置和分子蒸馏精制分离技术提取天然辣椒红色素 ,其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FAO/WHO和GB 。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天然色素 提取 精制 萃取 分子蒸馏
下载PDF
三相盐析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及不同辣椒品种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三红 王娇娇 +1 位作者 白宝清 张锦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0-277,共8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相盐析萃取体系(石油醚-乙腈-K2HPO4)分离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方法。在确立三相盐析体系组成的基础上,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萃取方式对目标产物分离的影响,以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通...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相盐析萃取体系(石油醚-乙腈-K2HPO4)分离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方法。在确立三相盐析体系组成的基础上,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萃取方式对目标产物分离的影响,以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优萃取分离条件为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10 min,蒸馏水、K2HPO4、乙腈和石油醚质量分数分别为44%、20%、20%和16%,三相混合溶剂处理辣椒样品粉末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分别富集于溶液的上相和中相,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对两萃取相中目标物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提取量较高分别为0.263 mg/g和1.412 mg/g。此方法可快捷、高效萃取分离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并对33种不同品种辣椒样品中的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聚类分析对不同辣椒品种进行评价,为辣椒品种的鉴定及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辣椒 盐析萃取 超声辅助 响应面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祥元 刘约翰 +1 位作者 高坤 孙俊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87,共6页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剂,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剂,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105 W,微波温度为42℃,微波时间为2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精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精制常规有机溶剂方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精制过的辣椒红色素,具有杂质少、溶残低、无异昧的特点,精制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临界二氧化碳 提取 精制 仪器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的改性、赋形、稳定性及椒多糖提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炎 叶秀娇 陈丽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混合乳化剂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物理改性 ,可以获得良好的乳化效果 ;经物理改性后的色素水溶液用琼脂、阿拉伯胶等赋型剂进行赋型 ,获得粉末辣椒红色素 ,该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用金属钙、镁、锌的乙酸盐为络合剂分别对粗辣椒红色素进... 采用混合乳化剂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物理改性 ,可以获得良好的乳化效果 ;经物理改性后的色素水溶液用琼脂、阿拉伯胶等赋型剂进行赋型 ,获得粉末辣椒红色素 ,该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用金属钙、镁、锌的乙酸盐为络合剂分别对粗辣椒红色素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辣椒红色素镁络盐和锌络盐的粉末产品 ;具有氧化能力的因素不利于色素的保存 ,添加 3%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 DL TP)或 DL TP/叔丁基对羟基甲苯 ( BHT) =( 2 /1) ,经两个月色素的保存率提高了 2 .6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改性 赋形 稳定性 多糖 提取
原文传递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及光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金青哲 齐策 +1 位作者 王兴国 王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辣椒红色素,得到黄色素酯和辣椒红素二酯,比较它们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辣椒红素二酯稳定性较高,4 d后仍有50%未被降解;避光存放3个月,辣椒红素二酯最稳定,降解率不到0.5%,而混合色素的稳定性降低。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素二酯 光稳定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红色素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燕飞 刘军海 +2 位作者 张迎 李燕 柳仁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4,126,共7页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因其具有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本文以95%乙醇为提取剂,利用超声协同微波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因其具有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本文以95%乙醇为提取剂,利用超声协同微波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微波时间等因素对辣椒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工艺影响因子,以辣椒红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23,超声波时间21m in,微波时间11m 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吸光度(得率)最高可达0.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声波 微波 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祥元 刘约翰 +1 位作者 高坤 孙俊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所提取产品的光谱特性及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用丙酮提取的辣椒红色素相对色素量最大,且色价高;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温度为35℃,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39.4。该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廉,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可供工业生产辣椒红色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嫄 柴志妮 +1 位作者 孟晓 徐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X期72-74,共3页
以多孔淀粉为吸附剂,明胶为壁材,对辣椒红色素包埋后喷雾干燥,制成辣椒红色紊微胶囊。通过对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和芯:壁材比例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包埋温度为80℃,包埋时间1h,芯壁材比例1:20时,色素包埋率达97%。微胶囊化... 以多孔淀粉为吸附剂,明胶为壁材,对辣椒红色素包埋后喷雾干燥,制成辣椒红色紊微胶囊。通过对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和芯:壁材比例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包埋温度为80℃,包埋时间1h,芯壁材比例1:20时,色素包埋率达97%。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的水溶性大大提高,且对光、热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多孔淀粉 微胶囊 稳定性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制备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樟彩 徐国华 +1 位作者 钱超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添加剂、饮料、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今用正己烷(60℃,液固比5:1,提取时间3.5 h,提取2次)从辣椒中提取得到辣椒红色素粗提物,再用液-液萃取法精制;重点考察了乙醇溶液的浓度、原料液和乙醇...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添加剂、饮料、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今用正己烷(60℃,液固比5:1,提取时间3.5 h,提取2次)从辣椒中提取得到辣椒红色素粗提物,再用液-液萃取法精制;重点考察了乙醇溶液的浓度、原料液和乙醇溶液比值、萃取次数等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一条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萃取过程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常温下,选用60%(V/V)乙醇水溶液作萃取剂,原料液和萃取剂的体积比值为4:1,萃取一次。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和辣椒素含量分别为87.3,0.16%,达到GB10783-2008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辣椒 液-液萃取 辣椒
下载PDF
干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书栋 杨博智 +2 位作者 张竹青 陈文超 戴雄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6,共5页
以干辣椒中所含辣椒红色素色价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干椒取样量和辣椒粉末粒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振荡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主要影响因素(转速、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为60℃,干辣椒取样量为20个,... 以干辣椒中所含辣椒红色素色价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干椒取样量和辣椒粉末粒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振荡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主要影响因素(转速、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为60℃,干辣椒取样量为20个,辣椒粉末粒径为380μm;辣椒红色素提取的适宜条件为转速230 r/min,温度50℃,时间4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用振荡法按适宜提取条件提取辣椒(干椒)红色素操作简便,提取率(辣椒红色素色价为10.68)高,方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红色素 色价 振荡提取法 响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