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瑞华 张秀丽 +2 位作者 乔琳琳 李静 杨珍珍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4例发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4例发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两组住院期间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干预前后自伤行为[采用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冲动性[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及家庭功能[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结果:观察组自伤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自伤行为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OS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ACESⅡ-CV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减轻自伤行为严重程度,减少患者冲动性行为的发生,提高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干预模式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艳萍 严芳 +3 位作者 王海岭 郭正军 赵晶媛 赵玉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25-1832,共8页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模式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缓解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系统中出院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电话随访及心理咨询,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互联网+”DBT训练,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正念训练、人际效能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6、12个月后,分别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抑郁状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最终对照组57例、干预组55例完成研究。组间与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组组内干预前后SIOSS、CERQ-C、MA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SIOSS评分、MADRS评分和CERQ-C评分中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CERQ-C评分中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互联网+”DBT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自杀意念,提高情绪控制水平,缓解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干预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
3
作者 闫瑞雪 范如超 赵淑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探究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 目的探究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行为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功能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采取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日记式心理教育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段登艾 邓燕 +1 位作者 张志雄 谷樟林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索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联合舍曲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诊断为伴有NSSI... 目的探索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联合舍曲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诊断为伴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先分入联合组(35例),再分入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服用舍曲林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合并DBT干预。分别于基线(T0)、6周后(T1)、6月后(T2)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进行测量,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T0时2组人口学资料、问卷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时自杀总分、HAMD、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存在组间差异(P<0.05),表现为联合组自杀总分、HAMD、消极应对分值降低更明显,积极应对分值提高更明显;2组自杀总分、HAMD、消极应对评分的差异存在时点×组别的交互作用。结论给予伴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提供DBT干预,能够降低HAMD分值,减少NSSI行为的发生,提高积极应对方式,摒弃消极应对方式,且持久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辩证行为疗法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有自杀想法,也可以不做自杀尝试——辩证行为疗法在高中生自杀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第8期48-51,共4页
辩证行为疗法是在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证实对自杀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心理教师应用辩证行为疗法对一名存在高风险自杀危机的高三年级男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综合运用正念技巧训练... 辩证行为疗法是在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证实对自杀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心理教师应用辩证行为疗法对一名存在高风险自杀危机的高三年级男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综合运用正念技巧训练、情绪调节技能、承受痛苦技巧、人际效能技巧等方法,通过6次干预,帮助该生恢复内心平衡、社会功能,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心理危机干预 抑郁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的临床研究:回溯与展望(综述)
6
作者 王礼军 程梦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91-1795,共5页
辩证行为疗法作为一种聚焦情绪的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其他伴随情绪失调问题的心理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已有研究存在研究方法的缺陷、临床效应的内部机制不明确、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不足,且在某些特定对象和情... 辩证行为疗法作为一种聚焦情绪的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其他伴随情绪失调问题的心理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已有研究存在研究方法的缺陷、临床效应的内部机制不明确、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不足,且在某些特定对象和情境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完善研究方法、探明作用机制及神经生理基础、加强治疗方法的比较与联合、扩展应用范围以及加大中国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情绪失调 边缘型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原文传递
辩证行为疗法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晓云 贺继平 +2 位作者 张晓宇 张丽娜 门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22-3925,共4页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辩证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1周、3周及6周的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率...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辩证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1周、3周及6周的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分、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治疗1周、3周及6周后,观察组的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评分、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及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辩证行为疗法应用于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可显著降低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率,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辩证行为疗法 自杀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8
作者 舒姝 刘将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59,共2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最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有效治疗方法。就辩证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模式、治疗阶段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国外最近的临床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将 舒姝 《医学与社会》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一种新兴的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心理疗法。通过对DBT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模式、治疗阶段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最近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DBT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策略应用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1-384,393,共5页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治疗策略 边缘人格障碍
下载PDF
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
11
作者 龙丽 叶宏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大学生群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现实困难时,易出现情绪困扰。获得情绪调节的技巧是该群体应对心理困境的必修课。辩证行为疗法以情绪调节为主要目的,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及相关策略,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手段帮助个体走出因不良情... 大学生群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现实困难时,易出现情绪困扰。获得情绪调节的技巧是该群体应对心理困境的必修课。辩证行为疗法以情绪调节为主要目的,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及相关策略,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手段帮助个体走出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心理困境。基于辩证行为疗法,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策略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改变非理性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正念技巧和情绪调节技巧的使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辩证行为疗法 大学生群体 情绪调节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佳丽 舒燕萍 +5 位作者 周曹 余明 郭新字 张金钮 李娜 王蒙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非自杀性自伤(NSSI)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学习成绩不佳、自尊心受伤、童年期经历虐待等均可导致青少年NSSI,同时有研究表明NSSI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故NSSI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 非自杀性自伤(NSSI)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学习成绩不佳、自尊心受伤、童年期经历虐待等均可导致青少年NSSI,同时有研究表明NSSI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故NSSI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青少年辩证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情绪失调的多成分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减少青少年NSSI和自杀企图为目标,主要应用于具有NSSI行为、自杀企图等暴力倾向的患者。本文旨在对辩证行为疗法及其对青少年NSSI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推动辩证行为疗法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治疗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对于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超华 徐彩霞 +2 位作者 徐国洪 李晓玲 张杏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在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96例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在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96例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辩证行为疗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及抑郁症状。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2、4、8周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实施辩证行为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自杀倾向 抑郁症
下载PDF
接纳承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岩岩 胡知仲 +1 位作者 卢梓航 胡茂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49,共4页
通过病理机制、哲学背景、治疗模式和症状应用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对比接纳承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之间的具体差异,以便帮助来访者实现其目标。尽管这两种心理治疗方法在病理机制解释和哲学背景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用心理僵化来解... 通过病理机制、哲学背景、治疗模式和症状应用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对比接纳承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之间的具体差异,以便帮助来访者实现其目标。尽管这两种心理治疗方法在病理机制解释和哲学背景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用心理僵化来解释心理疾病,侧重接纳的作用;而后者用情绪失调来解释心理疾病,侧重接受和改变之间的综合;但在治疗模式和症状应用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使用正念和隐喻技术,同时都用于治疗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承诺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在进食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靖 陈珏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进食障碍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障碍,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心理治疗。近二十年来,辩证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循证有效的心理疗法,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进食障碍的临床治疗中。许多研究表明,辩证行为疗法对进食障碍患者有... 进食障碍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障碍,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心理治疗。近二十年来,辩证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循证有效的心理疗法,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进食障碍的临床治疗中。许多研究表明,辩证行为疗法对进食障碍患者有效。本文旨在对辨证行为疗法及其在进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辨证行为疗法在我国的推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进食障碍 暴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 疗效 综述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畅 廖小利 +1 位作者 欧建君 李亚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187-1191,共5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精神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国际上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以心理治疗为主,辩证行为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实施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频率,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目前,我...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精神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国际上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以心理治疗为主,辩证行为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实施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频率,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目前,我国辩证行为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辩证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治疗模式及其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和实际效果等,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心理治疗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胡丹 及若菲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5期477-481,共5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由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演变而来,强调接受与改变之间的平衡,是一种以辩证法为特征的新型心理疗法。目前主要用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自杀行为的治疗,在其他疾病中的疗效研究也处于进展阶段。通过阐述DBT的起源、... 辩证行为疗法(DBT)由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演变而来,强调接受与改变之间的平衡,是一种以辩证法为特征的新型心理疗法。目前主要用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自杀行为的治疗,在其他疾病中的疗效研究也处于进展阶段。通过阐述DBT的起源、理论体系及其最新进展,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BT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展示其广泛的适应症和应用前景。同时对DBT在东方国家的推广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 自杀行为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在非自杀性自伤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大芹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本文目的是系统分析辩证行为疗法(DBT)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NSSI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发展、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NSSI已正式纳入《... 本文目的是系统分析辩证行为疗法(DBT)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NSSI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发展、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NSSI已正式纳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疾病的诊断之中,但其治疗方式尚未确定,亟待研究。已有研究显示,DBT对NSSI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NSSI患者负性情绪、减少自伤次数,但此方法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对于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银春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67-3470,共4页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对于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9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对于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9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辩证行为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急性反应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NE、5-HT、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血清中MBP、NS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BDN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接受辩证行为疗法干预,可有效优化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整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倾向 辩证行为疗法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效果研究进展——来自脑功能影像的证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泓志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本文拟针对目前辩证行为疗法(DBT)治疗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效果及影像学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为NSSI的DBT治疗提供参考。NSSI在人群中发生率极高,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威胁。DBT对NSSI的干预具有一定的优势。已有研究初步揭示了DB... 本文拟针对目前辩证行为疗法(DBT)治疗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效果及影像学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为NSSI的DBT治疗提供参考。NSSI在人群中发生率极高,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威胁。DBT对NSSI的干预具有一定的优势。已有研究初步揭示了DBT对NSSI患者带来的脑神经影响,为DBT治疗的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从DBT治疗NSSI的效果及其脑影像学证据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DBT治疗NSS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治疗 F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