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缘薄膜介电测量中的电极边缘效应误差分析
1
作者 李俊 郑飞虎 +1 位作者 徐阳 张冶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接触法和非接触法作为两种常用的聚合物薄膜相对介电常数测量方法,在其测量过程中电极边缘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来源。但电极边缘效应引起的误差难以量化,为解决该问题,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三电极结构进行建模仿真,分别得到接触法和非... 接触法和非接触法作为两种常用的聚合物薄膜相对介电常数测量方法,在其测量过程中电极边缘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来源。但电极边缘效应引起的误差难以量化,为解决该问题,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三电极结构进行建模仿真,分别得到接触法和非接触法中变电容法的电极边缘效应误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电容法的电极边缘效应远大于接触法的电极边缘效应。以电极边缘效应误差不高于0.50%为标准,当薄膜厚度小于40μm时,接触法的电极边缘效应可忽略不计,而对于变电容法只有薄膜厚度小于30μm,其电极边缘效应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介电常数 聚合物薄膜 电极边缘效应 三电极法
下载PDF
基于边缘效应理论的居住区边缘空间优化设计——以重庆广益街居住区为例
2
作者 王冬 周婷婷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居住区边缘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之间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的载体,承担着居住区与城市异质空间之间资源交换的功能。然而就目前而言,居住区边缘空间普遍存在着与城市分离、封闭性过强、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形式单一、缺乏人性关怀等系列问题... 居住区边缘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之间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的载体,承担着居住区与城市异质空间之间资源交换的功能。然而就目前而言,居住区边缘空间普遍存在着与城市分离、封闭性过强、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形式单一、缺乏人性关怀等系列问题。该文针对现存问题,以重庆广益街居住区为例,引入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理论,建立“柔化—融合—共生”的策略框架,以期柔化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硬性分隔,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形象,激活城市空间活力,为类似的居住区边缘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边缘空间 边缘效应 柔化 融合 共生
下载PDF
RTM工艺过程的缺陷形成分析及边缘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一奇 张新齐 +2 位作者 王超群 冯振杨 桑云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中,边缘效应很容易导致制件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在纤维增强体和模具模腔之间的间隙区域树脂的流动阻力小,使得树脂在这一区域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达西定律并结合流体体积(V... 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中,边缘效应很容易导致制件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在纤维增强体和模具模腔之间的间隙区域树脂的流动阻力小,使得树脂在这一区域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达西定律并结合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树脂在纤维增强体中的流动模型,开展RTM工艺边缘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边缘效应的影响,同时研究树脂粘度及树脂注射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于流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RTM工艺的改善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工艺 边缘效应 数值模拟 缺陷 VOF
下载PDF
生物系统边缘效应定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卫丽 高亮 +1 位作者 杜心田 李新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5期99-102,共4页
自从边缘效应概念提出后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其进行了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试验和调查 ,综合他人的相关文献报道 ,总结提出了生物系统边缘效应的三大定律 ,即边缘效应发生率、边缘效应态势率和边缘效应递减率 。
关键词 生物系统 边缘效应定律 农业 生产 应用 边缘效应发生率 边缘效应态势率 边缘效应递减率
下载PDF
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
5
作者 马宏伟 王浩添 +2 位作者 张广明 陈渊 董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9-1109,共11页
封装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对封装内部焊点的无损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研究微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装载有倒装芯片封装的试验... 封装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对封装内部焊点的无损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研究微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装载有倒装芯片封装的试验样板,并利用热循环加速试验对样板进行老化处理。每4个试验周期,样板取出进行超声数据采集以监测焊点退化。其次,通过有限元仿真深入研究了超声波在电子封装内部的传播机制,建立了焊点超声图像几何特征与焊点实际物理特征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提取算法,优化了焊点超声图像中心区域的定位。最后,通过焊点图像中心区域的亮度变化,确定了不同位置焊点的失效周期。利用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将研究结果与以往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边缘检测算法在处理低质量焊点图像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能够得到清晰的单像素边缘;在焊点可靠性评价中,相较于以往的方法,均方根误差从137.11增强至41.23,检测精度提高了69.96%,大幅提升了焊点可靠性评价的准确性。这为微电子封装焊点的无损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无损评价 可靠性 边缘效应 焊点 热循环加速试验
下载PDF
光学元件数控单轴加工中的边缘效应控制建模方法
6
作者 单海洋 李春林 +2 位作者 郭文 张兆健 沈自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边缘效应严重制约了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型技术(CCOS)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工具盘在加工工件边缘时的定量去除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将加工工件、工具盘尺寸,磨削压力、速度... 边缘效应严重制约了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型技术(CCOS)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工具盘在加工工件边缘时的定量去除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将加工工件、工具盘尺寸,磨削压力、速度、时间,磨削点位等加工参量进行数学建模,建立边缘去除函数模型,精确计算边缘压力分布和磨削累计时间。随着工具盘在工件边缘露边量增加,工具盘压力呈指数级增长。工件磨削累计时间随工具盘中心点位不同呈现分段变化规律。研发单轴机数控设备,利用工具盘沿工件边缘母线点位移动方式,进行边缘效应控制研究。通过实验精确求出Preston方程比例系数k,验证模型仿真与实际加工结果吻合性,准确度达到91.9%。数控单轴机修边方法和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实际研磨抛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边缘效应 数控单轴机
下载PDF
光学反射镜CCOS研磨阶段边缘效应控制技术
7
作者 于秋跃 郭文 +5 位作者 王经华 栗孟娟 吕天斌 于长锁 李依伦 赵子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2,共7页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COS)广泛应用于反射镜的研抛过程,其去除函数通常选用去除效率高、去除稳定的近高斯形函数,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边缘翘边现象,严重影响反射镜的加工效率和面形收敛率。针对CCOS研磨过程中出现的边缘效...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COS)广泛应用于反射镜的研抛过程,其去除函数通常选用去除效率高、去除稳定的近高斯形函数,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边缘翘边现象,严重影响反射镜的加工效率和面形收敛率。针对CCOS研磨过程中出现的边缘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多自由度机械手的无偏心加工技术,对无偏心工具头的去除函数进行了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工压力、磨头转速和驻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无偏心盘修边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加工压力、磨头转速、磨盘悬挂比以及加工区域等加工参数进行合理调控,无偏心盘可以对翘边进行有效去除,且加工后面形平坦,可以很好地解决边缘效应问题。最后,针对研磨阶段提出了新的工艺流程:采用有偏心修形和无偏心修边相结合的工艺加工方式,可以快速提高反射镜面形加工的收敛效率,实现高效、高精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边缘效应 CCOS 反射镜
原文传递
MEMS电容型器件边缘效应研究
8
作者 胡钧铭 戴强 +2 位作者 刘军 徐江 宋丹路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MEMS电容型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其电容通常情况下为非正对的极板,边缘效应不容忽视。为解决此问题,基于保角映射变换和复变函数相关理论,通过继承传统模型并加以修正,得出电容极板在非正对情况下的边缘效应模型。经过与有限元仿真、传统He... MEMS电容型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其电容通常情况下为非正对的极板,边缘效应不容忽视。为解决此问题,基于保角映射变换和复变函数相关理论,通过继承传统模型并加以修正,得出电容极板在非正对情况下的边缘效应模型。经过与有限元仿真、传统Heerens模型、Huang模型的对比,表明当电容极板从正对到完全移开的过程中,本文模型与有限元仿真的误差在10%~20%之间,优于传统Heerens模型与Huang模型。进一步,根据本文模型,当极板重合度低于40%时,边缘效应呈快速增长,此时其电容值可用本文模型进行计算。以上结论均得到了MEMS阵列电容数字式实验验证。研究对电容型MEMS器件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具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模型 MEMS电容型器件 保角映射变换 有限元仿真
原文传递
基于边缘效应的西北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丛霞 周玉婷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87-94,共8页
将生态边缘效应理论运用于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问题研究,探索适应西北地区特殊区情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有助于拓展生态边缘效应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对探索西北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意义重大。在乡村这一复杂“人化... 将生态边缘效应理论运用于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问题研究,探索适应西北地区特殊区情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有助于拓展生态边缘效应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对探索西北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意义重大。在乡村这一复杂“人化自然”巨系统中,推进乡村振兴,必然存在着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与经济建设子系统、文化建设子系统、政治建设子系统与社会建设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生态宜居”乡村边缘优势效应,需要合理确立乡村“生态宜居”的阶段性及渐进性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科学把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度”,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以确保总体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 西北地区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对中国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影响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国举 张强 +3 位作者 白虎志 赵鸿 王润元 张峰举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试验研究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进行补充灌溉和升高CO2浓度能够有效提高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与没有CO2浓度升高比较,当CO2浓度升高40-160μmol/mol时,春小麦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面积增加1.8-3.6 m^2。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补充灌溉60... 试验研究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进行补充灌溉和升高CO2浓度能够有效提高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与没有CO2浓度升高比较,当CO2浓度升高40-160μmol/mol时,春小麦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面积增加1.8-3.6 m^2。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补充灌溉60 mm与补充灌溉30 mm比较,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有显著变化。特别是将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进行组合,较没有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比较,春小麦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面积提高了300%-500%。同时研究还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田间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系数。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进行组合较没有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比较,边缘效应系数提高4.0-6.7。因此,CO2浓度升高与补充灌溉组合对提高春小麦边缘效应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面积 边缘效应系数 气候变化 春小麦 补充灌溉
下载PDF
时域视差降低激光三角测量系统中的边缘效应误差
11
作者 魏烨 秦少谦 吕盼稂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3年第4期93-95,98,共4页
探究了激光三角测量系统中因激光散斑和边缘效应所造成噪声的规律,基于时域视差理论结合激光线方向成像的窄带灰度分布性质的方法,计算目标窄带中实际边缘位置的空间数据,对原有测量结果进行误差补偿。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散斑影响中... 探究了激光三角测量系统中因激光散斑和边缘效应所造成噪声的规律,基于时域视差理论结合激光线方向成像的窄带灰度分布性质的方法,计算目标窄带中实际边缘位置的空间数据,对原有测量结果进行误差补偿。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散斑影响中边缘效应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时域视差技术补偿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激光三角系统在存在散斑边缘效应场景的测量结果的整体误差,同时保证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视差 激光三角法 散斑噪声 边缘效应 中心线提取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法的边缘效应对电解铜箔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12
作者 蔡瑞 高世凯 +2 位作者 沈清华 李学雷 詹一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0期0167-0171,共5页
以硫酸铜体系电解铜箔为对象,建立二维电解模型,根据实际工艺参数设置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基于水平集法解决镀层变化过程中的拓扑问题,采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对电解液中离子的扩散过程及镀层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阴阳极边缘效应... 以硫酸铜体系电解铜箔为对象,建立二维电解模型,根据实际工艺参数设置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基于水平集法解决镀层变化过程中的拓扑问题,采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对电解液中离子的扩散过程及镀层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阴阳极边缘效应对电解铜箔性能、电流分布及电解质浓度的影响,掌握边缘效应对电解铜箔性能的影响,最终为阳极槽及阳极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法 电流分布 电解铜箔 边缘效应
下载PDF
边缘效应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广静 吴兆录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边缘效应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有效发挥与利用,对于系统的协调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边缘效应已有的相关研究出发,结合旅游区域系统的发展,提出旅游边缘效应与旅游边缘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旅游... 边缘效应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有效发挥与利用,对于系统的协调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边缘效应已有的相关研究出发,结合旅游区域系统的发展,提出旅游边缘效应与旅游边缘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旅游边缘效应与旅游区发展的机制问题,并指出如何发挥边缘效应,促进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 旅游边缘 旅游边缘效应
下载PDF
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的挖掘与创造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大方 宋春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引用生态学的边缘效应理论,从旅游边缘效应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查干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查干湖旅游区的特征和优势,进一步指出如何在该区域旅游、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几个方面发挥边缘效应,以促进查干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边缘效应 旅游规划 旅游边缘效应
下载PDF
聚城市人文边缘效应 建宜居宜业惠州
15
作者 李文珊 《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共3页
惠州市具备形成城市生态边缘效应的地理位置。惠州市应该不断优化城市生态边缘效应,主动积极地将这种城市生态边缘效应转化成城市人文边缘效应,培育城市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特质,持续集聚市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稀缺性发展资源,从... 惠州市具备形成城市生态边缘效应的地理位置。惠州市应该不断优化城市生态边缘效应,主动积极地将这种城市生态边缘效应转化成城市人文边缘效应,培育城市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特质,持续集聚市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稀缺性发展资源,从而促进宜居宜业惠州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宜居宜业 生态边缘效应 城市人文边缘效应
下载PDF
斑块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46
16
作者 陈利顶 徐建英 +1 位作者 傅伯杰 吕一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7-1832,共6页
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 (斑块 )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但由于景观性质、研究目标和斑块形状的变化 ,边缘效应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差异较大。核心斑块与周边景观之间的相似性既可以增强边缘效应 ,也可以减弱边缘效应。正确理解... 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 (斑块 )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但由于景观性质、研究目标和斑块形状的变化 ,边缘效应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差异较大。核心斑块与周边景观之间的相似性既可以增强边缘效应 ,也可以减弱边缘效应。正确理解和确定边缘效应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对野外环境观测数据的科学使用。许多情况下 ,由于未能正确认识一个生态系统(斑块 )的边缘效应 ,时常会将在边缘效应地区获得的数据与系统内部核心区的观测数据混淆使用 ,得出一些不科学的结论。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对于进行科学的野外环境观测 ,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定量评价生态系统 (斑块 )的边缘效应目前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分析边缘效应的概念和影响因子出发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提出了开展定量评价斑块边缘效应的方法 ,并探讨了定量研究边缘效应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边缘效应 景观适宜性 GIS 滑动窗口
下载PDF
边缘效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地群落交错带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7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1 位作者 周红章 杨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森林边缘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多样性差异,在科级水平上探讨边缘效应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共设5个重复样带(间距大于500m);每个样带以距离梯度(25m)的方式设置样点,... 本文研究了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森林边缘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多样性差异,在科级水平上探讨边缘效应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共设5个重复样带(间距大于500m);每个样带以距离梯度(25m)的方式设置样点,分别由边缘深入到森林内部和草地中央100m,共设45个样点,通过巴氏罐诱法调查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化。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4736号,隶属于28个科,步甲科、隐翅虫科和叩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9.5%、23.5%和13.0%,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甲虫的个体数量从森林内部、边缘到周围草地依次降低,而科多样性和均匀度则依次增高,都达到了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排序表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而森林边缘的群落组成与两者都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反映了森林边缘的地表甲虫群落已经与森林内部的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分化,除了森林物种成分外,还包含了若干从周围草地环境扩散来的物种成分。从季节动态看,森林边缘和森林内部在丰富度和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曲线方面相似性更高;捕食类和腐食类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在森林内部和边缘相似性更高,而植食类则在森林边缘和草地的相似性更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枯落物覆盖率是影响地表甲虫科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枯落物厚度和林冠层覆盖率是决定甲虫个体数量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边缘已经与森林内部生境发生分化,而且正在加剧的森林片断化进程将会产生更多的森林边缘,因此,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是保护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甲虫 边缘效应 多样性 群落交错带 森林片断化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格氏栲群落林窗边缘效应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1 位作者 李俊清 林荣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21-1426,共6页
应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森林群落林窗的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格氏栲群落的38个林窗样地不同部位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 应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森林群落林窗的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格氏栲群落的38个林窗样地不同部位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7~1.3左右;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3~1.8左右,林窗边缘区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有增大物种多样性的趋势,林窗的面积及林窗所在的森林群落类型,都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林窗的边缘效应强度产生影响。从而为格氏栲群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群落 林窗 物种多样性 边缘效应
下载PDF
边缘效应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戈峰 门兴元 +2 位作者 苏建伟 刘向辉 丁岩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4,共4页
比较了棉田中间棉株与边缘棉株上害虫、天敌的种群动态 ,分析了边缘效应对棉株 害虫 天敌能量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棉田边缘棉株上第 2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比其中间棉株高出 1.94倍 ;第 3代棉铃虫发生量比棉田中间要低 6 2 .12 % ;第 ... 比较了棉田中间棉株与边缘棉株上害虫、天敌的种群动态 ,分析了边缘效应对棉株 害虫 天敌能量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棉田边缘棉株上第 2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比其中间棉株高出 1.94倍 ;第 3代棉铃虫发生量比棉田中间要低 6 2 .12 % ;第 4代棉铃虫比中间棉株高 12 .5 % .棉田边缘棉株上苗蚜发生量比棉田中间要高出 1.0 9倍 ,伏蚜和秋蚜的数量比棉田中间分别低 97.73%和 37.70 % .棉田边缘棉株上捕食性瓢虫、蝽类、蜘蛛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低于棉田中间的数量 ,分别为棉田中间的 73.81%、35 .79%、5 2 .90 %和 39.11% ;棉田边缘棉株上害虫群落多样性高于棉田中间 ,而天敌群落的多样性低于棉田中间 ;棉田边缘的光能利用率和生产力比棉田中间的值要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害虫 天敌 生产力 边缘效应
下载PDF
河岸带的边缘结构特征与边缘效应 被引量:34
20
作者 夏继红 林俊强 +1 位作者 姚莉 王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河岸带是一个典型的边缘区,根据河岸带纵向空间的镶嵌性、横向空间的过渡性、垂向空间的成层性以及时间分布的动态性等边缘结构特征,提出了河岸带边缘效应的概念.指出河岸带边缘效应是河岸带在结构、状态、行为和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 河岸带是一个典型的边缘区,根据河岸带纵向空间的镶嵌性、横向空间的过渡性、垂向空间的成层性以及时间分布的动态性等边缘结构特征,提出了河岸带边缘效应的概念.指出河岸带边缘效应是河岸带在结构、状态、行为和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独特性,这种边缘效具有过渡性、动态变化涨落、易超承载运行等特点,并具体表现为地理边缘效应、生态边缘效应、缓冲边缘效应以及社会边缘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边缘结构 边缘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