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C-myc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祁玉林 何秀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20-3922,共3页
目的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人C-myc癌基因产物(C-myc)和突变型P53基因(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68例作为观察组,49例老年人骨样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RDX-... 目的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人C-myc癌基因产物(C-myc)和突变型P53基因(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68例作为观察组,49例老年人骨样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RDX-1、C-myc和P5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PRDX-1、C-myc和P5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RDX-1、C-myc和P53表达与肿瘤最大径、转移、分期及脉管浸润相关。观察组PRDX-1和P53、C-myc和P53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PRDX-1、C-myc和P53高表达,不仅可以促进骨肉瘤的恶变进程,还可以使肿瘤处于高度增殖状态。PRDX-1和C-myc对肿瘤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对P53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 C-MYC P5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术后组织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2和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大伟 姜文清 李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631-3633,共3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2和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95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75例结肠管状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组,75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2和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95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75例结肠管状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组,75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PRDX1、2和3的表达。结果三组中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径、浸润深度、脉管内瘤栓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PRDX1、2和3之间的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癌术后组织中PRDX1、2和3高表达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三者间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 PRDX2 PRDX3
下载PDF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臣 薛鸣 高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RDX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RDX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株,分组转染成空白对照组、siRNA-NC组、PRDX1-siRNA转染组。检测不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PRDX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8.1%(50/86)、23.3%(20/86)、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7%(3/82),PRDX1在乳腺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且PRDX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②TT检测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时,siRNA-NC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6%、1.7%、2.4%,PRDX1-siRNA组分别为5.6%、15.3%、38.4%,PRDX1-siRNA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于空白组与siRNA-NC组(P<0.05)。③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空白组、siRNA-NC组、PRDX1-siRNA组的凋亡率分别为(7.7±1.3)%、(7.4±1.5)%、(25.7±4.2)%,PRDX1-siRNA的肿瘤凋亡率最高。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siRNA-NC组的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PRDX1-siRNA组中PI3K蛋白、AKT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PRDX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在MCF7乳腺癌细胞株中,抑制PRDX1表达水平可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RNA干扰
下载PDF
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高标 李向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x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80例,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染色及RT-PCR法观察Prx1蛋白和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x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80例,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染色及RT-PCR法观察Prx1蛋白和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Prx1蛋白差异性表达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Prx1主要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胞质中表达。Prx1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rx1的表达与有无血管侵犯(P〈0.01)和TNM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包膜是否完整及甲胎蛋白(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Prx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阿魏酸钠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减轻缺氧缺血胚胎大鼠氧化应激反应
5
作者 黄一伟 郜萌 +4 位作者 牟宸希 徐伟靖 孙逊 陈天浩 徐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9-536,共8页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胚胎大鼠大脑的干预作用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和雄鼠,按照3∶1比例合笼获得怀孕的雌鼠。然后将孕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氧缺...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胚胎大鼠大脑的干预作用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和雄鼠,按照3∶1比例合笼获得怀孕的雌鼠。然后将孕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组(HIE)、SF低剂量组(HIE+SF-L)和SF高剂量组(HIE+SF-H)。通过无创止血钳夹闭子宫两侧动脉和卵巢血管法制备胚胎大鼠HIE模型。SF治疗组腹膜腔注射SF。采用HE染色观察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还原酶1(PRDX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胚胎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PRDX1蛋白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miR-216b-3p的表达以及Nrf2和PRDX1的mRNA表达;WST-8法和TB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对比,HIE组胚胎大鼠的大脑损伤加重,病理改变明显;HIE组中Nrf2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降低(P<0.05),PRDX1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miR-216b-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Nrf2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PRDX1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显著下调,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HIE组对比,各剂量SF组的大脑皮质病理结构明显改善,脑损伤减轻;Nrf2和PRDX1的蛋白表达、mRNA水平以及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上升(P<0.05);miR-216b-3p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以SF高剂量组下调最为显著(P<0.05);并且SOD活性显著上调,MDA含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SF通过miR-216b-3p/Nrf2信号通路在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减轻胚胎大鼠受到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 大鼠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对胃癌细胞凋亡、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檀碧波 李勇 +2 位作者 赵群 范立侨 刘庆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对人胃癌细胞株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RDX1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的表达.合成针对PRDX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对人胃癌细胞株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RDX1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的表达.合成针对PRDX1的小干扰RNA(siRNA)并制备慢病毒载体LV-PRDX1-siRNA,转染AGS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Real-time PCR及Westem blot检测凋亡、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GC7901、AGS细胞中PRDX1的mRNA(1.049±0.124、1.597±0.103)和蛋白(0.873 ±0.135、1.083±0.204)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GES-1细胞(mRNA:0.451 ±0.060、蛋白:0.305±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162、48.432,P<0.01).LV-PRDX1-siRNA转染AGS细胞后,细胞的凋亡率[48 h:(19.383 ±2.010)%,96 h:(26.875±4.337)%]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8 h:(4.648±1.146)%、96 h:(8.849 ±1.361)%]、阴性病毒对照组[48 h:(5.539 ±0.778)%、96 h:(9.414±1.183)%,F=206.260、85.681,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F=29.508,P<0.01).LV-PRDX1-siRNA转染后AGS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生存素(Survivin)表达降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增高(F =44.219、32.780、74.801,P<0.01),黑色素瘤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变化不明显(F =0.250,P>0.05);转染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 Ⅰ均明显增高(F=30.332、24.260,P<0.01).结论 PRDX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增高,抑制PRDX1表达能够通过调控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而促进细胞凋亡及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 自噬 靶基因
原文传递
血清CCL11、PRDX1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勇 杨文义 +3 位作者 华静 梁晗 程序 魏书堂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 chemokine ligand 11,CCL11)、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peroxiredoxin 1,PRDX1)的表达水平与肠道菌群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 chemokine ligand 11,CCL11)、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peroxiredoxin 1,PRDX1)的表达水平与肠道菌群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68例IBD患者作为IBD组,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qRT-PCR法检测血清中CCL11、PRDX1表达水平;通过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计算粪便中肠道菌群数量;采用ELISA、鲎试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CL11、PRDX1表达水平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BD组的血清中CCL11、PRDX1水平、CDAI评分和May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L11与PRDX1呈正相关(P<0.05),CCL11、PRDX1与CDAI评分、Mayo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IBD组肠球菌、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D患者血清CCL11、PRDX1的表达水平与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呈负相关(P<0.05);IBD组D-乳酸、内毒素、DAO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D患者血清CCL11和PRDX1的表达水平与D-乳酸、内毒素、DAO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IBD患者血清CCL11、PRDX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且与肠道菌群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 CC趋化因子配体11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Prdx1、Prdx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李淑红 薛惠英 刘现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3(Prdx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确诊的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64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3(Prdx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确诊的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64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56例、浆液性囊腺瘤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三组标本中的Prdx1、Prdx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卵巢浆液性腺癌的Prdx1、Prdx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量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的Prdx1、Prdx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量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浆液性腺癌患者Prdx1、Prdx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dx1、Prdx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其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对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3 卵巢癌
下载PDF
玉米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雷 王蕾蕾 +1 位作者 程备久 范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9,共6页
植物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是巯基依赖的过氧化物酶,通过催化的Cys残基还原过氧化氢,依赖NADPH的叶绿体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保持BAS1的还原态。玉米含有两种BAS1:2-CysPrxA和2-CysPrxB。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幼叶中克隆了编码成熟2-CysPrxA... 植物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是巯基依赖的过氧化物酶,通过催化的Cys残基还原过氧化氢,依赖NADPH的叶绿体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保持BAS1的还原态。玉米含有两种BAS1:2-CysPrxA和2-CysPrxB。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幼叶中克隆了编码成熟2-CysPrxA的基因,并将蛋白Cys34残基突变成Ser34。SDS-PAGE显示纯化的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为一条主带,分子量约为23kDa;体外蛋白结合实验表明纯化的叶绿体硫氧还蛋白还原酶通过分子间二硫键结合纯化的2-CysPrxA的C34S突变体,非还原SDS-PAGE显示纯化的野生型2-CysPrxA含有分子间二硫键组成的二体,而纯化的C34S突变体呈现单体,巯基专一性标记化合物AMS修饰及活性分析表明纯化的BAS1还原态是催化还原过氧化氢所所必须的,它由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及其辅酶NADPH所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2-Cys PrxA) 叶绿体硫氧还蛋白还原 玉米 功能分析
原文传递
Prx-1基因沉默对TGF-β_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ROS水平、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宝欣 刘英宇 +4 位作者 魏中秋 梁婷婷 范玉磊 杨方 孙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Prx-1)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氧簇(ROS)水平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分为对照组、TGF-β1组、阴性转染组和实验... 目的观察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Prx-1)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氧簇(ROS)水平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分为对照组、TGF-β1组、阴性转染组和实验组。阴性转染组和实验组分别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阴性对照siRNA及设计好的3个Prx-1 siRNA(Prx-1 siRNA-209、Prx-1 siRNA-289、Prx-1 siRNA-453),培养48 h,real-time PCR法检测Prx-1 mRNA,选取转染Prx-1 siRNA-453的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给予TGF-β1(5μg/L)刺激。TGF-β1刺激24 h后,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实验检测ROS水平;TGF-β1刺激45min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KT蛋白。结果对照组、TGF-β1组、阴性转染组、实验组OD值分别为0.56±0.07、0.81±0.10、0.88±0.18、1.16±0.18,ROS水平分别为2 922±291、4 348±484、4 660±375、5 415±436;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及ROS水平与其余三组相比,P均<0.01;TGF-β1组、阴性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对照组、TGF-β1组、阴性转染组、实验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05、0.60±0.07、0.57±0.07、0.77±0.09;实验组与其余三组相比,P均<0.01;TGF-β1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Prx-1基因沉默可增强TGF-β1对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诱导作用,上调细胞内ROS水平和p-AKT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成纤维细胞 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1 基因沉默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增殖 活性氧簇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miR-58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红 冯继红 +2 位作者 丁婷婷 泮红飞 罗军敏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miR-58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正常结直肠细胞株FHC,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miR-581 mimics,对照组加入vector;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结... 目的探究miR-58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正常结直肠细胞株FHC,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miR-581 mimics,对照组加入vector;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正常结直肠细胞株FHC中miR-581的表达;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581 mimics组和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SW62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581与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的相互作用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581对SW620细胞中PRDX1表达的影响。将SW620细胞分为两组,miR-581 mimics组转染miR-581mimics,miR-581+PRDX组将PRDX1质粒与miR-581 mimics共转染,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RDX1干预后miR-581对SW62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HT29相比,miR-581在高侵袭性细胞株SW620中表达最低;SW620细胞转染miR-581 mimics后,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P均<0.05)。miR-581能与PRDX1 3'UTR特异性结合,抑制PRDX1蛋白表达;miR-581+PRDX1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低于miR-581 mimics组(P均<0.05)。结论 miR-581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RDX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RNA-581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PRDX1、IL-17A表达与肠道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雍海江 袁春辉 苏国忠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PRDX1)、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肠道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16例IBS患者(IBS组)进行研究;并以同期1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受试...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PRDX1)、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肠道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16例IBS患者(IBS组)进行研究;并以同期1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RDX1、IL-17A、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以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肠道症状;分析IBS患者血清PRDX1、IL-17A水平、IBS-SSS评分与IL-10、MDA关系及PRDX1、IL-17A表达水平与IBS-SSS评分相关性;对影响IBS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BS组患者胃肠道感染史比例、血清PRDX1、IL-17A、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BS组患者IBS-SSS评分为(345.36±112.58)分;IBS患者血清IL-17A水平、IBS-SSS评分与IL-10呈负相关(r=-0.367、-0.536,P<0.05),血清PRDX1水平、IBS-SSS评分与MDA(r=0.374、0.503,P<0.05),血清PRDX1、IL-17A表达水平与IBS-SSS评分(r=0.562、0.584,P均<0.05)均呈正相关;血清PRDX1、IL-17A水平、IIBS-SSS、MDA评分为IBS发生的危险因素(95%CI:1.017~2.446、1.097~2.598、1.292~2.955、1.146~2.925,P均<0.05)。结论IBS患者血清PRDX1、IL-17A均表达上调,PRDX1、IL-17A均与IBS-SSS呈正相关,两者可能与IL-10、MDA、肠道症状相互影响,从而在IBS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 白细胞介素-17A 肠道症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