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铸就一个“过滤气泡”?——基于媒介环境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方正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意识形态与社会空间具有双向互构的内在逻辑勾连。作为数字化生存的实践场域,数字空间的内在价值禀赋要求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性空间地位。新时代建立以主流价值为基石的数字秩序结构,面临着多重消解性的空间困境:数字媒介对信息流... 意识形态与社会空间具有双向互构的内在逻辑勾连。作为数字化生存的实践场域,数字空间的内在价值禀赋要求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性空间地位。新时代建立以主流价值为基石的数字秩序结构,面临着多重消解性的空间困境:数字媒介对信息流动性的释放与议题设置权的竞夺,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感知;智能算法圈群化价值构造与数字平台的块垒化共在,割裂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分布;算法信息对日常生活域的占领与非理性数字生态的构造,筑就了失衡性意识形态空间结构;数字资本对个体性空间的虚构与公共性话语的解构,滞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流动。构造建基于社会主义价值伦理的良性数字信息生态,要使刚性制度规范与柔性文化治理相协同,推动信息生态的治理性“过滤”;重置智能算法技术的价值内嵌,完成信息生态的技术性“过滤”;破除平台信息资源流通的空间壁垒,落实信息生态的平台性“过滤”;激活数字主体参与信息环境建构的自觉意识,实现信息生态的自主性“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主流意识形态 过滤气泡 媒介环境 空间结构
下载PDF
“过滤气泡”现象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与应对策略——基于网络意识形态视角
2
作者 胡筱萌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伴随着智能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形成以信息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过滤气泡”现象。“过滤气泡”现象由媒体、科技、个人共同构筑形成,既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深陷信息“孤... 伴随着智能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形成以信息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过滤气泡”现象。“过滤气泡”现象由媒体、科技、个人共同构筑形成,既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深陷信息“孤岛”,沦为“沉默的螺旋”,引发价值认同固有强化、主流价值传播式微等不利于价值观养成的风险,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为降低“过滤气泡”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校可以从思想引领、技术创新、主体塑造、空间营造等策略协同突破,共同推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高效精准传播,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网络意识形态 大学生 价值观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3
作者 杜德省 赵梦洁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9期131-134,156,共5页
“过滤气泡”是用户个性需求、算法推荐技术和资本争夺流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作为“智能隔离状态”的一种指认,“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具有负面影响:其一,过度筛选致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弱化;其二,同质推送诱发大学生的价值认... “过滤气泡”是用户个性需求、算法推荐技术和资本争夺流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作为“智能隔离状态”的一种指认,“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具有负面影响:其一,过度筛选致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弱化;其二,同质推送诱发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固化;其三,圈层区隔加速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撕裂。消解“过滤气泡”的负面影响,应着力激发个体主观力量、优化算法推荐机制、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进而增强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凝聚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生成逻辑 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过滤气泡”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究
4
作者 徐静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过滤气泡”现象在大数据推荐算法的助力下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它的产生及蔓延既有技术发展这个先决条件,也有网络平台和用户追捧这样的市场基础。文章从先决条件、动力基础、现实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过滤气泡”的成因,认为“过滤... “过滤气泡”现象在大数据推荐算法的助力下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它的产生及蔓延既有技术发展这个先决条件,也有网络平台和用户追捧这样的市场基础。文章从先决条件、动力基础、现实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过滤气泡”的成因,认为“过滤气泡”会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造成思想固化、对主流价值观理解不透彻等不良影响产生,并提出加强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提升大学生信息判断能力、增强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效能等措施,以期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其透过“泡泡”去认知和审视真实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大学生 价值观
下载PDF
互联网“过滤气泡”现象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5
作者 钮妞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8期175-177,共3页
手机屏幕上不断滑动的手指,每一下轻点和触碰所引发的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都能让大数据精准地发现受众的兴趣所在,为受众生产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推荐,导致互联网产生了一... 手机屏幕上不断滑动的手指,每一下轻点和触碰所引发的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都能让大数据精准地发现受众的兴趣所在,为受众生产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推荐,导致互联网产生了一种“过滤气泡”的现象,受众困在“泡泡”里接收着被窄化的信息和极端化的观点,网络环境的安全、健康和清朗也在舆论的无序中受到威胁。面对这一现象,新闻媒体如何破除“过滤气泡”带来的内容局限性,面临着重重挑战,值得深入探索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算法推荐 过滤气泡 媒体融合
下载PDF
国外过滤气泡研究:基础、脉络与展望 被引量:15
6
作者 姜婷婷 许艳闰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8-1117,共10页
个性化的信息推荐促使网络世界中形成了一个个无形的过滤气泡,令用户局限于狭窄的信息接收范围。本研究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广泛收集了发表于2010—2020年的61篇与过滤气泡相关的文献,对过滤气泡的理论、技术基础以及研究脉络进行了细... 个性化的信息推荐促使网络世界中形成了一个个无形的过滤气泡,令用户局限于狭窄的信息接收范围。本研究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广泛收集了发表于2010—2020年的61篇与过滤气泡相关的文献,对过滤气泡的理论、技术基础以及研究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过滤气泡存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的角度及判断的标准;②过滤气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利的存在,可能阻碍个人及社会的正常发展;③为了应对过滤气泡,研究人员一方面通过信息过滤可视化来降低过滤气泡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个性化推荐算法进行优化,来破除过滤气泡或阻断其形成。本研究首次对“过滤气泡”的概念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强调了其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密切关联,并指出其本质在于内部信息多样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信息过滤 个性化推荐算法 系统性综述
下载PDF
“戳掉你的泡泡”——算法推荐时代“过滤气泡”的形成及消解 被引量:42
7
作者 郭小安 甘馨月 《全球传媒学刊》 2018年第2期76-90,共15页
算法推荐技术虽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泛滥的困扰,但容易引发"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制造"过滤气泡",导致"群体极化"现象。近年来部分媒体和数据公司开展了系列"戳泡运动",力图... 算法推荐技术虽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泛滥的困扰,但容易引发"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制造"过滤气泡",导致"群体极化"现象。近年来部分媒体和数据公司开展了系列"戳泡运动",力图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多样化信息,还原客观真实的世界。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既有个性化推荐技术所构建的"商业气泡",也有转型期群体偏见所构建的"社会气泡"。当公众怀有刻板意见和负面情绪时,会启动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过滤和选择性记忆等程序,形成封闭的社会气泡,实现情感认同和道德动员,部分媒体和商业公司也会迎合"社会气泡",大规模推送同类信息,产生"热点搭便车"效应。总之,"过滤气泡"是技术、人性、社会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消除既需要技术的优化,也需要媒体的平衡报道,还需要社会矛盾的缓解、理性协商对话机制的完善以及制度化参与渠道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算法技术 过滤气泡 戳泡运动 社会气泡
下载PDF
新媒体“过滤气泡”对受众信息偏好的引导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邱晶 赵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7期113-113,共1页
在传统媒体中,我们探究"把关人"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观点的引导问题,而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过滤气泡"这种基于计算机算法向受众传递所谓个性化信息的过滤模式,带来一系列诸如受众接收信息单一化、平面化等问... 在传统媒体中,我们探究"把关人"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观点的引导问题,而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过滤气泡"这种基于计算机算法向受众传递所谓个性化信息的过滤模式,带来一系列诸如受众接收信息单一化、平面化等问题。如何打破"过滤气泡"的局限成为摆在新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新媒体 受众
下载PDF
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的“过滤气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旭伟 王瑞奇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5期30-32,共3页
随着推荐系统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愈发关注,其中一个便是"过滤气泡问题",这在新闻传播领域也受到很大关注。通过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借助三分图和LDA算法探究真实新闻平台下用户视野的变化,发现用户视野不仅未受... 随着推荐系统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愈发关注,其中一个便是"过滤气泡问题",这在新闻传播领域也受到很大关注。通过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借助三分图和LDA算法探究真实新闻平台下用户视野的变化,发现用户视野不仅未受到窄化,而且出现了被扩展的趋势,即人们对于新闻推荐系统所产生的"过滤气泡"问题可能过于夸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新闻 推荐系统 用户视野
下载PDF
算法推荐机制下“过滤气泡”的形成、影响与规避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董方旭 康许培 赵乐群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49,共6页
算法推荐的出现对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带来了极大影响,尤其是“过滤气泡”现象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过滤气泡”的形成、影响及其规避的阐发,旨在使用户对该现象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我们在看到其负面影... 算法推荐的出现对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带来了极大影响,尤其是“过滤气泡”现象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过滤气泡”的形成、影响及其规避的阐发,旨在使用户对该现象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我们在看到其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正确利用算法推荐的积极作用,助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过滤气泡 影响 矛盾 规避
下载PDF
算法推荐机制下的“过滤气泡”研究
11
作者 张璐 《声屏世界》 2022年第16期22-24,共3页
随着算法推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新闻业也受其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新闻APP利用算法推荐技术能够为用户筛选和推荐信息,提高其新闻分发效率,但是算法推荐技术也带来了“信息茧房”以及“回音室效应”,由此形成的“过滤气泡”也改... 随着算法推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新闻业也受其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新闻APP利用算法推荐技术能够为用户筛选和推荐信息,提高其新闻分发效率,但是算法推荐技术也带来了“信息茧房”以及“回音室效应”,由此形成的“过滤气泡”也改变着用户的新闻体验。文章基于传播学视角,首先分析了“过滤气泡”的产生机制,其次论述了“过滤气泡”给媒体和用户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过滤气泡”在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助长了信息壁垒的建立,群体极化效应,内容质量低下也都随之发生。面对“过滤气泡”带来的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戳泡”,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新闻业的健康发展,突破算法牢笼提供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算法推荐 戳泡 信息茧房 个性化
下载PDF
智能传播“过滤气泡”效应对青年价值观建构的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志超 邹吉鹏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8-90,共3页
在智能传播中,以算法为技术支持的个性化推荐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投送,提升了人们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以信息个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过滤气泡”现象,对青年用户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需进一步采取积极调适媒介传播平台的... 在智能传播中,以算法为技术支持的个性化推荐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投送,提升了人们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以信息个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过滤气泡”现象,对青年用户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需进一步采取积极调适媒介传播平台的价值导向,增强智能算法程序运行的透明度,探索建立信息的组合或反向推送机制,以及提升青年用户的信息获取素养等措施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算法 智能传播 青年 价值观
下载PDF
回音室和过滤气泡是否真的存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茜(编译) 艾米·罗斯·阿格达斯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06,共2页
尽管回音室和过滤气泡的概念一直被广泛提及与讨论,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并没有发现对回音室和过滤气泡假设的实质性支持。同时对于用户的新闻媒体使用在促进观点极化方面的作用,许多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回音室 过滤气泡 极化
下载PDF
算法推荐机制下的短视频“过滤气泡”问题研究——以抖音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薛堯云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14期21-22,共2页
算法推荐技术能够实现对受众的精准信息投放,解决了信息泛滥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从抖音短视频出发,分析其“过滤气泡”的成因、现象依据、影响及措施,旨在对算法推荐机制下的“过滤气泡”有进一步的理解,形成对抖音更... 算法推荐技术能够实现对受众的精准信息投放,解决了信息泛滥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从抖音短视频出发,分析其“过滤气泡”的成因、现象依据、影响及措施,旨在对算法推荐机制下的“过滤气泡”有进一步的理解,形成对抖音更好进行运营管理的启发,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短视频 过滤气泡 戳泡 抖音
下载PDF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中的“过滤气泡”负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晓雯 李俊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13-120,148,共9页
网络虚拟场域下“过滤气泡”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实现了为用户提供精准信息、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信息流通效率等正效应,但同时也隐藏着引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负效应,具体表现为:编织“信息茧房”,导致受众观念窄化,消解对网络主流意... 网络虚拟场域下“过滤气泡”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实现了为用户提供精准信息、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信息流通效率等正效应,但同时也隐藏着引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负效应,具体表现为:编织“信息茧房”,导致受众观念窄化,消解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完整性和崇高性;加剧社会思潮纷争,导致受众认知失衡,造成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政治认同困扰;引发圈层化传播,导致群体极化与价值分化,冲击并削弱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基于此,从技术层面加强技术监管,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从话语层面优化传播效能,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凝聚力,从受众层面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厚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及从社会层面推动协同治理,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是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四个核心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负效应 意识形态 算法推荐 网络安全
下载PDF
个性化推荐中的“过滤气泡”现象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燕林 《科技创业月刊》 2019年第4期135-139,共5页
个性化推荐的广泛开展在为用户采纳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过滤气泡"效应带来信息窄化、内容质量下降等危害。从"过滤气泡"影响过程、产生原因、应对策略、业内尝试等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过滤气泡&qu... 个性化推荐的广泛开展在为用户采纳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过滤气泡"效应带来信息窄化、内容质量下降等危害。从"过滤气泡"影响过程、产生原因、应对策略、业内尝试等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过滤气泡"有正反两方面影响,是推荐算法和人为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从提供多样性尝试、增加信息偶然性、承担算法责任等方面进行策略研究或实践尝试,并对研究趋势、特别是图情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注重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过滤气泡 信息茧房
下载PDF
“过滤气泡”现象影响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内在逻辑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培燕 《青少年学刊》 2022年第4期30-35,共6页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算法化势不可挡,“过滤气泡”现象已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隐性强制力量,影响并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建构交往的方式。大学生置身于“过滤气泡”形塑的网络社交环境中,产生了局限自我发展、降低交往理性、影响...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算法化势不可挡,“过滤气泡”现象已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隐性强制力量,影响并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建构交往的方式。大学生置身于“过滤气泡”形塑的网络社交环境中,产生了局限自我发展、降低交往理性、影响交往效能等弊端。应对“过滤气泡”现象带来的网络社交困境,既需要大学生群体“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也需要互联网公司“他救”的意愿和举措,以及政府部门“干预”的决心和策略,以保障大学生在良性的网络社交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大学生 网络社交
下载PDF
微博算法推荐的过滤气泡现象探究
18
作者 陈逸君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3-45,共3页
国内关于过滤气泡效应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将用户信息结构的均衡性作为衡量过滤气泡的指标,采用实验法考察微博中用户兴趣对信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博用户的确会接收更多基于兴趣所推荐的个性化信息,但尚未达... 国内关于过滤气泡效应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将用户信息结构的均衡性作为衡量过滤气泡的指标,采用实验法考察微博中用户兴趣对信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博用户的确会接收更多基于兴趣所推荐的个性化信息,但尚未达到产生过滤气泡的地步。微博没有根据用户的短期兴趣制造新的过滤气泡,用户的长期兴趣影响并主导后续的算法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信息结构 用户兴趣 微博
下载PDF
过滤气泡情境下用户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庭玮 朱沁雨 +1 位作者 宋德凤 陈烨 《图书情报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5,共12页
[目的/意义]推荐算法技术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过滤气泡”现象给用户信息行为带来深刻的影响。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其面对过滤气泡时的行为类型以及行为产生的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帮助用户建立对过滤气泡现象的理性认知,为信息服务平台明确... [目的/意义]推荐算法技术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过滤气泡”现象给用户信息行为带来深刻的影响。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其面对过滤气泡时的行为类型以及行为产生的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帮助用户建立对过滤气泡现象的理性认知,为信息服务平台明确推荐算法的建设方向、改进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选取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有一定使用经验的30位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行编码分析,构建用户面对过滤气泡时的行为与形成机制模型。[结果/结论]用户面对过滤气泡时的行为类型主要包括忽略行为、缓解行为、加强行为、突破行为以及脱离行为。感知控制、态度和信息需求直接影响用户面对过滤气泡时的行为;推荐算法通过态度以及感知控制的中介作用对行为产生影响;此外,个人特质对行为产生的全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对特定情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探究过滤气泡现象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用户行为 扎根理论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比较研究
20
作者 王益成 张梅 李会 《情报资料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
[目的/意义]对数智时代下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类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平台和用户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过滤气泡,提升信息多样性。[方法/过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信息熵理论,以30746条用户文本... [目的/意义]对数智时代下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类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平台和用户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过滤气泡,提升信息多样性。[方法/过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信息熵理论,以30746条用户文本评论为样本,测度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比较分析跨平台之间的异同之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大平台不会导致用户陷入过滤气泡,而是提高了用户信息多样性,且今日头条的提升幅度大于腾讯新闻。此外,两大平台的信息存在互补性,用户复合使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气泡 跨平台比较 推荐算法 LDA模型 信息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