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轴随动磨削的变角速度运动学建模
1
作者 刘乃羽 张为民 +2 位作者 张欣哲 何剑喜 薛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共6页
加工曲轴连杆颈等偏心圆零件广泛采用随动磨削方法,但恒角速度进给造成较大的磨削力波动,引起圆度误差和粗糙度等质量问题。为抑制磨削力波动研究磨削点运动和磨削力的关系,进而建立曲轴随动磨削变角速度运动模型,通过优化砂轮移动速度... 加工曲轴连杆颈等偏心圆零件广泛采用随动磨削方法,但恒角速度进给造成较大的磨削力波动,引起圆度误差和粗糙度等质量问题。为抑制磨削力波动研究磨削点运动和磨削力的关系,进而建立曲轴随动磨削变角速度运动模型,通过优化砂轮移动速度和连杆颈转速抑制磨削力波动,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在Rexroth MTX数控系统台架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工艺参数和工件参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砂轮移动和主轴转动的特定运动关系,实现变角速度对随动磨削过程磨削力波动的补偿,改善随动磨削平稳性及磨削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磨削 曲轴连杆颈 运动学建模 磨削力 切点跟踪
下载PDF
轮式移动机器人平面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2
作者 魏毅龙 程志红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基于轮式移动机构平面运动学求解的基本假设,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平面运动学问题。【方法】首先,分析了在平面固定曲线上做纯滚动刚体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得出刚体纯滚动过程中与曲线接触点的弧坐标变化率的表达式;结合车轮在地... 【目的】基于轮式移动机构平面运动学求解的基本假设,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平面运动学问题。【方法】首先,分析了在平面固定曲线上做纯滚动刚体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得出刚体纯滚动过程中与曲线接触点的弧坐标变化率的表达式;结合车轮在地面上纯滚动的情况,准确地求出车轮与地面接触点坐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作为表示车轮与地形曲线相互作用的驱动函数。其次,用法向轮径偏移法推导轮心与接触点的坐标关系,使轮心轨迹方程得以确定。再次,以移动机器人6轮导杆联动式悬架为例,将导杆联动式悬架分成后轮腿和摇臂前轮腿两部分求解,列出机构约束方程;结合驱动函数与轮心轨迹方程,用Matlab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在积分定义递推循环中对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完成参数的后处理。最后,用Adams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校验。【结果】结果表明,以驱动轮驱动函数、机构约束方程及轮心轨迹方程组成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平面运动学模型建模及求解过程准确,能够获取机器人各构件的运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悬架 移动机构 运动学建模 纯滚动
下载PDF
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自动修调研究
3
作者 刘海波 王鹏飞 +4 位作者 李文杰 丁悦 薄其乐 肖世宏 王永青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针对镜像加工过程中结构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运动学模型,综合考虑零件加工要求及镜像约束关系,提出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建立了针对工件变形补偿的镜像支撑轨迹修调模... 针对镜像加工过程中结构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运动学模型,综合考虑零件加工要求及镜像约束关系,提出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建立了针对工件变形补偿的镜像支撑轨迹修调模型,实现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自动修调。栅格壁板镜像加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和自动修调方法可以满足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加工 运动学建模 轨迹修调 薄壁件 测量-加工一体化
下载PDF
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建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乔俊淋 郑德维 +3 位作者 胡梓惟 李想 王奎成 王克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了实现日常生活助力功能,文中设计了轻型柔性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下肢关节采用了主动驱动与被动储能元件相结合,膝关节设置驱动模块,髋和踝关节采用被动储能元件,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人机绑缚装置,并对被动关节进行了节能验证,仿... 为了实现日常生活助力功能,文中设计了轻型柔性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下肢关节采用了主动驱动与被动储能元件相结合,膝关节设置驱动模块,髋和踝关节采用被动储能元件,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人机绑缚装置,并对被动关节进行了节能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助力功能的有效性。使用D-H方法建立了外骨骼机器人下肢运动学模型,以Opensim内的正常行走的关节角步态数据作为输入进行了正逆运动学的求解分析。建立外骨骼机器人的三维模型,添加行走时与地面的约束,进行物理模型的运动学仿真,结果证明了外骨骼机器人运动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力外骨骼 结构设计 运动学建模 运动学分析
原文传递
轴对称矢量喷管运动学建模及运动轨迹分析
5
作者 张昊 张起梁 +2 位作者 孟令超 罗忠 宋慧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轴对称矢量喷管为复杂的空间多链路机构,是推力矢量技术的核心。为研究其运动规律,将空间机构位置分析法、解析几何法和环路矢量法相结合,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空间运动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实现了其运动姿态的仿真,并通过与ADAMS仿... 轴对称矢量喷管为复杂的空间多链路机构,是推力矢量技术的核心。为研究其运动规律,将空间机构位置分析法、解析几何法和环路矢量法相结合,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空间运动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实现了其运动姿态的仿真,并通过与ADAMS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而获得轴对称矢量喷管在不同驱动方式下的位姿以及喉口和喷口的面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喉口状态和喷管运动状态对喷管面积比均有影响,面积比随着A9作动筒的同步伸长呈明显单调递增状态;A9作动筒异步驱动时,喷管面积比变化较小,喷口矢量偏转角角速度与作动筒运动速度呈比例关系,截面形状由圆形逐渐变为空间上扭曲的椭圆形;拉杆尺寸对喷管机构的面积比变化范围有明显影响,拉杆每增大(或减小)1 mm,面积比变化区间整体上移(或下移)0.025。仿真结果有助于了解喷管的运动规律,可为喷管的参数化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矢量喷管 空间多链路 运动学建模 仿真 位姿 运动轨迹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运动学建模仿真
6
作者 王新恺 项坤 +3 位作者 田晶 赵建策 李文灏 庞博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6,共8页
为解决轴对称矢量喷管原始偏转控制方案中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及出口截面光顺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平移控制方案。利用CATIA设计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的三维模型,在DMU模块中进行运动仿真并激活传感器追踪驱动舵机的旋转角... 为解决轴对称矢量喷管原始偏转控制方案中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及出口截面光顺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平移控制方案。利用CATIA设计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的三维模型,在DMU模块中进行运动仿真并激活传感器追踪驱动舵机的旋转角度数据。将三维模型尺寸数据及约束关系代入MATLAB中,建立了空间运动学方程,进行数值计算、曲线拟合及误差分析。获得了描述喷管矢量偏转角、矢量方位角与舵机旋转角映射关系的二维插值模型,进而建立了各个控制周期内矢量偏转角、矢量方位角的动态控制指令。仿真结果表明:该平移控制方案不存在奇异位置且出口截面形状较好,提高了喷管的可靠性及密封性,满足轴对称矢量喷管的精准控制需求,最后通过模型样机进一步验证了该平移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矢量喷管 平移控制 运动仿真 运动学建模 动态控制指令
下载PDF
五轴机床运动学建模与几何误差补偿
7
作者 朱泽润 吴积荣 +3 位作者 李建刚 张文农 许鋆 段现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9,共8页
相对三轴机床,五轴机床包含三个线性轴和两个旋转轴,轴数和轴类型的增加使得五轴机床的几何误差建模更加复杂。本文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理论,构建各线性轴和旋转轴的DH矩阵和误差矩阵,通过运动链配置关系获得考虑几何误差的五轴机床的运动... 相对三轴机床,五轴机床包含三个线性轴和两个旋转轴,轴数和轴类型的增加使得五轴机床的几何误差建模更加复杂。本文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理论,构建各线性轴和旋转轴的DH矩阵和误差矩阵,通过运动链配置关系获得考虑几何误差的五轴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梯度方法,构建轴空间和笛卡尔空间的微分运动映射雅克比矩阵;结合考虑误差的正运动学和误差映射模型,获得末端位姿偏差与轴端位置偏差的补偿量映射关系;实现考虑误差的通用五轴机床逆运动学迭代求解。仿真和分析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机床各运动轴装配偏差引起的加工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装配精度 运动学建模 误差补偿 轮廓误差
下载PDF
冗余机械臂运动学建模与轨迹规划分析
8
作者 季晓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和轨迹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DH参数法建立冗余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模型,描述从关节空间到笛卡儿空间的变换。然后,提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冗余机械臂的逆向运动... 针对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和轨迹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DH参数法建立冗余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模型,描述从关节空间到笛卡儿空间的变换。然后,提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冗余机械臂的逆向运动学模型,快速求解笛卡儿空间到关节空间的变换。接着,利用五阶多项式插值函数对冗余机械臂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提高机械臂运动的平坦性。最后,在仿真中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冗余机械臂的运动规划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运动规划 运动学建模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助残抓取柔性外手指运动学建模及样机试验
9
作者 孙伟军 许勇 +1 位作者 郭书言 刘凌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22-428,共7页
提出一种可与伤残手臂进行协同抓取的可穿戴柔性外手指系统,对其结构和样机进行设计。建立外手指弯曲和抓取物品的运动学模型,获得驱动绳拉伸位移、指节关节角、末段指节位姿间的正逆运动学映射关系;对柔性外手指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无... 提出一种可与伤残手臂进行协同抓取的可穿戴柔性外手指系统,对其结构和样机进行设计。建立外手指弯曲和抓取物品的运动学模型,获得驱动绳拉伸位移、指节关节角、末段指节位姿间的正逆运动学映射关系;对柔性外手指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无负载手指末端运动规律;通过试验搭建,柔性外手指样机可实现1.7倍于本体的物体稳定包络抓取。试验验证了运动学建模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抓取 可穿戴机器人 柔性外手指 正逆运动学建模
下载PDF
七轴浇铸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和仿真技术
10
作者 李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为了使七轴浇铸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工业领域发挥技术优势,在分析机器人结构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根据七轴浇铸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在标准D-H方法下建立运动模型,通过解析法推导计算机器人的末端位置姿态。用MAT... 为了使七轴浇铸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工业领域发挥技术优势,在分析机器人结构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根据七轴浇铸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在标准D-H方法下建立运动模型,通过解析法推导计算机器人的末端位置姿态。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运动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发现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运动学建模准确性较高,也表明七轴浇铸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能够达到期望位姿。通过此次研究,希望为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轴浇铸机器人 运动学建模 仿真技术
下载PDF
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常勇 马书根 +2 位作者 王洪光 谈大龙 宋小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问题。提出用于不规则地形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轮心建模法(Wheel-center modeling,WCM)在分析多刚体链式机构运动的速度特性以及不规则地形上轮式移动机构转动角速度特性的基础上,建... 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问题。提出用于不规则地形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轮心建模法(Wheel-center modeling,WCM)在分析多刚体链式机构运动的速度特性以及不规则地形上轮式移动机构转动角速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车轮轮心速度的矢量表达式,即确立WCM。以六轮摇臂转向架月球漫游车的运动学建模为例,分析各关节转动角速度矢量在车体坐标系下的投影,并根据转动矢量方向在车体坐标系中变化与否,将矢量叉乘的投影写成不同的形式,利用车轮轮心坐标系、轮地接触坐标系相对于车体中心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中的相应元素,将车轮轮心的速度矢量表达式投影到车体中心坐标系下,建立车体运动学模型,从中阐述WCM的方法和过程,并分析WCM的特点。用试验和仿真验证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漫游车 轮式移动机器人 运动学建模 轮心
下载PDF
脊柱型四足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对角小跑步态规划 被引量:7
12
作者 韦中 宋光明 +4 位作者 孙慧玉 乔贵方 戚奇恩 何淼 宋爱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1025,共7页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常规对角小跑步态中绕对角支撑线的翻转力矩会导致机器人失衡问题,在运动学建模和失衡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新颖的对角小跑步态规划方法:叠加腿部侧摆运动的对角小跑步态和叠加脊柱偏航摆动的对角小跑步态.前者引...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常规对角小跑步态中绕对角支撑线的翻转力矩会导致机器人失衡问题,在运动学建模和失衡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新颖的对角小跑步态规划方法:叠加腿部侧摆运动的对角小跑步态和叠加脊柱偏航摆动的对角小跑步态.前者引入腿的侧摆关节的运动调节支撑腿足端轨迹,后者增加脊柱偏航关节的运动调节机器人的重心并保持足端轨迹不变,这2种方法均使机器人重心在整个对角小跑步态周期位于对角支撑线上.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对角小跑步态和足端轨迹后移的对角小跑步态,提出的对角小跑步态规划方法显著提高了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此外,提出的规划方法在存在模型误差时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运动学建模 对角小跑 步态规划 脊腿协调运动
下载PDF
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规划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力平 马书根 +3 位作者 李斌 张政 张国伟 曹秉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提出了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概念,对系统中子机器人的研究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设计恰当的子机器人连杆坐标系,利用Denavit Hartenberg方法完成了子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并直接给出了子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模型.由于使用单一的求解算法... 提出了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概念,对系统中子机器人的研究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设计恰当的子机器人连杆坐标系,利用Denavit Hartenberg方法完成了子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并直接给出了子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模型.由于使用单一的求解算法不能求出工作空间的封闭解,因此综合利用代数法、几何法原理及空间投影关系,结合子机器人的结构特殊性推导出了运动学逆解,从而得到了工作空间内的所有解.在此基础上,考虑结构间的约束关系,给出了子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及轨迹规划方法.最后,使用OpenGL对设计的子机器人系统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实验,实验以末端操作器的直线运动为例,充分考虑空间几何的关系,其结果有效地证明了建模及轨迹规划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系统 轨迹规划 运动学建模 可重构 工作空间 运动学逆解 运动学正解 子机 探测 操作器
下载PDF
月球探测车的运动学建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宗全 胡明 +1 位作者 高海波 王少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11-1913,共3页
给出了六轮摇臂—转向架式月球探测车的运动学建模方法。该模型共有6个自由度,包括沿x、y、z方向的移动和绕x、y、z方向的转动。为了获得月球探测车的位置和姿态,正运动学方程由车轮的雅可比(Jacobian)矩阵推导,并对矩阵方程进行了求解... 给出了六轮摇臂—转向架式月球探测车的运动学建模方法。该模型共有6个自由度,包括沿x、y、z方向的移动和绕x、y、z方向的转动。为了获得月球探测车的位置和姿态,正运动学方程由车轮的雅可比(Jacobian)矩阵推导,并对矩阵方程进行了求解;逆运动学方程为已知探测车本体的运动速度,确定单个车轮的驱动速度,以达到期望的探测车位姿。该运动学模型为月球探测车的运行、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自主导航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车 运动学建模 摇臂-转向架式移动系统 移动机器人
下载PDF
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洪波 徐桂玲 +1 位作者 张典范 胡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08-515,共8页
结合并联腿步行机器人和可重构机器人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进行了该机器人的构型设计。以四足并联腿步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步行机器人整机的结构特征和基本并联腿的运动特征,将整机的... 结合并联腿步行机器人和可重构机器人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进行了该机器人的构型设计。以四足并联腿步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步行机器人整机的结构特征和基本并联腿的运动特征,将整机的运动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并联腿的运动学问题,建立了机器人整机系统的完整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机器人在爬行步态下的仿真分析,得出了驱动器杆长的仿真曲线。该项研究为四足并联腿步行机器人整机的动力学分析和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老助残 步行机器人 并联腿机构 运动学建模 仿真
下载PDF
六轮月球探测车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佐伟 梁斌 吴宏鑫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6-462,共7页
从运动特性上看,六轮月球探测车是复杂的多路闭链系统。完整的六轮月球探测车运动学模型应考虑所有车轮与地面的相互运动关系以及滑移的影响。现对滑移条件下的六轮月球探测车进行了运动学建模与分析。根据六轮摇臂式月球探测车的结构特... 从运动特性上看,六轮月球探测车是复杂的多路闭链系统。完整的六轮月球探测车运动学模型应考虑所有车轮与地面的相互运动关系以及滑移的影响。现对滑移条件下的六轮月球探测车进行了运动学建模与分析。根据六轮摇臂式月球探测车的结构特点,以闭链坐标变换和瞬时重合坐标法为基本工具,详细推导了六轮探测车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相关的运动学特性。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直接基于任意三维地形环境。在运动学建模与分析中,将车轮的各项滑移全部单独提取出来考虑,给出了滑移量的估算方法,提出了利用滑移估算值对闭环运动控制进行修正的方法。该研究结果为六轮月球探测车的结构分析与运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车 六轮摇臂结构 运动学建模 滑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永德 梁艺 +1 位作者 毕津滔 许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2-668,共7页
基于测量的人体前列腺会阴部操作空间和手术过程量化分析,研究了一种3-PCR并联式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机器人。对于这种对称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位置调整机构,其运动学特性需要深入研究。采用封闭矢量法和Beout消元法建立3-PCR并联机构运... 基于测量的人体前列腺会阴部操作空间和手术过程量化分析,研究了一种3-PCR并联式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机器人。对于这种对称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位置调整机构,其运动学特性需要深入研究。采用封闭矢量法和Beout消元法建立3-PCR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逆运动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正、反解模型的正确性。利用MATLAB进行p点为空间旋量曲线时的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构具有较好的运动稳定性,便于实时控制。通过极限边界搜索法求解了该机构姿态为α=β=γ=0°下的工作空间,x=0时的YOZ工作空间截面为15 674 mm2能满足临床手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粒子植入机器人 并联机构 运动学建模 工作空间
原文传递
数控机床几何和热误差综合的运动学建模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建国 潘志宏 薛秉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2,共2页
以某生产厂家的一种车削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次坐标变换原理,推导了该机床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移的动态关系式。此式包括了该机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中主要影响机床精度的14个误差因子。经基于此误差综合数学模型的实时补偿,... 以某生产厂家的一种车削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次坐标变换原理,推导了该机床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移的动态关系式。此式包括了该机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中主要影响机床精度的14个误差因子。经基于此误差综合数学模型的实时补偿,工件之间的尺寸变化从原来大于40μm降低到1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运动学建模 几何误差
下载PDF
柔性针的运动学建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燕江 张永德 邵俊鹏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3,共8页
针对带斜尖的柔性针的运动学建模问题,首先简化了WlebsterⅢ等人提出的柔性针非完整约束系统的自行车模型,提出了自行车前、后轮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实际轨迹和误差分析为依据,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带返程的自行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 针对带斜尖的柔性针的运动学建模问题,首先简化了WlebsterⅢ等人提出的柔性针非完整约束系统的自行车模型,提出了自行车前、后轮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实际轨迹和误差分析为依据,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带返程的自行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求得模型中各参数.结果表明,带返程的自行车模型远远优于不带返程的模型,其中带返程的前轮模型又优于带返程的后轮模型,且模型的最大误差和误差的均方根都足够小,与实际轨迹吻合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针 非完整约束系统 运动学建模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基于D-H算法的棉桶更换复合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前明 刘亚琼 +1 位作者 王伟 王晓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5,共4页
文章以棉桶更换复合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作业工艺需要,建立了作业平面坐标系;采用D-H算法建立复合机器人抓握棉桶运动数学模型,运用MTALAB软件获得棉桶作业空间轨迹集合;利用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建立复合机器人仿真模型,进行... 文章以棉桶更换复合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作业工艺需要,建立了作业平面坐标系;采用D-H算法建立复合机器人抓握棉桶运动数学模型,运用MTALAB软件获得棉桶作业空间轨迹集合;利用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建立复合机器人仿真模型,进行轨迹规划。对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作业空间轨迹集合包含了棉桶更换作业规定的作业路径,末端运行轨迹连续平滑,各关节运动平稳,无干涉,满足棉桶搬运与更换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机器人 棉桶更换 运动学建模 轨迹空间集合 轨迹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