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的运动皮层厚度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评价研究
1
作者 靳娇婷 胡芳芳 +8 位作者 张秋丽 张明 陈乔依 李海宁 秦星 康丽 贾蕊 刘潇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4-700,共7页
目的寻找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UMN)损害的证据对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至关重要,拟通过精细的运动皮层厚度客观、敏感评价UMN损害并进行早期和精确诊断。方法纳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寻找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UMN)损害的证据对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至关重要,拟通过精细的运动皮层厚度客观、敏感评价UMN损害并进行早期和精确诊断。方法纳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ALS患者108例,同时招募健康对照90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纳入的ALS患者首先进行临床资料登记,然后评估延髓、颈髓、胸髓和腰骶髓4个体区是否存在UMN损害。结果ALS组双侧头面部-延髓区和上肢区的皮质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ALS组双侧下肢区皮层厚度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变薄(P>0.05)。整体UMN损害阳性组的双侧头面部-延髓区和上肢区的运动皮质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双侧头面部-延髓区的运动皮质厚度在相对应的延髓体区UMN损害阳性组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双侧上肢区的运动皮质厚度在相对应的上肢体区UMN损害阳性组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运动皮层厚度变薄作为ALS患者UMN受累的客观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运动皮层厚度 运动神经元损害
下载PDF
川乌对犬脊髓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正航 徐长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对川乌中毒犬脊髓及脊神经病检时采用两种染色方法 ,发现其对脊髓腰段、胸段灰质内运动神经元有明显的损害 ,表现为神经元肿大、胞浆淡染、空泡变及神经细胞坏死崩解 ,可见卫星现象及噬神经细胞现象 ,Nissl小体崩解成微细颗粒。说明脊... 对川乌中毒犬脊髓及脊神经病检时采用两种染色方法 ,发现其对脊髓腰段、胸段灰质内运动神经元有明显的损害 ,表现为神经元肿大、胞浆淡染、空泡变及神经细胞坏死崩解 ,可见卫星现象及噬神经细胞现象 ,Nissl小体崩解成微细颗粒。说明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其毒性的又一重要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脊髓 运动神经元损害 实验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对F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恒恒 陈娜 +4 位作者 翦凡 张磊 王颖 张在强 潘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6-590,共5页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F波特点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对F波的影响。方法纳入确诊和很可能ALS(改良EI Escorial标准)患者52例为ALS组,性别、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7名为对照组。根据上肢有无...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F波特点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对F波的影响。方法纳入确诊和很可能ALS(改良EI Escorial标准)患者52例为ALS组,性别、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7名为对照组。根据上肢有无锥体束征,把ALS组分为有锥体束征组和无锥体束征组。所有对象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测,采集与临床评估同侧肢体的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峰-峰波幅和F波最大峰-峰波幅(F wave maximal peak-to-peak amplitude,FAmax)、FAmax/M波峰-峰波幅比(F/M)、重复F波及巨大F波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S组F/M(0.05±0.02 vs.0.15±0.15)、F波重复率[0(0,10.0%)vs.67.0%(34.2%,87.8%)]、神经元重复率[0(0,5.3%)vs.34.2%(14.2%,60.0%)]和巨大F波百分比[0(0,0)vs.0(0,12.1%)]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LS无锥体束征组比较,ALS有锥体束征组F波波幅[(0.50±0.40)mv vs.(1.14±0.80)mv]、F/M[0.06(0.02,0.11)vs.0.12(0.07,0.23)]、F波重复率[31.5%(0,50.8%)vs.77.8%(53.8%,94.7%)]及神经元重复率[13.0%(0,33.0%)vs.50.0%(23.8%,75.0%)]显著升高(P<0.05)。有锥体束征组中,13例(38%)患者正中神经可见巨大F波,无锥体束征组未见巨大F波。结论ALS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关键性引起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表现为FAmax、F/M增高,且巨大和重复F波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波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损害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神经电生理评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高嘉(综述) 郭怡菁 袁宝玉(审校)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肌肉萎缩,导致运动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呼吸肌麻痹.患者多在3~5年内死亡。ALS发病率为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肌肉萎缩,导致运动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呼吸肌麻痹.患者多在3~5年内死亡。ALS发病率为1-3/10万,患病率约4-8/10万,5%-10%为家族性 ALS (family ALS, fALS),其余90%以上为散发性ALS(sporadic ALS,sALS).除利鲁瞠可延长半年左右生存期外,目前尚无其他被证实治疗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电生理技术 经颅磁刺激术(TMS)
下载PDF
山黧豆中毒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菊英 袁锦楣 康德挡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山黧豆LathyrusSativus中毒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以防止山黧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方法我们确定了山黧豆中毒的诊断标准:①有吃山黧豆的历史;②有中毒症状;③有锥体束征;④排除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只有前2... 目的探讨山黧豆LathyrusSativus中毒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以防止山黧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方法我们确定了山黧豆中毒的诊断标准:①有吃山黧豆的历史;②有中毒症状;③有锥体束征;④排除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只有前2条标准,不诊断为山黧豆中毒,列为可疑病例。普查了2128名农民,并作了神经系统检查,确诊了山黧豆中毒病人,并进行治疗。结果我们所普查的2128名农民中发现119例中毒病人,占总普查人数的5.6%,其中男性95例,女性24例,主要的中毒症状和体征是:双侧下肢痉挛性无力,膝反射、跟踺反射亢进,有持续性或不持续踝阵挛,大多数病人有病理反射,少数病人有小腿肌肉萎缩。结论山黧豆中毒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与过量进食山黧豆有关。山黧豆中含有β-草酰氨基丙氨酸等,结果表明每日食用兴奋性氨基酸,造成了氨基酸的代谢紊乱,这些兴奋性氨基酸引起兴奋性损害,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变性,对山黧豆中毒的部分病人随访3~23年无1例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中毒 食物中毒 运动神经元损害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菊阳 徐迎胜 +3 位作者 樊东升 张俊 张朔 康德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6-188,共3页
背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早及好发部位为颈膨大,随病情发展,最早累及邻近的上部颈段及延髓区,三叉神经-颈反射受累较早。目的:建立三叉神经-颈反射的肌电检测方法,分析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设计:病例-对照... 背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早及好发部位为颈膨大,随病情发展,最早累及邻近的上部颈段及延髓区,三叉神经-颈反射受累较早。目的:建立三叉神经-颈反射的肌电检测方法,分析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室。对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2/2005就诊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主要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30例及健康志愿者7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符合西班牙ElEscorial会议诊断标准。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使胸锁乳突肌轻度收缩。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峰潜伏期和波幅。所用检测仪器为Keypoint肌电图仪。所用电极均为Ag/Agcl表面电极。主要观察指标:正/负波潜伏期(P20/N30),波幅比率的平方根,即A值。结果: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负波。运动神经元病组7例正常(23.3%),8例未引出(26.7%),11例潜伏期延长(36.7%),4例双侧反射超常不对称(13.3%)。运动神经元病组三叉神经-颈反射正波/负波的峰潜伏期(P20/N3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波幅比的平方根(峰值与刺激前波幅比值的平方根即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叉神经-颈反射能够可靠测定,可作为颈-球区病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颈反射 眶下神经 胸锁乳突肌 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病球部损害 诊断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
7
作者 盛晓洁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4期246-247,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质锥体细胞、皮质延髓素和皮质脊髓素。临床上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力、延髓麻痹和上...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质锥体细胞、皮质延髓素和皮质脊髓素。临床上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力、延髓麻痹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运动神经元病习惯上根据症状分布特点分为数种类型,主要包括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症。其中有80%运动神经元病属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为本病的代表性类型,可表现为少数不典型病例的首发症状,可从下肢远端开始,逐渐累及上肢;或腹肌脊肌首先受累;有些女性患者首先表现为肩胛带肌萎缩;累及胸大肌、呼吸肌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以手脚肢体渐行性肌肉萎缩为主,多半不会侵犯到呼吸及舌咽的肌肉,病程较长,不易出现呼吸衰歇,若出现则多与遗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进行性延髓麻痹 运动神经元损害 脊髓前角细胞 症状分布 肌肉萎缩 下肢远端 肌萎缩 肌群 运动神经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1例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琼 沈健 +2 位作者 张美菊 李英 潘伟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期273-274,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运动神经元病与癌症、艾滋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运动神经元病与癌症、艾滋病齐名:只要患了这种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护理 运动神经 原因不明 脊髓前角 主要表现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
9
作者 阎洪臣 《前进论坛》 1996年第1期22-22,共1页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阎洪臣运动神经元疾病是由于植物毒素中毒或微量元素缺乏;慢病毒感染;其他如遗传、某些细胞内酶系缺乏等不明原因选择性地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及传导束的慢性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阎洪臣运动神经元疾病是由于植物毒素中毒或微量元素缺乏;慢病毒感染;其他如遗传、某些细胞内酶系缺乏等不明原因选择性地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及传导束的慢性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萎缩、无力、锥体束征。依其病理改变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疾病 运动神经元损害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锥体束征 肌束颤动 脊肌萎缩 假性延髓麻痹 肌肉萎缩 肌张力增高 脊髓前角
下载PDF
颈髓兴奋性神经元在维持脊髓损伤小鼠呼吸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Satkunendrarajah S Karadimas SK +2 位作者 Laliberte AM 朱昌荣 夏虹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370-370,共1页
呼吸功能障碍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各种脊柱退变、感染、肿瘤或血管疾病均可引起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运动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功能缺损,但呼吸功能障碍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目... 呼吸功能障碍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各种脊柱退变、感染、肿瘤或血管疾病均可引起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运动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功能缺损,但呼吸功能障碍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赖以维持呼吸功能的颈脊髓微循环的变化,旨在寻找创伤性脊髓损伤后恢复呼吸功能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元损害 颈脊髓损伤 颈髓损伤 兴奋性 非创伤性 小鼠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面部起病的感觉运动神经元病一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一麟 朱雯华 +5 位作者 齐凯 程忻 赵重波 陈嬿 王亮 卢家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5-716,共2页
面部起病的感觉运动神经元病(又称FOSMN综合征)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起病,继而出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国内尚未查阅到相关文献,现将我院近来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运动神经 感觉障碍 面部 运动神经元损害 三叉神经 综合征
原文传递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凯 许贤豪 +1 位作者 孟晓梅 谢琰臣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年第6期20-20,共1页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目前在分子生物学、免疫、生化及病毒感染、金属类中毒等病因...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目前在分子生物学、免疫、生化及病毒感染、金属类中毒等病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已公认SOD1基因突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有关.新致病基因的发现并用于ALS 研究基因型和表现型动物模型的建立等,为MND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MND中以ALS最常见,在国内外研究的也最多,现就其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诊治进展 Disease 进行性变性疾病 运动神经元损害 肌萎缩侧索硬化 Neuron 分子生物学 脊髓前角 主要表现 病毒感染 基因突变 动物模型 致病基因 锥体束 运动 神经 金属类 表现型 基因型 ALS
原文传递
貌似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脊髓空洞症
13
作者 顾苏兵 刘颖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2年第9期23-23,共1页
脊髓空洞症是以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无力萎缩和营养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我们近年遇到4例貌似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脊髓空洞症,国内尚少报道,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运动神经疾病 脊髓空洞症 分离性感觉障碍 节段型 营养障碍 临床症候群 颅后窝减压术 大小便障碍 大小鱼际肌萎缩 运动神经元损害
原文传递
慎重诊断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无症状 颈椎退变性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根刺激症状 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 颈部活动受限
原文传递
大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探讨(附3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仲陵 李冰 王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大脑性瘫痪是婴儿及儿童的一种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疾病,由于脑损害不易回逆,往往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病症。这类儿童可伴有认识、感觉、行为、语言和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因而病废较为严重。目前... 大脑性瘫痪是婴儿及儿童的一种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疾病,由于脑损害不易回逆,往往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病症。这类儿童可伴有认识、感觉、行为、语言和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因而病废较为严重。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我们为3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35例,男24例,女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性瘫痪 姿势异常 运动神经元损害 病废 脑功能 临床资料 综合病症 闭孔神经前支 痉挛型 痉挛性脑瘫
下载PDF
肯尼迪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莉 杨健 +1 位作者 陈智 熊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dy WR等[2]首次报道了该疾病。KD的临床表现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感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受累[3]。现将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最近经基因确诊的1例KD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内科 病例报道 内分泌系统 雄激素受体 遗传缺陷 隐性遗传
原文传递
无症状颈椎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的内涵及诊治原则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有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3,共1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无症状 颈椎退变性 诊治原则 颈椎退行性病变 运动神经元损害 颈椎间盘突出 病变节段
原文传递
局部冷刺激法在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芙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假性球麻痹 康复训练 刺激法 并发 假性延髓性麻痹 运动神经元损害 应用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诱发电位改变
19
作者 韩明 刘保群 周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7-298,共2页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的诱发电位改变。方法 对 31例ALS患者中 2 1例进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2 8例进行听觉诱发电位 (BAEP)、30例进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查 ,并分别与年龄、身高相匹配的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31例...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的诱发电位改变。方法 对 31例ALS患者中 2 1例进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2 8例进行听觉诱发电位 (BAEP)、30例进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查 ,并分别与年龄、身高相匹配的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31例患者中 3例存在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SEP示N13 ~N2 0 IPL为 (6 9± 1 4 )ms ,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1) ;2 8例BAEP均正常 ;30例VEP示P10 0 IPL为 (10 2 1± 5 8)m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诱发电位 运动神经元损害 感觉障碍 神经递质
下载PDF
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20
作者 林静仪 杨云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4期1118-1119,共2页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中医辨证施护 运动神经元损害 硬化病 进行性变性疾病 脊髓前角细胞 运动神经 常见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