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中机械孪晶的消除 被引量:1
1
作者 宣晓峰 赵均 +1 位作者 张学进 朱永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用掺钾的助熔剂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 晶体时,长出的晶体尾部很容易出现孪晶裂纹现象,这种孪晶被认为是机械孪晶。这种孪晶的起因是由于晶体生长的收尾和从熔体中提起晶体阶段,在晶体底部产生直径的缩进,在缩进产生的台阶处... 在用掺钾的助熔剂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 晶体时,长出的晶体尾部很容易出现孪晶裂纹现象,这种孪晶被认为是机械孪晶。这种孪晶的起因是由于晶体生长的收尾和从熔体中提起晶体阶段,在晶体底部产生直径的缩进,在缩进产生的台阶处出现应力集中,从而造成孪晶的成核。通过采用适当的收尾过程,以避免直径台阶的出现,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孪晶及其引起的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提拉法 晶体生长 孪晶 成核 直径 裂纹现象 应力集中 熔体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周期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江宏 陈亚辉 +3 位作者 邓浩亮 陈绍林 许京军 张光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汽相输运平衡技术制备出了高质量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 ,系统研究了晶体中的 [Li]/ [Nb]比含量对其畴极化电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晶体中 [Li]/ [Nb]比的提高 ,畴极化反转电场呈明显下降趋势 ,使用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 采用汽相输运平衡技术制备出了高质量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 ,系统研究了晶体中的 [Li]/ [Nb]比含量对其畴极化电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晶体中 [Li]/ [Nb]比的提高 ,畴极化反转电场呈明显下降趋势 ,使用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 ,我们在 3.5± 0 .1kV/mm大小的外加极化电场条件下 ,成功地实现了 1.0mm厚度的周期极化畴反转 .我们用铌酸锂晶体的缺陷模型对实验结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掺镁 铌酸锂晶体 周期极化 准相位匹配 畴反转 光电性能 铁电晶体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晶体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师丽红 孔勇发 +11 位作者 阎文博 刘宏德 李晓春 谢翔 许京军 孙军 陈绍林 张玲 孙磊 赵迪 张万林 张光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4-1029,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组分钽酸锂晶体的拉曼散射光谱,我们发现,在谱线的形状和数量方面,近化学计量比晶体与同成分晶体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钽酸锂晶体完整的长波长光学模式,并首次给出了钽酸锂晶体拉曼线宽和晶体组分的定量关... 本文研究了不同组分钽酸锂晶体的拉曼散射光谱,我们发现,在谱线的形状和数量方面,近化学计量比晶体与同成分晶体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钽酸锂晶体完整的长波长光学模式,并首次给出了钽酸锂晶体拉曼线宽和晶体组分的定量关系。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两个与本征缺陷相关的局域模,278 cm-1和750 cm-1峰,它们的强度与晶体中本征缺陷的数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钽酸锂晶体 拉曼光谱 缺陷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Zn:In:Fe:LiNbO_3晶体位相共轭性能和全息关联存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义杰 于海涛 +3 位作者 徐超 刘威 于峰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以K2O为助溶剂,采用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生长掺ZnO为3%(摩尔分数)和 Fe2O3为0.03%(质量分数),In2O3分别为1%(摩尔分数),2%,3%的3种近化学计量比Zn:In:Fe:LiNbO3(near stoichiometric Zn:In:Fe:SLN)晶体。测量了3种晶体的红外光谱、位相... 以K2O为助溶剂,采用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生长掺ZnO为3%(摩尔分数)和 Fe2O3为0.03%(质量分数),In2O3分别为1%(摩尔分数),2%,3%的3种近化学计量比Zn:In:Fe:LiNbO3(near stoichiometric Zn:In:Fe:SLN)晶体。测量了3种晶体的红外光谱、位相共轭反射率和响应时间。结果表明:3 种不同In3+浓度的 Zn:In:Fe:SLN 晶体的红外光谱中,分别出现3个新的OH-吸收峰3502,3503cm-1和3504cm–1。晶体的稳态位相共轭反射率分别达到192%,172%和140%,响应时间分别为3.8,3.2min和2.4min。以Zn:In:Fe:SLN晶体作为存储介质和位相共轭镜进行全息关联存储实验,在输出平面上得到关联输出的清晰的图象。分别以原物的50%和25%信息寻址,50%信息寻址的关联存储图像清晰完整;25%信息寻址的图像基本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铟铁共掺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位相共轭 全息关联存储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家跃 陆宝亮 夏宗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630,共5页
本文总结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不同生长方法及它们各自的特色,分析了锂铌摩尔比对晶体性能的影响及Li含量的各种表征方法。通过比较看出,采用K_2O助熔剂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途径。基于此,我们采用K_2O助... 本文总结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不同生长方法及它们各自的特色,分析了锂铌摩尔比对晶体性能的影响及Li含量的各种表征方法。通过比较看出,采用K_2O助熔剂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途径。基于此,我们采用K_2O助熔剂提拉法和助熔剂-坩埚下降法生长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所得晶体的最大尺寸分别达到φ45mm×60mm和φ25mm×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晶体生长 区熔法 连续供料法 助熔剂法 晶体性能 助熔剂-坩埚下降法
下载PDF
掺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玉祥 郑威 +1 位作者 刘彩霞 王锐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7,共4页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Li+取代反位铌(NbLi4 +)和占据锂空位 ,使SLN∶Fe晶体的晶格常数变小。SLN∶Fe晶体的吸收边相对于CLN∶Fe晶体发生了紫移。SLN∶Fe晶体的OH吸收峰移到 3 466cm- 1 。利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了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和响应时间 ,计算了有效载流子浓度。测试结果表明 :S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达到 2 8cm- 1 ,而C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为 18cm- 1 ;SLN∶Fe晶体的响应速度比CLN∶Fe晶体提高了 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掺铁铌酸锂 晶体生长 光学性能 研究 提拉法 顶部籽晶溶液
下载PDF
K_2O助溶剂提拉法和富锂提拉法生长的近化学计量比LiNbO_3晶体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丽 杭寅 +2 位作者 张连瀚 祝世宁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分别采用K2O助溶剂提拉法和富锂提拉法生长了近化学计量比LiNbO3 晶体。比较了两种方法生长的晶体紫外吸收边和红外吸收谱的差别,光谱结果表明,K2O助溶剂提拉法生长的晶体组成非常均匀,而富锂提拉法生长的晶体组成不均匀,沿晶体生长方向... 分别采用K2O助溶剂提拉法和富锂提拉法生长了近化学计量比LiNbO3 晶体。比较了两种方法生长的晶体紫外吸收边和红外吸收谱的差别,光谱结果表明,K2O助溶剂提拉法生长的晶体组成非常均匀,而富锂提拉法生长的晶体组成不均匀,沿晶体生长方向,Li2O含量逐渐增加。另外,两种生长方法中,籽晶表面均看到螺旋状环,分析了其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法 近化学计量比 LINBO3晶体 生长方法 晶体生长 助溶剂 红外吸收谱 LI2O 籽晶 均匀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组分过冷与临界生长速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燕青 施尔畏 +5 位作者 王绍华 陈辉 卢网平 孔海宽 陈建军 路治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1-575,共5页
本文在用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的过程中观察到了组分过冷的实验数据,同时根据Tiller-Chalmers稳定性判据公式半定量计算了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临界生长速率的理值,得到一般电阻加热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 本文在用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的过程中观察到了组分过冷的实验数据,同时根据Tiller-Chalmers稳定性判据公式半定量计算了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临界生长速率的理值,得到一般电阻加热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的临界生长速率为0.1mm/h数量级。通过临界生长速率解释了一系列晶体生长的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工艺措施来避免组分过冷,根据这些工艺获得了无包裹体的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坩埚提拉法 近化学计量比 临界生长速率 组分过冷
下载PDF
大尺寸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军 李清连 +4 位作者 杨金凤 商继芳 张玲 刘士国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23-3428,共6页
研究了扩散法制备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工艺,从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晶片放置方式和扩散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对不同厚度和切割方向的铌酸锂晶体进行扩散处理,对三英寸Z-cut铌酸锂晶体进行了批量扩散试验,并对扩散后的晶体进... 研究了扩散法制备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工艺,从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晶片放置方式和扩散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对不同厚度和切割方向的铌酸锂晶体进行扩散处理,对三英寸Z-cut铌酸锂晶体进行了批量扩散试验,并对扩散后的晶体进行了组分和均匀性测试。结果表明,厚度为3.1 mm的Z-cut晶体组分达到近化学计量比,光学质量达到实用化要求,而XYZ=5.1 mm×5.1 mm×21.0 mm的晶体光学质量较差,同时厚度达1.8mm的Z-cut三英寸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片可实现批量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法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 组分 光学均匀性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的抗光折变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勇发 许京军 +6 位作者 刘宏德 王岩 阎文博 谢翔 黄自恒 陈绍林 张光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6-590,共5页
应用气相传输平衡技术 ,我们获得了 3种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 ,晶体的掺镁量接近我们以前提出的第二阈值。在我们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最大光强 2 6MW/cm2 照射下 ,在所有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片中没有观察到光斑畸变 ,该光强比... 应用气相传输平衡技术 ,我们获得了 3种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体 ,晶体的掺镁量接近我们以前提出的第二阈值。在我们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最大光强 2 6MW/cm2 照射下 ,在所有近化学计量比掺镁铌酸锂晶片中没有观察到光斑畸变 ,该光强比同成分铌酸锂晶体所能承受的光强高 6个量级 ,为目前已报道的铌酸锂晶体之最。应用双光束全息写入法测得掺 1.0mol%Mg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饱和值仅有 4 .6× 10 -7,比同成分铌酸锂晶体小两个量级 ,从已有实验数据推测 ,该晶体的抗光折变能力应当比同成分铌酸锂晶体高 9个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抗光折变性 掺镁铌酸锂晶体 气相传输平衡技术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Mn:Fe:LiNbO_3晶体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宝申 赵业权 +1 位作者 申岩 何焰蓝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5-1537,共3页
采用助熔剂提拉法,从掺入0.1%(摩尔分数)Fe_2O_3,0.2%MnO和11.2% K_2CO_3的同成分LiNbO_3熔体中生长出高质量近化学计量比Mn:Fe:LiNbO_3晶体。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相同掺杂的同成分晶体。与同成分晶体相比较,近化学计量比晶体的紫外吸收发... 采用助熔剂提拉法,从掺入0.1%(摩尔分数)Fe_2O_3,0.2%MnO和11.2% K_2CO_3的同成分LiNbO_3熔体中生长出高质量近化学计量比Mn:Fe:LiNbO_3晶体。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相同掺杂的同成分晶体。与同成分晶体相比较,近化学计量比晶体的紫外吸收发生紫移,红外吸收变窄。利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了晶体的衍射效率、增益系数和响应时间。结果显示:近化学计量比晶体的增益系数和衍射效率分别达到25 cm^(-1)和68.3%,响应时间为亚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铌酸锂 吸收光谱 衍射效率 顶部籽晶法
下载PDF
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淑华 王继扬 +4 位作者 刘宏 胡小波 张怀金 吴剑波 秦晓勇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用改进的提拉技术从富锂[摩尔比n(Li2O)/n(Nb2O5)=58.5/41.5]熔体中生长了φ40mm×60mm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LiNbO3)晶体。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晶体中铌离子(Nb5+)和镁离子(Mg2+)的含量。通过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峰研究了晶体... 用改进的提拉技术从富锂[摩尔比n(Li2O)/n(Nb2O5)=58.5/41.5]熔体中生长了φ40mm×60mm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LiNbO3)晶体。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晶体中铌离子(Nb5+)和镁离子(Mg2+)的含量。通过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峰研究了晶体中缺陷的结构,初步断定晶体中Mg2+的掺杂浓度已达到抗光伤阈值的浓度。生长晶体的比热容[0.69J/(g.K)]高于同成分LiNbO3晶体的比热容[0.64J/(g.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镁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提拉法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光折变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春 孔勇发 +4 位作者 刘宏德 陈绍林 刘仕国 张玲 黄自恒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60,共5页
对不同锂铌比的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光栅的写入与擦除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单中心模型已经不适用于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过程.通过对光折变光栅的擦除曲线的拟合发现,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的擦除过程为双指数过程... 对不同锂铌比的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光栅的写入与擦除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单中心模型已经不适用于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过程.通过对光折变光栅的擦除曲线的拟合发现,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的擦除过程为双指数过程,说明对于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光折变中心为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光折变性质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SiC陶瓷纤维先驱体制备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煜玺 李效东 +2 位作者 曹峰 邢欣 冯春祥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近几年来,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制备已成为 SiC 陶瓷纤维领域中的热点。PMS 和 PSE 是制备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两种先驱体,其制备是得到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关键。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先驱体... 近几年来,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制备已成为 SiC 陶瓷纤维领域中的热点。PMS 和 PSE 是制备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两种先驱体,其制备是得到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纤维的关键。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化学计量比 SiC 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脱卤合成、MeSiH3 的催化脱氢偶合、H3SiH2SiH2CH3 的脱氢偶合、Bu4PCl 催化氯硅烷重分配反应等,同时也简评了国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SIC陶瓷纤维 先驱体 制备方法 碳化硅
下载PDF
掺镁近化学计量比LiNbO_3晶体的生长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丽 杭寅 +2 位作者 张连瀚 祝世宁 徐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91-1194,共4页
利用提拉法,从掺入11mol%KzO和1mol%MgO的化学配比LiNbO3熔体中生长了高质量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与同成分LiNbO3晶体相比,紫外吸收边发生明显蓝移,OH-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波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步断定晶体中Mg2+的掺杂... 利用提拉法,从掺入11mol%KzO和1mol%MgO的化学配比LiNbO3熔体中生长了高质量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与同成分LiNbO3晶体相比,紫外吸收边发生明显蓝移,OH-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波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步断定晶体中Mg2+的掺杂浓度已达到抗光伤阈值浓度.酸腐蚀结果表明,晶体具有区域性单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BO3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吸收光谱 畴结构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生长的新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剑波 姚淑华 +4 位作者 夏宗仁 秦小勇 高磊 刘宏 王继扬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在计算机温场模拟的基础上,探索设计了悬挂式双坩埚和均匀加料装置。在富锂(Li2O摩尔分数为58.5%)熔体中采用提拉法生长了φ50mm×50mm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测量结果表明: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发生了明显的蓝移,测得Li摩尔分数达... 在计算机温场模拟的基础上,探索设计了悬挂式双坩埚和均匀加料装置。在富锂(Li2O摩尔分数为58.5%)熔体中采用提拉法生长了φ50mm×50mm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测量结果表明: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发生了明显的蓝移,测得Li摩尔分数达到49.87%。利用干涉仪测量样品的光学均匀性,生长晶体均方根折射率不均匀性?n=7.250×10-5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近化学计量比 提拉法 悬挂式双坩埚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晶格振动和相变软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尚倩 夏海瑞 +4 位作者 冉栋刚 徐红燕 高磊 崔得良 凌宗成 《光散射学报》 2006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在室温下,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S-LN)的拉曼散射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揭示了晶格空位对于拉曼光谱的影响。高温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软模(5的拉曼峰变化非常强烈。一个软光学声子模来源于在铌-氧平面内的三重简并对称弯曲振动。顺电-铁... 在室温下,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S-LN)的拉曼散射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揭示了晶格空位对于拉曼光谱的影响。高温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软模(5的拉曼峰变化非常强烈。一个软光学声子模来源于在铌-氧平面内的三重简并对称弯曲振动。顺电-铁电结构相变发生在大约1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拉曼光谱 高温拉曼光谱
下载PDF
坩埚下降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Cr∶LiNbO_3晶体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浩 张约品 +1 位作者 夏海平 陈红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8-22,共5页
以K2O为助熔剂,在较大的温度梯度(60~80℃/cm)条件下进行引种和晶体生长,应用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Cr3+掺杂的近化学计量比的LiNbO3晶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了晶体的主要成分,其中Cr3+、Li2O、Nb2O3的... 以K2O为助熔剂,在较大的温度梯度(60~80℃/cm)条件下进行引种和晶体生长,应用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Cr3+掺杂的近化学计量比的LiNbO3晶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了晶体的主要成分,其中Cr3+、Li2O、Nb2O3的含量分别为0.62mol%、49.23mol%和50.15mol%,并在FT-IR谱中观察到了因组分变化引起的OH-伸缩振动的变化。测定了晶体的吸收与发射光谱,观测到Cr3+在晶体中有两个宽且强的吸收带及两个微弱的吸收线,两宽带中心波长分别为480nm与658nm,对应于Cr3+的4A2→4T1与4A2→4T2两个具有相同的总自旋能级之间的跃迁,并观测到了微弱的684nm和728nm的R线吸收。同时测定了Cr3+∶LiNbO3晶体在670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是由4T2→4A2跃起所产生的850~1150nm的宽带荧光发射发光带,此发光带是由于取代Li+与Nb5+格位的Cr3+的4T2→4A2能级跃起的复合发光所致,并计算了该晶体的晶场强度以及Racah参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坩埚下降法 近化学计量比 CR^3+ LINBO3
下载PDF
还原处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登松 陈晓军 +4 位作者 李兵 吴仲康 陈平 陈绍林 黄自恒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3-4,7,共3页
给出了一种光生伏特场E_ph(?)10~4V/cm,耦合系数(?)(?)25cm^-1,光折变响应时间τ为100ms的强还原试样,其光折变衍射效率η随温度变化,激活能为0.48±0.01eV.它的光电导、暗电导的激活能分别为0.48±0.02eV和0.8±O.02eV.这... 给出了一种光生伏特场E_ph(?)10~4V/cm,耦合系数(?)(?)25cm^-1,光折变响应时间τ为100ms的强还原试样,其光折变衍射效率η随温度变化,激活能为0.48±0.01eV.它的光电导、暗电导的激活能分别为0.48±0.02eV和0.8±O.02eV.这些结果与同成分纯铌酸锂晶体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处理 近化学计量比 铌酸锂晶体 光折变 激活能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春 潘世烈 徐子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8,25,共5页
介绍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主要生长方法及其特点,总结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主要性能,通过与同成分铌酸锂晶体的比较,指出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主要应用优势,明确了该类晶体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 功能晶体材料 气相交换平衡法 双坩埚提拉法 助溶剂提拉法 晶体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