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地区自北宋时期近千年来的疫灾地理研究
1
作者 王晓伟 龚胜生 +3 位作者 张涛 李孜沫 石国宁 梅佳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疫灾与人类始终同在,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该文基于疫灾史料,运用空间分析模型,探讨江南地区过去近千年来疫灾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研究表明:1)在过去近千年中,江南地区疫灾流行之年多达300个,近乎三年一遇,且疫灾越来越频繁,清代更是集中了... 疫灾与人类始终同在,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该文基于疫灾史料,运用空间分析模型,探讨江南地区过去近千年来疫灾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研究表明:1)在过去近千年中,江南地区疫灾流行之年多达300个,近乎三年一遇,且疫灾越来越频繁,清代更是集中了52%的疫灾之年.2)江南地区疫灾流行呈现“夏秋高发、春季多发、冬季少发”的特点,季夏、孟秋易于疫灾流行.3)江南地区过去近千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在周期上可分为两个400 a左右的波动周期.4)江南地区疫灾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聚集型,形成了以今杭州、苏州、上海为中心的疫灾频发区,疫灾频数的总体分布特征是北部多南部少;疫灾分布重心总体上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变化;但疫灾强度则由东向西北、西南递减;5)江南地区疫灾流行格局受人类活动格局影响,湖区、三角洲前缘疫灾重于山地丘陵区,滨海区疫灾重于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灾害 地理特征 江南地区 近千年来(960—1911年)
下载PDF
近千年来洞穴沉积物的古气候及古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迟宏 张振华 赵倩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78-283,共6页
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更多关注,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对其气候的重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洞穴沉积物特有的微层结构及其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指标的记录,已成为很好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历史档案.本文探... 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更多关注,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对其气候的重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洞穴沉积物特有的微层结构及其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指标的记录,已成为很好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历史档案.本文探讨了近千年来温度和降水重建研究的进展,并对洞穴沉积物的主要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千年来古气候及古环境 石笋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微层
下载PDF
试析近千年来湖湘学人对“史学鉴戒”作用的重视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兆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湖湘文化虽是两宋以来始形成于湖南地区的一种区域文化,但在具有五干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既具有中华文化的一般特征,又独具其地方特色.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出... 湖湘文化虽是两宋以来始形成于湖南地区的一种区域文化,但在具有五干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既具有中华文化的一般特征,又独具其地方特色.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出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想人生,于学、于政、于人品多有建树.因此,近千年来,湖湘学人在许多方面都留有其思想和精神遗产.本文仅就湖湘学人注重“史学鉴戒”作用的传统思想作点探讨,使之能永远沾溉湖湘学林,启迪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人 湖湘文化 湖湘学派 近千年来 以史资治 王夫之 史学 以史为鉴 曾国藩 现实政治
下载PDF
近千年来湖湘学人“积苦力学”之传统精神探微
4
作者 唐兆梅 《零陵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湖湘学人 近千年来 湖湘学派 传统精神 张木式 曾国藩 胡安国 岳麓书院 左宗棠
下载PDF
近千年来中国区域降水模拟与重建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况雪源 刘健 +2 位作者 王红丽 提汝媛 王苏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依据中国区域27年GPCP降水观测再分析资料、500年旱涝等级资料及近千年冰芯、树轮、湖芯等降水代用资料,对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降水进行时空变化的对比分析,检验模式对中国地区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拟降... 依据中国区域27年GPCP降水观测再分析资料、500年旱涝等级资料及近千年冰芯、树轮、湖芯等降水代用资料,对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降水进行时空变化的对比分析,检验模式对中国地区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拟降水较好体现了中国区域降水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分布型态,并在年代际变化上与历史记录一致。中国西部模拟降水呈现出与重建资料一致的准200年的百年际周期及20~30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并与湖泊盐度的高低时段对应较好。总体而言,模式成功再现了观测及代用资料所体现的中国区域近千年降水的主要时空变化特征。EOF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3个不同气候特征时期模拟降水存在不同的区域分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中国区域降水 模拟与重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近千年来中国气温模拟与重建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况雪源 刘健 +1 位作者 王红丽 提汝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6,共9页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结果,通过对中国气温模拟序列与重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模式对中国地区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都明显体现出了11世纪至14世纪的中世纪暖期、15世纪至19世纪...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结果,通过对中国气温模拟序列与重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模式对中国地区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都明显体现出了11世纪至14世纪的中世纪暖期、15世纪至19世纪的小冰期及20世纪的现代暖期3个气候特征时期,并且二者在冷暖时期的转换时间上也较吻合,模拟序列较好再现了重建气温的变化特点。对模拟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部可以分为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西北地区气温变化与中国东部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而青藏高原地区在近千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上升趋势是青藏高原近千年来冬季气温最显著的变化特征,所以就冬季来说,青藏高原地区在中世纪时期气候偏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中国 模拟气温 重建资料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近千年来湖湘学人代代相承的“勤劳节俭”传统精神探微
7
作者 唐兆梅 《武陵学刊》 1998年第1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勤劳节俭 湖湘学人 湖湘文化 近千年来 传统精神 曾国藩 湖湘学派 胡安国 左宗棠 谭嗣同
全文增补中
近千年来伦敦犹太社团的沉浮与沧桑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新裕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2-109,33,共9页
近千年来伦敦犹太社团的沉浮与沧桑邓新裕自从1066年诺尔曼人入主英国以来,伦敦就成了英国犹太人生活的中心,发展至今,整个大伦敦地区已拥有30万左右犹太裔人口,在伦敦这个都会里到处可见犹太社团存在的痕迹。然而,早期的犹... 近千年来伦敦犹太社团的沉浮与沧桑邓新裕自从1066年诺尔曼人入主英国以来,伦敦就成了英国犹太人生活的中心,发展至今,整个大伦敦地区已拥有30万左右犹太裔人口,在伦敦这个都会里到处可见犹太社团存在的痕迹。然而,早期的犹太人只能蜷缩在老伦敦城外东端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 犹太社团 近千年来 英国社会 犹太教徒 犹太会堂 柴尔德 克伦威尔 伦敦塔 皈依基督教
下载PDF
崇尚气节──近千年来湖湘学人的传统精神
9
作者 唐兆梅 《湖湘论坛》 1998年第2期59-62,共4页
崇尚气节──近千年来湖湘学人的传统精神唐兆梅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想人生,于学、于政、于人品均卓有建树,令人瞩目。因此,近千年来,湖湘学人在许多... 崇尚气节──近千年来湖湘学人的传统精神唐兆梅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想人生,于学、于政、于人品均卓有建树,令人瞩目。因此,近千年来,湖湘学人在许多方面都留下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人 近千年来 胡安国 王夫之 湖湘文化 传统精神 左宗棠 湖湘学派 永历政权 民族气节
下载PDF
近千年来湖湘学人“民为邦本”传统思想试探
10
作者 唐兆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从两宋、明清之际、近代三个阶段概述了湖湘文化“民为邦本”思想的内容、特色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湖湘学人 民为邦本 思想 千年
全文增补中
基于PMIP模式的近千年亚洲–太平洋变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李傲然 《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777-787,共11页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 1958~2000年月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和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PMIP)中的12个模式的过去千年模拟结果以及对应的历史模拟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平均值(MEM)、泰勒图、EOF分析以及相...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 1958~2000年月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和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PMIP)中的12个模式的过去千年模拟结果以及对应的历史模拟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平均值(MEM)、泰勒图、EOF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PMIP模式对过去千年APO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过去千年APO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PMIP各模式能够较好模拟亚洲–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扰动温度的水平与垂直分布,且模式对APO垂直结构的模拟能力优于对水平结构的模拟能力;2) APO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亚洲地区与北太平洋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扰动温度正负异常中心,其中正异常中心位于亚洲地区,而负异常中心则位于北太平洋地区;3) 过去千年间,亚洲地区与北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上层扰动温度之间同样存在反相位结构,表明过去千年APO这一遥相关同样存在,且过去千年APO分布和覆盖范围与当代基本一致,但在APO强度的年际变化上,过去千年要比近几十年更加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涛动 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 千年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近千年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印度夏季风降水变化的石笋记录
12
作者 江理渊 蔡炳贵 +2 位作者 李苗发 王芳 刘宏 《第四纪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575-1589,共15页
基于云南西北部香格里拉赤土仙人洞一支长约120 mm的石笋(CTXRD1205),通过5个230Th年龄、400余个年纹层和237个稳定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近千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印度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记录显示,近千年来δ^(18)O在波动中呈偏正-偏负... 基于云南西北部香格里拉赤土仙人洞一支长约120 mm的石笋(CTXRD1205),通过5个230Th年龄、400余个年纹层和237个稳定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近千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印度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记录显示,近千年来δ^(18)O在波动中呈偏正-偏负-偏正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印度东北部石笋δ^(18)O呈同向变化,而与印度中部石笋δ^(18)O呈反向变化,指示区域夏季风降水从逐渐减弱后增强,在小冰期后半段开始显著减弱的长期变化趋势;近200年来季风整体呈偏弱的态势,是公元1000年以来最干旱的时期,这一时期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有所减少;在此基础上,近千年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夏季风降水存在着几个多年代-百年尺度的偏强/偏弱时期,其中14世纪、15世纪初和18世纪的3次较为显著的干旱事件在中南半岛和南亚地区的记录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谱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近千年来研究区年代-百年尺度上的夏季风降水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调控作用;但自然驱动背景下的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和小冰期与叠加了人类活动背景下的现代暖期,二者对研究区夏季风调控作用有所不同。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和小冰期,区域季风降水偏强/偏弱对应于太阳活动极大期/极小期和PDO正相位/负相位,而在现代暖期,太阳活动影响减弱,区域季风降水偏强/偏弱对应于PDO负相位/正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滇西北 石笋 稳定氧同位素 印度夏季风 千年
原文传递
近千年江苏海陆变迁与滩涂盐作的动态响应
13
作者 鲍俊林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
在中国大陆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分布有大规模的淤泥质滩涂,特别是在海州湾到杭州湾之间的沿海地带。其中,江苏沿海是中国淤泥质潮滩的最大分布区,约占全国潮滩面积的1/4。近千年以来,这里曾是古代全国海盐生产中心,今天这里又是世... 在中国大陆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分布有大规模的淤泥质滩涂,特别是在海州湾到杭州湾之间的沿海地带。其中,江苏沿海是中国淤泥质潮滩的最大分布区,约占全国潮滩面积的1/4。近千年以来,这里曾是古代全国海盐生产中心,今天这里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个国际湿地城市所在地,“海势东迁”“移亭就卤”是这片海涂传承千年的自然湿地文化与人类盐作文化的关键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淤泥质潮滩 国际重要湿地 海陆变迁 沿海地带 海盐生产 江苏沿海 海州湾
下载PDF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黑河近千年来出山口径流量 被引量:61
14
作者 康兴成 程国栋 +1 位作者 康尔泗 张其花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5-685,共11页
依据黑河上游流域内获取的树木年轮样本和该河上游及出山口水文站径流资料,利用树木年轮水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年轮年表。年表与河流径流量的相关关系,重建了黑河上游及出山口径流。得出在距今1319a以来,黑河莺落峡出山口最大... 依据黑河上游流域内获取的树木年轮样本和该河上游及出山口水文站径流资料,利用树木年轮水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年轮年表。年表与河流径流量的相关关系,重建了黑河上游及出山口径流。得出在距今1319a以来,黑河莺落峡出山口最大年径流量为26.74×10^8m^3/a,最小为6.44×10^8m^3/a,年际变率Cv=4.17,多年平均为15.284×10^8m^3/a。特枯、偏枯水年以及平水年、特、偏丰水年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8.9%,23.9%,20.5%,19.0%,17.7%。相对而言,枯水年稍多一些。持续5a以上的枯水段出现过37次,共538a,持续最长的枯水段达22a;丰水段为38次,共390a,最长达39a。这两种现象仅占总数的一半,另一半是2-3a间的丰、枯水循环和平水期。小周期循环是出山口径流量的主要变化方式。同时也有较明显的中、长周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所描述张掖(原甘州)旱涝灾害与出山口年径流量的对比中,旱灾的吻合率高达80%以上。而涝灾也在60%以上。从中长周期的变化趋势来看,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山口径流量正处在一个百年尺度的丰水期中。这一结果是目前我国在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千年以上长度水文资料的首例工作。它为黑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资料 黑河 近千年来 出山口 径流量 流量重建 降水量 变化趋势 小周期循环 树木年轮水文学
原文传递
近千年全球温度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绍武 罗勇 +1 位作者 闻新宇 董文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综合评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报告——“近两千年地面温度的重建”。重点介绍了气候变暖的新证据,3个特征时期即20世纪气候变暖、小冰期(LIA)、中世纪暖期(MWP)和近千年温度变化模拟的结果。
关键词 千年 温度变化 20世纪气候变暖 小冰期 中世纪暖期
下载PDF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重建及与区域温湿变化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杨保 谭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0-887,共8页
集成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共同变化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千年10年平均的东亚夏季风演变序列。在10年尺度以上分析了东亚夏季风演变与其他气候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演变可划分为中世纪时期(11~13... 集成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共同变化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千年10年平均的东亚夏季风演变序列。在10年尺度以上分析了东亚夏季风演变与其他气候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演变可划分为中世纪时期(11~13世纪初期)的季风稍弱阶段,13世纪中后期至14世纪前半叶的季风较强时期,14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的季风较弱阶段,自18世纪开始持续约200年的季风再次增强时期,以及20世纪初开始的季风逐渐减弱阶段。2)近千年来东亚大陆或北半球温度的变化虽然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并不总是取决于陆地温度的变化。3)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与降水变化在低频趋势上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东亚夏季风增强的时期,中国东部降水较多,而在夏季风减弱时,中国东部降水趋于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东亚夏季风 温度变化 降水变化 中国季风区
下载PDF
中国近千年石笋-树轮集成温度记录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谭明 邵雪梅 +1 位作者 刘晓宏 蔡炳贵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分析北京石笋年层和祁连山树轮标准化指数及二者的合成指数与气候的关系,探索对响应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不同代用指标进行集成的方法。根据集成序列与中国大区域器测资料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年分辨率的跨区域千年温度序列。讨论了中国近千... 分析北京石笋年层和祁连山树轮标准化指数及二者的合成指数与气候的关系,探索对响应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不同代用指标进行集成的方法。根据集成序列与中国大区域器测资料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年分辨率的跨区域千年温度序列。讨论了中国近千年气温变化的一些特点,发现近千年来年代际温度变化低谷与几个重要的太阳活动极小期非常吻合, 大区域平均气候在Sporer Minimum期间响应太阳的突然“冷却”,气温下降的速率和幅度比Maunder Minimum期间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树轮 集成温度记录 千年 中国
下载PDF
近千年来三个气候特征时期东亚夏季风的模拟对比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况雪源 刘健 +2 位作者 林惠娟 王红丽 提汝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2-1090,共9页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的近千年连续积分资料,选取与降水关系较好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东亚环流及季风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海陆热力差异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Isun在年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的近千年连续积分资料,选取与降水关系较好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东亚环流及季风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海陆热力差异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Isun在年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降水的变化,而利用850 hPa纬向风场定义的指数Iwang在年代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域的降水变化。从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环流来看,中世纪暖期夏季风最强,东亚大陆降水明显偏多,现代暖期夏季风较之有所减弱,而小冰期则是夏季风最弱的时期,东亚大陆的降水明显偏少。不同气候特征时期夏季风指数与海温的相关表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在现代暖期有所增强,而与外部强迫因子的相关揭示出中世纪暖期有效太阳辐射变化是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主要因子,现代暖期则是温室气体对夏季风的影响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气候特征时期 东亚夏季风 模拟
原文传递
近千年温度变化的争议仍在继续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绍武 罗勇 +1 位作者 赵宗慈 董文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IPCC第三次科学评估报告引用了Mannetal.在1998年建立的近千年北半球温度变化曲线,说明20世纪的变暖是前所未有的,并以此加强20世纪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论点。近来这方面的争议仍在继续,Jones与Mann于2004年发表了长文进行答辩... IPCC第三次科学评估报告引用了Mannetal.在1998年建立的近千年北半球温度变化曲线,说明20世纪的变暖是前所未有的,并以此加强20世纪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论点。近来这方面的争议仍在继续,Jones与Mann于2004年发表了长文进行答辩。本文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评述,这包括:(1)中世纪暖期(MWP)及小冰期(LIA)名词的使用;(2)区城气候代用资料反演气候变化的能力;(3)对20世纪气候变暖的评估。最后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温度变化 争议
下载PDF
近千年来南北半球气候变化模拟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况雪源 刘健 +1 位作者 王红丽 王苏民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1-828,共8页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的模拟结果,对南、北半球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造成南、北半球气候变化异同性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南、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年际、年代际、百年际尺度上变化位...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的模拟结果,对南、北半球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造成南、北半球气候变化异同性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南、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年际、年代际、百年际尺度上变化位相基本一致;但从气候阶段转变的时间来看,北半球年平均温度正负距平的转变明显提前于南半球;从距平的振幅变化来看,北半球明显大于南半球.(2)对降水而言,年代际及百年际尺度上的变化南、北半球基本同相,而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两者反相,且年际及年代际的正相关主要体现在中、高纬地区,年际负相关主要体现在低纬地区.(3)中世纪暖期南、北半球的增暖幅度相差不大,而现代暖期北半球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南半球;现代暖期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大幅上升,而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有所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变化特征,这是中世纪暖期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时所不具有的一个气候特征.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 南、北半球 气候变化 ECHO-G 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