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DC-1、ZEB1表达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胡瑞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纳入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DC-1、ZEB1水平。对HBV-ACLF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54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DC-1、ZEB1水平;分析血清SDC-1、ZEB1、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HBV-ACLF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HB组、HBV-ACLF组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BV-ACLF组高于CHB组(P<0.05)。死亡组HBV-ACLF患者白蛋白低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水平及MELD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预测。MELD评分、SDC-1、ZEB1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V-ACLF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均与近期预后相关,且血清SDC-1、ZEB1与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乙型肝炎病毒 E盒结合锌指蛋白1 慢加急性肝衰竭 近期预后
下载PDF
PA-TACE的时机选择对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顾炜 张智勇 +1 位作者 吴鸣宇 季圆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治疗的时机选择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半年内接受TACE治疗的...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治疗的时机选择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半年内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接受TACE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周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9~26周接受TACE治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2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TACE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年两组患者在各项评估量表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复发率较低[20.8%(11/53)vs 48.0%(24/50),χ^(2)=7.429,P=0.006],术后2年生存率较高[88.7%(47/53)vs 78.0%(39/50),χ^(2)=5.316,P=0.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S评分、Child-Pugh评分、PS-SGA评分、FPS-R评分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6,P<0.05)。结论HCC患者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8周内接受PA-TACE治疗,能减少术后早期肿瘤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时机 近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ndocan、JKAP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董国锐 王成 史永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2-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JKA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92例新诊断AIS患者(AIS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JKA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92例新诊断AIS患者(AIS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NHI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症组(NIHSS评分<6分,n=52)、中症组(6分≤NIHSS评分<14分,n=85)和重症组(NIHSS评分≥14分,n=55)。所有受试者入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ndocan,JKAP水平,比较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血清Endocan,JKAP水平差异。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预后,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影响AIS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以及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IS组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JK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中、轻症组(P<0.05),JKAP水平低于中、轻症组(P<0.05)。神经预后不良48例,预后良好14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IHSS评分,高水平Endocan是AI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JKAP是保护因素(P<0.05)。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42,联合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高于单独Endocan,JKAP预测(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增高,JKAP水平下降,且与神经缺损程度加重以及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检测Endocan和JKAP可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近期预后 Endocan 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刘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6-0059,共4页
为进一步研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目标以双盲分组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病人为主要实验群体。其中,60例行普通治疗病人为观测组,60例行尼可地尔+普通治疗病人为实践组,记录分... 为进一步研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目标以双盲分组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病人为主要实验群体。其中,60例行普通治疗病人为观测组,60例行尼可地尔+普通治疗病人为实践组,记录分析观测组及实践组120例病人心功能临床指标、心绞痛缓解情况、临床不良表现、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60例观测组行普通治疗的病人心功能临床指标、心绞痛缓解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质量,不及60例实践组行尼可地尔+普通治疗的病人,而临床不良表现高于60例实践组行尼可地尔+普通治疗的病人(P<0.05)。结论 尼可地尔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病人能够改善心功能临床指标,提高心绞痛缓解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质量,降低临床相关不良表现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绞痛 近期预后 影响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造影与其近期预后评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包国庆 地力木拉提·阿米提 李红燕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成像(CTA)与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CTA检查,按照CTA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53例)和无侧支循环组(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成像(CTA)与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CTA检查,按照CTA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53例)和无侧支循环组(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入院局部软脑膜侧枝循环(rLM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脑血管狭窄程度中轻度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1,x^(2)=15.116;P<0.05),入院时rLM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4,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CTA脑血管狭窄程度、入院时rLMC评分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为影响急性脑梗侧支循环形成的高危因素。两组治疗后14 d与入院时相比NIHSS评分较低,且侧支循环组NIHSS评分低于无侧支循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7,P<0.05)。结论:采用CTA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分析,存在侧支循环代偿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CTA可作为评估患者侧支循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血管造影(CTA) 近期预后 侧支循环 相关性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姚靖 靳祺 +1 位作者 李思雪 徐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近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9例STEMI为研究对象,分析STEMI患者行PCI治疗的近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近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9例STEMI为研究对象,分析STEMI患者行PCI治疗的近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失访60例,实际随访129例。出院后短期无事件生存112例(86.82%)为预后良好组,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17例(13.18%)为预后不良组,其中新发急性心力衰竭8例、再次血运重建4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顽固性心绞痛2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LVEF为影响STEMI患者行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STEMI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LVEF均是影响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近期预后 左心室射血分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患者近期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桂凌 肖影 +2 位作者 张洁 胡李珍 孙玉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术后患者近期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为建立VTE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及静脉疾病专病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按真实世界研究的前瞻性非随机分组方式将入组患...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术后患者近期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为建立VTE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及静脉疾病专病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按真实世界研究的前瞻性非随机分组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中文版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症状问卷中VEINES-Sym子问卷评分。同时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Villalta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评分和患者的遵医行为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VEINES-Sym子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VEINES-Sym子问卷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研究组Villalt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4.44%、8.89%,出院3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研究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总遵医行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VTE术后患者院后疗效巩固和近期预后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改善静脉症状,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延续性护理 近期预后 遵医行为 术后患者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成人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王晓航 孟树萍 +3 位作者 胡延磊 刘富荣 刘超 冯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成人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4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成人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4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心脏术后循环衰竭V-A ECMO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植入后启用肠内营养是否>48 h分为两组,即EEN组(≤48 h)及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DEN)组(>48 h)。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院内感染率、ECMO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绘制住院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住院生存率的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影响患者住院死亡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EEN组27例,DEN组29例。EEN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DEN组(14.8%vs.41.4%,P=0.015),住院病死率低于DEN组(29.6%vs.58.6%,P=0.026)。Log-Rank检验显示,EEN组住院生存率明显高于DEN组(χ^(2)=5.312,P=0.021)。Cox回归分析显示,EEN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是心脏术后V-A ECMO支持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HR=0.323,95%CI 0.129~0.805,P=0.015;HR=0.373,95%CI 0.160~0.869,P=0.022)。结论EEN及术后IABP的使用可降低成人心脏术后V-A ECMO支持患者住院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EEN)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 心脏术后 近期预后 住院病死率 消化道出血 循环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sST2及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牟志芳 康秀文 董跃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 分析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1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ST2与PCT水平,随访28 d,以... 目的 分析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1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ST2与PCT水平,随访28 d,以近期预后情况将其分成生存组及死亡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统计82例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血清sST2与PCT水平,对比死亡组与生存组的一般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入院时血清sST2与PCT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8d,82例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为29.27%,生存58例。死亡组血清sST2与PCT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ST2与PCT水平为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sST2与PCT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15、0.672、0.786(P<0.05)。结论 入院时sST2与PCT水平可用于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其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降钙素原 脓毒症休克 近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膜联蛋白A1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利尿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赵亮 谢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647-265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1(AnxA1)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利尿后肾功能的相关性以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从我院出院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规范的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收集病人...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1(AnxA1)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利尿后肾功能的相关性以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从我院出院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规范的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收集病人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病人入院时血清AnxA1水平。根据90 d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比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利尿效果、肾功能指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模型分析AnxA1水平与利尿效果的相关性。结果:122例完成随访。截至随访结束共40例病人发生MACE,发生率为32.79%。MACE组使用袢利尿剂总剂量、基线血清AnxA1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高于非MACE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nxA1(HR=7.661)、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R=5.091)是AHF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GRF水平(HR=0.949)是AHF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AnxA1水平与入院3 d内24 h平均尿量呈负相关(r=-0.562,P<0.001),与入院3 d袢利尿剂使用总量呈正相关(r=0.621,P<0.001)。结论:AnxA1水平与AHF病人利尿效果及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膜联蛋白A1 利尿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前列地尔配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孙凤 王立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予以...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予以前列地尔+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溃疡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创面酸碱度,创面氧分压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更好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紊乱及溃疡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血清学指标 近期预后
下载PDF
脐带动脉血检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肖吉群 费裕茹 蔡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64-0069,共6页
探讨脐带动脉血检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住院的VLBWI为研究组,采集脐带动脉血进行前瞻性研究,与2019年7月1日至2020... 探讨脐带动脉血检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住院的VLBWI为研究组,采集脐带动脉血进行前瞻性研究,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未采脐血的VLBWI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脐带动脉血检验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1)共纳入72例,研究组33例,对照组39例;基本情况中入院年龄、窒息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采血情况中第1周采血量与频次研究组低于对照组,首次血液检验值中尿素、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血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预后指标,研究组外周血血红蛋白最低值[118(91-132.5)g/L vs 93(83-107)g/L]、贫血发生日龄[9(2-13)d vs 5.5(1-8)d]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与脑室内出血发生率(12.1%vs 33.3%,12.1%vs 25.6%)、前2周贫血发生率与输血率(78.8%vs 92.3%,18.2%vs 41.0%)、≥2次输血率(9.1%vs 28.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动脉血检验可减少早期医源性失血,改善VLBWI的部分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近期预后 脐带动脉血 检验 极低出生体重
下载PDF
保乳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学效果及近期预后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龙飞 李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1期53-55,70,共4页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美学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研究组6...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美学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美学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转移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学效果优良率(91.67%)较对照组(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67%)、转移率(3.33%)均略低于对照组(6.67%、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LQ-C30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根治性手术相比,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可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且近期预后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根治性手术 美学效果 近期预后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建 盛罗平 +1 位作者 张晟 徐福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 分析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 目的 分析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经1个月随访后,记录2组术后发生残疾、复发情况以及脑组织复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脑组织复张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残疾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良钻孔引流术能缩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脑组织复张良好率,降低术后残疾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改良钻孔引流 复发 近期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后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承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石阡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2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PCI治疗,PCI后给予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统计近...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石阡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2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PCI治疗,PCI后给予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统计近期预后情况,采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并对冠心病PCI后近期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发现,216例冠心病患者预后良好179例,预后不良37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13%(37/216)。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年龄≥60岁、高脂血症、糖尿病、Ⅲ级、Ⅳ级心脏功能分级、支架数1个、心肌肌钙蛋白I(cTnI)>0.2μg/L、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450 pg/mL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心脏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支架数1个、cTnI>0.2μg/L、NT-proBNP>450 pg/mL为冠心病患者PCI后近期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后近期预后受高龄、基础疾病、心功能、支架数等影响,仍有部分患者近期预后欠佳,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近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MSTN水平联合NRS2002评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利利 闫焱 +1 位作者 祃红燕 孙淑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82-58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联合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评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CHF患者(CHF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28例和... 目的 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联合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评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CHF患者(CHF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95例,另选取同期48例体检健康的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STN水平,并计算NRS200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STN水平和NRS2002评分对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HF组血清MSTN水平和NRS200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STN水平和NRS2002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升高、MSTN升高、NRS2002评分增加为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4.031,95%CI:1.710~9.502、OR=1.003,95%CI:1.001~1.005、OR=1.086,95%CI:1.033~1.141、OR=2.810,95%CI:1.361~3.174、OR=0.755,95%CI:0.620~0.92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STN水平和NRS2002评分单独与联合评估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8、0.881,灵敏度分别为89.29%、85.71%、89.29%,特异度分别为55.79%、65.26%、74.74%。结论 血清MSTN水平升高和NRS2002评分增加为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老年CH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肌肉生长抑制素 近期预后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PCT和SAA对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家砚 朱丽娟 何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簇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全血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按照前瞻性配对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25例重症细菌性肺炎... 目的分析簇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全血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按照前瞻性配对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25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77例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再根据患儿近期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与预后良好组(298例),对比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联合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对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1.638、80.045、74.693,P<0.05)。研究组患儿入院28d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7.45%(24/322)。预后良好组的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357、16.043、10.352,P<0.05)。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三项联合预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95.83%,均高于各项单独预测的54.17%、62.50%、58.33%(CD64指数:χ^(2)=11.111,P=0.001;血清PCT水平:χ^(2)=8.084,P=0.004;全血SAA水平:χ^(2)=9.553,P=0.002);三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40,也均高于各项单独预测的0.761、0.742、0.779(CD64指数:Z=3.115,P=0.002;血清PCT水平:Z=2.910,P=0.005;全血SAA水平:Z=2.952,P=0.003);三项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与各项单独预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CD64指数及血清PCT和全血SAA水平均有升高,且近期预后不良患儿的三项指标水平更高,CD64指数联合血清PCT、全血SAA水平可对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情况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分化抗原64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重症细菌性肺炎 儿童 近期预后不良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近期预后及Klotho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青 朱颖 +1 位作者 王水仙 黄晓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终末期肾病(ESRD)指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该时期肾功能损伤严重,肾脏的过滤、吸收效果极差,体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量毒素堆积于体内,临床表现出口腔氨味、厌食、水肿及皮肤瘙痒等症状[1]。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饮食习惯的改变... 终末期肾病(ESRD)指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该时期肾功能损伤严重,肾脏的过滤、吸收效果极差,体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量毒素堆积于体内,临床表现出口腔氨味、厌食、水肿及皮肤瘙痒等症状[1]。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饮食习惯的改变,ESRD发病率日趋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损伤 近期预后 腹膜透析 慢性肾病 饮食习惯 皮肤瘙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