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近视因子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3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吴小影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神经型NO合成酶(n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近视眼模...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神经型NO合成酶(n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近视眼模型,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ller细胞,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根据干预因素不同,把M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近视组、近视+GF109203X组、近视+PMA组和近视+DMSO组。RT-PCR检测TH、iNOS、nNOS、bFGF和TGF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iNOS、nNOS、bFGF和TGFβ mRNA表达上调,TH mRNA表达下调(P<0.05)。PKC激活剂(PMA)激活PKC后,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表达nNOS、iNOS、TH和bFGF mRNA上调(P<0.05);GF109203X抑制PKC活性后,这些因子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nNOS、iNOS、bFGF和TH基因的表达受PKC调控,Mller细胞可能为近视信号因子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Mller细胞 视网膜 近视因子
下载PDF
两个豚鼠品系眼球生物学特性比较及视网膜近视相关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雁虹 卫振 +1 位作者 艾志鹏 刘迪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比较Zmu-1:DHP与DHP两品系豚鼠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索Zmu-1:DHP豚鼠自发性近视产生的视网膜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对Zmu-1:DHP近交系豚鼠和DHP豚鼠屈光度、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的测定,进行两品系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并对筛... 目的比较Zmu-1:DHP与DHP两品系豚鼠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索Zmu-1:DHP豚鼠自发性近视产生的视网膜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对Zmu-1:DHP近交系豚鼠和DHP豚鼠屈光度、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的测定,进行两品系眼球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并对筛选出的自发性近视Zmu-1:DHP豚鼠和DHP豚鼠进行视网膜组织结构观察和视网膜信号因子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 3周龄时,Zmu-1:DHP豚鼠近视率90.21%,DHP豚鼠近视率18.00%;4~12周,随周龄增长,Zmu-1:DHP豚鼠左右眼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大于DHP豚鼠,角膜曲率小于DHP豚鼠,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网膜组织结构观察显示,Zmu-1:DHP豚鼠较DHP豚鼠视网膜外核层薄,细胞体积小,分布数目少,脉络膜萎缩变薄,色素上皮细胞层未见明显色素颗粒,而DHP豚鼠色素上皮细胞层内分布有大量棕黄色色素颗粒。PCR结果显示,Zmu-1:DHP豚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降低(P<0.01),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表达增强(P<0.01),诱导型NO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神经型NO合成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cell growth factor,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增强(P<0.05),视黄醛脱氢酶(retinal dehydrogenase,RALDH)和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虽然表达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Zmu-1:DHP豚鼠自发性近视高发,为轴性近视,其分子机制与视网膜近视信号因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屈光度 视网膜 近视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