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8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减”政策背景下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教育焦虑研究
1
作者 潘格格 崔铭香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随着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举家迁移到城市发展,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的焦虑。目前,“双减”政策的实施并没有缓解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在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上的焦虑。相反在市民化意愿催化下和教育内卷背景下,新生代进城... 随着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举家迁移到城市发展,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的焦虑。目前,“双减”政策的实施并没有缓解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在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上的焦虑。相反在市民化意愿催化下和教育内卷背景下,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呈现焦虑表征为:教育负担加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忧虑、升学择校的不确定性和父母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教育焦虑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三方面建议:优化教育理念,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实施“双减”政策的主体作用;着力保障教育公平,注入终身学习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新生代进城务工家长 教育焦虑
下载PDF
农村进城务工家庭“代际接力”合作育儿探析——基于X村的调查
2
作者 朱菲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代际接力”合作适应了进城务工家庭育儿的需要,能较好地抵御进城务工家庭育儿压力和风险。对X村进城务工家庭“代际接力”合作育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代际接力”合作育儿的实践在家庭结构、育儿方式和代际关系3个方面的形态都有自... “代际接力”合作适应了进城务工家庭育儿的需要,能较好地抵御进城务工家庭育儿压力和风险。对X村进城务工家庭“代际接力”合作育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代际接力”合作育儿的实践在家庭结构、育儿方式和代际关系3个方面的形态都有自身的特征;它既有优势,也存在风险;“代际接力”合作育儿的生成逻辑有其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同时,家庭会在代际关系、利益关系和伦理关系上进行内部自我机制的调适,以确保“代际接力”合作育儿的运行。对于关注和解释农村家庭育儿现象以及对家庭育儿政策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家庭 “代际接力” 合作育儿 家庭压力与风险
下载PDF
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施路径——对新时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思考
3
作者 马多秀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融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中,理解是基础、平等是关键、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内生力是重心。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师的有力引导、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合理的班级...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融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中,理解是基础、平等是关键、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内生力是重心。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师的有力引导、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合理的班级编排,以及为城乡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实践机会,使其与城市儿童在共在共生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接纳,实现健康成长和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理念与路径
下载PDF
留守还是随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两难困境与对策思考
4
作者 应梦倩 《新西部》 202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子女是否跟随务工父母进城接受教育决定着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甚至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和跟随父母进城各有优劣,厘清留守和随迁的优劣有助于明晰问题。留守劣势主要来自于不可抗因素,父母进城是既定事实,而随迁劣势主要来... 子女是否跟随务工父母进城接受教育决定着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甚至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和跟随父母进城各有优劣,厘清留守和随迁的优劣有助于明晰问题。留守劣势主要来自于不可抗因素,父母进城是既定事实,而随迁劣势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变化。因此,与留守相比,随迁劣势更易解决。通过政府建立专项资金,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教师协助引导学生和家长等方式缓解甚至破解当前面临的难题,逐步形成社会合力,帮助每一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课程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社会合力 既定事实 专项资金 外部环境变化 子女心理健康 两难困境
下载PDF
进城务工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5
《致富天地》 2024年第5期60-61,共2页
主持人:务工者在城市生活容易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段国春:首先是语言障碍,部分务工者可能无法熟练使用当地语言与他人交流。其次是文化差异,农村与城市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差异,可能导致务工者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主持人:务工者在城市生活容易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段国春:首先是语言障碍,部分务工者可能无法熟练使用当地语言与他人交流。其次是文化差异,农村与城市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差异,可能导致务工者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再次是社会保障不足,务工者可能面临社会保险、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时常感到焦虑、孤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社会保险 子女教育 务工 当地语言 农村与城市 融入城市 进城务工
下载PDF
流动还是留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两难困境与对策思考
6
作者 杨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向上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不断突破,城市中涌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此衍生出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基于现有研究文献,通过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个群体的心理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农村进城务工人...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向上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不断突破,城市中涌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此衍生出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基于现有研究文献,通过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个群体的心理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流动更有利于家庭完整、更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结论,据此提出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改进家庭教育的建议,以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走出留守或流动的两难抉择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我区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利
7
作者 桂文 《广西教育》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讯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23年我区共保障86.8万名学生在流入地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3.1%。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题,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部... 本刊讯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23年我区共保障86.8万名学生在流入地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3.1%。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题,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完善政策,强化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学校 入学问题 流入地 入学工作 强化保障 教育厅
下载PDF
县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育人方式变革面临的问题
8
作者 刘广宾 《陕西教育(教学)》 2024年第9期25-25,共1页
县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难点之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校要积极探究育人方式,转变路径,从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三个”课堂、家庭教育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适合未... 县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难点之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校要积极探究育人方式,转变路径,从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三个”课堂、家庭教育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一、育人方式转变面临的阻碍(一)学校教育理念滞后有些教师教学能力较差,备课、授课方法还停留在知识灌输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并没有对学生知识的完整性、思维的系统性进行深入地研究,过分强调学生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关注考试成绩,无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教师教学能力 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育人方式 学生能力培养 方式变革 未来发展需要
下载PDF
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分异演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强欢欢 吴晓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利用2009年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依循“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路径,对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进... 利用2009年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依循“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路径,对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表明:2009-2015年间持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异的主因子包括住房条件、迁居特征和经济地位;而聚类形成的居住社会区虽在数量上处于稳定(4类),但其内部属性却在不断的同质与分异,并使得混杂穿插的空间结构趋于清晰与集聚化,呈现出由“扇形+散点+半环”向“扇形+散点”演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居住空间分异 南京市主城区
下载PDF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浩辉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潮流,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一、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称呼问题"农民工"的称呼,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潮流,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一、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称呼问题"农民工"的称呼,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形成的。但仔细推敲,这个称呼不确切。首先,这个称呼不能准确体现进城务工者的身份。"农民工"的称呼概念模糊,说他是农民,又有工字;说他是工人,又有农民二字。最多只能表明他们是来自农村的务工者,不能确切表明他们现在所处的阶层。第二,这个称呼把进城务工者同原住城市的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区分开来,使进城务工人员在户籍、住房、医疗、孩子上学等方面,不能享受城市人口的同等权利,在生活上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三,这个称呼带有旧的门第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烙印,导致产生“农民工”低人一等的社会偏见,使他们在许多方面受到歧视。因此,取消“农民工”称呼势在必行。许多有识之士在网上和报刊发表文章,建议取消此称呼,我完全赞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进城务工 农民进城务工 城市务工 农民工 时代潮流 概念模糊
下载PDF
基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课后服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霞 《学周刊》 2023年第21期15-17,共3页
学校所提供的课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点半难题”,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关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和需求,优先保障其课后服... 学校所提供的课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点半难题”,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关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和需求,优先保障其课后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 教育问题 课后服务
下载PDF
应用规则视角下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研究
12
作者 齐燕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是农村进城务工群体城市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规则模型,分析并研判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形成以人为本的农民工政策,通过多元合作共治...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是农村进城务工群体城市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规则模型,分析并研判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形成以人为本的农民工政策,通过多元合作共治,让进城务工女性“有人管”“工作好”“有依靠”“有归属”,从而促进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规则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 城市融入 治理
下载PDF
全民健身视域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健康行为干预研究
13
作者 李治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科技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力劳动逐步被机械化所替代的今天,诸多工作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完成,人们投入于工作中的体力消耗降低,加之在生活中过分追求便捷、食用快餐、频繁熬夜、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许多人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尤其... 在科技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力劳动逐步被机械化所替代的今天,诸多工作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完成,人们投入于工作中的体力消耗降低,加之在生活中过分追求便捷、食用快餐、频繁熬夜、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许多人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常年居无定所、生活压力大,所涉及行业又大多较危险、体力消耗较大,其保健、健身意识不强,很容易诱发各种各样的基础疾病和心理问题,已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为推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民健身视域下,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健康行为干预,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进城务工人员 健康行为 干预研究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后服务研究
14
作者 宋鹏冲 《学周刊》 2023年第25期18-20,共3页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如何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双减”工作、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成了学校必须不断探究的课题,要全面、高质量地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工作。尤其...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如何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双减”工作、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成了学校必须不断探究的课题,要全面、高质量地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工作。尤其是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学校给其提供的课后服务应该具有高效性、针对性,旨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本文主要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为对象,探讨学校方面如何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课后服务,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进城务工 随迁子女 课后服务
下载PDF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2+2+2”干预模式的有效性研究——以晋安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为例
15
作者 林素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9期17-20,共4页
以晋安区6所中小学校598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晋安区中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家庭教育“2+2+2”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再将实验组与... 以晋安区6所中小学校598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晋安区中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家庭教育“2+2+2”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前后测比较,验证“2+2+2”家庭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 家庭教育 干预模式
下载PDF
幼儿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实施有效策略
16
作者 柯燕旋 《亚太教育》 2023年第20期64-66,共3页
当前许多农民转变为农民工身份,以应对社会劳动力紧缺问题,而随迁子女教育指导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情况,分析幼儿园德育实施方法,从打造德育指导环境、丰富德育手段、优化幼儿园领域活动三个方向,制定幼儿园... 当前许多农民转变为农民工身份,以应对社会劳动力紧缺问题,而随迁子女教育指导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情况,分析幼儿园德育实施方法,从打造德育指导环境、丰富德育手段、优化幼儿园领域活动三个方向,制定幼儿园德育计划,希望能够为增强幼儿园德育效果以及推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进城务工 随迁子女 德育
下载PDF
进城务工群体分化后的城乡情感与城乡选择——以王十月的小说为例
17
作者 罗雪柔 朱永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1-5,10,共6页
作为“打工文学”的先驱人物,王十月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进城务工群体形象。他们或是在工地和流水线上挣扎的底层农民工,或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中产阶级,或是下海经商的致富阶级。由于工作性质、居住环境、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因素的不... 作为“打工文学”的先驱人物,王十月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进城务工群体形象。他们或是在工地和流水线上挣扎的底层农民工,或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中产阶级,或是下海经商的致富阶级。由于工作性质、居住环境、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往往对城乡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在物质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心理层面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做出了最契合自己生存境况的城乡选择。王十月的小说不仅展现了进城务工群体的生活图景,也为当下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城乡共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群体 城乡关系 打工文学 王十月
下载PDF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18
作者 胡佳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11期17-18,共2页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合力。长沙市开福区紫凤小学是一所城区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家长文化水...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合力。长沙市开福区紫凤小学是一所城区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时间较长、没有固定住所或仅是临时租住,大多靠周围的托管机构解决孩子的吃饭和作业问题。很多家长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落后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家庭教育指导 长沙市开福区 城区小学 学习障碍 一所 实践探索 托管机构
下载PDF
进城务工农民权益的缺损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忠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进城务工农民 农民权益 进城务工人员 农业劳动 农业生产 第三产业 城镇 农民收入 工种
下载PDF
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变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世泉 赵格红 张丽坤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说明政策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缺乏合理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支持,缺乏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协作的制度安排,缺乏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的途... 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说明政策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缺乏合理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支持,缺乏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协作的制度安排,缺乏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的途径,已严重阻碍了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进,需要制度或政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政策变迁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