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晴 张璐 +4 位作者 郭书文 郑敏 张阔 刘健 武敬平 《实验动物科学》 2013年第6期34-40,共7页
目的探究快速、有效地建立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方法。方法 1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n=8)和假手术组(n=7),两组均饲喂高脂饮食,14周后结束实验,对颈总动脉和其他血管节段(胸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和腹主动脉)... 目的探究快速、有效地建立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方法。方法 1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n=8)和假手术组(n=7),两组均饲喂高脂饮食,14周后结束实验,对颈总动脉和其他血管节段(胸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和腹主动脉)作病理观察,计算内膜增生面积/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平均内膜厚度/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半径(%)和最大内膜厚度/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半径(%),以评价斑块大小;确定病变组织形态学分型(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以评价斑块病变严重程度。测定实验前后的动物血脂水平。结果高脂喂养14周,在兔主动脉各血管节段中,斑块尺寸由大到小顺序:胸主动脉>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胸主动脉虽在单纯高脂作用的各血管节段中斑块尺寸最大、病变进展最快,但仍主要停留在以内膜细胞外脂质池出现为特点的过渡性病变,较少发展至以脂质核心形成为特征的进展性病变。球囊损伤术使病变最轻微、进展最缓慢的颈总动脉斑块尺寸明显超过胸主动脉(P<0.01),并使其发展为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结论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球囊损伤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以脂质核心形成为特征的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兔模型,为进一步探究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措施提供了适用的动物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核心 兔模型 球囊损伤法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冬梅 何俊瑛 +2 位作者 王永祥 鲍继奎 高玉林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卒中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人疱疹病毒IgM总阳性率 ,常规治疗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9例患者进行脑CT、MRI、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3 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 (PhosphonoformicAcid ,PFA)...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卒中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人疱疹病毒IgM总阳性率 ,常规治疗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9例患者进行脑CT、MRI、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3 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 (PhosphonoformicAcid ,PFA) 3 .0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停止发展的日期 ,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本组 3 9例患者脑CT、MRI提示脑梗死早期呈皮层或皮层下不规则斑片状病灶 ,而MRA、DSA显示颈内动脉、椎 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疱疹病毒IgM总阳性率 91.6% ,与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病患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本文 3 9例常规治疗均不能控制病情发展 ,而 3 5例应用PFA后 ,基本痊愈 2例 ,显著进步 3 0例 ,进步 3例。而未采用PFA治疗的 4例患者死亡 1例 ,恶化 3例。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卒中以颅内主要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为主 ,疱疹病毒IgM阳性 ,病程呈进行性加重 ,应用PFA治疗有效。作者认为该病与人疱疹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膦甲酸钠 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展性卒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疱疹病毒Ig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祥 鲍继奎 +3 位作者 李冬梅 李明林 何俊瑛 高玉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卒中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 ,HCMV)、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HSV ) 1型和 2型IgM抗体 ,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动脉粥...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卒中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 ,HCMV)、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HSV ) 1型和 2型IgM抗体 ,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卒中组HCMV和HSVIgM抗体总阳性率为 91.0 7%(5 1/5 6 ) ,对照组为 2 9.33% (6 1/2 0 8)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中HCMV和HSV 1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 1.79% (2 9/5 6 )和 2 3.2 1% (13/5 6 ) ,对照组分别为 12 .5 0 % (2 6 /2 0 8)和 5 .77% (12 /2 0 8)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HSV 2IgM阳性率为 16 .0 7% (9/5 6 ) ,对照组为 11.0 6 % ,(2 3/2 0 8)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HCMV和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展性卒中 IGM抗体 脑血管意外 巨细胞病毒属 单纯疱疹病毒I型 单纯疱疹病毒2型 疱疹病毒感染 金标免疫斑点法 抗体检测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早期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强 屈文慧 马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早期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住院患者50例为治疗组,并选择未使用替罗非班但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早期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住院患者50例为治疗组,并选择未使用替罗非班但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出院时NIHSS评分改善率为88%,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改善率为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和颅内出血发生率低。结论 进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 展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