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25例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
1
作者 刘平 江春亚 +5 位作者 魏磊 王向丽 靳云凤 秦玉洁 杨亚妮 刘翠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 探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sJIA合并MA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同期诊治的sJIA无合并MAS患儿作为sJIA无合并MAS组,比较两组间... 目的 探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sJIA合并MA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同期诊治的sJIA无合并MAS患儿作为sJIA无合并MAS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和远期预后。结果 sJIA合并MAS组25例中男11例,女14例,中位起病年龄5.8(2.6~10.0)岁。s JIA无合并MAS组38例中,男18例、女20例,中位起病年龄7.0(5.1~9.0)岁。21例患儿在sJIA病程早期合并MAS。与sJIA无合并MAS组相比,sJIA合并MAS组肝脾肿大、呼吸系统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出血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JIA合并MAS患儿实验室指标异常以高铁蛋白血症最为常见(100%),其次为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24例)、纤维蛋白原降低(23例)。所有患儿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22例静脉加用丙种球蛋白,22例加用环孢素A;11例加用托珠单抗,其中4例在MAS活动期2~3周内应用,7例在MAS缓解后sJIA病情不稳定时加用。中位随访时间为40.0(26.5~60.5)月。随访至2022年8月31日的结果显示,sJIA合并MAS组单相病程11例,反复病程5例,持续病程9例,与sJIA无合并MAS组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时间长的sJIA合并MAS患儿出现生长迟缓,3例sJIA合并MAS患儿出现激素性白内障。结论 早期识别sJIA合并MAS,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规范管理,其远期预后与无合并MAS患儿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临床特征 远期预后
下载PDF
COL1A1、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廖登辉 王婷 +4 位作者 甘霖 闵杰 王亚东 曾真 吕钢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1A1、KPNA2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结果COL1A1、KPNA2在TNBC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BC癌组织中,COL1A1、KPNA2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COL1A1高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87例患者总生存率78.16%(68/87),COL1A1高表达者生存期较低表达者更短(P<0.05),KPNA2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生存期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COL1A1高表达、KPNA2高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L1A1、KPNA2在TNB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均增加,两者高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Ⅰ型胶原蛋白α1链 核转运蛋白基因2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谵妄患者远期预后
3
作者 王敏 吴倩 廖雪莲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6-88,共3页
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综合征,常见于年老、术后及危重病患者。谵妄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近期的不良结局,还会对患者远期的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等造成影响。全面认识和评估谵妄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助于指导临床干预时间、措施和... 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综合征,常见于年老、术后及危重病患者。谵妄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近期的不良结局,还会对患者远期的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等造成影响。全面认识和评估谵妄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助于指导临床干预时间、措施和方法的选择,这对改善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且有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综述就谵妄发生对患者远期结局的影响及预后评估工具等相关进展进行总结,期待能更全面地了解谵妄患者的远期预后,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远期预后
下载PDF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基于抑制p53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
5
作者 沈梦迪 赵娜 +1 位作者 邓晓晶 邓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2的表达;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实验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TCGA数据库、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K-M曲线显示,COX6B2高表达组生存期短(P<0.05);统计分析发现COX6B2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CEA及CA19-9密切相关(P<0.05),COX6B2高表达、CEA≥5μg/L及CA19-9≥37 kU/L均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COX6B2表达量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预判价值(P<0.05);GO及KEGG富集结果显示,COX6B2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等;CCK-8和流式检测显示,上调COX6B2促进细胞增殖,通过增加G1/S期细胞比例调控细胞周期(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X6B2抑制胃癌细胞中p53和p21的表达(P<0.05)。结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而影响胃癌恶性增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OX6B2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远期预后 P53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功能及远期预后影响
6
作者 许晓东 李翠 +2 位作者 于倩 易建平 杨小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功能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8月本院妇科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分为开窗术组和切除术组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下输卵管...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功能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8月本院妇科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分为开窗术组和切除术组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或输卵管切除术.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输卵管通畅情况,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以及术后3年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无差异(均P>0.05),切除术组手术用时(30.64±3.71min)、术中出血量(59.77±7.50ml)均大于开窗术组(21.38±3.04 min、43.98±6.01ml)(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0%、30.8%)无差异(P>0.05).开窗术组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比例(96.0%)大于切除术组(80.0%),术后6个月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 mIU/ml)(6.71±2.35)及FSH/(黄体生成素)LH(1.49±0.37)均低于切除术组(8.41±3.79mIU/ml、2.19±0.44),雌二醇(78.39±14.90pg/ml)、抗缪勒管激素(4.36±1.96μg/L)水平高于切除术组(50.74±19.02pg/ml、3.61±1.75μg/L),术后3年内宫内妊娠比例(80.0%)及再次异位妊娠比例(18.0%)均高于切除术组(54.0%、6.0%)(均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对患者生育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生育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分析
7
作者 戚占如 徐芳 +2 位作者 陈慧 姚静 方爱娟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院内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n=18)和... 目的 探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院内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n=18)和死亡组(n=5),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征、院内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25例患者中,76%为女性,年龄38~97岁,平均(68.6±13.1)岁。7例(28%)患者入院时出现了心、肺相关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随访过程中失访2例、死亡5例,呈植物人状态1例。死亡患者中,在院期间心源性死亡2例,另3例出院后分别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及重症感染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及ST段抬高总和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应激性心肌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其主要并发症,而远期死亡主要原因为其他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临床特征 院内并发症 远期预后
下载PDF
6种常见模型评分对NSTEMI患者远期预后预测价值的验证和比较
8
作者 吴纪昆 徐榕笛 +2 位作者 许景涵 王乐 丛洪良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41-547,共7页
目的验证和比较6种常用模型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36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GRACE评分、TIMI评分、ACEF评分、mACEF评分、CHA2DS2-VASc评分及CAMI-NST... 目的验证和比较6种常用模型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36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GRACE评分、TIMI评分、ACEF评分、mACEF评分、CHA2DS2-VASc评分及CAMI-NSTEMI评分分为低、中、高危组。统计患者在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Kaplan-Meier法比较各评分风险分层患者的MACE发生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来验证和比较6种模型评分对NSTEMI患者远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909例NSTEMI患者,有225例患者发生了MACE。6种评分低、中、高危组间累积MAC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累积MACE发生率均最高。CHA2DS2-VASc评分、ACEF评分及mACEF评分对NSTEMI患者远期发生MACE预测价值尚可[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5、0.660、0.662],TIMI评分、CAMI-NSTEMI评分和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一般(AUC分别为0.596、0.618、0.640)。所有模型评分对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预测具有很好的校准度。结论CHA2DS2-VASc评分和mACEF评分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能力较好,可以作为N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评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模型评分 远期预后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甘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蛋白酶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搏动指数、平均血液流速、峰流速),不良反应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MMP-3、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搏动指数低于治疗前,平均血液流速、峰流速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10.00%,χ^(2)=0.180,P=0.671);治疗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mRS评分为(2.91±0.40)分,低于对照组的(3.23±0.59)分(t=2.839,P=0.006)。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更有助于降低脑组织损伤,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软胶囊 注射用纤溶酶 NIHSS评分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远期预后
原文传递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刘棚越 王莎莎 +1 位作者 徐国良 闫拥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16-520,共5页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5 a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5 a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45例患者出院后5 a内生存占比62.07%(90/145),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占比37.93%(55/145),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及治疗前PSA高水平、Gleason高评分、血红蛋白低水平是影响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良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及治疗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多西他赛 卡铂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下瘀血汤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朱岩洁 娄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下瘀血汤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联合下淤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远期预后。结果... 目的 探讨下瘀血汤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联合下淤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 AST、 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淤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淤血汤 乙肝 肝硬化 肝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微创和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预后
12
作者 胡大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52-0055,共4页
探究腰椎退行性疾病(LDD)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中传统开放术式和微创术式的远期预后。方法 从2015.01内选取LDD病例参与试验,试验终止于2017.12内,共80例入组受试,按随机规则分组,各为40例LDD病例。传统组LDD病例在PLIF中行... 探究腰椎退行性疾病(LDD)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中传统开放术式和微创术式的远期预后。方法 从2015.01内选取LDD病例参与试验,试验终止于2017.12内,共80例入组受试,按随机规则分组,各为40例LDD病例。传统组LDD病例在PLIF中行传统开放术式,微创组LDD病例在PLIF中行微创术式。比较并发症、随访各时段功能评分(ODI、JOA)、腰腿部疼痛评分(VAS)、多裂肌(Mul)萎缩率及横截面积(CSA)等变化。结果 微创组LDD病例的并发症合计值低于传统组LDD病例(P<0.05)。随访各时段微创组LDD病例的Mul萎缩率及CSA水平均优于传统组LDD病例(P<0.05)。随访各时段两组LDD病例腿部VAS得分相近(P>0.05);但微创组LDD病例的腰部VAS得分低于传统组LDD病例(P<0.05)。随访各时段微创组LDD病例的ODI及JOA得分均优于传统组LDD病例(P<0.05)。结论 LDD行PLIF治疗中选择微创术式的远期预后更佳,既能减少Mul萎缩率,又能对肢体功能予以改善,还可缓解腰部疼痛,有利于预防腰背部顽固性疼痛,可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传统开放 微创 远期预后
原文传递
术前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鹏 段绍斌 《肝脏》 2023年第2期229-232,237,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比较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术前MELD评分情况,将所有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肝包虫病复发或死亡作为状态变量,术前MELD作为检... 目的 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比较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术前MELD评分情况,将所有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肝包虫病复发或死亡作为状态变量,术前MELD作为检验变量,进行两者的ROC分析,获得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7例行肝切除手术的肝包虫病患者,男性66例(68.0%),女性31例(32.0%),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2±12.6)岁,97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35例(36.1%),胆瘘20例(20.6%),胸腹腔积液32例(33.0%),感染16例(16.5%),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MELD评分(12.3±3.1)明显高于术后肝功能正常患者(6.2±1.1)(t/χ^(2)值=11.236/<0.001)。ROC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754~0.886),最佳诊断截点为10.3,根据术前MELD评分的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MEID评分≥10.3分组39例(40.2%)和MEID评分<10.3分组58例(5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78.9%、58.2%、56.3%vs 100%、76.9%、65.5%,P>0.05),MEID评分≥10.3分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EID评分<10.3分组患者(100%、75.6%、63.4%vs 100%、92.3%、83.2%,P<0.05)。结论 术前MELD评分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和远期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MELD评分 肝包虫病 术后并发症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小虎 徐永建 夏云连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多发性肝癌患者102例开展回顾性研究,均行肝切除术,记录并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期以及1、2、4年的累积生存率。经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探讨多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多发性肝癌患者102例开展回顾性研究,均行肝切除术,记录并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期以及1、2、4年的累积生存率。经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总生存期为32个月,1、2、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57%、64.52%和44.09%。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临床分期Ⅲa期、肿瘤最大直径>5 cm、病灶数量≥4个、门脉瘤栓、微血管侵犯是多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包膜完整、术后辅助治疗是术后生存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多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后远期疗效仍不够理想,患者远期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门脉瘤栓、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微血管侵犯、术后辅助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累积生存率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时机对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刘卫兵 方富 +3 位作者 梁锐 江健 徐文华 吴维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对其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70例,根据患者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快速抢...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对其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70例,根据患者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快速抢救组(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内)31例和延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39例。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脑脊液与脑内室体积比(CSF/ICV)及颅内压(ICP)水平,比较快速抢救组和延期组患者手术后再出血及手术后出现应急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近期疗效,采用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半年的远期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CSF/ICV及ICP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且快速抢救组的CSF/ICV及ICP水平与延期组相比均降低(P<0.05)。快速抢救组术后再出血率为3.23%,低于延期组的手术后再出血率20.51%(P<0.05)。手术后1个月,快速抢救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延期组(P<0.05);手术后半年,快速抢救组和延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手术前均升高(P<0.05),且快速抢救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6 h内进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可以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情况,提高患者术后近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原发性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手术时机 远期预后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术式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远期预后的比较分析
16
作者 苏鹏飞 王俊钢 李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46-949,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腹腔镜术式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 目的 比较不同腹腔镜术式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癌切除术)和对照组49例(采用胸腹腔镜下根治术)。记录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21-1)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血清CEA、CY21-1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的血清CEA、CY21-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比于胸腹腔镜下根治术,经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癌切除术可有效缩短食管癌患者手术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术后CEA、CY21-1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预后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癌切除术 胸腹腔镜下根治术 肿瘤标志物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分析
17
作者 李文杰 马庆林 王亮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2,尼妥珠单抗联合IMRT)和B组(n=50,尼妥珠单抗联合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关... 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2,尼妥珠单抗联合IMRT)和B组(n=50,尼妥珠单抗联合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生存率、复发率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患者SCC-Ag、HMGB1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B组,3年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IMRT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抗 调强适形放疗 鼻咽癌 远期预后
下载PDF
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李冰玉 李鹭 唐倩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11-114,119,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 目的探讨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术后实施专科护理干预。采用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心理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年移植肾存活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次日HAMA-14和HAMD-2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前日HAMA-14和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34%(2/60),低于对照组的21.66%(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P=0.002)。研究组患者护理规范、护理技术、沟通语气、护理环境4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1年、2年移植肾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3年移植肾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用于肾移植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远期移植肾存活率,同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护理 专科护理 肾移植 并发症发生风险 住院时间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远期预后分析
19
作者 鲍星兰 王丹丹 +2 位作者 靳子义 贾婕婷 孙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接受UC-MSC治疗的92例难治性L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根据3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接受UC-MSC治疗的92例难治性L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根据3年随访结果,将获得持续肾脏缓解的患者纳入有效组(n=45),47例未缓解或复发的患者纳入无效组(n=47)。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92例难治性LN患者随访3年,共45例患者获得持续肾脏缓解,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为48.9%(45/92),其中完全缓解率为6.5%(6/92),部分缓解率为42.4%(39/92);37例患者未缓解,10例患者缓解后复发。17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死亡4例、维持透析13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8.5%(17/92),共4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95.7%(88/92)。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基线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英国狼疮评定组(BILAG)肾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水平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UC-MSC治疗难治性LN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其中基线eGFR水平低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 间充质干细胞 肾脏缓解 远期预后 肾小球滤过率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战锋 严亿军 +4 位作者 崔旭波 曹亮 冯建东 赵敬智 高亚东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I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中所用支架的不同将其分为Neuroform组40例和LVIS/LV...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I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中所用支架的不同将其分为Neuroform组40例和LVIS/LVIS Jr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的脑血灌注指标[患侧局部脑血容量(rCBV)、颅内压(ICP)]、神经营养标志物[神经生长因子(NGF)、S-100B蛋白];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改良Rankin评分(mRS)、动脉瘤血管再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VIS/LVIS Jr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Neuroform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rCBV较手术前升高,且LVIS/LVIS Jr组患者的rCBV为(2.28±0.41)mL/100 g,明显高于Neuroform组的(1.97±0.37)mL/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CP、NGF、S-100B蛋白水平较手术前降低,且LVIS/LVIS Jr组患者的ICP、NGF、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9.85±1.17)mmHg、(47.36±6.22)μg/L、(0.72±0.12)μg/mL,明显低于Neuroform组的(22.18±1.95)mmHg、(50.34±5.96)μg/L、(0.79±0.15)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LVIS/LVIS Jr组患者的mRS得分、动脉瘤血管再通率、支架内血栓率分别为(1.97±0.56)分、2.63%、0,明显低于Neuroform组的(2.38±0.61)分、17.5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S/LVIS Jr组患者的弹簧圈逃逸、脑积水、载瘤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26%、0、5.26%、2.63%,与Neuroform组的2.50%、2.50%、7.50%、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LVIS Jr支架应用于IA栓塞治疗的效果更好,其可改善患者的颅内循环及神经功能,远期预后良好,且还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NEUROFORM支架 LVIS支架 LVIS Jr支架 临床效果 远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