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区分不同的违法行为
1
作者 胡慧敏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每年的中考试...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会有考查违法行为类别的试题,那么如何区分不同的违法行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看”入手,事半功倍。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根据违法行为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 严重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危害程度 事半功倍
下载PDF
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2
《中国防伪报道》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2023年12月22日,公安部在京召开“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举措成效情况。会上,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公安机关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违法行为。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 违法违规 严厉打击 侦办 违法行为 新征程
下载PDF
没收的正义——基于《监察法》没收违法所得条款之诠释
3
作者 江国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监察法》中的违法所得没收条款,系任何人不得因自身的不法行为获得利益原理的具体体现,不让贪腐分子因腐败获益、补充常规监察手段不足以及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是其价值基础。从属性上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让利益状态恢复到违法之前... 《监察法》中的违法所得没收条款,系任何人不得因自身的不法行为获得利益原理的具体体现,不让贪腐分子因腐败获益、补充常规监察手段不足以及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是其价值基础。从属性上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让利益状态恢复到违法之前的保安处分,属于典型的对物程序和缺席审判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须符合特定的罪名范围要求,被调查人的状态要求,案件重大、复杂且有必要继续调查,以及没收财产范围等要求。为确保没收程序的合法正当,应加强对监察机关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等三个阶段的程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 缺席审判 追逃追赃 监察程序 《监察法》
下载PDF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症结与出路
4
作者 孙海涛 潘昊 王忠敏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在多阶段行政行为中,先行行为的违法性对于后续行为的影响被界定为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问题。我国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倾向于持消极态度,进而选择截断先后行为间的违法性。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症结在于权利救济与法的安定... 在多阶段行政行为中,先行行为的违法性对于后续行为的影响被界定为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问题。我国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倾向于持消极态度,进而选择截断先后行为间的违法性。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症结在于权利救济与法的安定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违法性程度与被治愈情形的标准不清、行政行为公定力与违法性继承之间的理论争议以及相关司法审查制度的不完善。基于此,可以通过明确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定位、厘清标准、认清理论争议的本质并扩张与细化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继承 判断标准 法的安定性 司法审查
下载PDF
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案例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基于价值链视角
5
作者 方婵娟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在价值链视角下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之后基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粮库收购、存储、销售环节及其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库收购环节空子多、粮库亏库情况无底数、监管... 在价值链视角下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之后基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粮库收购、存储、销售环节及其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库收购环节空子多、粮库亏库情况无底数、监管单位履职不到位、粮食安全意识不够强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问题,提出农业经营体系再丰富、订单收购制度再完善、智慧粮库建设再提速、监管单位责任再压实、粮食安全理念再传播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购销 违纪违法 价值链
下载PDF
企业违法中主要负责人制度研究
6
作者 戢浩飞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关键在于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制度是行政法领域的独有制度设计。梳理现有法律规范发现,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在范围、内容、职责等方面存在诸多缺漏与不足,进而导致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主要负责人有责而不担责、知责而... 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关键在于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制度是行政法领域的独有制度设计。梳理现有法律规范发现,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在范围、内容、职责等方面存在诸多缺漏与不足,进而导致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主要负责人有责而不担责、知责而不履责的现象。因此,厘清主要负责人基本理论,明确规定主要负责人制度规则,切实推动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以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为契机,主要负责人制度应当明确主体范围、责任范围、责任认定等内容,构建科学的责任体系,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违法 主要负责人 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袭警违法犯罪行为行刑衔接探析
7
作者 何超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由于执法环境日趋复杂,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实践中,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存在行为认定不清、行刑衔接不畅等困境。为厘清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刑衔接问题...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由于执法环境日趋复杂,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实践中,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存在行为认定不清、行刑衔接不畅等困境。为厘清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刑衔接问题,正确处理袭警案件,保障法律尊严和人民警察执法权威,应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行刑衔接程序、开展部门间合作、实施双向执法监督,以彰显警察职业荣誉感,减少警民冲突,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违法犯罪行为 人民警察 行刑衔接 执法权威
下载PDF
新疆警方公布一批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8
《中国防伪报道》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为切实净化网络环境,有效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新疆公安机关依法持续严打涉网违法犯罪,侦办了一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王某等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2023年2月9日,昌吉州呼图壁县公安机关工作发现,辖区居民王某等人帮助电信网络诈骗... 为切实净化网络环境,有效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新疆公安机关依法持续严打涉网违法犯罪,侦办了一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王某等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2023年2月9日,昌吉州呼图壁县公安机关工作发现,辖区居民王某等人帮助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跑分”洗钱违法犯罪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犯罪案件 公安机关工作 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违法犯罪 网络空间 呼图壁县 严打 净化网络环境
下载PDF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理论与实践贾求
9
作者 陈晗 《青海检察》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一、行政违法行为的类型(一)法律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类型。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 一、行政违法行为的类型(一)法律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类型。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行政禁止行为的违法行为,二是行政命令行为的违法行为,三是行政处罚行为的违法行为,四是行政裁决行为的违法行为。上述的行政违法行为类型仅为常见的几种,实际上还有其他形式的行政违法行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法规 检察监督 理论与实践 行政命令 违法行为类型 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禁止
下载PDF
功能同源视角下刑事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的交叉竞合及程序适用
10
作者 郑磊 李建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151,152,共13页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功能目的同源决定了两者适用条件高度重合,但两种程序的制度设计异构又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呈现交叉竞合。围绕着两种程序的司法运作,在明确适用条件、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功能目的同源决定了两者适用条件高度重合,但两种程序的制度设计异构又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呈现交叉竞合。围绕着两种程序的司法运作,在明确适用条件、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维度厘清两者适用关系:首先,程序启动的国家机关决定了两种程序选择有差异性,在非竞合状态下两种程序分别适用,呈现相互排斥关系;其次,当程序竞合时,在结合案件情况决定适用先后顺序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裁判稳定性和可执行性方面的优势并优先适用;最后,从程序效力的内在张力来看,同一犯罪事实先行适用违法所得程序后可再行适用缺席审判程序,而适用缺席审判后则不能再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违法所得没收 程序竞合 程序转换
下载PDF
刑事辩护视野下违法性认识错误的体系定位与实践运用
11
作者 吴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法定犯时代的到来对司法实践长期坚守的“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使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判断更加复杂。在刑事辩护中,违法性认识错误分别对应无罪辩护、罪轻辩护以及量刑辩护三种辩护事由。从刑事一体化视角来看,故意说主张... 法定犯时代的到来对司法实践长期坚守的“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使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判断更加复杂。在刑事辩护中,违法性认识错误分别对应无罪辩护、罪轻辩护以及量刑辩护三种辩护事由。从刑事一体化视角来看,故意说主张违法性认识错误应表现为无罪辩护事由和罪轻辩护事由,责任说则认为违法性认识错误通常属于量刑辩护事由。三种辩护事由的实践运用比重不仅取决于如何理解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理论定位,也与不同辩护事由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主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在实体与程序的双重考量下,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量刑辩护事由的做法可以有效平衡被告人利益诉求与刑事政策要求。对此,应坚守责任说的基本立场,充分发挥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量刑辩护事由的积极意义,从证明模式转型、证明责任分配以及证明标准廓清三个方面发挥其辩护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一体化 刑事辩护 违法性认识错误 量刑辩护 证明模式
下载PDF
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基于反竞争共同违法理论的构建
12
作者 冯子航 毕金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有赖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中的反竞争共同违法行为频发,尤其是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滥成灾。对直接实施者以外的行为人进行责任追究属于竞争法规制范围的扩张,因此针对“帮助实施”行为这一竞争法规制的... 有赖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中的反竞争共同违法行为频发,尤其是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滥成灾。对直接实施者以外的行为人进行责任追究属于竞争法规制范围的扩张,因此针对“帮助实施”行为这一竞争法规制的全新场域,要充分考虑竞争法领域特性和市场竞争实际,明晰处罚依据和行为认定在反竞争共同违法理论中的关键地位。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反竞争共同违法行为的一部分,对该行为的认定需要通过帮助行为客观表现和行为人主观状态进行实质的违法性判断,明晰该行为作为反竞争共同行为需充足的共同要素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 共同违法 实质性帮助 双重认识要素
下载PDF
施工方偷工减料、违法分包和转包的审计方法
13
作者 熊君毅 罗宗先 +2 位作者 刘洁 刘勤 刘业明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我们结合今年开展的六个标段7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审计调查,借用国家增值税开票管理系统数据,借助大数据审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我们结合今年开展的六个标段7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审计调查,借用国家增值税开票管理系统数据,借助大数据审计,借力打力查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方偷工减料、违法分包和转包、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违法违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方法 工程项目审计 违法分包 增值税 大数据审计 偷工减料 配套设施 系统数据
下载PDF
市场监管领域政策扩散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的分析
14
作者 王鹏霖 杨书文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51,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精细化监管能力。为了避免执法环节出现“一刀切”,地方政府聚焦企业关切,开启一系列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政策创新活动,其中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政策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精细化监管能力。为了避免执法环节出现“一刀切”,地方政府聚焦企业关切,开启一系列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政策创新活动,其中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政策在不同地方政府间形成扩散。研究发现,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政策扩散是“启发群体—集聚地区—治理目标—政策网络—激励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政策扩散经历三个阶段:两地初步探索阶段、全国复制推广阶段和纳入法律强化执行阶段;在空间维度呈现区域集聚和邻近扩散特征;免罚政策通过“自下而上”推动和“自上而下”执行两条路径扩散;模仿、学习和竞争机制在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扩散路径 轻微违法 市场监管
下载PDF
合理处理已公开信息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规则建构
15
作者 王亚旗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合理处理属于未经授权擅自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阻却事由。合理处理信息主体自行公开信息的正当化根据为基于法益性阙如原理的被害人默示同意。合理处理法定公开信息的正当化根据为基于法益衡量原理的正当业务行为。对于自愿公... 合理处理属于未经授权擅自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阻却事由。合理处理信息主体自行公开信息的正当化根据为基于法益性阙如原理的被害人默示同意。合理处理法定公开信息的正当化根据为基于法益衡量原理的正当业务行为。对于自愿公开的个人信息,当信息主体具有明确公开目的或用途时,处理行为只有符合权利人的预期目的或用途才能成立合理处理。当信息主体没有明确表明其公开目的或用途时,只要处理行为对信息主体的权益没有重大影响且未被信息主体明确拒绝便成立合理处理。对于法定公开的个人信息,只要处理行为是基于正当目的或用途,且未侵害信息主体的重大利益原则上便属于合理处理。当处理目的与公开目的一致时,信息主体不得拒绝该合理处理行为。当处理目的不符合公开目的时,信息主体仍享有拒绝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公开个人信息 合理处理 违法阻却事由 正当化根据
下载PDF
没收违法所得处罚中依法退赔制度的解释论
16
作者 崔梦豪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07-116,165,166,共12页
没收违法所得处罚中依法退赔制度的构建将公益性和私益性有效兼容,是对公法和私法相互交融的实践需求的回应,其理论基础在于私权优先保护的价值理念和“国不与民争利”的民本思想。依法退赔制度的适用条件有三:法律责任竞合的存在、当... 没收违法所得处罚中依法退赔制度的构建将公益性和私益性有效兼容,是对公法和私法相互交融的实践需求的回应,其理论基础在于私权优先保护的价值理念和“国不与民争利”的民本思想。依法退赔制度的适用条件有三:法律责任竞合的存在、当事人有违法所得和当事人依法应当承担财产性民事责任。依法退赔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蕴涵主要表现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落实了比例原则的要求,强化了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和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从逻辑关系来看,依法退赔制度不是没收违法所得的前置性行政程序,当事人依法退赔的款项是没收违法所得的事实构成要件,其直接影响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的法律效力。通过行政处罚处理期限中止制度的完善和依职权行政调解的嵌入有利于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直接落实依法退赔制度和保证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的合法性,最后完善财政部门返还款项的程序,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返还款项制度的兜底性和补充性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退赔 没收违法所得 内涵 价值蕴涵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以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刑事案件追缴违法所得模型为例
17
作者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明确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各级检察院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国检察长会议和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明确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各级检察院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国检察长会议和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关于数字检察工作的相关要求,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升监督质效。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在新时代背景下,统筹研发出符合工作实际的追缴违法所得法律监督模型,真正实现为检察监督赋能,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把大数据思维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充分发挥检察能动性,围绕大局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责,为高效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法律监督 数字检察 监督模型 追缴违法所得
下载PDF
行刑衔接背景下猥亵儿童违法与犯罪之界分
18
作者 黄维智 高峰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行刑衔接背景之下,猥亵儿童罪虽作为自然犯,但同样可能涉及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然而,两者之间的界限却存在一片真空地带,一方面,容易减损司法机关履职效率、增加滥用职权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塑造与保障社会公众基本道德。猥... 行刑衔接背景之下,猥亵儿童罪虽作为自然犯,但同样可能涉及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然而,两者之间的界限却存在一片真空地带,一方面,容易减损司法机关履职效率、增加滥用职权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塑造与保障社会公众基本道德。猥亵行为类型的多元性、复杂性及儿童权益衡量标准的缺失是造成行刑衔接界限模糊的主要原因。“量”区别理论为两类行为界限设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更契合中国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二元制裁体系。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手段、时空环境是表明刑事违法性的重要因素,是确定“量”值,厘清猥亵儿童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界限的四重维度。裁判者应将行为手段作为核心判断要素,在区分侵入深度、猥亵强度、时间次数的基础之上,同时借助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要素,辅之以时空环境要素综合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衔接 猥亵儿童罪 行政违法
下载PDF
互联网搭售行为违法性认定的困局及纾解
19
作者 吴太轩 肖健华 《竞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5-15,共11页
互联网搭售行为可谓屡见不鲜。但是,互联网经济具有的免费模式、双边市场、网络效应及跨界竞争等特征致使互联网搭售行为形式多样、表征复杂,行为违法性认定也陷入困境。实践考察发现,当前认定互联网搭售行为违法性尚存产品独立性认定... 互联网搭售行为可谓屡见不鲜。但是,互联网经济具有的免费模式、双边市场、网络效应及跨界竞争等特征致使互联网搭售行为形式多样、表征复杂,行为违法性认定也陷入困境。实践考察发现,当前认定互联网搭售行为违法性尚存产品独立性认定标准不明、行为强制性难以判定、竞争效果评估存在障碍等困局。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其一,产品独立性认定应摈弃传统单一标准的认定模式,构建以消费者需求标准为核心的复合标准认定模式;其二,行为强制效果判定应弱化对主观心理的考量,侧重对客观事实进行判断;其三,竞争效果评估应当从法益保护视角出发,对行为产生的正负效果进行多维度的结构化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搭售 违法性认定 反垄断
下载PDF
提供假药罪的违法构造研究
20
作者 李金珂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原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基础上新增了“提供假药罪”的犯罪类型。对提供假药罪的违法构造进行厘清,行为主体方面,针对怎样划定“药品使用单位”和“药品使用单位人员”的分水岭,可以借助既有的法律规定来判别...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原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基础上新增了“提供假药罪”的犯罪类型。对提供假药罪的违法构造进行厘清,行为主体方面,针对怎样划定“药品使用单位”和“药品使用单位人员”的分水岭,可以借助既有的法律规定来判别;行为对象方面,对假药的认定既要考虑医学方面的实际治疗效果,又要考虑药品本身是否具有其“应当具有”的有效药物成分,以及相关成分及含量是否符合我国药典的硬性规定。假药与劣药之界分,应当重新加以考量区分假药与劣药的标准——将假药认定为不具有应有的治疗作用并且转化为有损人体健康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供假药罪 药品使用单位 药品使用单位人员 违法构造 销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