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双参数传感器
1
作者 刘会刚 张翔宇 +2 位作者 南雪莹 赵二刚 刘海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4,共13页
本文设计了由不对称半圆柱对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构表面,获得了两个高品质因子的准连续域束缚态模式(quasi-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QBIC).通过选择不同形式的对称破缺,在近红外频段均可产生两个稳健的QBIC,并且二者的谐振波长、... 本文设计了由不对称半圆柱对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构表面,获得了两个高品质因子的准连续域束缚态模式(quasi-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QBIC).通过选择不同形式的对称破缺,在近红外频段均可产生两个稳健的QBIC,并且二者的谐振波长、品质因子、偏振依赖等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模拟计算表明,通过测量两个QBIC的谐振波长,能够实现折射率和温度的双参数传感;通过调节不对称参数,利用QBIC的品质因子依赖于不对称参数的二次方反比关系,理论上能够提高品质因子到任意的数值,从而实现传感性能的提升和调节.该超构表面的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品质因子和优值分别达到194.7 nm/RIU,45829和8197,其温度传感灵敏度达到24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对称破缺 折射率传感 温度传感
下载PDF
双谐振环金属超表面中的连续域束缚态
2
作者 王玥 王豪杰 +1 位作者 崔子健 张达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324,共9页
超表面由于具备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在微波、太赫兹以及光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电磁超表面中构建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模式谐振可以产生尖锐的谐振透射峰,因此BIC被广泛用于设计具有高品质因子谐振的超表... 超表面由于具备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在微波、太赫兹以及光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电磁超表面中构建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模式谐振可以产生尖锐的谐振透射峰,因此BIC被广泛用于设计具有高品质因子谐振的超表面.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支持准BIC(quasi-BIC,q-BIC)谐振的新型金属太赫兹超表面,通过设计两组金属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s,SRRs)的结构参数来调节各自主导的谐振的工作频率,使不同模式谐振之间产生耦合,形成q-BIC模式谐振.并利用电磁场分布及其散射功率的多极分解的计算结果证明了不同模式的共振机制.在入射电磁波分别沿x,y偏振时,通过Jaynes-Cummings模型计算了两模式之间的归一化耦合强度比,分别为0.54%(x偏振)与4.42%(y偏振),解释了不同谐振模式的工作频率随SRRs器件结构参数改变而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多极分解 连续域束缚态 太赫兹
下载PDF
周期光学系统中的连续域束缚态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建铨 李继涛 +4 位作者 张雅婷 李杰 岳震 徐航 杨帆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共23页
周期光学系统,如光子晶体和光学超材料,可以在亚波长尺度形成高密度的电磁场能量局域,并获得极小的模式体积,在光操控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周期光学系统中发现一种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其被称为连续域束缚态。它... 周期光学系统,如光子晶体和光学超材料,可以在亚波长尺度形成高密度的电磁场能量局域,并获得极小的模式体积,在光操控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周期光学系统中发现一种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其被称为连续域束缚态。它是一类频率位于辐射连续域内但被完全局域的特殊电磁本征态,具有诸多有趣的物理特性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本文系统性综述了周期光学系统中连续域束缚态的分类及其理论体系,并总结了其基本物理特性和最新应用发展。周期光学系统中的连续域束缚态正在为集成光学、信息光学、生物光学、拓扑光学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光学系统 连续域束缚态 理论体系 物理特性 应用发展
下载PDF
基于共振波导光栅结构准连续域束缚态的低阈值纳米激光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梦 孙珂 +3 位作者 宁廷银 赵丽娜 任莹莹 霍燕燕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纳米激光作为一种纳米级相干光源,是光电集成芯片的关键器件.激光器进一步小型化的阻碍在于随着激光器谐振腔体积的减小,其损耗迅速增大.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s)能有效降低全介质结构的辐射损耗.本文提出一... 纳米激光作为一种纳米级相干光源,是光电集成芯片的关键器件.激光器进一步小型化的阻碍在于随着激光器谐振腔体积的减小,其损耗迅速增大.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s)能有效降低全介质结构的辐射损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介质共振波导光栅(resonant waveguide grating structures,RWGs)准BIC的纳米激光器,可有效降低纳米激光器的阈值.将传统两部分光栅转换为四部分光栅,可激发波导结构的准BIC模式.本文数值研究了该模式的受激辐射放大特性.结果表明:TE偏振光照射下,基于四部分光栅的RWG结构的纳米激光阈值比基于传统RWG结构的阈值低20.86%.TM偏振光照射时,阈值比传统RWG结构降低了3.3倍.而且TE偏振光照射时纳米激光的阈值比TM偏振光照射时阈值大约低一个数量级,这是因为TE偏振光照射时,结构的电场局域在波导层内,增强了光与增益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纳米激光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域束缚态 纳米激光 低阈值 Q因子
下载PDF
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介质超表面的光微流折射率传感研究
5
作者 胡维东 杜响 +4 位作者 刘思玉 黄万霞 石风华 石建平 李光元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78,共9页
准连续域束缚态(Quasi-BIC)是超表面中一种特殊共振模,具有极高的品质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荧光增强、纳米激光、光传感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本文基于我们前期对quasi-BIC产生的理论,研究quasi-BIC... 准连续域束缚态(Quasi-BIC)是超表面中一种特殊共振模,具有极高的品质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荧光增强、纳米激光、光传感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本文基于我们前期对quasi-BIC产生的理论,研究quasi-BIC介质超表面在折射率传感方面的应用。本文给出了传感系统的基本结构,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结合注塑工艺完成了样品光流控结构的制备,并初步测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产生quasi-BIC的新方法,该超表面具有两个高Q值quasi-BIC共振峰(1.523μm和1.570μm,品质因子分别为3069和4071)。以四种折射率溶液(n分别为1.450/1.462/1.470/1.480)为样品的测试实验表明,两个共振峰均能完成折射率检测,灵敏度S分别为452 nm/RIU、428 nm/RIU,性能评价指标FOM分别为376.7、372,优于现有文献;共振波长和折射率之间线性度良好,展现了quasi-BIC超表面在折射率传感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光微流折射率传感 表面晶格共振
下载PDF
硅纳米颗粒阵列中准连续域束缚态诱导三次谐波增强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杜芊 陈溢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29-135,共7页
由高折射率介质材料制备的亚波长人工结构,通过电磁谐振效应为在纳米尺度操控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这类结构的吸收损耗通常较低,然而辐射损耗降低了其非线性响应的效率.通过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s)可望解决... 由高折射率介质材料制备的亚波长人工结构,通过电磁谐振效应为在纳米尺度操控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这类结构的吸收损耗通常较低,然而辐射损耗降低了其非线性响应的效率.通过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s)可望解决这个问题.BICs是一种处于连续域内而保持局域的非常规光学态,存在于光锥线以内并且具有无限大的Q值.本文提出通过破坏硅纳米颗粒阵列原胞的对称性将BIC转变成准BIC,使得结构的透射谱中出现高Q的窄共振谷,当调节泵浦波长至共振波长时,非线性响应显著增强,三次谐波激发的强度提高了6个数量级,转化效率可提升至约2.6×10^(-6),该结果有望应用于硅基光学非线性器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折射率介质材料 连续域束缚态 三次谐波
下载PDF
双矩形劈裂硅环超表面中连续域束缚态研究
7
作者 曹嘉伟 陶浩浩 孙光厚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6-49,64,共5页
连续域束缚态因其高品质因子和大电磁场增益在微纳光学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文章提出了由双矩形劈裂硅环周期排列构成的超表面,通过调节劈裂间隙宽度实现对称破缺,研究发现该超表面支持对称保护的连续域束缚态,其品质因子与不对称... 连续域束缚态因其高品质因子和大电磁场增益在微纳光学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文章提出了由双矩形劈裂硅环周期排列构成的超表面,通过调节劈裂间隙宽度实现对称破缺,研究发现该超表面支持对称保护的连续域束缚态,其品质因子与不对称度满足平方反比关系.利用连续域束缚态的高品质因子和在劈裂间隙中大的电场局域增强特优点,获得了高性能的折射率传感器,其折射率灵敏度为236.2 nm/RIU,质量因数FOM达到956.该超表面独特的光学性质可以应用于传感器、光学开关、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等新型纳米光学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域束缚态 超表面 折射率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连续域束缚态的Smith-Purcell辐射研究
8
作者 石鑫 陈昭福 《真空电子技术》 2022年第5期59-62,共4页
电子掠过周期结构产生的Smith-Purcell辐射(SPR)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太赫兹辐射源,近年来连续域束缚态的发展为增强SPR效率提供了机遇。本文利用频域电磁仿真软件对介质光栅的SPR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仿真软件对周期电子团... 电子掠过周期结构产生的Smith-Purcell辐射(SPR)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太赫兹辐射源,近年来连续域束缚态的发展为增强SPR效率提供了机遇。本文利用频域电磁仿真软件对介质光栅的SPR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仿真软件对周期电子团串激励介质光栅实现的超辐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光栅结构参数可以激发介质光栅的连续域束缚态,介质光栅的连续域束缚态能够显著增强SPR。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现高效SPR的方法,有望推动太赫兹辐射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连续域束缚态 Smith-Purcell辐射 介质光栅
下载PDF
探究四聚体超表面中多极准连续域束缚态的调控机制
9
作者 孟祥裕 李涛 +1 位作者 余彬彬 邰永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2024年第10期321-336,共16页
本文设计了由四聚长方体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其中每个长方体刻蚀两个椭圆柱并填装空气.当分别为超表面单独引入面内对称破缺、位移扰动和周期扰动时,可在近红外波段产生稳健的准连续域束缚态模式(quasi-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本文设计了由四聚长方体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其中每个长方体刻蚀两个椭圆柱并填装空气.当分别为超表面单独引入面内对称破缺、位移扰动和周期扰动时,可在近红外波段产生稳健的准连续域束缚态模式(quasi-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通过测量准BIC (quasi-BIC)模式的谐振波长,计算准BIC模式的Q因子(quality fector)与不对称参数的关系,可进一步证实不对称参数对准BIC共振频率和Q因子的可调谐性.在此基础上,当同时引入面内对称破缺、位移扰动和周期扰动时,可获得5个高Q因子的准BIC模式.共振峰的数量、位置以及Q因子都可通过调整面内破缺、位移扰动和周期扰动的程度进行调控.该超表面的设计可为传感器的多参数传感以及灵敏度等性能的提升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对称破缺
下载PDF
太赫兹超表面中的连续域束缚态
10
作者 史金辉 李伟妍 +6 位作者 万顺 王亦渊 秦春花 李增霖 朱正 李玉祥 关春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8-130,共13页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发生在辐射连续域频率范围内且被完全局域的共振,具有无限大的Q值,光与物质之间产生强相互作用,该现象对新型功能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太赫兹超表面中引入BIC机制,为定制高Q值共振提供了新的思路。从BIC的分类、...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发生在辐射连续域频率范围内且被完全局域的共振,具有无限大的Q值,光与物质之间产生强相互作用,该现象对新型功能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太赫兹超表面中引入BIC机制,为定制高Q值共振提供了新的思路。从BIC的分类、形成机制、基本性质等方面对BIC进行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BIC在THz超表面中的新应用,如高灵敏度传感、手性增强、光谱编码、近场成像。此外,BIC携带拓扑电荷,由偏振矢量缠绕圈数定义,这样的电荷只能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来产生或湮灭。BIC的拓扑性质也为拓扑光子学新现象的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BIC现象的研究可以为光学和光子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高Q值
原文传递
基于金属裂环谐振器的太赫兹连续域束缚态超表面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星源 谷建强 师文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41,共9页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位于系统辐射连续域内的束缚态。在太赫兹波段,BIC为超高品质因数(Q)的功能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超晶格模式的对称性保护原理,设计并数值研究了由经典金属裂环谐振器(SRR)组成的太赫兹BIC超表面。在BIC向远...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位于系统辐射连续域内的束缚态。在太赫兹波段,BIC为超高品质因数(Q)的功能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超晶格模式的对称性保护原理,设计并数值研究了由经典金属裂环谐振器(SRR)组成的太赫兹BIC超表面。在BIC向远场泄漏的过程中,通过改变SRR的间隙宽度,系统形成了可观测的准BIC(QBIC)模式。通过采用Drude模型,研究了金属材料的欧姆损耗对QBIC模式Q值的影响。提出的BIC和QBIC模式对入射角度也具有独特的响应特征。所提出的SRR基BIC超表面不仅为开发高Q太赫兹功能器件提供了一个机制清晰且易于实现的框架,而且从损耗和角度依赖特性等方面为后续太赫兹波段BIC超表面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连续域束缚态 太赫兹技术 超表面 等离激元
原文传递
基于裂环谐振器的高Q值太赫兹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材料
12
作者 岳帅 王豆豆 +1 位作者 马天 田江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9-215,共7页
连续域束缚态(BIC)已被广泛用于设计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谐振的超材料中。通过在一个周期单元中设置两对高折射率裂环谐振器(SRR),设计了一种太赫兹全介质超材料。基于超晶格模式的对称性保护原理,通过改变其中两个SRR之间的距离,获得... 连续域束缚态(BIC)已被广泛用于设计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谐振的超材料中。通过在一个周期单元中设置两对高折射率裂环谐振器(SRR),设计了一种太赫兹全介质超材料。基于超晶格模式的对称性保护原理,通过改变其中两个SRR之间的距离,获得了可观测的准BIC(QBIC)模式。通过调节不对称度可以调制Q值,并且QBIC的Q值与结构的不对称度之间呈现出二次反比的关系。感应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分布以及感应电流的多极展开都表明了谐振是由电四极子的激发引起的。所提出的超材料具有较窄的谐振线宽,其灵敏度和FOM(figure of merit)分别为254.8 GHz/RIU和509.6,可以作为高灵敏度的折射率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连续域束缚态 太赫兹 全介质超材料 电四极子 折射率传感
原文传递
光子学连续域束缚态的理论及应用
13
作者 毕千惠 彭于娟 +1 位作者 陈润 王漱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2-115,共14页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一种特殊本征态,它与扩展态共存却具有强烈的局域性,不向自由空间辐射能量。自1929年被发现以来,BIC的相关理论与实验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在BIC研究的众多方向中,光子学是BIC研究中的一...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一种特殊本征态,它与扩展态共存却具有强烈的局域性,不向自由空间辐射能量。自1929年被发现以来,BIC的相关理论与实验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在BIC研究的众多方向中,光子学是BIC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非线性光学、传感与滤波、波导与通信等方向都有应用。本文回顾了BIC的研究历史并系统地介绍了光子学领域中BIC的分类及产生机制;归纳了几种常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光子学BIC现有的应用以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学 连续域束缚态 高品质因子 涡旋奇点
原文传递
低对比度光栅诱导的激光腔中准连续域束缚态研究
14
作者 范策 王宇飞 +1 位作者 屈晋先 郑婉华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631,共5页
光子晶体等人工微结构中出现的连续域束缚态(BIC)处于光锥以上却不与背景泄漏模耦合,具有无限高的品质因数(Q值),构建在BIC或准BIC工作的激光器具有低阈值的优点。而低对比度光栅常用于低成本激光器的模式调制和耦出。针对激光器简化三... 光子晶体等人工微结构中出现的连续域束缚态(BIC)处于光锥以上却不与背景泄漏模耦合,具有无限高的品质因数(Q值),构建在BIC或准BIC工作的激光器具有低阈值的优点。而低对比度光栅常用于低成本激光器的模式调制和耦出。针对激光器简化三层平板结构,提出利用上盖层刻蚀低对比度光栅诱导出Q值高达9.2×105的准BIC模式,并发现激光腔中模式的Q值对有源层的厚度变化相比上盖层光栅刻蚀深度的变化更敏感,且下盖层的厚度变化使Q值被周期性增强,准BIC的Q值可以被增强到9.66×106。研究结果对光栅基的低阈值电注入面发射激光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连续域束缚态 低对比度光栅 品质因数 阈值
原文传递
杂化连续域内束缚态中的环形偶极子
15
作者 丛龙庆 许桂珍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228,共6页
基于连续域内束缚态(BIC)的超表面具备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高效光场调控的能力.在时间维度上,BIC理论上可实现无穷长的辐射光子寿命,因此在激光谐振腔、非线性光学、传感等领域展现了极好的应用价值.为深入理解BIC及衍生谐振特性,基于双... 基于连续域内束缚态(BIC)的超表面具备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高效光场调控的能力.在时间维度上,BIC理论上可实现无穷长的辐射光子寿命,因此在激光谐振腔、非线性光学、传感等领域展现了极好的应用价值.为深入理解BIC及衍生谐振特性,基于双开口金属谐振器构成的杂化BIC超表面,探讨由于能带折叠引起的折叠谐振与准BIC谐振之间的特性.利用数值模拟、多极子分析和太赫兹光谱实验验证环形偶极子在这两类谐振辐射特性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能带折叠方式的超晶格,进一步确认环形偶极子对折叠谐振品质因数的调制特性.深入理解谐振中多极子的散射特性对获取高品质因数谐振腔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推动超表面在太赫兹传感、调制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域束缚态 环形偶极子 超表面 多极子分析 太赫兹
原文传递
非厄米物理启发的高效无线电能传输
16
作者 郭志伟 陈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需要线缆或者波导结构,利用电磁波直接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负载的技术。作为能量传输的一种全新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其在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工业车间以及人...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需要线缆或者波导结构,利用电磁波直接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负载的技术。作为能量传输的一种全新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其在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工业车间以及人工智能平台等需要高自由度供能的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广为关注的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面临着高效率和稳定性难以兼顾的巨大挑战。文章以近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研究框架,深入介绍非厄米新物理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调控机理,及其在高效、稳定、待机功率损耗、电磁环境兼容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最后对无线电能传输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厄米物理 宇称—时间对称 连续域束缚态 无线电能传输
原文传递
一维等离激元晶格中的能带结构调控
17
作者 曹凤朝 吕博昆 +1 位作者 丁宇峰 石锦卫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9-1274,共16页
由于具有将电磁波聚集到深亚波长体积的能力,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光子技术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其性质,表面等离激元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沿金属与介质界面传播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和束缚在金属表面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 由于具有将电磁波聚集到深亚波长体积的能力,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光子技术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其性质,表面等离激元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沿金属与介质界面传播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和束缚在金属表面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Rs)。SPPs和对应的自由空间电磁波之间存在明显的动量失配,光栅,即一维等离激元晶格,经常被用于弥补动量失配,从自由空间激发SPPs。LSPRs是指在外部光场激发下局域在单个纳米结构周围的表面等离激元。当LSPRs被激发时,会形成近场增强效应,增大对入射光的吸收和散射。事实上,一维等离激元晶格既支持SPPs又支持LSPRs,是研究表面等离激元及其光学性质的很好的基本结构。由于LSPR这个自由度的存在,其中存在着比光子晶体更丰富的能带结构。本文将以一维等离激元晶格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能带调控、表面晶格共振、连续域中的束缚态以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四个方面阐述金属等离激元的新颖性质和最新进展。这些性质对于进一步推动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能带调控 强耦合 表面晶格共振 连续中的束缚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下载PDF
基于全介质纳米圆柱孔超表面的传感特性研究
18
作者 赵静 王加贤 +1 位作者 高丽贞 邱伟彬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0-2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由圆柱纳米孔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平移纳米孔引入结构单元的面内对称性破坏,非对称的介质纳米孔阵列可以实现由电四极子(EQ)激发的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的准连续域束缚态(BIC)共振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结... 提出了一种由圆柱纳米孔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平移纳米孔引入结构单元的面内对称性破坏,非对称的介质纳米孔阵列可以实现由电四极子(EQ)激发的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的准连续域束缚态(BIC)共振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结构非对称参数与Fano共振的辐射Q值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该模式为对称保护BIC模式,并进行近场分析和多极分解,证明了EQ在共振模式中占主导作用,同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Fano共振的影响,并计算了介质折射率的光谱响应,得到结构的灵敏度可达512 nm/RIU(折射率单元)、Q值为2568.7、优质因数(FOM)为760,所提结构在近红外范围内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介质超表面 Fano共振 连续域束缚态 折射率传感
原文传递
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Q值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庆鹏 胡放荣 +2 位作者 周远 邹莹畅 汪之又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91-197,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品质因数(Q值)太赫兹(THz)超材料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每个单元均包含两个厚度为0.2μm、位于聚合物基底上且互成一定角度的金属椭圆。用时域有限积分法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破坏面内反转对称性使金...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品质因数(Q值)太赫兹(THz)超材料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每个单元均包含两个厚度为0.2μm、位于聚合物基底上且互成一定角度的金属椭圆。用时域有限积分法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破坏面内反转对称性使金属椭圆阵列组成的超表面激发垂直入射的THz波。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Q值高达348。在传感器表面覆盖厚度为20μm的待测物时,其灵敏度为293 GHz/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可用于高灵敏度检测、痕量生物样本检测和疾病早期诊断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太赫兹超材料 品质因数 连续域束缚态 双椭圆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高Q的双带太赫兹传感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静 王加贤 +3 位作者 赖丽萍 苏倩倩 邱伟彬 卓立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4-138,共5页
设计了一种由连续域束缚态控制的高灵敏度太赫兹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全介质光栅构成,通过平移打破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将共振转变为高品质因子(Q因子)泄漏模共振,且线宽极窄腔模式对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利用有限元方法,... 设计了一种由连续域束缚态控制的高灵敏度太赫兹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全介质光栅构成,通过平移打破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将共振转变为高品质因子(Q因子)泄漏模共振,且线宽极窄腔模式对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具有不同非对称参数、光栅厚度、光栅宽度以及折射率分析物的透射光谱。结果表明,该光栅超表面的Q因子达到12620,标准灵敏度为31395 nm/RIU,FOM(Figure of merit)为1000,在太赫兹范围内的高灵敏光子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太赫兹 传感器 全介质超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