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故障分析与预测
1
作者 杨毅晟 雷震 闫喜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4-2141,共8页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开展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具备运行范围宽、动态指标要求高、系统组成复杂和投资规模巨大等特点。轴流压缩机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动力源,被称为...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开展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具备运行范围宽、动态指标要求高、系统组成复杂和投资规模巨大等特点。轴流压缩机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动力源,被称为风洞的“心脏”,对风洞性能指标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风洞轴流压缩机与工业轴流压缩机、航空压气机相比有其相似性,也有其独特性。系统分析工业轴流压缩机中常见的故障类型、诊断预警方法、故障处理方案和健康监测等,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典型轴流压缩机故障处理案例,结合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为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研制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轴流压缩机 故障分析 故障预测
下载PDF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体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廖达雄 陈吉明 +3 位作者 郑娟 陈钦 裴海涛 吴盛豪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3,共6页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设计方案采用了宽工况压缩机及其与风洞一体化设计、半柔壁喷管、低噪声跨声速试验段、指片再入调节片式主流引射缝、高性能...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设计方案采用了宽工况压缩机及其与风洞一体化设计、半柔壁喷管、低噪声跨声速试验段、指片再入调节片式主流引射缝、高性能换热器和三段调节片加可调中心体式二喉道等新型技术。通过风洞总体性能调试,获取了风洞安全运行边界及总体性能,得到了风洞各关键部段性能参数。调试结果表明,风洞总体和各部段性能均达到预期设计技术要求;压缩机、换热器和各辅助系统设备运行性能良好;实现稳定段总压运行范围15~250kPa,总压控制精度优于0.2%;实现试验段Ma运行范围为0.144~1.640,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2;轴向马赫数分布均方根偏差优于设计指标(Ma≤1.0时,σMa <0.002,1.0<Ma≤1.6时,σMa <0.008)的要求;当试验Ma≥0.5时,试验段核心气流脉动压力系数ΔCp<0.8%。调试结果验证了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总体性能 槽壁试验段 流场品质 风洞调试
下载PDF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黎壮声 杨鹏程 +3 位作者 陈旦 张永双 郭守春 陈天毅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2,共6页
总压作为连续式风洞控制系统关键指标之一,其控制精度及快速性对提高风洞试验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0.6m风洞为国内首座具备负压试验能力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其试验工况多,压力范围广,针对该风洞压力特性,设计了总压控制策略,根... 总压作为连续式风洞控制系统关键指标之一,其控制精度及快速性对提高风洞试验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0.6m风洞为国内首座具备负压试验能力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其试验工况多,压力范围广,针对该风洞压力特性,设计了总压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压力工况确定不同的阀门组合控制方式;同时针对模糊PID对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宽压力范围、多调节工况下压力控制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分段变参数加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即先根据目标总压确定不同分段区间下基本合理的基准P、I参数,再结合模糊控制算法对基准参数进行修正。风洞调试结果表明,总压控制精度优于0.1%,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工况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总压 控制策略 分段变参数 模糊PID
下载PDF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热交换器概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晓波 廖达雄 张巧芸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4,共6页
随着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在国内的设计与建设已处于十分重要的时期,而作为其关键部段之一的热交换器一直是风洞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首先对热交换器在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国外几座典... 随着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在国内的设计与建设已处于十分重要的时期,而作为其关键部段之一的热交换器一直是风洞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首先对热交换器在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国外几座典型的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应用热交换器的情况,综合比较了两种热交换器的内部结构特征与性能优势,分析了热交换器在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回路中的几种可能布局,总结出一种最优方案。最后,就国内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热交换器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热交换器 结构特征 优化布局
下载PDF
NF-6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马赫数控制方式比较与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永双 陈旦 陈娇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9,共5页
NF-6风洞通过压缩机静叶角预置进行马赫数粗调,而马赫数精确调节包括压缩机转速调节与试验段下游栅指位置调节两种方式。从调节范围、调节精度、调节速度与安全性4个方面对两种调节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栅指调节在调节范围、调节精度方... NF-6风洞通过压缩机静叶角预置进行马赫数粗调,而马赫数精确调节包括压缩机转速调节与试验段下游栅指位置调节两种方式。从调节范围、调节精度、调节速度与安全性4个方面对两种调节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栅指调节在调节范围、调节精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两种精调方式均能很好地满足指标要求,而利用压缩机转速细调马赫数则具有安全性较好,且系统更简洁等特点。风洞最终选定了利用压缩机转速精调马赫数的控制方式,并确定了马赫数控制的流程。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在全运行范围内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马赫数 控制方式 压缩机 转速 栅指
下载PDF
一种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控制方法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旦 张永双 +2 位作者 李刚 郭守春 沈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1,共7页
总压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关键流场参数,高总压控制精度能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加快调节速度对缩短马赫数极曲线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工况多、调节手段多等特点,对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及多种流场调节手... 总压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关键流场参数,高总压控制精度能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加快调节速度对缩短马赫数极曲线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工况多、调节手段多等特点,对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及多种流场调节手段下的压力耦合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控制精度和调节阀特性的对应关系,并以此设计出不同工况的阀门组合控制策略,采用分段变参数加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总压的闭环控制。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每条马赫数极曲线时间的同时,总压控制精度达到0.1%,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满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总压控制 调节阀特性 控制策略 模糊PID
下载PDF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联锁监控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文 周恩民 +3 位作者 刘恺 程松 王军 张武军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3期83-88,共6页
针对上位机HMI在监控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时存在的不足,设计一套逻辑合理、运行可靠的联锁监控系统。结合0.6 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型式特点和安全特性,对启机条件联锁、运行工况监测、过程安全控制、紧急停机联锁和风... 针对上位机HMI在监控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时存在的不足,设计一套逻辑合理、运行可靠的联锁监控系统。结合0.6 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型式特点和安全特性,对启机条件联锁、运行工况监测、过程安全控制、紧急停机联锁和风洞联锁通信进行了程序设计和HMI组态,建立了一套安全监测与联锁控制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监测显示准确,联锁控制动作可靠,有效解决了完全依靠人工监控存在的信号遗漏问题,成功化解了轴流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工况,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轴流压缩机 联锁 监控
下载PDF
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防喘振措施——旁路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一滨 乔志德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8,共6页
压缩机的设计与制造性能尚不能充分适应风洞的运行范围 ,安全、可靠的防喘振措施是保证风洞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作者讨论了旁路调节作为风洞中防喘振措施的可行性。在考虑跨声速风洞中气体压缩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风洞中旁路调节的... 压缩机的设计与制造性能尚不能充分适应风洞的运行范围 ,安全、可靠的防喘振措施是保证风洞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作者讨论了旁路调节作为风洞中防喘振措施的可行性。在考虑跨声速风洞中气体压缩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风洞中旁路调节的估算方法 ,分析和讨论了旁路对风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旁路的增加 ,使风洞工作点向大流量、低压缩比方向移动 ,达到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喘振措施 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旁路调节措施 性能影响 估算方法
下载PDF
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气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刃 杜文天 +1 位作者 李庆利 崔晓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8,共17页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由轴流压缩机驱动运行,具有运行范围宽、流场品质高、运行时间长等优点,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跨声速风洞类别。近年来我国飞行器型号研制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试验需求快速增长,为了弥补我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备短...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由轴流压缩机驱动运行,具有运行范围宽、流场品质高、运行时间长等优点,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跨声速风洞类别。近年来我国飞行器型号研制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试验需求快速增长,为了弥补我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备短板,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建设了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该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了获得最佳的风洞流场品质和气动性能,航空工业气动院研发了多项适用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气动外形设计技术,包括风洞的喷管、试验段、二喉道等高速部段的气动设计技术和低速部段气动设计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总体设计要求和主要部段的气动设计方法,并通过CFD计算和风洞试验开展研究与验证。通过应用先进风洞气动设计技术指导风洞建设及调试,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流场均匀性、噪声和湍流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试验数据品质与国际先进风洞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风洞设计 流场均匀性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防喘振措施——直接放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一滨 乔志德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9,共6页
安全、可靠的防喘振措施是保证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直接放空作为防喘振措施的可行性得以讨论。在建立一个考虑压缩机和风洞回路相互影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数值仿真 ,分析了直接放空对风洞和压缩机的影响... 安全、可靠的防喘振措施是保证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直接放空作为防喘振措施的可行性得以讨论。在建立一个考虑压缩机和风洞回路相互影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数值仿真 ,分析了直接放空对风洞和压缩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直接放空只是带来风洞工作点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 ,不能有效地使工作点脱离喘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防喘振措施 直接放空方法 数学模型 压缩机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 周恩民 +2 位作者 刘恺 程松 刘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30-1336,共7页
为提高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动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结合0.6 m×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建设、调试和运行实践,分析风洞闭口回流布局对气流温升和管网阻力的影响,研究轴流压缩机在风洞应用中的轴系、运行工况和马赫数控制的安全特性,对... 为提高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动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结合0.6 m×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建设、调试和运行实践,分析风洞闭口回流布局对气流温升和管网阻力的影响,研究轴流压缩机在风洞应用中的轴系、运行工况和马赫数控制的安全特性,对关键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性能满足压缩机运行和风洞总温需求;得到了压缩机轴系运行参数报警阈值和防喘振曲线设置的依据,测试出了扭转振动临界转速。压缩机防喘振曲线统一采用100 k Pa总压下的流量和压力比,风洞马赫数可采用压缩机转速和中心体位置闭环组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试验技术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运行安全 换热 喘振
下载PDF
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大飞机精细化测力试验技术
12
作者 张刃 徐志福 +3 位作者 李小刚 刘昱 张颖 杜文天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132,共15页
为满足大飞机研制对风洞测力试验数据精准度的需求,并适应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运行特点,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成功研发了多项精细化的测力试验技术。这些技术中,低热膨胀系数高强度天平和天平温度效应补偿与修正技术有效地减小... 为满足大飞机研制对风洞测力试验数据精准度的需求,并适应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运行特点,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成功研发了多项精细化的测力试验技术。这些技术中,低热膨胀系数高强度天平和天平温度效应补偿与修正技术有效地减小了温度变化对天平数据的影响;角度传感器和视频相结合的直接测量方法与改进后的角度叠加测量方法,均提高了模型姿态角的测量精度;基于线性回归的天平初始载荷计算方法可以一次性获得各种试验状态下的天平初始载荷,并提高气动载荷计算的准确性;基于前后置减振器的主动振动抑制技术能降低模型振动对测量数据的干扰并拓宽迎角范围;弹性变形视频测量与CFD修正技术可以有效分离高雷诺数试验结果中的弹性变形对气动力的影响量。本文对这些试验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案例证明这些试验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测力试验的精准度;与ETW风洞的对比试验显示,大展弦比民机模型的升力系数偏差约0.002,阻力系数偏差约0.00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风洞试验 大飞机 测力 天平 模型姿态 自重修正 振动抑制系统 弹性变形修正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炳祥 陈吉明 +2 位作者 陈振华 刘宗政 廖达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836,共8页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主压缩机系统为1台三级轴流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了增加级间距与合理选择动静叶数目比的低噪声设计思路。该轴流压缩机进出口气动噪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压缩机动静叶数目比可有效抑制压缩机第一阶BPF对应的单...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主压缩机系统为1台三级轴流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了增加级间距与合理选择动静叶数目比的低噪声设计思路。该轴流压缩机进出口气动噪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压缩机动静叶数目比可有效抑制压缩机第一阶BPF对应的单音噪声向上下游传递,但无法完全消除第一阶BPF对应的单音噪声。噪声幅值频谱特性表明,压缩机噪声中含占主导地位的异常单音噪声,且异常单音噪声对应的频率成倍数关系,压缩机进口气动噪声受异常单音噪声影响的程度高于压缩机出口受异常单音噪声影响的程度。将压缩机进口机壳上半部分的4片支撑片移除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压缩机进口周期性非均匀流场诱导第一级高展弦比动叶片振动是异常单音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轴流压缩机 气动噪声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气流湍流度计算及阻尼网设置分析
14
作者 裴海涛 陈吉明 +2 位作者 廖达雄 朱博 吴盛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1,共6页
气流湍流特性是衡量风洞流场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模型动态测量数据精准性的关键参数。针对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依托2种计算方法搭建了连续式风洞整流装置湍流计算模型,给出了2种方法的湍流度计算结果,并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 气流湍流特性是衡量风洞流场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模型动态测量数据精准性的关键参数。针对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依托2种计算方法搭建了连续式风洞整流装置湍流计算模型,给出了2种方法的湍流度计算结果,并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2种方法获得的气流湍流衰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湍流度衰减主要集中在前3层阻尼网,衰减约65%;方法一较实测最大值偏大约21%,方法二与实测最小值更为接近,虽然2种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值绝对值稍有偏差,但趋势及结果量级一致,因此可有效用于风洞整流装置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气流湍流度 阻尼网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带真实舵机的舵面颤振试验
15
作者 韩江旭 刘南 +3 位作者 史晓鸣 郭晋 王松 于贤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1-406,共6页
颤振风洞试验是研究飞行器跨声速颤振特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相比暂冲式风洞,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长时间运行能力和负压运行能力等优势非常适合开展颤振试验研究。重点突破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颤振安全防护技术以及振动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 颤振风洞试验是研究飞行器跨声速颤振特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相比暂冲式风洞,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长时间运行能力和负压运行能力等优势非常适合开展颤振试验研究。重点突破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颤振安全防护技术以及振动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结合安全防护控制软件、防喘阀快速降速压和防护格栅网等手段,能够对模型和风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利用谱峰值倒数外插能够在试验过程中获得较为可靠的颤振边界,为试验安全性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针对根部固支和舵机支撑(包括机械舵机和真实舵机)2种边界条件,利用定马赫数阶梯变速压和连续变速压2种方式开展了舵面颤振试验。结果表明:阶梯变速压和连续变速压2种方式得到的颤振边界非常接近,颤振速压差别不超过5%;真实舵机的作用对舵面颤振特性的影响很难通过数值计算方法获得,风洞试验是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反馈作用可以提高颤振速压,对所提舵面模型颤振速压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风洞试验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真实舵机 舵面
下载PDF
连续式风洞总压和调节阀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旦 杨孝松 +2 位作者 李刚 郭守春 陈天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5-332,共8页
调节阀作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的主要调节手段,其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洞流场性能,因此,分析建立调节阀和总压的相关性关系,并据此选取合适的调节阀及其组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的调压原理,结合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调节阀作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的主要调节手段,其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洞流场性能,因此,分析建立调节阀和总压的相关性关系,并据此选取合适的调节阀及其组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的调压原理,结合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建立了调节阀位置控制和风洞总压控制的对应关系,并进行了静态试验验证,然后基于建立的理论,针对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负压下流场稳定时间较长的问题,对阀门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并进行了吹风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马赫数极曲线时间缩短40%~50%,大幅提高了试验效率,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分析是正确有效的,可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调压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总压控制 调节阀 流量特性 马赫数极曲线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盛豪 陈吉明 +1 位作者 陈钦 裴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0-667,共8页
以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研究平台,开展了改善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的研究工作。风洞建成后的第一期调试,发现当试验段Ma>1.0时,槽壁试验段模型区内轴向马赫数分布均匀性较差,均方根偏差σ_(Ma)>0.01。利用数值仿真计算辅... 以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研究平台,开展了改善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的研究工作。风洞建成后的第一期调试,发现当试验段Ma>1.0时,槽壁试验段模型区内轴向马赫数分布均匀性较差,均方根偏差σ_(Ma)>0.01。利用数值仿真计算辅助分析,确认低超声速时马赫数波动是由开槽数和开闭比选取不合适及喷管和试验段连接处曲率不连续引起。据此提出以下2种改进措施:①综合考虑洞壁干扰特性的影响,降低槽壁试验段开闭比,槽壁试验段改为开槽数为6、开闭比为6%的配置方案;②试验段入口设置弹性板,以实现喷管与试验段连接处型面曲线的曲率连续。对改进后的槽壁试验段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试验段模型区马赫数均匀性得到较好改善,均方根偏差指标达到了σ_(Ma)≤0.001(Ma<1.0),σ_(Ma)≤0.006(Ma≥1.0)的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槽壁试验段 轴向马赫数 流场品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风洞轴流压缩机安全特性研究与运行保护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 周恩民 +4 位作者 刘恺 王仪田 杨岐平 王勇 李怀庆 《风机技术》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了确保0.6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运行安全,分析了轴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特性及其与风洞的安全相关性,同时介绍了压缩机现场安装、调试与运行中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获得了安全运行经验。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轴流压缩机 安全运行 保护
下载PDF
NF-6风洞压缩机监控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竹朝霞 惠增宏 尹迪义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9期112-115,共4页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在建的NF-6风洞(增压连续式跨声速翼型风洞)的压缩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该系统由工控机、PLC、各种传感器(压力、振动、温度等)组成,可以对压缩机运行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实现事故...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在建的NF-6风洞(增压连续式跨声速翼型风洞)的压缩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该系统由工控机、PLC、各种传感器(压力、振动、温度等)组成,可以对压缩机运行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实现事故报警与故障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6风洞 压缩机 监控系统 增压连续式声速翼型风洞 研制 事故报警 故障排除 运行
下载PDF
连续式风洞二喉道调节马赫数控制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旦 张永双 +2 位作者 李刚 郭守春 陈天毅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67-2176,共10页
为了降低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压力波动,提高马赫数稳定性,需要对二喉道调节马赫数控制方式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文献鲜少对该控制策略描述等问题,以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例,对二喉道控制马赫数的原理进行分析,基于运动控制器加伺服驱动器... 为了降低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压力波动,提高马赫数稳定性,需要对二喉道调节马赫数控制方式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文献鲜少对该控制策略描述等问题,以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例,对二喉道控制马赫数的原理进行分析,基于运动控制器加伺服驱动器双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控制模式实现二喉道位置精确控制,提出了二喉道和压缩机转速的组合控制流程,并采用分段变参数模糊PID加串级控制的算法实现马赫数精确控制,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1,且每个马赫数极曲线(9个攻角阶梯)的时间可控制在4min以内,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可为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的设计调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声速风洞 马赫数控制 二喉道 分段变参数模糊PID 串级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