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儿童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俊波 于凯江 +2 位作者 叶明 侯桂英 高宏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8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对儿童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应用PrismaTM机器行CVVHDF治疗11例心脏术后并发ARF患儿。结果11例患者开始CVVHDF治疗时的平均年龄是30.6个月(6个月~12....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对儿童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应用PrismaTM机器行CVVHDF治疗11例心脏术后并发ARF患儿。结果11例患者开始CVVHDF治疗时的平均年龄是30.6个月(6个月~12.4岁),平均体重是15Kg(9.4~30.8Kg),肾脏替代治疗平均持续时间是62h(10~212h)。术后共8例(72.7%)患者死亡,其中4例在CVVHDF治疗期间死亡,均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且肾功能未恢复;另外4例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24h后存活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均明显降低(P<0.05),共7例(63.6%)患儿肾功能恢复。治疗48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上升,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下降(P值均<0.05)。结论CVVHDF是治疗心内直视术后合并ARF患儿的有效手段,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但患儿预后仍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及术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急性肾衰竭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涛 董效师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2期680-680,共1页
男性,18岁,主因"心慌、四肢无力7d,尿少1d"收入院。患者由于减肥限制饮食20余天,7d前出现心慌、双下肢无力,无胸痛,无放射痛、胸闷,无出汗,无恶心、呕吐,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未予重视。5d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血液 乳酸酸中毒 滤过治疗 双下肢无力 四肢无力 限制饮食 放射痛 心慌
下载PDF
基于血流动力学态势、凝血功能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重症脓毒症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皓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态势、凝血功能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重症脓毒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50例,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态势、凝血功能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重症脓毒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50例,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CVVHDF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两组均持续治疗3天,并随访28天。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炎症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入住重症监护室费用更少(P<0.05),7天死亡率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天、7天后,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天后,两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心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CVVHDF可缩短重症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机体炎症、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进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改善预后,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重症患者乳酸升高的效果
4
作者 王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VVHDF联合RCA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VVHDF联合RCA治疗,根据其乳酸值(lactic acid,Lac)高低分为对照组(乳酸正常,Lac<2 mmol/L,n=64)、观察组(乳酸升高,2 mmol/L≤Lac<10 mmol/L,n=56)。比较CVVHDF联合RCA在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H值、iCa^(2+)、总钙/iCa^(2+)、乳酸值(Lac)、碳酸氢根(HCO^(3-))指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滤器/管路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升高的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CVVHDF联合RCA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均较好,可改善部分生化指标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局部枸橼酸抗凝 重症患者 乳酸升高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罗维远 高流芳 孙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0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治疗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VVHDF-RCA治疗的重症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乳酸水平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治疗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VVHDF-RCA治疗的重症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乳酸水平分为正常组125例(乳酸水平<2 mmol/L)和升高组110例(乳酸水平为2~8 mmol/L)。患者均予以CVVHDF-RCA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pH值、乳酸水平、HCO_(3)^(-)浓度、Na^(+)浓度、iCa^(2+)浓度、血钙浓度、血钙/iCa^(2+)、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凝血意外事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正常组Na^(+)浓度高于治疗前(P<0.01);升高组pH值及HCO_(3)^(-)、Na^(+)浓度高于治疗前,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2组pH值、乳酸水平、HCO_(3)^(-)浓度、Na^(+)浓度、iCa^(2+)浓度、血钙水平及血钙/i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2组PT及Fib、D-D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升高组凝血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80%vs.46.36%,χ^(2)=0.139,P=0.709)。正常组与升高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vs.11.82%,χ^(2)=1.471,P=0.225)。结论CVVHDF-RCA治疗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可有效降低机体乳酸水平,维持电解质平衡及稳定,且对患者的凝血系统的影响较小,亦不会明显增加患者凝血意外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乳酸升高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枸橼酸抗凝 凝血意外事件
原文传递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和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李一青 白银果 沙莎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04-1705,共2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和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82例,均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根据抗凝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和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伴乳酸升高患者82例,均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根据抗凝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普通肝素全身抗凝)和研究组(n=40,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乳酸水平,治疗后滤器平均使用寿命、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乳酸水平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滤器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虽然研究组总体透析器及管路凝血事件高于对照组,但该组并未发生Ⅱ级及以上的凝血事件;而对照组发生6例Ⅱ级及以上的凝血事件,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对比(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优于普通肝素,尤其在滤过寿命方面优势更大,且不会增加枸橼酸蓄积和相关代谢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治疗期间仍需密切监测体患者体内钙和凝血参数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局部枸橼酸 抗凝 重症 乳酸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在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康霞艳 袁远宏 +5 位作者 胥志跃 张新萍 范江花 罗海燕 卢秀兰 肖政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难治性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35例KDS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血浆置换...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难治性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35例KDS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血浆置换+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分为净化组(12例)和常规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净化组患儿休克恢复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病程中脏器受累个数少于常规组(P<0.05)。净化组血液净化治疗后血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肝素结合蛋白、脑钠肽水平较血液净化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这些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净化组患儿治疗后每搏输出变异、胸腔液体水平、外周血管阻力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心输出量随着治疗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KDSS可减轻炎症反应,平衡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缩短病程、休克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血浆置换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儿童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8
作者 冯杭威 庄颖峰 +1 位作者 翁翠莲 林兴盛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ls filtration,CVVHDF)对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福建...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ls filtration,CVVHDF)对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福建省立医院南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48例脓毒症合并MO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n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观察组给予CVVHDF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中心动脉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及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 sment,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VVHDF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合并MODS免疫功能水平,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肝肾等器官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D4+/CD8+水平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胡建平 谢婷 +1 位作者 骆显勤 黄兆成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马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马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B组53例给予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治疗,A组54例给予HP联合CVVH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一般情况、肾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B组(81.13%)(P<0.05)。A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B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肝肾功能、炎症因子各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A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B组(P<0.05)。结论:HP联合CVVHD治疗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可加快肝肾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住院一般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 肝肾功能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高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周静 陈红涛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高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高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营养指标水平及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简易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CVVH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终末期肾脏疾病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 炎性因子 营养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蜂蛰伤患者腹膜透析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晓明 孙燕 +6 位作者 梁衍 高妍婷 冯婷 金刚 鲁艳搏 孙小蕊 李振江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对于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就治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内科的30例蜂蛰伤合并MODS的病例资料,其中C...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对于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就治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内科的30例蜂蛰伤合并MODS的病例资料,其中CVVH组18例,PD组12例。具体包括一般资料,疾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透析前和透析后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酐、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患者存活率、透析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每日透析费用。结果 CVVH和P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和疾病严重程度无不同(P>0.05)。2组患者中肾功能恢复及存活者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CVVH和PD组在治疗剂量(58.68±12.53L/d vs.11.45±6.62 L/d,P<0.05)治疗时间(7.25±9.65 d vs.13.23±11.75 d,P<0.05)及每日超滤量(3264.3±1421.68 ml/d vs.1747.36±826.14 ml/d,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D组住院日较CVVH组明显缩短(25.86±14.62d vs.15.64±15.08,P<0.05),出院时PD组血肌酐显著高于CVVH组。2组随访3月,肾脏存活率KM生存曲线在整体上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CVVH组患者合并透析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日高于PD组(55%;25.86±14.62 d vs.15%;19.64±15.08 d,P<0.05);CVVH组患者平均每日透析费用为(6020.34±1201.32)元高于PD组的(592.92±138.62)元(P<0.01)。结论 PD与CVVH治疗重症蜂蜇伤的疗效相当,但PD技术更为简单和经济,可作为重症蜂蜇伤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蜂蜇伤 腹膜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回志 李哲 苗晓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诊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诊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B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血气分析(pH、HCO_3^-、PaO_2、SaO_2)、肾功能(SCr、UBN)以及心功能指标(SV、CO、LVEF)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x^2=12.31,P<0.05);2组患者治疗前BR、HR、MAP、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HR、MAP、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V、CO、LVEF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 心力衰竭 慢性 肾功能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戎殳 叶朝阳 +2 位作者 陈静 张斌 梅长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12例CRF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应用PrismaTM机器行CVVHDF治疗 ,置换液流速 80 0~ 12 0 0ml/h ,透析液流量 70 0~ 10 0 0ml/h ,共治疗...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12例CRF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应用PrismaTM机器行CVVHDF治疗 ,置换液流速 80 0~ 12 0 0ml/h ,透析液流量 70 0~ 10 0 0ml/h ,共治疗 72~ 12 0h ,治疗前及治疗 72h后行Glasgow Pittsburgh评分及Pugh Child分级。  结果 :12例患者死亡 2例 ,存活 10例 ,其中 1例肾功能恶化需维持性透析 ;治疗后 11例患者清醒 ;治疗 72h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尿酸及血氨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高钾血症及低钠血症均得以纠正 ,Glasgow Pitts burgh评分及Pugh Child分级构成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 ;治疗后 1例患者滤器Ⅰ级凝血。  结论 :CVVHDF可稳定清除毒素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肝性脑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
下载PDF
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薇 谭小猛 王梦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在本院肾脏内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AVF建立后每日...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在本院肾脏内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AVF建立后每日给予红外线照射处理;研究组在红外线照射的同时服用吲哚布芬。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变化情况;统计2组干预1个月血管成熟率、内瘘口血流量和血管通畅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血脂TG[(4.16±1.24)mmol/L与(4.32±1.10)mmol/L]、TG[(1.59±0.40)mmol/L与(1.59±0.42)mmol/L]、LDL-C[(2.40±0.60)mmol/L与(2.43±0.69)mmol/L]、HDL-C[(1.28±0.37)mmol/L与(1.26±0.33)mmol/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TT[(33.9±2.2)s与(31.9±2.3)s]明显延长,全血黏度[(4.72±0.43)mPa·s与(5.08±0.47)mPa·s]、血清Fib[(3.10±0.28)g/L与(3.40±0.27)g/L]、血小板聚集率[(50.7±5.3)%与(56.5±4.7)%]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ET-1[(62±14)μmol/L与(72±14)μmol/L]、NO[(90±12)μmol/L与(80±12)μmol/L]水平降低,VEGF-A[(191±47)pg/ml与(218±43)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血管成熟率间比较差异(74.0%与70.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内瘘口血流量[(277±31)ml与(257±33)ml]和血管通畅率(99.0%与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可在不明显影响血脂基础上,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凝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预防AVF狭窄,提高内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吲哚布芬 红外线 凝血 血管内皮 静脉
下载PDF
2种不同稀释方式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敏 段棣飞 +3 位作者 张凌 王芳 陈志文 李旭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22-825,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稀释方式在无抗凝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模式下的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选择2017年1~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使用Prismaflex V8.0机器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20... 目的比较2种不同稀释方式在无抗凝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模式下的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选择2017年1~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使用Prismaflex V8.0机器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20例患者,随机进行前后稀释或后稀释治疗,再进行后稀释与前后稀释治疗。比较前后2组的体外循环寿命。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654,P=0.521),2组模式下平均每小时因静脉压力、动脉压力报警导致血泵暂停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539,0.705;P值分别为0.232,0.415);后稀释治疗模式下体外循环管路使用寿命平均为(28.80±16.85)h,短于前后稀释治疗模式下体外循环管路使用寿命(40.25±20.32)h,2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12,P=0.001);2组治疗方式的肌酐、尿素清除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69,0.030;P值分别为0.512,0.977)。结论前后稀释治疗模式与后稀释治疗模式比较,疗效相当,但前后稀释可以延长体外循环管路及滤器使用寿命,在临床实践中更具有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前后稀释 后稀释 器寿命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抗凝方法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温海洋 陈亮 +1 位作者 卜会驹 林小茂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中常规肝素抗凝与体外枸橼酸钠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体外枸橼酸钠抗凝组)(n=37),B组(常规肝素抗凝组)(n=33)行连续性静脉...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中常规肝素抗凝与体外枸橼酸钠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体外枸橼酸钠抗凝组)(n=37),B组(常规肝素抗凝组)(n=33)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电解质,酸碱度,凝血指标的变化,管路及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并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电解质、血气指标稳定,肌酐、尿素清除效果明显,超滤可达目标值,A组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优于B组,A组体内凝血时间不受影响,A组葡萄糖酸钙用量明显大于B组。结论在CVVHDF体外枸橼酸钠抗凝对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和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枸橼酸钠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抗凝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斌 高毅滨 徐荣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利尿剂抵抗的R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利尿、...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利尿剂抵抗的R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DF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量、体质量(B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量、BW、血浆BNP水平、LVEF、LVEDD、CO、SV、CI及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LVEF、CO、SV、CI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W、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LVEF、CO、SV、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W、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6/52)和94.2%(49/5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881,P<0.01)。结论 CVVHDF能够显著降低利尿剂抵抗的R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利尿剂抵抗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合并肾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岭 刘娜 +1 位作者 薛兰芬 殷玉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3期62-63,8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内科2006—2010年收治的68例慢性心衰合并肾衰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进行每周3次的常规...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内科2006—2010年收治的68例慢性心衰合并肾衰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进行每周3次的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进行每周2次的血液透析联合每周1次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2个月后,分别从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左房大小、室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等多项指标进行判定。结果:2个月后,常规组、对照组的射血分数、左房大小、室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等均较透析前有明显变化(P<0.05),但对照组较常规透析组改变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肾衰的患者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血压更容易控制,干体质量更容易达标,更能延缓残肾功能的下降,长期稳定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慢性心衰 肾衰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银燕 邝沛玲 符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采用CVVHDF方式对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采用CVVHDF方式对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种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CVVHDF治疗后患者血压(BP)、心率(HR)、呼吸(R)频率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升高;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钾(k+)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钠(Na+)、血氯(Cl-)水平保持平稳(均P>0.01)。结论 CVVHDF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减少透析过程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性;科学的护理对CVVHDF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 护理
下载PDF
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 被引量:7
20
作者 喻磊 潘晓雪 +3 位作者 谷天祥 师恩祎 范秋灵 王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7期354-356,共3页
目的总结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8年3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肾功能不全进行了日间CVVHDF,观察日间CVVHDF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 目的总结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8年3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肾功能不全进行了日间CVVHDF,观察日间CVVHDF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变化、升压药物剂量以及围术期和预后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2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均进行日间CVVHDF,每次透析持续8~12h,第一次透析6h后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和尿素氮及多巴胺用量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未透析时明显升高(P<0.05)。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10例患者中有3例改为内科规律透析治疗,7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出院后尿量恢复未再透析治疗,术后随访(36.90±29.0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日间CVVHDF是治疗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