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琳依 熊艺颖 +6 位作者 廖明燕 肖青 唐晓琼 罗小华 张红宾 王利 刘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6,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危险因素、LOHC发展为重度LOHC的危险因素及LOHC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危险因素、LOHC发展为重度LOHC的危险因素及LOHC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可能影响allo-HSCT后LOHC发生的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组间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45岁(P=0.039)、强化预处理方案中包含氟达拉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P=0.002)、移植后d 30白蛋白≤30 g/L(P=0.007)、CMV-DNA+(P=0.028)、移植前有真菌感染(P=0.026)、Ⅱ-Ⅳ度a GVHD的发生(P=0.006)是发生LOHC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已发生LOHC的移植患者中,LOHC发生的时间在移植后32 d内(P=0.008)、移植后d 30的白蛋白≤30 g/L(P=0.032)是发展为重度LOHC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LOHC组的OS率显著低于未发生LOHC组(P=0.041)。结论:对于年龄≤45岁、强化预处理或LOHC发生较早的移植患者,需要警惕发生LOHC或发展为重度LOHC,应早期做好防治;定期监测CMV-DNA、白蛋白水平,积极有效地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及防治a GVHD是预防LOHC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险因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22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熊艺颖 蔡铎 +6 位作者 陈建斌 罗小华 唐晓琼 王欣 肖青 张红宾 王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21-2330,共10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ate-onset hemorrhagic cystitis,LOH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在本院行allo-HSCT的227例患...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ate-onset hemorrhagic cystitis,LOH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在本院行allo-HSCT的227例患者资料,对造血重建的215例患者进行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进行生存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72例(31.7%)患者在移植后中位31(8~80)d中发生LOHC,中位持续时间为24(3~100)d。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供受性别不合、强化预处理方案(包含氟达拉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FA/C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会显著增加LOHC的发生率(P值分别为0.025、<0.001、0.021和0.028)。LOHC的发生会降低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0.035),且合并aGVHD患者的OS比无LOHC及aGVHD的患者差(P=0.005)。针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亚组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处于CR1的患者LOHC发生率较低(OR=2.964,95%CI:1.255~7.003,P=0.013)。结论供受性别不合、强化预处理方案(包含FA/CA)、CMV-DNA阳性以及aGVHD的发生是LOHC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