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退变住院患者血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汪青 黄昊强 +3 位作者 周宇 陈勇 林华 彭志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索脊柱退变住院患者血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803例脊柱退变的受试者,评估临床因素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测量骨密度,按照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及非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尿... 目的探索脊柱退变住院患者血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803例脊柱退变的受试者,评估临床因素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测量骨密度,按照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及非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比值(uric acid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HR)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症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的UHR更低(244.93±.102.51 vs 199.97±.91.96,P<0.001),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了骨质疏松症的传统危险因素后,UHR最高的四分位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是UHR最低的四分位患者的0.402倍(P=0.018)。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在UHR四分位呈下降的趋势,骨密度在UHR四分位呈升高的趋势。UHR在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3组呈下降的趋势。结论低UHR是昆山地区脊柱退变住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对于UHR较低的脊柱退变患者,应注意筛查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变 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NONHSAT248596.1内源性竞争miR-146a-5p调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机制
2
作者 杨光 李彦林 +6 位作者 王国梁 宁梓文 杨腾云 何任杰 熊波涵 杨兵 李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2-2518,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介导体内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进程中对miR-146a-5p发挥的竞争性内源性RNA调控作用。方法:取36只新西兰兔,通过向右侧后肢膝关节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溶液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lncRNA组、miRNA组、ceRNA组、对照组分别向造模膝关节内注射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及空慢病毒载体。造模第4,8,12周,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和软骨下骨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与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4组软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表现,造模第4周时,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软骨细胞肿胀、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外基质破坏,出现表层糜烂、裂缝形成和软骨组织局部或全层缺失,并随时间延长软骨损伤程度逐渐加重,4组中miRNA组关节软骨炎症进展最缓慢;②qRT-PCR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3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低于其他3组(P<0.05);造模后第8,12周,miRNA组软骨组织中的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低于ceRNA组、对照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始终低于其他3组(P<0.05);miRNA组造模后第8,12周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miR-146a-5p作为NONHSAT248596.1的作用靶点会受到其竞争性内源性RNA的作用造成活性被抑制,NONHSAT248596.1作用于miR-146a-5p后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影响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造成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蛋白多糖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lncRNA(NONHSAT248596.1) miR-146a-5p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4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 软骨退变
下载PDF
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唐毅 张辉 +1 位作者 黄恺 黎本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患者(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退变组及重度退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 目的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患者(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退变组及重度退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扫描,测量受试者T2值及T1ρ值,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股骨外侧面、股骨内侧面、胫骨外侧面、胫骨内侧面、髋骨面T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退变亚组患者股骨外侧面、股骨内侧面、胫骨外侧面、胫骨内侧面、髋骨面T2值显著高于轻度退变者(P<0.05);观察组股骨内踝负重区、股骨内踝非负重区、股骨外踝负重区、股骨外踝非负重区、胫骨外侧平台区、胫骨内侧平台区、髌后软骨区磁共振T1ρ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退变亚组患者股骨内踝负重区、股骨内踝非负重区、股骨外踝负重区、股骨外踝非负重区、胫骨外侧平台区、胫骨内侧平台区、髌后软骨区磁共振T1ρ值明显高于轻度退变亚组患者(P<0.05);磁共振T1rho序列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中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的诊断ROC值及特异度明显高于T2 mapping技术(P<0.05),但后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均能有效反映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中软骨组织学成分变化情况,还可为膝关节软骨退变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二者具有一定互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T1rho序列 T2 mapping技术 膝关节 早期软骨退变 诊断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退变性膝骨关节炎疼痛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玉红 张辉 +1 位作者 王兴博 台会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模型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抗体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8周龄雄性SPF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其余20只行右膝关节单碘乙酸(monoiodoacetate,MIA)注射,制... 目的:探讨体外模型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抗体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8周龄雄性SPF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其余20只行右膝关节单碘乙酸(monoiodoacetate,MIA)注射,制备骨性关节炎疼痛模型。造模成功后,再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抗NGF腹腔注射),每组10只。所有动物右膝关节进行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神经示踪剂注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使用猫道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步态。治疗后3周,从L3-L5水平切除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进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免疫染色,并计算DRG数量。结果:在使用猫道系统的步态分析中,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占空比、摆动速度和触地面积比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占空比、摆动速度明显改善(P<0.05),触地面积比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FG标记的DRG神经元数量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对照组CGRP表达上调,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抗NGF抗体抑制了步态损伤和DRG神经元中CGRP的上调。这些发现提示抗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能对治疗膝关节疼痛有价值。NGF可能是治疗KOA疼痛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变 抗神经生长因子 膝骨关节炎 猫道步态分析 疼痛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
5
作者 伍子贤 方志超 +8 位作者 林锋 尚奇 招文华 陈弘林 张鹏 江晓兵 任辉 梁德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鼠分为雌性或雄性的CON组、SOP组、SOP+PTE组;SOP+PTE组在造模过程中用PTE 0.5 g/mL灌胃干预4周,取材前1周进行行为学实验,后取大脑、L4椎体,检测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细胞实验:利用过氧叔丁醇(TBHP)诱导MC3T3/HT22细胞衰老,分别观察诱导后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标志物和MC3T3成骨、衰老标志物的变化及PTE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MicroCT提示雌雄小鼠中,与CON组相比,SOP组骨量丢失,SOP+PTE组骨量则得到了恢复;骨HE切片结果与MicroCT结果相符;海马组织切片提示,与CON组相比,SOP组海马出现退变,而SOP+PTE组退变则得到缓解。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时序实验中,与CON、SOP组相比,雄性SOP+PTE组记忆能力明显恢复;但雌雄小鼠旷场实验均无明显变化。②TBHP可诱导MC3T3衰老,降低成骨能力及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当加入PTE后,均能逆转TBHP导致的成骨能力降低与蛋白下降;TBHP亦可增加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区域,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加入PTE后,上述变化均得到逆转。结论PTE通过抑制前成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和海马衰老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细胞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海马组织退变
下载PDF
丁香苷抑制大鼠椎间盘退变
6
作者 张云鑫 张存鑫 +3 位作者 王倩 徐新亮 吕超亮 倪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04-5109,共6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由于椎间盘内部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发生损伤和退化导致的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丁香苷抑制大鼠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取10只雄性SD大鼠,将每只大鼠的尾椎Co_(4)/Co_(5)椎间盘设...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由于椎间盘内部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发生损伤和退化导致的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丁香苷抑制大鼠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取10只雄性SD大鼠,将每只大鼠的尾椎Co_(4)/Co_(5)椎间盘设为模型组、Co_(5)/Co_(6)椎间盘设为丁香苷组、Co_(6)/Co_(7)椎间盘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丁香苷组采用微型穿刺针进行纤维环全层穿刺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即刻,模型组、丁香苷组椎间盘分别注射2.5μL的生理盐水、丁香苷溶液(5μmol/L)。注射4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大鼠椎间盘组织内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1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椎间盘高度降低,软骨终板变薄且有裂隙出现,纤维环结构紊乱且出现裂隙,髓核消失;丁香苷组椎间盘高度正常或略低于对照组,软骨终板退变程度较模型组轻,纤维环排列较模型组相对规整且无裂隙,髓核部分皱缩。②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模型组椎间盘软骨终板出现缺损且软骨钙化层变薄,出现明显退变;丁香苷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结构形态有一定程度恢复。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椎间盘软骨组织内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降低(P<0.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13的表达升高(P<0.0001);与模型组比较,丁香苷组椎间盘软骨组织内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升高(P<0.001,P<0.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13的表达降低(P<0.001,P<0.0001)。④结果表明,丁香苷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3,13的表达、提高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来改善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减缓椎间盘退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苷 椎间盘退变 腰痛 针刺法 髓核细胞 中药单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
7
作者 程浩天 赵晓峰 +7 位作者 陆向东 赵轶波 范志峰 齐德泰 王晓楠 周润田 靳鑫杰 赵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但由于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来延缓疾病进展。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对mRNA进行扩增和测序,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强度,根据细胞的... 背景:椎间盘退变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但由于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来延缓疾病进展。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对mRNA进行扩增和测序,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强度,根据细胞的异质性发现组织中的不同细胞亚群,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的:介绍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12-2022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sequencing technology”;中文检索词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椎间盘退变,测序技术”。排除重复、质量较差及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7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鉴定了稳态软骨样细胞、肥大软骨样髓核细胞、纤维髓核细胞等新型细胞亚群,识别了这几种细胞亚群的标记基因、转录因子,并阐述了这几种细胞亚群在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化轨迹和细胞命运,同时提出了祖细胞概念,确定了具备祖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在小鼠体内验证了该细胞亚群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性。②识别了兼具软骨特性和纤维特性的纤维软骨样纤维环细胞和纤维环干细胞,并在体外结合纤维软骨诱导剂和丝素蛋白及透明质酸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水凝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验证了这种水凝胶既能修复纤维环组织也能恢复软骨基质,对于椎间盘退变有显著治疗效果。③在终板软骨组织中发现了调节性软骨细胞,其在椎间盘退变进展中出现2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并明确了2种命运中的差异基因,细胞间通讯分析表示调节性软骨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互相作用从而促进血管生成。④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鉴定出巨噬细胞、T细胞、髓系祖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证明了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存在免疫反应,并发现载脂蛋白诱导了巨噬细胞M1和M2亚型的极化,这种极化过程通过MIF信号通路放大炎症反应来影响髓核祖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椎间盘退变 发病机制 测序技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调控信号素3A表达诱发椎间盘退变的机制
8
作者 黄杰 蒋强 +4 位作者 韩嘉恒 刘江 张燕 卢正操 丁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80-3685,共6页
背景:信号素3A是重要的神经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目前尚不清楚信号素3A是如何参与盘源性腰痛发病的,研究信号素3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机制可为防治盘源性腰痛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目的: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信号素3A的表达,... 背景:信号素3A是重要的神经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目前尚不清楚信号素3A是如何参与盘源性腰痛发病的,研究信号素3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机制可为防治盘源性腰痛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目的: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信号素3A的表达,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人未退变与退变髓核组织内的信号素3A mRNA表达。分离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传代至第3代时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48 h,退变组加入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干预48 h,退变+抑制剂组加入5μmol/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干预1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干预48 h。干预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基质、血管、神经标志物及信号素3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标志蛋白、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蛋白p65及p-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RT-qPCR检测显示,人退变髓核组织内的信号素3A mRNA表达低于未退变髓核组织(P<0.05);②CCK-8检测与Annexin V/FITC染色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髓核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髓核细胞活力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③RT-q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mRNA表达降低(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的mRNA表达升高(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mRNA表达升高(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的mRNA表达降低(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p65及p-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p65及p-p65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1β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信号素3A的表达,同时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椎间盘内血管神经的长入,可能为椎间盘退变及相关盘源性腰痛的诱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信号素3A 椎间盘退变 盘源性腰痛
下载PDF
负载丹酚酸B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9
作者 曹胜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昆 孙志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背景:丹酚酸B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发挥抗氧化特性,已被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但是,有关丹酚酸B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为载体,通过体外细胞... 背景:丹酚酸B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发挥抗氧化特性,已被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但是,有关丹酚酸B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为载体,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与动物体内实验观察丹酚酸B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椎间盘退变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负载丹酚酸B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载药水凝胶)。①体外细胞实验:分离提取成年SD大鼠腰椎髓核细胞,选择第3代髓核细胞,分组处理:A组加入完全培养基;B组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C组接种于未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D组接种于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的完全培养基;E组接种于载药水凝胶上,加入含H2O2与TLR4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完全培养基,检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基质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以及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②动物体内实验: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针刺组、针刺+丹酚酸组、针刺+水凝胶组、针刺+载药水凝胶组,每组12只,后4组采用针刺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依次注射生理盐水、丹酚酸B溶液、未载药水凝胶、载药水凝胶治疗,术后4周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测、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①体外细胞实验:与A组比较,B组细胞增殖下降,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ADAMTS4、ADAMTS5)的表达增加(P<0.05),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合成减少(P<0.05),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B组比较,D、E组细胞增殖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弱,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的表达减少(P<0.05),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P<0.05),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以E组效果更显著。②动物体内实验:术后4周,针刺+载药水凝胶组退变椎间盘的椎间盘高度指数、MRI指数以及椎间盘病理组织学评分均较针刺组有了显著改善,而单纯注射水凝胶或是丹酚酸B溶液虽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善椎间盘退变情况,但均不及注射载药水凝胶组。③结果表明,负载丹酚酸B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可抑制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缓解椎间盘退变的进程,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LR4/核因子kB信号通路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 丹酚酸B 水凝胶 氧化应激 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下载PDF
塞来昔布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退变
10
作者 朱志恒 丁佳滢 +5 位作者 葛杨硕 黄春萌 沈军 王学宗 郑昱新 丁道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46-5451,共6页
背景: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凝血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凝血酶可以诱导大鼠软骨细胞退变,提示抑制凝血酶功能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方法。塞来昔布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常见药物,是否可以抑制凝血酶的促炎作用而改善大鼠软骨细胞退... 背景: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凝血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凝血酶可以诱导大鼠软骨细胞退变,提示抑制凝血酶功能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方法。塞来昔布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常见药物,是否可以抑制凝血酶的促炎作用而改善大鼠软骨细胞退变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凝血酶诱导软骨细胞退变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凝血酶含量。体外提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使用第一代细胞进行实验,将软骨细胞分对照组、凝血酶组和塞来昔布组。显微镜下观察3组细胞形态,并使用E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qRT-PCR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聚集蛋白聚糖、弹性蛋白、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7、粒细胞趋化蛋白6)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分解代谢基因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环氧化酶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人相比,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凝血酶含量显著增高;(2)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软骨细胞纤维样形态改变;(3)与凝血酶组相比,塞来昔布抑制了软骨细胞的增殖;(4)凝血酶组Ⅱ型胶原α1等软骨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的下调被塞来昔布抑制(P <0.05);(5)凝血酶可促进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7、粒细胞趋化蛋白6)以及分解代谢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在塞来昔布干预下,上述基因的表达下调(P <0.05);(6)结果提示,塞来昔布可以抑制凝血酶的促炎作用,从而改善大鼠软骨细胞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凝血酶 塞来昔布 细胞增殖 细胞退变
下载PDF
黑磷调控氧化应激-炎症级联效应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
11
作者 寇裕 顾勇 陈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8-2345,共8页
背景:氧化应激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黑磷量子点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还原性材料,具有抗氧化应激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潜力。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黑磷量子点清除椎间盘微环境内活性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黑磷量子... 背景:氧化应激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黑磷量子点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还原性材料,具有抗氧化应激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潜力。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黑磷量子点清除椎间盘微环境内活性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黑磷量子点对抗氧化通路Nrf2/ARE与椎间盘炎症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液相剥离法制备黑磷量子点。①体外实验:分离提取SD大鼠髓核细胞,将第2-4代髓核细胞分别与不同的溶液共培养,分别为F12-DMEM培养基(空白组)、黑磷量子点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黑磷量子点溶液、过氧化氢+黑磷量子点+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溶液,分别进行细胞活/死染色及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及Western Blot检测;②体内实验: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穿刺组、穿刺+黑磷组,每组10只,穿刺组与穿刺+黑磷组采用椎间盘穿刺法建立Co7-10椎间盘退变模型,穿刺+黑磷组穿刺后向椎间盘注射黑磷量子点分散液,术后4,8周进行椎间盘组织影像学与组织学染色评估。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活/死染色显示,黑磷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且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髓核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细胞内活性氧及JC-1荧光探针显示,黑磷量子点可调控氧化应激导致的髓核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内氧化应激。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过氧化氢组Nrf2、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3、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黑磷量子点的加入可逆转过氧化氢对Nrf2通路的抑制作用,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炎症反应,但Nrf2特异性抑制剂可取消这一作用。②体内实验:X射线片与MRI检测显示,术后4,8周,穿刺组椎间盘高度与髓核含水量低于假手术组(P<0.05),穿刺+黑磷组椎间盘高度与髓核含水量高于穿刺组(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穿刺+黑磷组椎间盘退变程度轻于穿刺组,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量高于穿刺+黑磷组。③结果表明:黑磷量子点可通过调控Nrf2/ARE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量子点 抗氧化应激 Nrf2/ARE通路 炎症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建立腰椎动静力不稳山羊模型用于椎间盘退变研究
12
作者 陈致介 周志 +2 位作者 田子扬 王震炜 李展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建立有应用价值的腰椎动静力不稳的山羊模型,模拟人体局部因素的影响和病理生理的应力负荷对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作用。方法:通过腰椎动静力不稳手术(lumbar dynamic and static instability,LDSI... 目的:建立有应用价值的腰椎动静力不稳的山羊模型,模拟人体局部因素的影响和病理生理的应力负荷对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作用。方法:通过腰椎动静力不稳手术(lumbar dynamic and static instability,LDSI)破坏山羊脊柱的后柱结构,包括离断竖脊肌、背阔肌、腰最长肌、棘肌等破坏腰椎动态力学稳定,离断腰椎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破坏腰椎静态力学稳定,使腰椎产生动态力和静态力的失衡,造成脊柱后柱稳定性的丧失。以生物力学稳定性为突破点,而不破坏椎间盘结构的完整性,建立腰椎动静力不稳的山羊模型,并通过52周的术后随访,利用腰椎X线片、磁共振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技术手术评估山羊的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Pfirrmann MRI分级和Masuda组织学评分等。结果:LDSI组山羊腰椎的DHI在术前0周(0.184±0.015),术后26周(0.105±0.006)和术后52周(0.075±0.007)存在差异(0周vs.26周,P<0.05;26周vs.52周,P<0.05)。LDSI组山羊腰椎的Pfirrmann分级在术前0周(1.167±0.408),术后26周(2.333±0.516)和术后52周(3.667±0.817)存在差异(0周vs.26周,P<0.05;26周vs.52周,P<0.05)。LDSI组山羊腰椎的Masuda组织学评分在术前0周(3.500±0.577),术后26周(6.250±0.957)和术后52周(8.000±0.816)存在差异(0周vs.26周,P<0.05;26周vs.52周,P<0.05)。结论:LDSI能够造成山羊椎间盘高度降低、终板边界模糊和含水量降低,在不破坏椎间盘结构完整的基础上模拟了人体长期反复劳损而导致的IVDD,更符合人体实际,有助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山羊模型 腰椎动静力不稳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变中的Wnt信号通路
13
作者 范志鸿 张贤 李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0-1955,共6页
背景:Wnt信号通路在退变的椎间盘中过表达,而抑制其表达可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因此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目的:综述分析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Wnt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进程中具体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背景:Wnt信号通路在退变的椎间盘中过表达,而抑制其表达可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因此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目的:综述分析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Wnt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进程中具体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方法:第一作者以“Intervertebral disc,Wnt,Cell proliferation,Cell senescence,Cell apoptosis,Extracellular matrix”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至2023年1月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OVID LWWspringlink数据库,查阅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阅读整理保留54篇英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在胚胎的椎间盘形成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可过表达,参与椎间盘形成并促进脊索后伸展。②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可停滞细胞周期而抑制细胞增殖,使衰老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并参与氧化应激而促进细胞衰老,此外还可受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参与细胞凋亡。③Wnt信号通路亦可以减少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合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加快椎间盘退变进程。④Wnt信号通路可通过作为早期椎间盘形成信号激活促进细胞再生,并参与诱导干细胞分化为椎间盘细胞而修复损伤的椎间盘,例如Wnt信号通路可诱导源自软骨终板细胞的干细胞向椎间盘迁移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 长链非编码RNA 椎间盘修复 干细胞 中医药
下载PDF
髓核细胞退变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亚雄 韩硕 刘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髓核细胞(NPCs)退变模型对研究椎间盘退变(IVDD)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退变严重的NPCs,往往较难贴壁生长,而轻度退变的细胞,虽可体外培养,但难有显著的实验结果,因此通过不同的诱导手段构建有效的退变细胞模型,不仅可以... 髓核细胞(NPCs)退变模型对研究椎间盘退变(IVDD)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退变严重的NPCs,往往较难贴壁生长,而轻度退变的细胞,虽可体外培养,但难有显著的实验结果,因此通过不同的诱导手段构建有效的退变细胞模型,不仅可以提升实验的可信度,更能增加实验数据的说服力。目前有较多诱导NPCs退变的方法,但模型建立缺乏统一标准,且无系统性的总结。因此,本文将从诱导NPCs退变的方式、方法、模型效果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综述,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等方面对不同建模方式进行了分类总结,旨在为筛选、评价有效的退变细胞模型建立方法,探究IVDD治疗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模型 髓核细胞 方法
下载PDF
铁死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郑丹扬 罗敏捷 +1 位作者 徐卫星 丁伟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腰椎间盘退变是腰痛的主要病因和重要病理基础,髓核细胞的死亡和丢失是导致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铁死亡是新近发现并提出的一种细胞死亡机制。研究表明,腰椎间盘退变与铁死亡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对铁死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是腰痛的主要病因和重要病理基础,髓核细胞的死亡和丢失是导致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铁死亡是新近发现并提出的一种细胞死亡机制。研究表明,腰椎间盘退变与铁死亡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对铁死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研究铁死亡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为腰椎间盘退变所致腰痛等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腰椎间盘退变 死亡机制
下载PDF
橙皮素抑制氧化应激影响软骨细胞的炎性退变
16
作者 罗善超 唐继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84-4188,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橙皮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或者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但其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橙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退变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番红O染色鉴定。通过MTT法... 背景:研究表明,橙皮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或者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但其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橙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退变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番红O染色鉴定。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确定最佳橙皮素干预浓度。将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后2组采用脂多糖诱导软骨细胞建立骨关节炎细胞模型,实验组造模后给予橙皮素干预24 h。采用Calcein-AM/EthD-Ⅰ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的表达,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软骨细胞内活性氧水平,ELISA检测软骨细胞内抗氧化剂总谷胱甘肽水平,qRT-PCR检测炎症基因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番红O染色结果表明,提取的细胞为软骨细胞;②细胞毒性实验表明0.5μmol/L橙皮素干预软骨细胞活力最明显;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活性氧水平升高,总谷胱甘肽水平下降,Ⅱ型胶原降解增加,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上升,活性氧水平下降,总谷胱甘肽水平上升,Ⅱ型胶原降解减少,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果表明:橙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性退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橙皮素抑制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橙皮素 活性氧 氧化应激 炎症 软骨退变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可抑制老年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
17
作者 尹林伟 黄夏荣 +9 位作者 孙光华 刘静 钟培瑞 王金玲 陈佳倩 文幸 甘邵婷 胡文韬 李萌萌 周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22-4527,共6页
背景:脉冲电磁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治疗方法对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对老年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6月龄SD大鼠作为青年组,正常饲养8周,不做任何处理;将16只22月龄SD大鼠... 背景:脉冲电磁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治疗方法对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对老年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6月龄SD大鼠作为青年组,正常饲养8周,不做任何处理;将16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n=8)和脉冲电磁场组(n=8),对脉冲电磁场组大鼠进行脉冲电磁场干预,1次/d,每周5 d,连续干预8周,老年组正常饲养8周,不做任何处理。8周后麻醉处死所有大鼠,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大鼠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升高(P<0.05);与老年组相比,脉冲电磁场组大鼠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降低(P<0.05);②显微CT显示,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大鼠胫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均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增大(P<0.05);与老年组相比,脉冲电磁场组大鼠胫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均升高(P<0.05),骨小梁间隙减少(P<0.05);③胫骨平台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老年组大鼠关节软骨结构紊乱,软骨细胞明显减少,无法区分潮线;脉冲电磁场组上述情况有所改善;④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13、P53、P2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老年组相比,脉冲电磁场组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13、P53、P2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脉冲电磁场可能通过抑制P53/P21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衰老,缓解关节软骨降解及抑制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改善老年大鼠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老年大鼠 膝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退变 P53 P21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伴氧化应激关键生物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识别
18
作者 兰垚 陈浏阳 宋文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591-5597,共7页
背景:氧化应激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仍不明确。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及3种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与椎间盘退变伴氧化应激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免疫浸润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椎间盘退... 背景:氧化应激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仍不明确。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及3种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与椎间盘退变伴氧化应激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免疫浸润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椎间盘退变基因表达谱以及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对椎间盘退变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两者取交集并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候选hub基因,对候选hub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运用机器学习(LASSO回归、SVM-RFE及随机森林)筛选最佳特征基因并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验证,同时行相关免疫浸润分析。收集2023年7-1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样本作为椎间盘退变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的椎间盘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qPCR方法验证特征基因在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经过差异基因分析获取424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得到5087个基因,同时获得氧化应激基因1399个,进而得到23个候选hub基因;(2)GO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细菌防御反应、细菌来源分子反应等生物过程;涉及分泌颗粒腔、细胞质囊泡腔等细胞组成;涉及内肽酶活性和硫化合物结合等分子功能;(3)KEGG分析结果显示,候选hub基因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4)运用3种机器学习和ROC验证后得到关键基因HSPA6和PKD1;(5)免疫浸润分析显示HSPA6与活化树突状细胞(r=0.88,P<0.001)、活化CD4^(+)T细胞(r=-0.72,P<0.01)等密切相关,同时PKD1与效应型记忆CD8^(+)T细胞(r=0.55,P<0.05)、活化树突状细胞(r=-0.56,P<0.05)等密切相关;(6)q PCR实验结果表明椎间盘退变组中HSPA6基因低于对照组(P<0.0001),而PKD1基因高于对照组(P<0.0001);(7)结果表明运用生物信息学及机器学习算法证实HSPA6和PKD1可作为椎间盘退变伴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干预HSPA6和PKD1来改善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氧化应激 差异分析 WGCNA分析 LASSO回归 SVM-RFE分析 随机森林 特征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分析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前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研究现状
19
作者 陈龙 王小阵 +1 位作者 邓莉 鲁齐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融合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此类情况是否需要一期干预目前尚存争议。该文对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分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 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融合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此类情况是否需要一期干预目前尚存争议。该文对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分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优化手术流程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术 术前病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