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冬梅 黄灿 吕维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经过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临床展现的治疗疗效以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6眼)患者...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经过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临床展现的治疗疗效以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6眼)患者作为改良组,按1∶1比例收集同期进行常规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0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改良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同时评估美学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改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改良组睑裂宽度(32.12±1.11)mm,短于对照组(34.34±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睑裂角(51.28±2.07)°,大于对照组的睑裂角(48.12±1.75)°;睑裂倾斜度为(10.11±0.38)°,大于对照组睑裂倾斜度的(8.4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概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好,不仅改善眼部美学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眦韧带 眼轮匝肌缩短术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睑松弛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7
2
作者 邵珺 姚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及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退行性睑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因退行性睑内翻住院的患者,观察组共40例70眼,双眼发病30例,采用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 目的:观察和对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及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退行性睑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因退行性睑内翻住院的患者,观察组共40例70眼,双眼发病30例,采用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对照组共20例26眼,其中双眼发病6例,采用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wk的矫正率、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并随访6mo,观察远期复发率、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结果:术后1wk拆线时观察,观察组矫正率98.6%,欠矫率1.4%,眼睑对称性100%,仅有1眼轻度过矫;对照组矫正率92.3%;眼睑对称性100%,欠矫率7.7%。术后6mo观察组矫正率95.2%;欠矫率3.2%,过矫率1.6%。对照组矫正率87%,2眼复发,1眼欠佳。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正率方面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与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相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长期疗效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下睑缩肌移位术 外眦韧带缩短术 眼轮匝肌切除术
下载PDF
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凤娟 孙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在56例(89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对眼轮匝肌进行折叠缩短及弓状缘悬吊处理,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下睑内翻均完全矫正,睑缘恢复正常位置,无1例复发及眼睑外...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在56例(89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对眼轮匝肌进行折叠缩短及弓状缘悬吊处理,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下睑内翻均完全矫正,睑缘恢复正常位置,无1例复发及眼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手术中正确处理眼轮匝肌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轮匝肌处理
下载PDF
2种术式修复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英 陈丽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索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9例(150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A组采用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B组采用轮匝肌折叠缩短睑板下缘固定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下睑外翻并发症、内翻复发率进行综合... 目的:探索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9例(150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A组采用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B组采用轮匝肌折叠缩短睑板下缘固定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下睑外翻并发症、内翻复发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组的术后睑外翻发生率低、复发率小。结论:退行性下睑内翻治疗以采用眼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优于轮匝肌折叠缩短术的方法,疗效更稳定,持久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轮匝肌转位术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
下载PDF
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疗效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闫丽娟 吉昂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眶脂肪重置术,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治愈率,复发率,有无过矫及睑外翻现象。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治愈率及未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治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脂肪重置术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远期复发率较低,对于有睑袋或相关美容需求患者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 退行性下睑内翻 翻转缝合 眼轮匝肌切除术 治愈率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松弛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琤 杨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352-1353,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3-01对21例33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施行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穹隆结膜切口),随访12~...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3-01对21例33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施行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穹隆结膜切口),随访12~24mo,观察其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完全矫正,未见复发或过矫现象发生,手术治愈率为100%,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睑松弛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 下睑缩肌前徙术
下载PDF
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及修补 被引量:9
7
作者 翁成海 吴良成 +3 位作者 徐廷廷 张勤 徐育慧 徐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 目的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欠矫 手术修补
下载PDF
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凌云 朱耀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141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59眼)行单纯矢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5... 目的:观察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141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59眼)行单纯矢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57例(82眼)行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和矢式缝合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后矫正率、双眼睑对称性和过矫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矫正率77.97%、双眼睑对称86.05%、过矫率5.08%,观察组术后矫正率92.68%、双眼睑对称94.74%、过矫率2.4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矫正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双眼睑对称性、术后过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确切,矫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 矢式缝合术 矫正率 双眼睑对称性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1
9
作者 辛亚玲 步建平 赵丹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对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医院123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1)行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n=62)行皮肤... 目的:探究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对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医院123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1)行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n=62)行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效果、围术期指标、眼部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矫治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两组OSDI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6.45%,对照组为11.4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少、美观度好等特点,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眼轮匝肌缩短术 矫治效果 瘢痕 手术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三杰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0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中选取52例(60眼)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26例(28眼)予以传...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中选取52例(60眼)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26例(28眼)予以传统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研究组26例(32眼)予以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眼部美观满意度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较对照组的23.08%显著降低(P <0.05)。术后12个月随访,研究组整体总有效率、眼睑部美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1年复发率7.69%,较对照组的30.77%明显降低(P <0.05)。结论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佳、复发率低等优点,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睑松弛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
下载PDF
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严可 李雪华 葛志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107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52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缩短术,试验组49例(55...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107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52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缩短术,试验组49例(55眼)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术后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部症状评分、复发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体效率高,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畏光、流泪、刺激感、异物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远期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眼部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睑松弛 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 单纯眼轮匝肌缩短术
下载PDF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 被引量:2
12
作者 兰延华 赵超峰 李梦亚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各49例。改良组行改良眼轮匝肌缩短... 目的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各49例。改良组行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常规组行常规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眼部症状积分[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结果改良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常规组83.67%(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异物感、刺激感、流泪、畏光积分少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外观满意度97.96%高于常规组73.47%(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2.04%少于常规组16.33%(P<0.05)。结论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效果明显,可提高外观满意度,减轻畏光、刺激感、流泪、异物感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 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 外观满意度 安全性
下载PDF
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何瑾 李宇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368-0368,共1页
对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治疗研讨。方法:选取我院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病例分析,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对照组50例(52眼))与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50例(48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治疗研讨。方法:选取我院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病例分析,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对照组50例(52眼))与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50例(48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临床进行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治疗,具有更高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 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成形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14
作者 王育新 朱玉枫 +3 位作者 马纲 邵毓 俞萍萍 徐东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7例(54只眼)下睑内翻患者施行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成形术.结果:随访6~36个月,27例(54只眼)患者容貌均较术前改观,下睑皮肤平整,无疤痕遗留,未见下睑膨隆.49眼下睑内翻矫正满意,症状消...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7例(54只眼)下睑内翻患者施行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成形术.结果:随访6~36个月,27例(54只眼)患者容貌均较术前改观,下睑皮肤平整,无疤痕遗留,未见下睑膨隆.49眼下睑内翻矫正满意,症状消失,占90.74%;5眼术后8~10个月复发,占9.26%,其中3眼再次手术后内翻矫正.无睑外翻、成角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运用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成形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不仅达到治疗与美容的双重目的,且简单易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成形术 美容 下睑成形术 下睑内翻 退行性 轮匝肌 治疗 缩短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亚辉 《医学信息》 2019年第4期119-120,123,共3页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120例(13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58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B组72例(76眼)采用眼轮匝肌缩...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120例(13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58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B组72例(76眼)采用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内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1年随访可见,B组患者矫正有效率分别为97.21%和100.00%,优于A组的86.21%和7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解决了下睑水平和垂直方向松弛,并将眼轮匝肌固定于睑板下缘,避免眼轮匝肌产生骑跨,疗效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 单纯眼轮匝肌切除
下载PDF
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改良矫正术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书红 王道宏 屠永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32眼),退行性(老年性)下睑内翻施行眼轮匝肌缩短、下移固定联合眼睑后层组织的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退行性下睑内翻32眼均得到良好矫正,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病... 目的探讨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32眼),退行性(老年性)下睑内翻施行眼轮匝肌缩短、下移固定联合眼睑后层组织的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退行性下睑内翻32眼均得到良好矫正,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本组施行的改良手术方式从多个方面解决了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发病因素,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内翻 退行性 老年 睑内翻矫正术
原文传递
退行性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48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惠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期90-90,共1页
目的评价退行性内翻倒睫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门诊诊断退行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患者42例62眼行退行性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术后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2周无复发病例,无并发症。结论退... 目的评价退行性内翻倒睫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门诊诊断退行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患者42例62眼行退行性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术后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2周无复发病例,无并发症。结论退行性内翻倒睫矫正并下睑松弛矫正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倒睫具有较好疗效,使患者一次手术获得治疗疾病和美容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下睑内翻倒睫 下睑松弛矫正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