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卞征 梁慷 +2 位作者 李一壮 鲍连云 张莉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评价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的疗效。方法88例103眼患者进行了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手术纠正针对四个造成睑内翻的主要解剖因素,通过一个距下睑缘4mm处约4~5mm正中皮肤切口,中央切除眼轮匝肌后的... 目的评价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的疗效。方法88例103眼患者进行了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手术纠正针对四个造成睑内翻的主要解剖因素,通过一个距下睑缘4mm处约4~5mm正中皮肤切口,中央切除眼轮匝肌后的一针褥状缝合针对水平方向上的眼睑松弛和垂直方向上的眼睑松弛,两针八字缝合针对隔前眼轮匝肌的骑跨。同时加固了下睑板缩肌。术后观察睑内翻纠正率,术后睑内翻复发率,术后眼睑的牵拉,以及并发症的比率。结果成功98眼,成功率为95.14%,复发5眼,复发率为4.85%。术后并发症包括线结脓肿1例(0.7%),褥式缝合断裂1例(0.7%),下睑缘移位2例(1.94%)。结论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是有效及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血 微创 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
下载PDF
挂线法治疗退行性睑内翻疗效观察
2
作者 牛春梅 汪玉川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2期4483-4484,共2页
目的探讨挂线法治疗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45只眼)原发性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实施挂线法手术治疗,观察该术式治疗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除2例(2只眼)复发外,其余28例(43只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挂线法治... 目的探讨挂线法治疗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45只眼)原发性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实施挂线法手术治疗,观察该术式治疗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除2例(2只眼)复发外,其余28例(43只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挂线法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简便、痛苦少又经济实惠的有效方法,对于医生来说是一种简捷易学的术式,值得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挂线法 疗效 复发率
下载PDF
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朝霞 刘德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同时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下睑缘睫毛下2mm平行睑缘切口,去除眶脂肪,提紧眼轮匝肌,去除部分皮肤以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并矫治下睑袋。结果:本组180例(269眼)患者,除2例复发并经2次手术...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同时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下睑缘睫毛下2mm平行睑缘切口,去除眶脂肪,提紧眼轮匝肌,去除部分皮肤以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并矫治下睑袋。结果:本组180例(269眼)患者,除2例复发并经2次手术后治愈外,其余均下睑形态良好,无下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去除眶脂肪的同时行眼轮匝肌提紧并去除部分皮肤的联合手术方法,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下睑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下睑袋整形 眼轮匝肌 提紧
下载PDF
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矫正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珺 陆辰 +1 位作者 蔡季平 王杨宁致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对退行性睑内翻矫正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42例(55只眼)下眼睑退行性睑内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26只眼),观察组21例(29... 目的观察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对退行性睑内翻矫正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42例(55只眼)下眼睑退行性睑内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26只眼),观察组21例(29只眼),观察组采用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对照组仅做内路法下睑缩肌的前徙,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观察组无人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对照组(15.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01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4%),对照组(3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对照组(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3,P>0.05)。结论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矫正退行性睑内翻是一种微创安全长期有效的矫正退行性睑内翻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睑板条悬吊 下睑缩肌 睑内翻矫正术
下载PDF
退行性睑内翻手术治疗的心得体会
5
作者 王敬娜 《实用防盲技术》 2017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睑内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下睑睑板前面的眼轮匝肌束切除,眼轮匝肌切除后解除睑缘向上卷缩,使眼睑轮匝肌肌力减弱,再分离切除部分多余的皮肤,行睫毛根部皮下组织与睑板的缝合。结果 43只患眼中40眼下睑内翻得到较... 目的探讨退行性睑内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下睑睑板前面的眼轮匝肌束切除,眼轮匝肌切除后解除睑缘向上卷缩,使眼睑轮匝肌肌力减弱,再分离切除部分多余的皮肤,行睫毛根部皮下组织与睑板的缝合。结果 43只患眼中40眼下睑内翻得到较好的矫正,达到治愈标准,用力闭眼时均未出现内翻,有3眼达到好转标准,用力闭眼时内侧出现轻度内翻,无未愈者,随访观察2个月~2年,未出现复发。结论我科采用此方法,即治疗皮肤松弛引起的内翻,又有一定美容作用。与其它退行性睑内翻方法比较,损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瘢痕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退行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切除 美容 安全有效
下载PDF
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对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效果及复发的影响
6
作者 黄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对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46例),常规组采用内路法下睑缩肌... 目的:探究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对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46例),常规组采用内路法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联合组采用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治疗,随访时长6个月。比较两组矫正效果优良率、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矫正效果优良率为95.65%,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流泪、畏光、异物感、疼痛感等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35%和2.17%,均低于常规组的25.00%、17.5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对退行性睑内翻患者矫正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眼部症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路法 睑板条悬吊 下睑缩肌 退行性睑内翻 矫正效果 复发率
下载PDF
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继虎 闫丽娟 郭寅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56-760,共5页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疗效。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记录眼睑松弛度和眼轴长度,并...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疗效。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记录眼睑松弛度和眼轴长度,并观察疗效。结果:共67只眼,男性47只眼,女性20只眼,年龄为74.57(49~98)岁;眼睑水平松弛度为6.75(4.00~13.00)mm;随访时间为13.27(3.00~28.00)个月;眼轴为23.15(17.29~25.48)mm。治愈63只眼(治愈率94.03%),复发4只眼(复发率5.97%)。结论: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手术成功率高,远期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折叠 退行性睑内翻 眼轴
下载PDF
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冬梅 黄灿 吕维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经过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临床展现的治疗疗效以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6眼)患者...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经过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临床展现的治疗疗效以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6眼)患者作为改良组,按1∶1比例收集同期进行常规眼轮匝肌缩短术的45例(80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改良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同时评估美学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改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改良组睑裂宽度(32.12±1.11)mm,短于对照组(34.34±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睑裂角(51.28±2.07)°,大于对照组的睑裂角(48.12±1.75)°;睑裂倾斜度为(10.11±0.38)°,大于对照组睑裂倾斜度的(8.4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概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好,不仅改善眼部美学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眦韧带 眼轮匝肌缩短术 退行性睑内翻 眼睑松弛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7
9
作者 袁玮 张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及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1/2018-02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79例91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6眼... 目的:探讨并比较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及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1/2018-02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79例91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6眼,行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和对照组(38例45眼,行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mo随访,两组患者治愈率无差异(100%vs 98%,P=0.495)。术后24mo随访,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8%vs 84%,P=0.030)。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11%,P=0.026)。结论: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较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远期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下睑 下睑缩肌复位 外侧睑板条固定术 睑内翻矫正术
下载PDF
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和治疗策略综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退行性下睑内翻是常见的老年性眼睑位置异常。睑内翻继发倒睫,引起眼刺激征和角膜损伤,有可能影响视力。发生睑内翻和睑外翻的本质是力学失衡。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主要是垂直松弛(下睑缩肌断裂)、水平松弛和眼轮匝肌骑跨,迄... 退行性下睑内翻是常见的老年性眼睑位置异常。睑内翻继发倒睫,引起眼刺激征和角膜损伤,有可能影响视力。发生睑内翻和睑外翻的本质是力学失衡。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主要是垂直松弛(下睑缩肌断裂)、水平松弛和眼轮匝肌骑跨,迄今其治疗方式超过100种。本文综述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倒睫 眼睑力学平衡 下睑缩肌
下载PDF
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珺 姚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及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退行性睑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因退行性睑内翻住院的患者,观察组共40例70眼,双眼发病30例,采用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 目的:观察和对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及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退行性睑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因退行性睑内翻住院的患者,观察组共40例70眼,双眼发病30例,采用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对照组共20例26眼,其中双眼发病6例,采用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wk的矫正率、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并随访6mo,观察远期复发率、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结果:术后1wk拆线时观察,观察组矫正率98.6%,欠矫率1.4%,眼睑对称性100%,仅有1眼轻度过矫;对照组矫正率92.3%;眼睑对称性100%,欠矫率7.7%。术后6mo观察组矫正率95.2%;欠矫率3.2%,过矫率1.6%。对照组矫正率87%,2眼复发,1眼欠佳。双眼睑对称性、过矫率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正率方面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与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相比,下睑缩肌移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术长期疗效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下睑缩肌移位术 外眦韧带缩短术 眼轮匝肌切除术
下载PDF
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凤娟 孙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在56例(89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对眼轮匝肌进行折叠缩短及弓状缘悬吊处理,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下睑内翻均完全矫正,睑缘恢复正常位置,无1例复发及眼睑外...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处理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在56例(89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对眼轮匝肌进行折叠缩短及弓状缘悬吊处理,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下睑内翻均完全矫正,睑缘恢复正常位置,无1例复发及眼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手术中正确处理眼轮匝肌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处理
下载PDF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老年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及对CSF评分、BUT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庆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0期3251-3253,共3页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老年退行性下睑内翻(ILE)的疗效及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SF)、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ILE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56例和B组50例。A组...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老年退行性下睑内翻(ILE)的疗效及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SF)、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ILE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56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接受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B组患者接受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膜、角膜损伤程度、眼部症状、生活质量、自我形象评价、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术后,A组CSF评分低于B组,BUT值大于B组(P<0.05);A组OSDI、BIS评分低于B组,SF-36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手术满意度高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术治疗ILE疗效确切,可以减少眼球表面刺激,缓解眼部不适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自我形象认同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缩短术 下睑缩肌修复术
下载PDF
2种术式修复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英 陈丽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索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9例(150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A组采用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B组采用轮匝肌折叠缩短睑板下缘固定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下睑外翻并发症、内翻复发率进行综合... 目的:探索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9例(150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A组采用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B组采用轮匝肌折叠缩短睑板下缘固定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下睑外翻并发症、内翻复发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组的术后睑外翻发生率低、复发率小。结论:退行性下睑内翻治疗以采用眼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优于轮匝肌折叠缩短术的方法,疗效更稳定,持久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转位术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
下载PDF
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丽娟 吉昂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眶脂肪重置术,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治愈率,复发率,有无过矫及睑外翻现象。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治愈率及未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治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脂肪重置术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远期复发率较低,对于有睑袋或相关美容需求患者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 退行性睑内翻 翻转缝合 眼轮匝肌切除术 治愈率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松弛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琤 杨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352-1353,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3-01对21例33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施行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穹隆结膜切口),随访12~...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3-01对21例33眼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施行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穹隆结膜切口),随访12~24mo,观察其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完全矫正,未见复发或过矫现象发生,手术治愈率为100%,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眼睑松弛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 下睑缩肌前徙术
下载PDF
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及修补 被引量:9
17
作者 翁成海 吴良成 +3 位作者 徐廷廷 张勤 徐育慧 徐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 目的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欠矫 手术修补
下载PDF
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凌云 朱耀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141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59眼)行单纯矢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5... 目的:观察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141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59眼)行单纯矢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57例(82眼)行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和矢式缝合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后矫正率、双眼睑对称性和过矫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矫正率77.97%、双眼睑对称86.05%、过矫率5.08%,观察组术后矫正率92.68%、双眼睑对称94.74%、过矫率2.4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矫正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双眼睑对称性、术后过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联合矢式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确切,矫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改良外眦韧带缩短术 矢式缝合术 矫正率 双眼睑对称性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1
19
作者 辛亚玲 步建平 赵丹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对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医院123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1)行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n=62)行皮肤... 目的:探究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对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医院123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1)行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n=62)行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效果、围术期指标、眼部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矫治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两组OSDI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6.45%,对照组为11.4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少、美观度好等特点,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眼轮匝肌缩短术 矫治效果 瘢痕 手术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三杰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0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中选取52例(60眼)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26例(28眼)予以传...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患者中选取52例(60眼)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26例(28眼)予以传统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研究组26例(32眼)予以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眼部美观满意度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较对照组的23.08%显著降低(P <0.05)。术后12个月随访,研究组整体总有效率、眼睑部美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1年复发率7.69%,较对照组的30.77%明显降低(P <0.05)。结论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佳、复发率低等优点,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眼睑松弛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