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多译本的翻译策略体系比较研究
1
作者 高博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文章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框架,从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四个维度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五个代表性译本加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译者在译诗语言... 文章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框架,从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四个维度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五个代表性译本加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译者在译诗语言、词语、形式和附翻译应用层面上各具特色,每个译本的内部策略也都各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塘林 《北方音乐》 201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词歌曲是当代古诗词声乐作品中的一首名作,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曲为当代作曲家刘文金所谱,通过声乐演唱形式将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及其独特的韵律感传达给听者,以一种复古的方式赋予古诗词特有的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词歌曲是当代古诗词声乐作品中的一首名作,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曲为当代作曲家刘文金所谱,通过声乐演唱形式将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及其独特的韵律感传达给听者,以一种复古的方式赋予古诗词特有的艺术美感。笔者围绕歌词的诗意、作品的旋律风格以及对歌曲演唱的韵味、气息等艺术处理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歌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旋律风格 艺术处理
下载PDF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力群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语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从认知语用学角度为诗歌翻译批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最佳关联对等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与“三美”再现管窥——兼评《江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江雪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6-78,共3页
"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提出来的标准。通过对《江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不同版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诗歌时,不可为了实现原诗的音韵效果而舍弃对诗歌意境的传达,... "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提出来的标准。通过对《江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不同版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诗歌时,不可为了实现原诗的音韵效果而舍弃对诗歌意境的传达,也不可为了传达意境而忽视原诗的"音美",须以"三美"为圭臬,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诗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诗歌翻译 《江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许渊冲中诗英译赏析——以《小雅·采薇》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建军 张顺生 《英语教师》 2019年第19期58-61,共4页
指出中诗英译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积极作用.基于许渊冲中诗英译理论与实践,以《小雅·采薇》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探讨许渊冲的中诗英译策略,... 指出中诗英译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积极作用.基于许渊冲中诗英译理论与实践,以《小雅·采薇》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探讨许渊冲的中诗英译策略,赏析许渊冲中诗英译"创译"的佳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诗英译 许渊冲 《小雅·采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二度解读隐藏的那双眼睛——引领体悟《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情语
6
作者 吕红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2年第5期34-34,共1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色彩不丰富,层次不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情语 体悟 眼睛 隐藏 解读 画面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阈下的“送别诗”认知诗学分解读——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宝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63-164,共2页
本文从认知诗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图形背景的不断转换,诗歌的画面感一幕幕呈现,同时也凸显了诗歌的意境,在不断的变化图形背景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诗学 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古诗教学新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整合教学设计
8
作者 史剑波 朱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6年第1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 小学 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别诗 设计理念 整合教学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下载PDF
语势与取势:庞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诗研究
9
作者 谢丹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4-49,98,共7页
庞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诗以语势为尚,在音象、义象、形象上取势:译诗在音象上,频繁使用流音、鼻辅音、摩擦音、长元音、双元音,特别是/u/音,舒缓低沉;注重元韵、头韵,富于韵律感。在义象上,频频偏离原诗语义;动词丰富,具体而... 庞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诗以语势为尚,在音象、义象、形象上取势:译诗在音象上,频繁使用流音、鼻辅音、摩擦音、长元音、双元音,特别是/u/音,舒缓低沉;注重元韵、头韵,富于韵律感。在义象上,频频偏离原诗语义;动词丰富,具体而富有动感。在形象上,创造性翻译意象;突出江河意象;省略时间、地名意象;感情含蓄蕴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势 取势 庞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长江岸畔黄鹤楼边话离别──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读
10
作者 郭建平 邓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中国古代的离别诗十有八九堪称精品。本文试图从形成精品的文化背景及外在因素入手,通过唐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阐释解读,走进李白诗特有的离别世界,探究司空图所推崇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 中国古代的离别诗十有八九堪称精品。本文试图从形成精品的文化背景及外在因素入手,通过唐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阐释解读,走进李白诗特有的离别世界,探究司空图所推崇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离别诗 古代文学研究 文化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读
下载PDF
一切美丽皆可预约——《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案例
11
作者 章丹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6期69-69,共1页
一、缘起 十月份,诸暨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活动在我们陶朱小学开展。此次活动,翁老师要求我们学校的老师针对新课标的理念上三堂有特色的课。我上课的主题是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拓展阅读。我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为主... 一、缘起 十月份,诸暨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活动在我们陶朱小学开展。此次活动,翁老师要求我们学校的老师针对新课标的理念上三堂有特色的课。我上课的主题是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拓展阅读。我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为主要内容,试图通过这首古诗,培养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学生的课外诗歌阅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案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预约 古诗教学 诗歌语言 语文新课标 拓展阅读
下载PDF
古诗英译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探索——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林 桂鹤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4种英译文作语篇功能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语言学分析帮助我们揭示一些诗学分析方法容易忽略的汉诗英译问题;二是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可应用...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4种英译文作语篇功能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语言学分析帮助我们揭示一些诗学分析方法容易忽略的汉诗英译问题;二是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位结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英译文
下载PDF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广陵”与“扬州”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华珍 周宗旭 《文史杂志》 201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笔者在课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题是送故人去‘广陵’,为什么诗中却变成了下‘扬州’呢?难道‘广陵’和‘扬州’不是同一个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明确回答。下课之后,查阅各... 笔者在课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题是送故人去‘广陵’,为什么诗中却变成了下‘扬州’呢?难道‘广陵’和‘扬州’不是同一个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明确回答。下课之后,查阅各种资料,不仅发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没有对此问题进行说明,而且发现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模棱两可:或认为“广陵”即今天的“扬州”,下“扬州”即下今天的“扬州”;或认为诗中“广陵”与“扬州”地方不同,下“扬州”即下今天的“南京”。诗中“广陵”与“扬州”关系问题确实还是个问题,是很有研究必要的。那么,诗歌中的“广陵”与“扬州”关系究竟怎样呢?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方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扬州 课堂教学 教学参考书 关系问题 诗题 学术界 学生
下载PDF
诗歌翻译策略的“分”与“合”——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汉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传统译论往往将诗歌翻译策略截然两分,并因论者的偏好而持其一端。詹姆斯·霍姆斯将诗歌翻译中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并从两个参考轴线考察译者的策略取向。借用这种方法对李白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发现... 传统译论往往将诗歌翻译策略截然两分,并因论者的偏好而持其一端。詹姆斯·霍姆斯将诗歌翻译中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并从两个参考轴线考察译者的策略取向。借用这种方法对李白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整体策略取向不尽相同,但是每个译本都运用了所谓对立的策略。不仅如此,四个译本目的取向殊途同归,且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截然两分的诗歌翻译策略实际上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策略 二分法 统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美琼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图式是人们的个体经验所得,给予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来转换和映射进行预测和推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多种意象图示的运用是它的一艺术特色,将诗人的情...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图式是人们的个体经验所得,给予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来转换和映射进行预测和推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多种意象图示的运用是它的一艺术特色,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象图式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载PDF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中的文化缺省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永霞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现象,这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比李白诗《黄鹤楼送...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现象,这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比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三个英译版本,分析了该诗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提出了文外加注这一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缺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英译 文外加注法
下载PDF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香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8期70-71,共2页
教学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孟、浩、陵、辞、唯5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 教学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孟、浩、陵、辞、唯5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播放歌曲《送别》,之后问:你从这首歌里感受到了什么?2.师: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与友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设计 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 审美情趣 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别》
下载PDF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过程中的意象再现——一个接受美学的视角
18
作者 黄冬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诗歌翻译意象为首,译者一方面要与原诗对话,力求实现个人期待视野与原诗历史视野的融合;另一方面要与译文读者对话,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以期译文取得最好的接受度。翻译过程究其实质就是两次对话的完整实现。
关键词 接受美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意象
下载PDF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广陵”与“扬州”
19
作者 文华珍 周宗旭 《小学语文》 2010年第11期43-44,共2页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中是说下‘扬州’。诗题为什么却说成去‘广陵’呢?‘广陵’和‘扬州’是同一个地方么?诗中‘之’和‘下’都是‘到’的意思吗?”面对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作出明确...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中是说下‘扬州’。诗题为什么却说成去‘广陵’呢?‘广陵’和‘扬州’是同一个地方么?诗中‘之’和‘下’都是‘到’的意思吗?”面对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作出明确回答。下课之后,查阅了各种资料,发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都没有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扬州 教学参考书 诗题 学生 课堂 教材
下载PDF
汉诗的英译与英“易”——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庞德对“中式美”的重塑
20
作者 袁子越 《黄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庞德在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思想,译诗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创造性重塑,成功地传递出原诗的意象美。
关键词 庞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意象 美感 重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