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宋香静 乔雅君 +2 位作者 张九天 常影 宋晓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关键,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综述了学者对雄安新区的气候变化形势预估,识别出雄安新区面临高温、暴雨洪涝等气候风险.总结得出:随着未来人口大规模增加与产业布局更新,人口暴露度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受限及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及能力不足等方面是雄安新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分析,未来雄安新区应立足于“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强调以人为核心,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机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风险 韧性 策略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
2
作者 廖琪 江文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将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过程流程化和简单化,并提供7个面向用户开放的决策端口,辅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选择。以青岛市风...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将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过程流程化和简单化,并提供7个面向用户开放的决策端口,辅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选择。以青岛市风暴潮淹没为例的系统应用,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切实提高研究过程的分析效率,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适应风暴潮灾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辅助决策系统 ArcGIS Engine 风暴潮淹没
下载PDF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吟隆 赵明月 +2 位作者 李阔 赵运成 王淳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5-1170,共16页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梳理气候变化的农业影响和适应的逻辑层次。影响的逻辑层次可以归结为:气候平均状态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梳理气候变化的农业影响和适应的逻辑层次。影响的逻辑层次可以归结为:气候平均状态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后果和经济社会后果等4个方面;与气候变化影响的逻辑层次相应,适应气候变化的逻辑层次可以分解为: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新特征,系统调整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增强农业气候韧性;以及农业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优化转型。在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已采取的适应措施系统总结回顾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即:气候胁迫不断加大、农业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断加大、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适应能力薄弱等。最后提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加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扩展气候变化农业影响评估研究领域、科学辨识农业之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揭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机理、构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能力研究、加强农业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能力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适应气候变化 逻辑层次 生态系统服务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气候变化风险加剧,适应气候变化需求迫切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霄嘉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第8期12-17,共6页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有助于巩固减排成果,缓解气候变化风险对发展成就的限制,进而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适应气候变化 碳中和 有力支撑
下载PDF
提高城镇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水平
5
作者 王磊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1-1,共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镇面临着更多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压力。2022年夏天,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冲击世界各地。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超强热浪袭击:美国西南部七个州被联邦政府要求限制用水;欧洲莱茵河水位过低造成河道运输难题;我国2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镇面临着更多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压力。2022年夏天,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冲击世界各地。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超强热浪袭击:美国西南部七个州被联邦政府要求限制用水;欧洲莱茵河水位过低造成河道运输难题;我国27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事件 日最高气温 历史极值 美国西南部 城镇建设 环境压力 适应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
下载PDF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进展与新需求 被引量:3
6
作者 何霄嘉 郑大玮 许吟隆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年第2期58-65,共8页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科技进步与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我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发展成果和成效,最后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科技进步与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我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发展成果和成效,最后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面临的三大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 科技发展 适应气候变化科技项目
下载PDF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潘韬 刘玉洁 +1 位作者 张九天 王文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内容。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内容。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机制,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适应气候变化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整合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实现集成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适应技术创新研发的主体力量,组织机制是实现集成创新的体制基础,协同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保障,资金机制是集成创新的物质基础。最后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创新 适应气候变化 技术体系 机制
下载PDF
边缘适应:一个适应气候变化新概念的提出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吟隆 郑大玮 +1 位作者 李阔 高新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6-378,共3页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抉择.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由于采取减缓行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气候变暖的整体趋势...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抉择.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由于采取减缓行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气候变暖的整体趋势,因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政府亦发布了多个有关气候变化的评估和对策报告[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概念 思维形式
下载PDF
我国喜马拉雅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建平 谭春萍 +1 位作者 刘俊峰 韩春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7,共8页
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潜在关键区,过去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该地区冰川消融,与冰川有关的灾害风险与日俱增,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消融将对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对... 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潜在关键区,过去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该地区冰川消融,与冰川有关的灾害风险与日俱增,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消融将对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对灾害的可能影响,对水电发展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并详细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地在适应冰川消融方面的迫切需求,社会经济不同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以位于珠峰北坡朋曲河流域的定日县为典型区,探讨了在该县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问题.当地应首先加强气候防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目前强降水增加引发的山洪、冰川加速消融导致的冰川洪水和泥石流危害、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干旱;开展以水能为主,多能互补,能源多样化建设,既可加快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又可促进当地居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提高;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加强各级岗位人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农牧民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其防御和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地区 适应气候变化 能力建设 需求调查
下载PDF
关于政府决策者制定与实施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婷婷 马忠玉 +2 位作者 马力克 蒋洪强 谢海燕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8,共5页
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我国已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各地在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时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决策者对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知识水平和规划能... 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我国已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各地在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时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决策者对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知识水平和规划能力对地方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资金保障、缺少政策法规支持、缺少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和培训;同时,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与支撑、完善参与协调机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与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政府决策者 认知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储诚山 高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分析了适应气候变化资金需求,针对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及局限,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即在获取国际适应性资金资助的前提下,以建立国家财政适应性投入为主导,商业金融和市场适应性资金为支撑,自愿捐助性适应资金为补充的... 分析了适应气候变化资金需求,针对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及局限,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即在获取国际适应性资金资助的前提下,以建立国家财政适应性投入为主导,商业金融和市场适应性资金为支撑,自愿捐助性适应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全方位的适应资金筹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资金机制 气候适应资金
下载PDF
中澳适应气候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相昭 周景博 YongpingWei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
气候变化对中澳两国均是面临的严峻挑战,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两国的迫切任务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了中澳两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机制安排、政策与行动,并选择敏感脆弱的水资源领域为研究分析对象。基于对比研究,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对中澳两国均是面临的严峻挑战,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两国的迫切任务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了中澳两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机制安排、政策与行动,并选择敏感脆弱的水资源领域为研究分析对象。基于对比研究,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二是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综合管理决策能力建设,努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尽快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专项基金;四是推动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五是学习澳大利亚将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与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开展相关研究和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水资源 水环境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我国海洋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被引量:9
13
作者 仉天宇 《海洋预报》 2010年第4期67-73,共7页
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气候观测、开展海岸带风险评估和防护、进行极端海洋灾害的预警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展专项科技行动7个方面,对我国海洋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对策、管理和行动进行了分析... 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气候观测、开展海岸带风险评估和防护、进行极端海洋灾害的预警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展专项科技行动7个方面,对我国海洋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对策、管理和行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洋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工作成果,对未来采取的各项适应行动提供方法、内容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海洋防灾减灾 海洋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与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容、技术、决策流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祖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全球包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适应战略包括从提高城市空间与气候系统的韧性,通过积极适应已经发生或预期的气候变化,降低未来风险,才可能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通过规划建设韧性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规...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全球包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适应战略包括从提高城市空间与气候系统的韧性,通过积极适应已经发生或预期的气候变化,降低未来风险,才可能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通过规划建设韧性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规划管理能否提供制度与体制的保障是核心的要求。本文就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韧性城市理念,提出把韧性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内涵纳入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框架,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化:确定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支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工作内容、建立地方城乡规划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工作技术框架、深化法定城乡规划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弹性城市 适应气候变化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下载PDF
欧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健 钱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5,共7页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欧盟积极参与和"适应"相关的国际法规则的构建,并通过设定行动方案、推进区域立法、制定"适应"政策和设立"适应"信息分享平台等各项措施,鼓励、促进和协调其...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欧盟积极参与和"适应"相关的国际法规则的构建,并通过设定行动方案、推进区域立法、制定"适应"政策和设立"适应"信息分享平台等各项措施,鼓励、促进和协调其成员国的"适应"行动。我国近年积极参与、努力推动"适应"行动,但在采取的举措方面存在立法不足、规划方案缺乏前瞻性、信息分享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应加强与欧盟各国在"适应"领域的国际合作,借鉴欧盟经验,科学规划"适应"方案并通过完善"适应"立法、设立"适应"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全面提升"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欧盟 国际合作 适应”信息共享平台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前行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屯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41-644,共4页
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不同手段化解气候风险,从而顺应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着适应气候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看,把"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已成为人类应对气... 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不同手段化解气候风险,从而顺应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着适应气候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看,把"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联系,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本内涵。合理规范人的行为成为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平性和生态道德,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适应气候变化
下载PDF
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巍岩 赵挺洁 +1 位作者 张宇 张晓爱 《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1期98-99,共2页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 适应气候变化
下载PDF
黄淮海北片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栽培技术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丽华 贾秀领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0期15-16,共2页
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淮海北片气候干旱常态化、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气温升高机率增加、气温波动幅度变大等因素带来的生产不稳定性增强的现状,构建了基于抗逆品种—多气象因子—多技术措施耦合的栽培技术方案。
关键词 黄淮海 栽培技术方案 气象因子 气候变暖 适应气候变化 气温升高 气候干旱 常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