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适度镇静在鼾症患者胃镜检查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先德飞 张乐 曾义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适度镇静行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鼾症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6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适度镇静行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鼾症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6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患者咽喉部表麻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 mg+舒芬太尼5μg,3 min后S组追加舒芬太尼0.08~0.15μg/kg,B组追加布托啡诺8~10μ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行为疼痛量表(BPS)评分和镇静评分、恶心呕吐;恢复室头晕、嗜睡、困乏、恶心呕吐、遗忘情况、离院时间及患者对内镜诊疗过程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满意度;离院后12、24、48 h患者恶心呕吐、头晕,遗忘度。结果B组患者术中BPS评分、恶心呕吐,恢复室低氧血症、嗜睡、头晕、离院后12 h恶心发生率低于S组,组内血压心率T_(1-5)较T_(0),T_(3-5)较T_(1-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恢复室困乏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适度镇静用于鼾症患者行胃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好,呼吸抑制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鼾症患者 适度镇静 胃镜检查
下载PDF
适度镇静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符广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适度镇静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心内直视术后患儿,按照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镇静与否,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在... 目的:分析并评价适度镇静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心内直视术后患儿,按照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镇静与否,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在拔管前4 h停止使用镇静剂及肌松剂,待患儿清醒后逐步进行减指令通气撤机;观察组患儿参照对照组的过渡方法,但在拔管之前5 min静脉注射地西泮,确保患儿安静,降低拔管过程的刺激。结果:两组患儿在撤除机械通气后,心率升高>20次/min,收缩压升高>20 mmHg以及撤机过程中烦躁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在撤机成功率、重插管率、撤机后肺不张以及撤机后肺部感染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适度镇静治疗,可有效避免患儿与呼吸机之间的对抗,减少心肌耗氧并降低新陈代谢,加快心肌功能恢复,有效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镇静 小儿 心内直视术 撤除机械通气 护理
下载PDF
舒适性护理在PICU患儿机械通气适度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江自璇 马可泽 +3 位作者 谭子锋 陈素君 赖志君 杨文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2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舒适性护理在PICU患儿机械通气适度镇静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对... 目的研究舒适性护理在PICU患儿机械通气适度镇静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开展舒适性护理干预,记录镇静镇痛起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镇静程度按照RASS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镇静镇痛起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RAS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低血压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患儿总满意度为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结论小儿机械通气中在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的同时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呼吸、SpO_(2),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PICU 适度镇静 护理干预 效果 体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适度镇静联合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永超 《临床研究》 2022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RF)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适度镇静联合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RF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RF)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适度镇静联合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RF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适度镇静联合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FV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MVV较对照组更高,FVC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SaO_(2)较对照组更高,PaCO_(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RF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适度镇静联合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适度镇静 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 重症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指标 预后
下载PDF
适度镇静在儿科PICU患儿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分析
5
作者 吴靓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探讨适度镇静在儿科PICU患儿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于我院P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儿童为护理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及2022年期间,在患儿年龄等资料无差别的情况将其分成两个研究组,... 探讨适度镇静在儿科PICU患儿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于我院P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儿童为护理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及2022年期间,在患儿年龄等资料无差别的情况将其分成两个研究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两组适度镇静护理期间,前者采用普通干预手段,后者采用优质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的适度镇静程度评分及相关治疗指标,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主观评价。结果 两组护理后1-7d期间适度镇静程度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各个时间段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表明研究组适度镇静起效更快,且停药后患儿能够在短时间内苏醒,加之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长较短,故缩短了总体的治疗时间,提升了治疗效率,表中所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表明研究组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及例数共计3例,数量远小于对照组,因此并发症风险较低(P<0.05);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家属的护理反馈优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反馈(P<0.05);结论 适度镇静在儿科PICU机械通气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度对患儿的适度镇静需求,从而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舒适适度镇静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适度镇静护理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儿科重症监护室 适度镇静护理
下载PDF
不同镇静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智聪 张晓廷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时,不同的镇静程度对PCIA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0岁,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时,不同的镇静程度对PCIA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0岁,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小于等于3分,依据Ramsay镇静评分标准,将Ramsay评分1分、2分、3分、4分的患者判定为Ⅰ、Ⅱ、Ⅲ、Ⅳ四组,采用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评估四组患者术后6h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并记录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h纳入研究对象80例(男46例,女34例),Ⅰ组2例,Ⅱ组24例,Ⅲ组26例,Ⅳ组28例,由于Ⅰ组例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Ⅱ、Ⅲ、Ⅳ组的BCS评分分别为(1.9±1.0)分、(2.5±0.9)分、(3.0±0.8)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0±0.7)分、(2.5±0.8)分、(3.0±0.7)分,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6h的PCIA患者,在VAS小于等于3分时,保持镇静程度为3~4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镇静 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