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金昌 刘健伟 王天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介绍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6年4月,应用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皮肤缺损11例15指。其中男4例6指,女7例9指;年龄2~51岁。挤伤8例10指,切割伤3例5指。缺损... 目的介绍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6年4月,应用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皮肤缺损11例15指。其中男4例6指,女7例9指;年龄2~51岁。挤伤8例10指,切割伤3例5指。缺损范围1.5cm×1.5cm~2.0cm×1.6cm。(补充指别!)。切取皮瓣范围1.5cm×1.5cm~2.0cm×1.6cm。取前臂内侧全层皮片修复指背供区。结果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皮均成活,受、供区创面均期愈合。术后获随访6~17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原指腹皮肤接近,指腹饱满。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5mm。患指远、近侧指间关节无僵直、活动受限等。结论采用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神经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指腹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2
作者 肖目张 龙剑虹 黄晓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跟骨外露最大面积5cm×10cm。结果:共切取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3块,其中1例岛状筋膜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其余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供瓣区所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移植 修复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皮肤
下载PDF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张光强 陈剑飞 +2 位作者 郑南生 陈康 姚伦龙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胫前下 1/3、内外踝、踝前、跟腱及跟底创面 18例 ,皮瓣切取面积 4cm× 3.5 cm— 12 cm× 9cm,蒂长 7cm— 12 cm。结果 :2例皮瓣出...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胫前下 1/3、内外踝、踝前、跟腱及跟底创面 18例 ,皮瓣切取面积 4cm× 3.5 cm— 12 cm× 9cm,蒂长 7cm— 12 cm。结果 :2例皮瓣出现完全坏死 ,16例愈合良好 ,其中 3例皮缘小部分坏死 ,剪切坏死边缘后缝合 ,愈合良好。 5例皮瓣出现瘀血肿胀 ,有散在水泡 ,不影响愈合。结论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丰富可靠 ,切取操作简便 ,是修复胫前下1/3段、踝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创面修复 手术方法 瘀血肿胀 坏死
下载PDF
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苗卫东 曹湘豫 +1 位作者 张韶民 王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别以桡动脉的腕背皮支、第1骨间肌背侧支和拇指背侧支三支动脉为蒂 ,形成鼻烟窝皮瓣、第 1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 ;修复拇指损伤、虎口... 目的 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别以桡动脉的腕背皮支、第1骨间肌背侧支和拇指背侧支三支动脉为蒂 ,形成鼻烟窝皮瓣、第 1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 ;修复拇指损伤、虎口挛缩、食指损伤、腕掌腕背缺损。结果 成功切取挠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13例 ,修复拇指、虎口、食指、腕掌腕背损伤及组织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桡动脉腕背支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好 ,质地柔软 ,切取方便 ,不损伤主要动脉 ,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好材料 ,具有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腕背支 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手术方法 拇指缺损 虎口挛缩 食指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匡亚华 董忠根 李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报道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小腿下段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 0例,慢性溃疡8例,疤痕切除术后4例。皮瓣面积最... 目的 报道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小腿下段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 0例,慢性溃疡8例,疤痕切除术后4例。皮瓣面积最大14 cm×10 cm,最小5 cm×4 cm。结果 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2年,平均1a,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 3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临床运用 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踝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效果 膜皮修复 小腿下段 切除术后 慢性溃疡 部分坏死 创面愈合 肌腱外露 血运 手术操作 植皮后
下载PDF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赵广俊 胡洪良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7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逆行转位修复 临床应用 足部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苗卫东 曹湘豫 +1 位作者 张韶民 王斌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桡动脉在腕背鼻烟窝穿出,与尺动脉掌深弓吻合之前,发出腕背皮支、第1掌背动脉、拇指背侧支以三支动脉为蒂,形成逆行鼻烟窝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 目的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桡动脉在腕背鼻烟窝穿出,与尺动脉掌深弓吻合之前,发出腕背皮支、第1掌背动脉、拇指背侧支以三支动脉为蒂,形成逆行鼻烟窝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拇指背侧动脉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和指、示指、腕掌、腕背侧皮肤缺损。结果切取桡动脉腕背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3例,修复拇指、虎口、指、腕掌、腕背组织损伤及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桡动脉腕背分支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好,质地柔软,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安全、损伤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腕背分支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手术方法 手部损伤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铭锐 陈存富 +2 位作者 蔡景龙 魏奉才 王成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9例,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烧伤(...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9例,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烧伤(包括电击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创面11例,慢性溃疡3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2cm×20cm,蒂长5~12cm。结果本组2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游离植皮愈合。术后21例经3个月至5年随访,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两点辨别觉为10~15mm,平均12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适应证明确,操作简便,无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需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易于封闭,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膜皮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膜皮修复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关节功能恢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成活率 一期愈合
原文传递
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被引量:16
9
作者 林松庆 徐皓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膜皮修复 皮肤缺损 关节周围 内踝 周围组织损伤 骨关节感染 修复创面 组织坏死
原文传递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坤峰 张传林 贺长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报道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35例,跟骨外侧切口皮肤坏死骨钢板外露面积最大19 cm×14 cm,最小10 cm×9 cm,切... 目的 报道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35例,跟骨外侧切口皮肤坏死骨钢板外露面积最大19 cm×14 cm,最小10 cm×9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0 cm×15 cm,最小11 cm×10 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静脉吻合.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近端相吻合.结果 术后35例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34例顺利成活,1例出现远端边缘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经2~6年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足部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皮瓣成活率高,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皮神经和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波 王达利 +1 位作者 曾雪琴 王玉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营养血管 小隐静脉 皮神经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局部软组织 大隐静脉 足外伤
原文传递
儿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安源 田小运 +1 位作者 李瑞平 张志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共1页
各种原因造成的儿童足踝部损伤后软组织缺损很常见,我们于2001年3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来进行修复,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膜皮修复 儿童 足踝部损伤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
13
作者 李金洪 张奎 +1 位作者 黄显凯 蒋祖言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334-1335,共2页
关键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足部软组织缺损 膜皮修复 骨科临床 肌腱外露 效果满意 心血管 成活率
下载PDF
改良第1掌背桡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松华 俞立新 +5 位作者 吴群峰 王众 冯炜 于健 贾永鹏 陈学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3,共1页
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有近十余种,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及局限性.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我们应用改良第1掌背桡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对1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膜皮修复 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掌背 改良 拇指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显微外科 疗效满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