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穿刺并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杨忠振 车海杰 +5 位作者 刘国龙 李鲁滨 宋富波 田雨 董恒阳 杨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价逆行开放性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etrograde open mesenteric stenting,ROMS)治疗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回顾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8月11日在青岛大学医学... 目的评价逆行开放性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etrograde open mesenteric stenting,ROMS)治疗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回顾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8月11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接受ROMS治疗的4例急性和慢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判断SMA起始端闭塞,运用ROMS技术逆向开通SMA闭塞段并置入支架;对仍然失活的肠管行一期切除;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抗感染及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复查CTA随访SMA通畅情况。结果采用该技术共治疗4例SMA缺血病人。术中均顺利开通闭塞段SMA,并置入支架。其中1例术中同期行部分小肠切除术。4例均顺利康复,术后3个月复查CTA示:支架形态及位置良好,SMA血流通畅。结论在正向开通SMA闭塞性病变失败的情况下,RO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肠系膜缺血的技术,但其操作相对复杂,有一定的创伤,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缺血 逆行穿刺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术中逆行穿刺经皮肝胆道置管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明国 温新元 +2 位作者 刘振宇 曹化祥 李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1-93,共3页
为了减少胆道探查术后各种并发症,我们对18例胆道探查病人实施逆行穿刺法经皮肝胆道置管术代替放置T型管。全部病人在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后行逆行穿刺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引流通畅... 为了减少胆道探查术后各种并发症,我们对18例胆道探查病人实施逆行穿刺法经皮肝胆道置管术代替放置T型管。全部病人在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后行逆行穿刺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引流通畅,无脱管、胆道出血及胆漏发生。术后造影显示胆道无狭窄及成角。术后第8天拔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天。我们认为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胆道探查引流术,可部分性替代T型管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置管术 逆行穿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静脉逆行穿刺法在老年病人长期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艳 刘天华 欧阳丽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0-87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输液 静脉逆行穿刺
下载PDF
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柴伟 刘汝海 +4 位作者 张执全 李凤山 雷豹 袁俊建 孔德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复杂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8)岁;Rutherford分级3级32例,...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复杂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8)岁;Rutherford分级3级32例,4级8例,5级6例;CTA显示病变平均长度(17±5)cm。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小切口显露并穿刺动脉平均用时(5.2±2.3)min,7例使用4 F动脉鞘管,39例无鞘操作;41例导丝顺利通过股腘动脉闭塞段进入近端真腔,5例以顺逆行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AFARI)技术建立导丝工作轨道。术后第3日踝-肱指数(ABI)均值为(0.71±0.12),与术前(0.33±0.1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483,P<0.001)。总体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1/46),远端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6),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43例(93.5%)患者获随访3~24个月,术后3、6、12个月CTA复查支架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1.3%(4/46)、78.3%(10/46)、58.7%(19/46),1年保肢率为95.7%(44/46)。结论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复杂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逆行穿刺技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戚悠飞 岳劼 +2 位作者 陈浩 刘飒华 肖占祥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2963-2965,共3页
目的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 目的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闭塞段动脉,然后对病变段进行球囊扩张。术中经胫后动脉穿刺5例,经足背动脉2例。观察远端动脉逆行穿刺的成功率、闭塞段病变的逆行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踝/肱指数(ABI)。结果本组7例患者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均获成功,其闭塞段腘动脉及胫前或胫后动脉均获逆行开通,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ABI由术前的(0.32±0.13)升至(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复发。结论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尤其是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可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逆行开通技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逆行穿刺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静 王小燕 翁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5期35-35,共1页
对 5 8例长期行静脉输液的老年病人采用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 ,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 1 0 0 % ,穿刺成功后输注成功率 1 0 0 % ,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使用率 。
关键词 老年人 静脉注射 逆行穿刺
下载PDF
逆行穿刺腘动脉开通股浅动脉慢性闭塞23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洪志 唐莉鸿 廉亮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2-675,共4页
目的通过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例分析,总结顺行开通失败后选择腘动脉穿刺逆行辅助开通股浅动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患肢对侧股总动脉逆行穿刺"翻山"后顺行开通股浅动脉失败,改行患... 目的通过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例分析,总结顺行开通失败后选择腘动脉穿刺逆行辅助开通股浅动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患肢对侧股总动脉逆行穿刺"翻山"后顺行开通股浅动脉失败,改行患侧腘动脉穿刺逆行通过股浅动脉闭塞段,以穿针技术将导丝插入对侧动脉鞘中并引出体外,形成工作导丝环;再经对侧动脉鞘沿导丝依次行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扩张,完成股浅动脉开通。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静息痛消失,3例伴发足趾坏疽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见坏死足趾均已自行脱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经腘动脉逆行穿刺辅助开通股浅动脉闭塞是有效且可行的,可避免血管旁路移植术引起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院内病死率。对手术者手术经验和技术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慢性闭塞 腘动脉逆行穿刺 工作导丝环
下载PDF
2例下肢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俞青 黄崇青 +4 位作者 张钿钿 麻朋艳 蒋琼 詹蕾 王晓燕 《护理学报》 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
总结2例经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术治疗股动脉、腘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的专科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督促患者戒烟,做好疼痛评估及护理、足部保暖及下肢血液循环观察;术后卧床期间的体位和活动的健康指导是护理难点,患者术后创口沙袋压迫,腹股... 总结2例经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术治疗股动脉、腘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的专科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督促患者戒烟,做好疼痛评估及护理、足部保暖及下肢血液循环观察;术后卧床期间的体位和活动的健康指导是护理难点,患者术后创口沙袋压迫,腹股沟处沙袋位置难固定,老年患者长时间平卧制动亦很困难,嘱患者勿随意改变体位,加强卧床期间巡视与观察护理;术后注意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等出血症状,注意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情况,加强抗凝用药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肢体血液循环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治疗侧踝肱指数分别由术前的0.39(右)、0.48(左)提高至0.75、1.13,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 护理
下载PDF
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晓丽 宴晓莉 王向茹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9期5147-5148,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穿刺使用率,为临床输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60例,且出、凝血机制正常,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正向穿刺静脉留置针)和观察组80例(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选用苏州碧迪医...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穿刺使用率,为临床输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60例,且出、凝血机制正常,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正向穿刺静脉留置针)和观察组80例(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选用苏州碧迪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BD24GA型套管针,在双侧腕关节附近或掌指关节附近选择血管进行正向或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结果:两种穿刺方法对同种液体最大滴速、静脉留置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关节活动情况及局部外渗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影响关节活动及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提高了静脉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静脉输液 逆行穿刺 穿刺成功率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手背和足背静脉逆行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智慧 赫玲玲 《黑龙江医学》 2007年第6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手背静脉 足背静脉 逆行穿刺
下载PDF
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跃兵 马秀艳 杜金凯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小静脉 逆行穿刺 采血
下载PDF
手背和足背静脉逆行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李立军 张小平 +2 位作者 吴勤 曲红梅 张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3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足背静脉 手背静脉 临床应用 穿刺输液 静脉逆行穿刺 危重患者 输液困难 静脉输液
下载PDF
逆行穿刺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手足背静脉网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芦永红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手足背静脉网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输液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单日采用顺行穿刺法,双日采用逆行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手足背静脉网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输液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单日采用顺行穿刺法,双日采用逆行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对逆行穿刺法的认可率。结果:逆行穿刺法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顺行穿刺法(P<0.05),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顺行穿刺法(P<0.01);患者对逆行穿刺法的认可率达97.2%,患者对顺行穿刺法的认可率为8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穿刺法优于传统的顺行穿刺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背静脉网 逆行穿刺 顺行穿刺
下载PDF
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留置输液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海燕 王爱华 +1 位作者 李丽 梁学敏 《西部医学》 2010年第8期1536-153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向心颈外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患者的满...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向心颈外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患者的满意度、留置时间、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留置时间分别为3.85±0.32天与2.79±0.96天,两组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对输液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感觉舒适,输液通畅,留置时间长,效果优于向心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输液 逆行穿刺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静脉逆行穿刺在肝硬化患者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惠霞 李伊静 +1 位作者 吕伟丽 杨亚萍 《甘肃科技》 2018年第6期85-86,共2页
对60例长期行静脉输液的肝硬化患者采用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输液通畅率95%,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输注率,逆行静脉穿刺术与顺行静脉穿刺术相比,逆性静脉穿刺术应用于肿瘤患者是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方法,该技... 对60例长期行静脉输液的肝硬化患者采用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输液通畅率95%,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输注率,逆行静脉穿刺术与顺行静脉穿刺术相比,逆性静脉穿刺术应用于肿瘤患者是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提高了肿瘤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逆行静脉穿刺可作为一种可行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静脉注射 逆行穿刺
下载PDF
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的观察护理
16
作者 苏晓丽 宴晓莉 王向茹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2期5912-5913,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穿刺使用率,为临床输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60例,且出、凝血机制正常,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正向穿刺静脉留置针)和观察组80例(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选用苏州碧迪医...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穿刺使用率,为临床输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60例,且出、凝血机制正常,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正向穿刺静脉留置针)和观察组80例(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选用苏州碧迪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BD24GA型套管针,在双侧腕关节附近或掌指关节附近选择血管进行正向或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结果:两种穿刺方法对同种液体最大滴速、静脉留置时间无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关节活动情况及局部外渗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影响关节活动及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提高了静脉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静脉输液 逆行穿刺 穿刺成功率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穿刺输液法成功与失败的分析
17
作者 刘菊秋 范志红 《当代医学》 2009年第7期109-109,共1页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穿刺输液法在临床治疗上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有时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成功与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多种,从小儿生理解剖上分析:患儿有胖瘦之分,久病脱水、水肿之分,静脉血管的脆性和滑动以及深浅之分。从护理角度上看,...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穿刺输液法在临床治疗上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有时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成功与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多种,从小儿生理解剖上分析:患儿有胖瘦之分,久病脱水、水肿之分,静脉血管的脆性和滑动以及深浅之分。从护理角度上看,也存在着操作技术和心理因素不成熟的原因。导致在临床操作中而达不到一针见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头皮静脉逆行穿刺 成功与失败 分析
下载PDF
对水肿病人行手背掌指关节部静脉逆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罗丽真 徐葵 关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6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水肿 手背掌指关节部静脉 逆行穿刺
下载PDF
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留置针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潘韦兰 《内科》 2008年第6期960-961,共2页
关键词 颈外静脉 逆行穿刺 留置针 肝癌
下载PDF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护理分析
20
作者 孔令霞 丁晓荣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对200例0~4岁的小儿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逆向穿刺.结果操作留置顺利,效果良好.结论小儿逆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是可以在儿科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
关键词 小儿逆行穿刺 静脉留置针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