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6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耳其议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现实图景与影响
1
作者 沈莎莉 昝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03,157-158,共27页
自1923年成立以来,土耳其共和国的议会选举制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及演变,完成了从一党时期的二级选举,到多党时期的一级选举,再到从名单多数制到比例代表制的转变。议会门槛与基于顿特法的议席分配方式,成为21世纪以来土耳其议会选举... 自1923年成立以来,土耳其共和国的议会选举制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及演变,完成了从一党时期的二级选举,到多党时期的一级选举,再到从名单多数制到比例代表制的转变。议会门槛与基于顿特法的议席分配方式,成为21世纪以来土耳其议会选举制度的主要特征。2017年修宪公投后,土耳其政治体制从议会制转型为总统制,该国选举制度发展迎来重要历史契机,催生出选举联盟机制。历史上,土耳其政党曾在选举中开展合作,但多以失败告终。随着“7102号法案”的出台与实施,选举联盟第一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地位。在此过程中诞生的主要政党联盟,代表了土耳其政党合作的新形式。自总统制确立以来,选举联盟作为土耳其选举制度的重要机制,不仅在土耳其大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对当今土耳其政治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选举制度 选举联盟 政党政治
下载PDF
论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思华 谢洁茹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13-16,共4页
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制度包括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特定公职人员:而狭义的选举制度则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文就当前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对我国选举制... 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制度包括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特定公职人员:而狭义的选举制度则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文就当前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我国选举制度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缺陷 完善选举制度
下载PDF
新型民主选举制度与香港地区政治转型发展基本格局的构建
3
作者 覃辉银 《公共治理研究》 2023年第3期24-30,共7页
面对香港地区社会的混乱局面,中央政府毅然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主导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立法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配套修法立法构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选举制度,依据新选举制... 面对香港地区社会的混乱局面,中央政府毅然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主导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立法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配套修法立法构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选举制度,依据新选举制度成功地进行了选举委员会选举、立法会选举和行政长官选举。香港地区新型民主选举制度重塑了香港地区选举政治文化,使香港地区政治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奠定了香港地区政治发展的价值基础、制度保障、结构布局,走出了一条符合香港地区实际情况的民主发展道路,实现了香港地区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展现了良政善治的光明前景。以“爱国者治港”原则正本清源,引起泛民主派阵营发生分化,加强了公务员队伍的整肃和爱国爱港力量的建设。香港地区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宪制角色、内部管制和外部干扰都赋予行政长官更高的要求和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选举制度 爱国者治港 政治发展
下载PDF
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及其对香港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4
作者 覃辉银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中央政府毅然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主导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完善。“爱国者治港”为修改完善香港地区选举制度确立了指导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为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中央政府毅然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主导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完善。“爱国者治港”为修改完善香港地区选举制度确立了指导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为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并制定了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配合,修订本地配套法例,并成功地进行了选举委员会选举、立法会选举和行政长官人选举。以“爱国者治港”原则正本清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强了公务员队伍整肃和爱国爱港力量建设,对行政长官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引起泛民主派阵营发生分化。香港地区新型民主选举制度奠定了香港地区政治发展的价值基础、制度保障,带动了香港地区政治体系的深刻调整,重新塑造了香港地区的政治文化,发展出一条符合香港地区实际情况的民主发展道路,实现了香港地区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动香港地区政治发展进入到“爱国者治港”的新阶段,展现了良政善治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选举制度 爱国者治港 政治发展
下载PDF
领导干部眼中的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对376位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燕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7-9,共3页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领导干部既是党内选举实践的参与者,也是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党的领导干部对党内选举状况的评价以及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是研...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领导干部既是党内选举实践的参与者,也是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党的领导干部对党内选举状况的评价以及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是研究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于正确认识党内选举现状、理清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思路、推动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改革 党的领导干部 问卷调查 改革和完善 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 参与者
下载PDF
关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邸乘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3-11,32,共10页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当前党内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举的竞争性不强、在基层还存在"盲...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当前党内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举的竞争性不强、在基层还存在"盲区";选举范围和比例不适当,党代表结构不尽合理;变相委派制冲击选举制,选举流于形式;候选人提名制度不完善,介绍方式过于简单;选举程序和办法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选好突破口和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候选人产生制度,逐步扩大选举的范围和层次,改革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调整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建立健全党内选举监督机制,建立与选举相配套的有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选举制度 候选人产生制度 差额选举制度 党内选举程序 党内选举监督机制
下载PDF
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关于党内选举制度改革举措观点述要 被引量:1
7
作者 邸乘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2期92-97,共6页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需要多方举措,具体地说,一是进一步完善候选人产生制度;二是要逐步扩大选举的范围和层次;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四是要调整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五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六是要建立健全党内...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需要多方举措,具体地说,一是进一步完善候选人产生制度;二是要逐步扩大选举的范围和层次;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四是要调整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五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六是要建立健全党内选举监督机制;七是要建立与选举相配套的有关制度;八是要探索和建立其他一些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候选人产生制度 差额选举制度 党内选举程序 党内选举监督机制
原文传递
从2000年大选看美国总统选举制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征 《前线》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2000年大选 选举人团制度 总统选举 美国总统 美国选举制度 制宪会议 总统候选人 选举制度 总统选举制度 哥伦比亚特区
下载PDF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创新和完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伊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29-32,共4页
关于选举制度与选举程序,诸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问题。在此,笔者借用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探析党内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路径依赖与党内选举制度变迁(一)... 关于选举制度与选举程序,诸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问题。在此,笔者借用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探析党内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路径依赖与党内选举制度变迁(一)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前后,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明确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制度(Institution),即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由此定义,诺斯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把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正式规则)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制度 党内选举制度 路径依赖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选举程序 诺斯 党内民主 非技术因素 Institution 政治生活
下载PDF
试论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是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十七大"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目前,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宪法赋予的权威地位还有一定的... 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是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十七大"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目前,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宪法赋予的权威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人大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建议。但应当明确,改革应当稳中求进,从基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与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相适应,不能操之过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人大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改革
下载PDF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简述
11
作者 邹通祥 《人大研究》 1997年第7期9-11,共3页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简述邹通祥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发端于中国近代社会。最早产生的是资产阶级选举制度。一、西方民主选举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民主选举制度的萌芽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简述邹通祥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发端于中国近代社会。最早产生的是资产阶级选举制度。一、西方民主选举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民主选举制度的萌芽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 中国近代 中国资产阶级 咨议局 临时大总统 资政院 训政时期约法 参议院 袁世凯
下载PDF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
12
作者 张海峰 《检察纵横》 2012年第12期59-59,共1页
11月6日深夜,随着奥巴马赢下关键摇摆州俄亥俄州成功连任,2012年美国大选宣告结束,奥巴马继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又成为美国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这场大选被冠以诸多名称,诸如“金钱至上的大选”、“舌尖上的大选”等等... 11月6日深夜,随着奥巴马赢下关键摇摆州俄亥俄州成功连任,2012年美国大选宣告结束,奥巴马继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又成为美国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这场大选被冠以诸多名称,诸如“金钱至上的大选”、“舌尖上的大选”等等.,金钱政治常常被视为美国式民主选举制度的原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选举制度 美国大选 民主选举制度 俄亥俄州 金钱至上 金钱政治 奥巴马 美国式
下载PDF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艾国 杨伟宏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首先要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做起。应当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之。当前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更多的民意;要在党内创造一种比较...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首先要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做起。应当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之。当前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更多的民意;要在党内创造一种比较公开的信息环境和比较自由的舆论环境,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要提防党内选举中的变相做法,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尽快养成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选举制度 提名方式 差额选举
下载PDF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水龙 晏红洁 李圣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加强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就在于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在完善候选人提名、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等方面取得进展,以此来保障党内民主得以实现,... 加强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就在于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在完善候选人提名、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等方面取得进展,以此来保障党内民主得以实现,使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选举制度 党内民主 民主建设
下载PDF
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8
15
作者 强世功 蔡定剑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选举制度 中国 民主政治制度 差额选举 监督机制
下载PDF
浅议我国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16
作者 刘旗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保证。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在某些方面,与目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不相适应,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 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实现国家权力的保证。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在某些方面,与目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不相适应,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改革,使之成为操作规范、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弊端 选举制度的改革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对选举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志平 李慧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83-8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规模更大、流向集中与精英流动等特点,这全面影响与冲击了我国现有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本文尝试从法学、政治学角度,从分析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入手,主要探讨在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冲击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规模更大、流向集中与精英流动等特点,这全面影响与冲击了我国现有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本文尝试从法学、政治学角度,从分析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入手,主要探讨在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冲击下,我国选举制度在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选民登记、候选人产生与选举过程等方面出现的与制度环境不能协调的问题,并在认可农村人口流动造就的新的人口分布格局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选举制度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农村人口流动 选举制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完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推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湖北省广水市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调查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厚安 蒙桂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3,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1987年11月24日经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后,于1988年6月1日试行至今已五年了。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经济突然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转变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1987年11月24日经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后,于1988年6月1日试行至今已五年了。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经济突然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转变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用新的社会主义自治的民主形式达到了对农村“九亿农民”重组的目的。实行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要在广大农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自己直接选举产生又是搞好村民自治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97万个村委会、五百多万个村委会干部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安居乐业;而且直接影响到全国和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换届选举 广水市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关庙 农村政治稳定 民主选举制度 村委会选举 选民 选票 领导小组
下载PDF
美国选举制度剖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立平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1,共8页
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宪法规定下、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它一直保持着宪法规定的基本骨架,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联邦法律、政党改革、各州议会的法律而在具体程序和规则上有所变更。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的联系... 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宪法规定下、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它一直保持着宪法规定的基本骨架,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联邦法律、政党改革、各州议会的法律而在具体程序和规则上有所变更。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的联系,也体现了美国政权体系中权力分散、权力多元、权力有限的特点,更反映了美国的“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特色。选举人团制和预选制是美国的独创,前者“古老”,后者较新;但从实践看两者都是既有利也有弊。总而言之,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麻烦的、难缠的、短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选举制度 总统选举 国会选举
下载PDF
政治转型中的制度因素:泰国选举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方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1-12,39,共13页
本文认为,泰国政局持续动荡的重要原因,在于各派政治利益集团在重新划定权力边界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始终未能在政治制度层面达成显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契合。尽管各方对改变"小党林立"格局存在共识,但"反他信"阵营的... 本文认为,泰国政局持续动荡的重要原因,在于各派政治利益集团在重新划定权力边界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始终未能在政治制度层面达成显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契合。尽管各方对改变"小党林立"格局存在共识,但"反他信"阵营的既得利益集团偏好"两党对峙"格局,而"挺他信"阵营的新兴利益集团倾向"一党优势"格局。由于两派都存在对"实际控制力-潜规则权力边界"的错位误判,使得各方难以通过选举制度的显规则调整来重新划定彼此间的权力边界,从而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与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政治转型 选举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