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嫌贫爱富”抑或“扶危济困”: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研究
1
作者 杨少雄 Calum G.Turvey 孔荣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6,共14页
基于合约、借方和贷方三方面特征设计农户民间放贷离散选择实验,依据陕西、山东两省289户农户实验数据,构建效用相互依赖模型考察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的内在机理,采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农... 基于合约、借方和贷方三方面特征设计农户民间放贷离散选择实验,依据陕西、山东两省289户农户实验数据,构建效用相互依赖模型考察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的内在机理,采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民间放贷选择中经济理性与道义理性偏好并存。其中,经济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亲戚或信用水平较高的借方放贷,农户手头资金紧张时放贷意愿减弱;道义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经济情况比自己差、曾与自己有过互动经历且用途为生活性应急需求的借方放贷,农户拒贷有压力时放贷意愿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会强化放贷农户经济理性偏好,家庭收入会强化放贷农户道义理性偏好,风险偏好型放贷农户的道义理性偏好更弱,而山东省放贷农户的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偏好均高于陕西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民间放贷 效用相互依赖模型 选择偏好 异质性来源 离散选择实验
下载PDF
论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产生的选择权——以《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7条为中心
2
作者 王利明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7条规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所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属于“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该条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对债权人的保护,将以物抵债协议规定为诺成合同,确立了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生效后新旧债...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7条规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所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属于“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该条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对债权人的保护,将以物抵债协议规定为诺成合同,确立了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生效后新旧债并存的规则。在解释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时,应当采取两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确定当事人是否有以新债代替旧债的合意,第二步是在不能确定合同发生变更时,出现新旧债并存的局面。在新旧债并存时,该条并未明确债务人的选择权,但该条规定与民法典第515条选择之债的规定是一致的,该条规定内容可以解释为在新旧债并存时,债务人享有选择权。同时,该条也确认了,在债务人不履行新债务时债权人的选择规则,并与民法典第515条规定保持了一致。债务人不履行新债时债权人有选择权。债权人一旦行使选择权,债务人就应当履行相应的债务。通过选择权的行使将使选择之债变成简单之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偿型以物抵债协议 诺成合同 选择之债 选择权的行使 合同编通则解释 合同法
下载PDF
从价格到选择:反垄断法中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的重构
3
作者 叶晓丹 方雪昀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垄断行为中消费者利益的模糊性,使得反垄断法中以价格分析范式为内涵的福利标准的桎梏逐渐显现。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变革带来非价格领域的多元化需求,价格分析面临价格竞争的缺失、消费者剩余加总计算的难题以及无法评价创新性因素的困... 垄断行为中消费者利益的模糊性,使得反垄断法中以价格分析范式为内涵的福利标准的桎梏逐渐显现。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变革带来非价格领域的多元化需求,价格分析面临价格竞争的缺失、消费者剩余加总计算的难题以及无法评价创新性因素的困局。消费者选择标准的引入使得反垄断法中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在传统的“价格范式”之外衍生出一个“选择范式”,选择范式将价格因素与非价格竞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可成为竞争效果分析的重要标杆。反垄断法下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从价格到选择的转换,需要以理论建构为基础,以选择分析为工具,在关注经济性的社会目标基础上厘清垄断行为中选择要素多元化的边界,最终实现传统领域与平台领域竞争要素的多维度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范式 价格范式 消费者选择 反垄断 消费者利益
下载PDF
中国在中亚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国别和产业选择
4
作者 原帼力 李冰玉 《商业经济》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入,在能源、农业等领域内展现出极强的经济互补性。而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进行贸易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载体,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入,在能源、农业等领域内展现出极强的经济互补性。而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进行贸易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载体,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支撑。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和“冷热国”对比法等相关实证方法,分析探讨其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国别及产业选择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中亚 产业选择 国别选择
下载PDF
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消毒剂
5
作者 毛庆伏 宋荣助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42-43,共2页
市场上消毒剂产品种类繁多,其化学成分、作用方式以及使用对象各不相同,消毒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面对种类繁多的消毒剂,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才能有效杀死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屏障。本文综合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消... 市场上消毒剂产品种类繁多,其化学成分、作用方式以及使用对象各不相同,消毒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面对种类繁多的消毒剂,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才能有效杀死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屏障。本文综合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消毒剂的分类、临床选择、使用方法以及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消毒剂 消毒效果 病原微生物 临床选择 化学成分 选择与使用 选择和使用 养殖场
下载PDF
小兴安岭南麓野猪春冬季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
6
作者 顾佳音 王巍 +1 位作者 郭晓艺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7-1078,共12页
野猪(Sus scrofa)造成的人兽冲突是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往往管理成本高,却效果甚微。了解野猪觅食、卧息等重要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规律,对科学管理策略的制定及避免人兽冲突极为重要。以小兴安岭南坡农林混交... 野猪(Sus scrofa)造成的人兽冲突是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往往管理成本高,却效果甚微。了解野猪觅食、卧息等重要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规律,对科学管理策略的制定及避免人兽冲突极为重要。以小兴安岭南坡农林混交区域的野猪(5只雌性,8只雄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19—2022年春冬季卫星定位项圈追踪数据,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识别野猪觅食、卧息和移动的三种行为状态,然后用步选择函数(SSF)研究这三种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结果表明:野猪觅食、卧息和移动的生境需求不同,但均回避落叶针叶林,且性别差异明显,雌性野猪回避农田;地形是影响雌性野猪春季和雌雄野猪冬季三种行为状态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地形和植被类型是影响雄性野猪春季三种行为状态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雌性野猪,在春季,选择海拔高、坡度小的生境卧息、觅食及移动,且卧息和觅食均偏爱阴坡,冬季则选择海拔高,坡度大的阳坡卧息及觅食,偏爱在混交林和阳坡移动;雄性野猪,在春季,选择在混交林和坡度大的阴坡卧息,在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海拔低的区域觅食,在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内、海拔低、坡度小和距河流近的区域移动,在冬季,选择坡度大、海拔高、接近河流的阳坡卧息,在距河流近、坡度小的区域觅食,在常绿阔叶林、坡度小和距河流近的阳坡移动。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野猪毁田的预测和预警,捕获地点的选择等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卫星定位跟踪 生境选择 选择函数 行为状态识别
下载PDF
学生通学出行的家长接送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书红 邵恒 陈西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研究家长接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早晚高峰交通出行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家长、学生的个人属性与家庭属性,以及后续行程目的、生理成本与延误时间等出行属性因素,基于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分析对于家长接送... 研究家长接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早晚高峰交通出行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家长、学生的个人属性与家庭属性,以及后续行程目的、生理成本与延误时间等出行属性因素,基于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分析对于家长接送学生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中国海宁市居民出行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年龄越大,选择步行接送的可能性越大;学生性别对于家长接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家长性别和学生年龄对接送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接送者更偏向于选择非机动车接送,学生年龄越小,家长更偏向于选择非机动车接送;后续行程目的为上班的家长更偏向于选择机动车接送;小汽车接送者的接送时间相对较长,但该接送方式承担的生理成本和延误时间相对较少;电动车接送者承担的生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较低.依据研究结果,从家庭、学校和交通管制等维度对学生通学出行提出相关改善建议,能够为相关部门从学生通学的角度制定交通规划管理政策、方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通学出行 家长接送 多项logit模型 影响因素 方式选择
下载PDF
青岛市某三级公立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工作偏好研究——基于离散选择实验
8
作者 崔楠 崔梦雨 +4 位作者 李江峰 房琳琳 安佰悦 丁磊 陈祥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三级公立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工作偏好,为吸引和稳定护理人员队伍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设计调查问卷,将青岛市某大型三级公立医院310名合同制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ata15.0进行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与... 目的:分析三级公立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工作偏好,为吸引和稳定护理人员队伍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设计调查问卷,将青岛市某大型三级公立医院310名合同制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ata15.0进行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与工作概率偏好变化分析。结果: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编制、职业发展前景6个属性均会影响合同制护理人员工作偏好(P<0.05),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与工作压力对合同制护理人员的工作偏好、支付意愿与工作概率偏好变化影响较大(P<0.05)。结论: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压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稳定合同制护理队伍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强化岗位管理,优化薪酬制度,消除编制与合同制护理人员内部的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制护理人员 离散选择实验 工作选择偏好 三级公立医院
下载PDF
煤焦油重质芳烃选择性加氢制单环芳烃
9
作者 尚建选 余春 +3 位作者 崔楼伟 潘柳依 王红艳 李冬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焦油中重质芳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重质芳烃饱和率和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4种催化剂进行对比,获得单环芳烃选择性较高的Ni-Mo-P体系催化剂。煤焦油馏分原料的加氢反应结果显示,...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焦油中重质芳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重质芳烃饱和率和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4种催化剂进行对比,获得单环芳烃选择性较高的Ni-Mo-P体系催化剂。煤焦油馏分原料的加氢反应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6 MPa、空速0.5 h^(-1)和氢油比800∶1条件下,多环芳烃饱和率为84.2%,单环芳烃选择性为60.4%。通过煤焦油馏分与脱酚余油原料的加氢实验结果对比,脱酚余油中的重质芳烃能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及单环芳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煤焦油 重质芳烃 选择性加氢 单环芳烃选择
下载PDF
油松高世代种子园亲本选择策略研究
10
作者 孙凡 马彦广 +3 位作者 刘占民 杨博宁 王辉丽 李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9,共12页
【目的】通过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建园亲本2种选择策略的对比与评价,为高世代高产稳产油松建园亲本选择策略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隰县上庄油松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基本群体,对42个油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进... 【目的】通过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建园亲本2种选择策略的对比与评价,为高世代高产稳产油松建园亲本选择策略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隰县上庄油松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基本群体,对42个油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采用配合选择策略和最优单株直接选择策略筛选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对比分析两种选择策略下,筛选出的优良单株的各性状平均生长量和平均预期遗传增益。【结果】油松半同胞家系间和家系内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配合选择策略与最优单株直接选择策略分别选出30个优良单株,其中有19个相同、11个不同。最优单株直接选择策略所筛选的11个特有优良单株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出配合选择策略所筛选的11个特有优良单株7.72%、18.56%和31.01%,所筛选的30个优良单株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预期遗传增益比配合选择策略筛选的30个优良单株分别增加了15.52%、121.78%和29.38%。与每一优良家系入选1个优良单株的配合选择策略不同,最优单株直接选择策略筛选出的30个优良单株中,有29个优良单株分属于19个优良家系,另外1个优良单株(D12)属于非优良家系。【结论】配合选择策略会导致部分优良单株资源损失,最优单株直接选择策略更适合用于油松高世代种子园亲本材料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高世代种子园亲本 配合选择 优良单株选择
下载PDF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11
作者 刘凯 徐媛 +1 位作者 周晶 张敏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原文传递
南洋楹半同胞家系苗期变异及选择
12
作者 晏姝 韦如萍 +2 位作者 王润辉 黄荣 郑会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3,共8页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9~0.2214和0.0962~0.154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胞家系从苗龄4月生起,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发生显著遗传变异,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家系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潜力。在生长和固氮等性状协同分析基础上,选择了13个同时具有苗期生长优势和高效固氮能力的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楹 半同胞家系 遗传变异 苗期选择
下载PDF
面向目标检测的视觉注意机制波段选择研究
13
作者 杨桄 金椿柏 +2 位作者 任春颖 刘文婧 陈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6-274,共9页
近年来,波段选择在高光谱图像降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并没能将与人类视觉系统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如果将人类与生俱来的视觉注意机制能力应用到高光谱图像中目标的视觉显著性特征的增强或识别,对于高光... 近年来,波段选择在高光谱图像降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并没能将与人类视觉系统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如果将人类与生俱来的视觉注意机制能力应用到高光谱图像中目标的视觉显著性特征的增强或识别,对于高光谱图像的目标检测研究无疑会产生相当的促进作用。研究提出引入视觉注意机制理论应用于波段选择研究,构建面向目标检测应用的视觉注意机制波段选择模型。通过分析计算波段图幅的目标与背景的可识别程度,量化所在波段对地物目标与背景的判别能力,提出了基于目标视觉可识别度的波段选择方法;利用LC显著性算法进行空间域的视觉显著性目标分析,计算背景与目标的显著性差异绝对值,提出基于LC显著目标结构分布的波段选择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提出的改进子空间划分方法,建立面向目标检测的视觉注意机制波段选择模型,并经高光谱遥感AVIRIS San Diego公开数据集进行目标检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波段选择模型对于目标检测应用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实现了数据降维和高效的计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段选择 视觉注意机制 可识别度 显著性算法 目标检测
下载PDF
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及近红外光谱筛选的育种技术探究
14
作者 鲁清 刘浩 +7 位作者 李海芬 王润风 黄璐 梁炫强 陈小平 洪彦彬 刘海燕 李少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80,共12页
花生含油量对单位面积产油量至关重要。该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但可用的紧密连锁标记十分有限,传统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准确性不高。全基因组选择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可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早期预测;近红外光谱分析可对作物品质性... 花生含油量对单位面积产油量至关重要。该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但可用的紧密连锁标记十分有限,传统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准确性不高。全基因组选择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可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早期预测;近红外光谱分析可对作物品质性状(如含油量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两者优势互补,建立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联合的育种技术,探讨影响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为花生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16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构建训练群体;分别以139、464和505株F_(2)、F_(3)和F_(4)为材料构建育种群体;利用自主开发的“PeanutGBTS40K”液相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开展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分析;通过联合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技术,开展花生含油量性状的育种应用,并评价其育种效果。结果显示,对训练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后,总共获得30,355个高质量SNPs,并用于11个全基因组预测的模型选择分析。含油量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模型为rrBLUP,其次是randomforest和svmrbf。以重组自交系为预测群体,F_(2)、F_(3)和F_(4)各世代含油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116、0.128和0.119;以重组自交系叠加上一轮的育种群体为预测群体,各世代含油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116、0.131和0.160。全基因组选择联合近红外筛选要比单独的全基因组选择对各世代的含油量选择效果提高1.8%、2.7%和3.4%;与单独的近红外筛选相比,差异不显著(0.10%、0.06%和0.07%);而近红外筛选与全基因组选择相比,含油量可显著提高1.7%、2.6%和3.3%。通过联合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育种,F_(3)和F_(4)分别比F_(2)的含油量提高1.2%和1.0%。F_(4)总共获得16个入选改良株系,有10个株系含油量≥55.0%,其中2个株系(SF_(4)_201和SF_(4)_379)的理论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0%和11.1%。本研究通过建立花生含油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近红外光谱筛选联合育种技术,可有效实现花生含油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含油量 全基因组选择 近红外光谱分析 基因组育种值
下载PDF
基于改进Kruskal-Wallis检验的低压开关电器状态表征参数选择
15
作者 刘洋 曹云东 刘树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542,共8页
由于状态数据的多属性、高维度和大数据量,以及特征参数难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的事实,低压开关电器的状态表征参数难于选择。针对该问题,基于非参数单体多状态样本的分组状态间秩差异性,以及特征参数Kruskal-Wallis(KW)检验统计... 由于状态数据的多属性、高维度和大数据量,以及特征参数难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的事实,低压开关电器的状态表征参数难于选择。针对该问题,基于非参数单体多状态样本的分组状态间秩差异性,以及特征参数Kruskal-Wallis(KW)检验统计量的计算规则和变化趋势,研究论证了单体样本特征参数表征显著性鉴别机理。同时,基于状态序列斜率变化增量和子序列变异增量,提出样本状态时序分类算法,并将该算法与参数鉴别机理相结合,形成单体多状态样本改进KW检验理论。最后,基于改进理论提出低压开关电器状态表征参数选择新方法。以交流接触器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适用于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动态随机分布等特点的低压开关电器状态表征参数选择。实例证明,基于该方法获得状态表征曲线的拟合优度可达0.91,状态划分显著性P值可达8.42848×10–266,表征与分类精度较参数选择前及同类方法提升明显,为下一步研究低压开关电器状态的精确划分与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开关电器 状态表征 参数选择 Kruskal-Wallis检验 状态划分
原文传递
基于不一致近邻的模糊粗糙集特征选择
16
作者 赵洁 叶文浩 +2 位作者 梁周扬 陈建新 董振宁 《计算机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模糊粗糙集可突破经典粗糙集仅能处理离散数据的局限,有效对连续型数值进行特征选择。然而,模糊粗糙集以对象为中心计算,时间复杂度高,难以处理高维和大规模数据。为此,基于水平截集提出一种不一致近邻加速策略。该策略跟踪论域中每个... 模糊粗糙集可突破经典粗糙集仅能处理离散数据的局限,有效对连续型数值进行特征选择。然而,模糊粗糙集以对象为中心计算,时间复杂度高,难以处理高维和大规模数据。为此,基于水平截集提出一种不一致近邻加速策略。该策略跟踪论域中每个对象的模糊近邻集,持续删减其中不影响计算的近邻,若对象的不一致近邻删减至空,则删减该对象,从而提高算法效率。同时,设计一种基于不一致近邻递减的属性重要度,可有效抑制冗余特征入选,提升效率及分类精度。通过理论证明,所提的加速策略及属性重要度不影响属性入选的次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模糊粗糙集特征选择算法。在9个UCI和scikit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缩短运行时间,并可取得较高的分类精度,相比FA-FSCE、AVDP和IV-FS-FRS-2算法,运行时间至少可缩短9.44%,尤其在高维和大规模数据上可缩短61.01%~99.54%,在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算法的分类精度上最高可分别提高11.20%和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粗糙集 特征选择 水平截集 不一致近邻 属性重要度
下载PDF
考虑心理潜变量的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17
作者 傅玉玲 孙小慧 张佳欣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160-174,共15页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框架,从出行者使用接驳工具的经验和对接驳工具属性评价两个维度分别引入出行习惯、感知态度两类潜变量,构建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意向的多指标多因果模型,探究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意向的影响因素及...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框架,从出行者使用接驳工具的经验和对接驳工具属性评价两个维度分别引入出行习惯、感知态度两类潜变量,构建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意向的多指标多因果模型,探究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巢式Logit模型构建混合选择模型,探究出发端与到达端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行为习惯潜变量直接影响接驳方式选择意向,感知态度对步行、共享单车接驳选择意向具有直接影响;显著影响接驳方式选择意向的可观测变量有学历、车辆保有情况、收入情况、接驳距离及出行人数;相较于慢行交通与道路公共交通,私人小汽车、电动车的有无对私人交通方式接驳选择行为影响较大;学历和职业等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目的和出行人数等出行属性,以及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等心理属性对出行者城市轨道出发端和到达端接驳方式选择行为均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到达端,出行费用、主观规范及行为态度对出发端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更大,且出发端接驳方式选择对到达端的接驳决策行为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混合选择模型 接驳方式选择 城市轨道站点 计划行为理论
下载PDF
江苏沿江防护林主要树种选择研究
18
作者 施士争 王红玲 +1 位作者 王保松 黄瑞芳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3,29,共8页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3类共10个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3种生态位上各造林树种均可分为3类,第1类树种3种生态位可作为优选树种分别有15,7,7个;第2类3种生态位作为一般树种,分别有22,40,29个;其他可作为备选树种。结合沿江不同造林环境的特点和相关树种的特殊适应性,提出了相应的树种选择和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景观林 树种 选择 配置
下载PDF
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19
作者 陈丽 宋玉兰 王广良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9-97,共9页
新发展格局下,为了更好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以及核心竞争力,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分析了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优势、劣势、机会、挑战4个方面的发展态势,针对集群的劣势和集群面... 新发展格局下,为了更好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以及核心竞争力,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分析了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优势、劣势、机会、挑战4个方面的发展态势,针对集群的劣势和集群面临的挑战,以“抓两端、促中间、搭平台、创生态”为主线,从6个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新疆 高质量发展 战略选择 SWOT分析
下载PDF
顾及特征离散程度的SEaTH特征优化选择方法
20
作者 瞿伟 王宇豪 +2 位作者 王乐 李久元 李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5,共16页
特征选择是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针对分离阈值(separability and threshold,SEaTH)这一特征选择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未考虑特征值的离散程度,仅利用J-M距离评判单一特征,特征间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以及无... 特征选择是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针对分离阈值(separability and threshold,SEaTH)这一特征选择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未考虑特征值的离散程度,仅利用J-M距离评判单一特征,特征间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以及无法有效确定出分类顺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EaTH算法(optimized SEaTH,OPSEaTH)。OPSEaTH算法首先在J-M距离基础上构建了一类特征评价指标(E值),有效解决了特征值的离散度问题;然后,基于E值构建出特征组合评价指标(C_(e)值),可有效评估得到每种地物的最佳特征组合并自动确定出地物的分类顺序;最后基于eCognition等分类器可完成对地物对象的最终有效分类。利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测试,并将结果分别与SEaTH算法、DPC、OIF和最近邻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PSEaTH算法不仅能有效降低特征维数、优化特征空间,还能够对分类顺序进行自动化合理确定,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及其他精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基于SEaTH算法的特征选择结果。本文方法无论从特征降维效果、分类结果精度还是计算效率方面均优于DPC、OIF和最近邻分类器结果。OPSEaTH是一种更优的特征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TH算法 特征选择 离散系数 特征组合 分类顺序 改进SEaTH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