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5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SO_(2)氧化率钒钛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校艺 赵博 +3 位作者 李浙飞 柯权力 周瑛 卢晗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目前烟气氮氧化物控制最主流的技术。商用SCR催化剂主要由V 2O 5-WO_(3)(MoO_(3))/TiO_(2)组成,其中V 2 O 5不仅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有催化还原作用,同时也能促进SO_(2)的氧化,导致硫酸铵盐的生成,进而造...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目前烟气氮氧化物控制最主流的技术。商用SCR催化剂主要由V 2O 5-WO_(3)(MoO_(3))/TiO_(2)组成,其中V 2 O 5不仅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有催化还原作用,同时也能促进SO_(2)的氧化,导致硫酸铵盐的生成,进而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活性位点减少,使催化剂活性降低,脱硝效率下降。基于此,主要探讨了钒钛基SCR催化剂对SO_(2)的氧化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降低钒钛基SCR催化剂SO_(2)氧化率的一些主要措施,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钒基催化 SO 2 氧化率
下载PDF
Cu/Hβ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锦昌 任翠涛 +4 位作者 赵明新 田春雨 迟姚玲 赵田田 王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3-831,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Hβ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氧化铜催化剂,考察了Cu负载量对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性能的影响,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NO-TPD、H2-TPR、EDS和XPS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SO_(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Hβ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氧化铜催化剂,考察了Cu负载量对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性能的影响,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NO-TPD、H2-TPR、EDS和XPS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SO_(2)存在条件下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反应气体不含SO_(2),Cu负载量为3%,即Cu(3)/Hβ催化剂有较高的反应活性,t95为169℃;反应气体含SO_(2),Cu负载量为2%时,即Cu(2)/Hβ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较好,t95为225℃。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分析结果表明,SO_(2)存在条件下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低温条件下,SO_(2)与NH3反应生成的硫铵盐覆盖了催化剂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Β分子筛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下载PDF
SnO_(x)-CeO_(x)/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脱硝性能
3
作者 王艳莉 崔均烜 +1 位作者 褚晨婕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以高软化点石油沥青原料制备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锡、铈氧化物制备SnO_(x)-CeO_(x)/PSAC系列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脱硝性能,并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 以高软化点石油沥青原料制备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锡、铈氧化物制备SnO_(x)-CeO_(x)/PSAC系列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脱硝性能,并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eO_(x)/PSAC催化剂中添加SnO_(x)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增加,但随着金属担载量(质量分数)增加,脱硝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n、Ce担载量分别为5%和13%的SnO_(x)-CeO_(x)/PSAC(以Sn(5%)Ce(13%)/PSAC表示)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活性,在该催化剂条件下,100~300℃时可得到最高的NO转化率(98%)。添加SnO_(x)后,CeO_(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得到提高,由于Sn^(4+)替代Ce^(4+)掺杂于立方相CeO_(2)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因而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提高。此外,与单组分铈催化剂相比,Sn(5%)Ce(13%)/PSA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SO_(2)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活性炭 SnO_(x)-CeO_(x)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脱硝
下载PDF
疏水性Silicalite-1外壳增强Cu/SAPO-34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温水热稳定性
4
作者 张强 于梦云 +2 位作者 李建祥 田梦阳 周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采用二次生长法合成具有不同氟含量的Cu/SAPO-34@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通过调节晶种导向液中的氟含量,来调节核壳结构的疏水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低温水热稳定性。... 采用二次生长法合成具有不同氟含量的Cu/SAPO-34@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通过调节晶种导向液中的氟含量,来调节核壳结构的疏水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低温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u/SAPO-34核相比较,核壳结构分子筛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活性Cu^(2+)离子相对比例和强酸性比例,更好的疏水性和脱硝活性;添加氟化铵后增加了Cu/SAPO-34的结晶度,拓宽了Cu/SAPO-34的脱硝温度窗口,150℃湿烟气的脱硝率从82%提高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Cu/SAPO-34 SILICALITE-1 Core/Shell structure 疏水性
下载PDF
CeO_(2)/ZrO_(2)对Cu-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活性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立峰 吕誉 +3 位作者 李云强 吕刚 宋崇林 郑庆贺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6-684,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探究了催化剂样品的抗老化能力.结果表明,添加CeO_(2)或ZrO_(2)有利于提升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其中8%CeO_(2)/Cu-ZSM-5在150~550℃温度范围内NO_(x)转化率最高,但此催化剂表面晶粒在高温下易发生团簇,导致催化剂老化,催化活性下降.ZrO_(2)的添加可以有效稳固表面晶粒,进而改善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U-ZSM-5 氧化铈/氧化锆添加剂 氮氧化物 抗老化性能 催化活性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虚拟标定及NO_(x)转化率优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杨璐 王贵勇 +1 位作者 王煜华 何述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1,共9页
基于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物理模型与尿素喷射量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的虚拟标定方法,获得了目标NO_(x)转化率脉谱;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尿素喷射量目标值,同时优化了NO_(x)转化率和NH3泄漏值。... 基于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物理模型与尿素喷射量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的虚拟标定方法,获得了目标NO_(x)转化率脉谱;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尿素喷射量目标值,同时优化了NO_(x)转化率和NH3泄漏值。分析了原排参数及优化结果对NO_(x)转化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尿素喷射量可实现较高的NO_(x)转化率,在排温200~300℃的条件下NO_(x)转化率平均提高35%左右,同时满足国六排放法规对NH3泄漏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_(x) 虚拟标定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研究进展
7
作者 彭雪松 管斌 +3 位作者 蒋涵 魏艳飞 林赫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共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Filter,SCRF)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发动机污染物处理手段,作为兼具SCR和DPF两部分功能的后处理装置,能够帮助减小后处理装置体积和费用,或者在不缩减体积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污染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Filter,SCRF)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发动机污染物处理手段,作为兼具SCR和DPF两部分功能的后处理装置,能够帮助减小后处理装置体积和费用,或者在不缩减体积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污染物处理效果。但SCRF内部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的反应体系和较宽的工作温度窗口导致对系统污染物处理效果的预测难度提高很多。全面梳理了近年来SCRF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影响DeNO_(x)效率和被动再生效率的表观因素,一是SCRF微观化学反应与传质机制,有利于研究者开展微观机理和SCRF配套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SCRF) 氮氧化物(NO_(x)) 颗粒 机理
下载PDF
铁基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催化剂性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浩南 陈耿 朱颖颖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净化废气中的NOx。介绍了多种以氧化铁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NH3-SCR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掺杂改性金属对氧化铁的低温活性的影响。阐述了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沸石等载体材料对反应催化活性的...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净化废气中的NOx。介绍了多种以氧化铁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NH3-SCR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掺杂改性金属对氧化铁的低温活性的影响。阐述了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沸石等载体材料对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载体的特点。在研究铁基催化剂表面NH3-SCR反应和硫化中毒机理的基础上,对改良氧化铁催化剂以增强其抗硫能力的可行方案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烟气脱硝
原文传递
镧掺杂Fe-beta分子筛CO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反应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菲琳 曾洁 +4 位作者 校融 邱磊 郭文 陈浩辉 常化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4-1052,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Fe-beta分子筛用于CO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La的掺杂可以提升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从而改善Fe-beta分子筛的反应性能,在350℃时,其N_(2)O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H_(2)-TPR的结果表明,La的掺杂会改变...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Fe-beta分子筛用于CO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La的掺杂可以提升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从而改善Fe-beta分子筛的反应性能,在350℃时,其N_(2)O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H_(2)-TPR的结果表明,La的掺杂会改变Fe-beta分子筛表面的Fe物种分布,降低催化剂的抗O_(2)及抗水蒸气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废物焚烧尾气中的HCl气体对Fe-beta和La/Fe-beta分子筛的影响.结合CO氧化活性、H_(2)-TPR和O_(2)-TPD的结果发现,稳定FeClx物种的生成、较差的还原性能和CO氧化性能是导致催化剂HCl中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 Fe-beta分子筛 La掺杂 废物焚烧 HCl中毒
下载PDF
船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涂覆工艺研究进展
10
作者 卫金秋 刘宪斌 +5 位作者 黄一丹 刘博群 崔少平 赵英杰 郭铭玉 陈思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氮氧化物(NO_(x))是船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已成为国际上船舶废气处理系统的主流方案,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其中涂覆式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治理。综述了涂覆式SCR催化剂的载体选择及预处理... 氮氧化物(NO_(x))是船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已成为国际上船舶废气处理系统的主流方案,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其中涂覆式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治理。综述了涂覆式SCR催化剂的载体选择及预处理方式、催化剂制备工艺,重点论述了常见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的浆料助剂及浆料的颗粒粒径、含固量和pH等因素对涂覆效果、脱硝性能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涂覆工艺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涂覆工艺 催化 浆料
下载PDF
球形表面富锰Mn_(x)Co_(3-x)O_(4-η)尖晶石型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研究
11
作者 高凤雨 刘恒恒 +7 位作者 姚小龙 Zaharaddeen Sani 唐晓龙 罗宁 易红宏 赵顺征 于庆君 周远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48,共1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n_(x)Co_(3-x)O_(4)球形催化剂,研究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Mn-Co金属氧化物具有尖晶石结构,随着Co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四方相转变为立方相。高浓度的表面活性氧物种和变价元素的强有效电子转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n_(x)Co_(3-x)O_(4)球形催化剂,研究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Mn-Co金属氧化物具有尖晶石结构,随着Co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四方相转变为立方相。高浓度的表面活性氧物种和变价元素的强有效电子转移(Co^(3+)+Mn^(3+)↔Co^(2+)+Mn^(4+))有利于提高Mn_(x)Co_(3-x)O_(4)(x=1.0、1.5、2.0)尖晶型石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催化剂表面的Mn富集作用形成了氧缺陷结构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进一步促进SCR脱硝反应,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COtet(CoMn)octO_(4)晶体结构中,Mn离子(Mn^(3+)和Mn^(4+),以三价锰为主)和部分Co离子被配置到八面体中心,这些物种作为活性位点存在着较强的电子转移交互作用,该构型对促进低温脱硝活性和保护活性位点耐受SO_(2)毒害具有重要的意义。Mn-Co尖晶石表面的NH_(3)-SCR脱硝反应过程主要遵循Eley-Rideal反应机理,即吸附态NH_(3)与气态NO(或NO_(2))的反应路径。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反应生成的NH_(4)NO_(3)中间体很可能转化为NH_(4)NO_(2)物种,进而分解为N_(2),提高了催化剂的氮气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o复合氧化物 尖晶石结构 富锰表面 选择性催化还原 协同作用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尿素水溶液喷雾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杜慧勇 任思铭 +3 位作者 李可 李民 杨自冬 尤子豪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7,共8页
为探究影响柴油机排气管尿素水溶液(urea water solution,UWS)雾化效果的因素,搭建了UWS喷射试验台架,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尿素液滴粒径分布,并运用Rosin-Rammler函数对试验获得的累积粒径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 为探究影响柴油机排气管尿素水溶液(urea water solution,UWS)雾化效果的因素,搭建了UWS喷射试验台架,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尿素液滴粒径分布,并运用Rosin-Rammler函数对试验获得的累积粒径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柴油机负荷工况、UWS喷射温度和排气管壁温3种不同因素对UWS喷雾雾化特征、NH3浓度分布及液膜形成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低负荷工况下的排气流量和温度低,UWS喷入量少,尿素液滴分解NH3的速率较低,80 ms时刻NH3主要分布在排气管中游;中高负荷工况,排气温度高、UWS喷入量多,有利于尿素蒸发热解生成NH3,该时刻NH3浓度区域偏离轴线,贴近排气管上表面;喷雾液滴粒径随UWS喷射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范围在1~12μm,空间内NH3浓度小幅增加,液膜沉积率随喷射温度升高显著降低;排气管壁温对UWS喷雾液滴粒径和蒸发热解速率影响较大,壁温升高加快了液滴粒径减小的速度,当壁面温度为473K时,150ms时刻下液滴粒径主要集中在30μm以下,附着壁面的液膜厚度明显减小直至消失,尿素结晶问题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尿素水溶液 喷雾 仿真
下载PDF
V/TiO_(2)催化剂在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中低温中毒机理研究
13
作者 喜静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9-1233,共5页
研究了V/TiO_(2)催化剂在180、240、300℃含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活性演变。结果表明,180℃下,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大量硫酸铵盐和少量硫酸氧钒,共同导致在8 h内脱硝效率从80.1%降至50.6%。原位漫反射傅立叶... 研究了V/TiO_(2)催化剂在180、240、300℃含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活性演变。结果表明,180℃下,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大量硫酸铵盐和少量硫酸氧钒,共同导致在8 h内脱硝效率从80.1%降至50.6%。原位漫反射傅立叶红外研究表明,中毒后V/TiO_(2)催化剂的艾列莱德列(E-R)反应路径被削弱,催化活性下降。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至240、300℃,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少量硫酸铵盐和大量硫酸氧钒,但脱硝效率仍能维持在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 硫酸氧钒
下载PDF
9F级燃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张弘毅 曲立涛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某9F级燃机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对燃机出口烟道至催化剂层烟气流场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得到了单层催化剂、两层催化剂、两层催化剂+均布板3种结构下烟气流场情况。结果表明:原结构第一层换热器前存在的扩张烟道距离短、扩张角度大,燃机... 以某9F级燃机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对燃机出口烟道至催化剂层烟气流场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得到了单层催化剂、两层催化剂、两层催化剂+均布板3种结构下烟气流场情况。结果表明:原结构第一层换热器前存在的扩张烟道距离短、扩张角度大,燃机出口高速旋流烟气进入大面积静置流域时,短距离内来不及均匀地冲刷整个大截面并消散惯性旋流,导致第一层换热器入口截面烟气流场均匀性较差;新增一层催化剂后,流场分布与单层催化剂时基本相同,且两层催化剂时首层催化剂入口流场分布均匀性略优于单层催化剂,这是因为新增一层催化剂相当于增加了一层流场阻流件,对烟气起到了阻流作用;通过在入口烟道加装导流板,可改善第一层换热器入口流场均匀性,截面流速Cv值下降至21.3%,表明导流板对后续烟道流场分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F级燃气轮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流场 数值模拟 催化
下载PDF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用作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玉斌 蒲欣 +3 位作者 沈聪 刘军强 李勃呈 王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综述了Cu系、Mn系等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LDO)用作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制备方法、金属改性、载体种类等对此类LDO催化剂脱硝效率、活性温度及抗水抗硫性能的影响。指出今后此类LDO催化剂的研发方向是... 综述了Cu系、Mn系等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LDO)用作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制备方法、金属改性、载体种类等对此类LDO催化剂脱硝效率、活性温度及抗水抗硫性能的影响。指出今后此类LDO催化剂的研发方向是:采用包覆、掺杂等方式改善催化剂抗水抗硫性能;利用涂覆、一体挤出等方式制备适用于较大处理量的成型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类水滑石(LDHs)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LDO)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NOx) 脱硝催化 活性温度 抗水抗硫性能
下载PDF
MnOx/TiO2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碧君 刘晓勤 +2 位作者 王述刚 朱林 曹林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1-226,共6页
制备了不同负载量、不同焙烧温度TiO2负载的MnOx催化剂(MnOx/TiO2),进行了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x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Ox的转化率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而N2选择性则相反,焙烧温度同时影响催化活性和N2的选择性.借助X射线衍射(X... 制备了不同负载量、不同焙烧温度TiO2负载的MnOx催化剂(MnOx/TiO2),进行了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x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Ox的转化率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而N2选择性则相反,焙烧温度同时影响催化活性和N2的选择性.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孔容、孔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及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表征手段,找到了最佳的MnOx/TiO2制备条件.结果显示,相同负载量MnO2的活性与选择性高于MnO2与Mn2O3的混合物,在空速12 600 h-1、80℃时NOx转化率达97%,120℃时近似100%,6%H2O存在时转化率达99.0%,表明MnO2是极好的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二氧化钛负载的锰氧化物(MnOx/TiO2)
下载PDF
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范剑峰 吴以凡 +1 位作者 贾宝荣 李子建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7期64-67,共4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治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机理,介绍了SCR技术反应器的设计,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和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这一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技术 火电厂 氮氧化物排放 SCR技术 研究现状 使用情况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在全回转拖轮上的应用
18
作者 卢浩 《机电设备》 2023年第3期21-23,32,共4页
阐述全回转拖轮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详细说明SCR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设计的关键点,对SCR系统在全回转拖轮上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全回转拖轮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非钒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9
作者 刘福东 单文坡 +2 位作者 石晓燕 张长斌 贺泓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3-1128,共16页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3-SCR)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过程中有着多年的工业应用经验,也是最有望实际应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催化去除的技术之一.鉴于目前工业化应用的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体系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3-SCR)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过程中有着多年的工业应用经验,也是最有望实际应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催化去除的技术之一.鉴于目前工业化应用的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体系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开发新型、高效、稳定且环境友好的非钒基NH3-SCR催化剂体系成为NOx催化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分子筛催化剂(包括Cu基分子筛催化剂以及Fe基分子筛催化剂)和氧化物催化剂(包括Fe基氧化物催化剂、Mn基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其他非钒基氧化物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非钒基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该系列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性能、活性中心结构、低温SCR活性改进、NH3-SCR反应机理、抗H2O或抗SO2性能改善以及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柴油车尾气净化 非钒基催化 分子筛催化 氧化物催化 低温活性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失活研究综述 被引量:134
20
作者 姜烨 高翔 +1 位作者 吴卫红 张涌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31,13,共14页
从催化剂的烧结、磨蚀、堵塞、沾污/遮蔽、中毒5个方面综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现状,总结了催化剂的失活规律和失活机制。烟气中的飞灰对催化剂的影响是SCR烟气脱硝过程中的关键... 从催化剂的烧结、磨蚀、堵塞、沾污/遮蔽、中毒5个方面综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现状,总结了催化剂的失活规律和失活机制。烟气中的飞灰对催化剂的影响是SCR烟气脱硝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根据SCR脱硝催化剂的具体应用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优化锅炉运行、SCR脱硝系统的设计、催化剂的特性等来减缓催化剂的失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 失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