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BA电子组件三防涂覆层的选择性去除及恢复工艺研究
1
作者 杨鲲 胡猛 杨彬彬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5期147-148,共2页
PCBA电子组件表面的三防涂覆层可有效避免潮湿、霉菌、盐雾等恶劣环境的侵蚀及破坏,以保护电子组件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在电子组件维修时,将三防涂覆层局部或是整体彻底去除及恢复属于重要工序。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三防材料的性能及... PCBA电子组件表面的三防涂覆层可有效避免潮湿、霉菌、盐雾等恶劣环境的侵蚀及破坏,以保护电子组件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在电子组件维修时,将三防涂覆层局部或是整体彻底去除及恢复属于重要工序。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三防材料的性能及去除方法,重点介绍了效率较高的微喷砂法及三防选择性涂覆工艺,总结了2种工艺的操作、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防涂覆层 选择性去除 返修 恢复
下载PDF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选择性去除U(Ⅵ)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振平 周帅 +3 位作者 王文涛 谢水波 高媛媛 马华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3-590,共8页
利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制备了硫酸盐还原菌微球,探讨了Zn2+、Cu2+、乙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对其还原U(Ⅵ)的影响,考察了其选择性去除U(Ⅵ)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Zn2+或Cu2+浓度低于100mg/L时,U(Ⅵ)还原未受显著影响,但当其增至150m... 利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制备了硫酸盐还原菌微球,探讨了Zn2+、Cu2+、乙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对其还原U(Ⅵ)的影响,考察了其选择性去除U(Ⅵ)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Zn2+或Cu2+浓度低于100mg/L时,U(Ⅵ)还原未受显著影响,但当其增至150mg/L时,U(Ⅵ)还原被完全抑制。当单齿配体有机物(乙酸钠)存在时,U(Ⅵ)可被彻底还原;而多齿配体有机物(草酸钠和柠檬酸钠)存在时,会延缓甚至完全抑制U(Ⅵ)的还原。对于无机-U(Ⅵ)-重金属体系,可利用U(Ⅵ)和硫酸盐还原自由能的差异,适当降低COD/SO2-4比值直接选择性去除U(Ⅵ);对于有机-U(Ⅵ)-重金属体系,可通过多齿配体有机物络合U(Ⅵ),同时利用硫化物选择性沉淀重金属,间接实现U(Ⅵ)的选择性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 U(Ⅵ) 选择性去除
下载PDF
超细Ar/O_2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红磊 刘景全 +2 位作者 陈翔 杨斌 杨春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3,共5页
介绍了一种在大气压环境下产生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为了降低等离子体射流的尺寸,一种特制的玻璃微针被用于制作等离子体射流源。当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为4.0kV时,该装置能产生基本均匀和稳定等离子体射流,且等离子体射流的线... 介绍了一种在大气压环境下产生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为了降低等离子体射流的尺寸,一种特制的玻璃微针被用于制作等离子体射流源。当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为4.0kV时,该装置能产生基本均匀和稳定等离子体射流,且等离子体射流的线宽仅有几μm。此外,探究了该超细等离子体射流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去除速率可达2.4μm/min。因此,这种超细Ar/O2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有可能用于材料的超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微针 聚合物薄膜 选择性去除
下载PDF
电容法选择性去除水体中有害离子
4
作者 胡永胜 胡彬 +1 位作者 聂鹏飞 刘建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0,共5页
选择性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离子对污水净化和资源回收有重要意义。而电容去离子技术(CDI)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有害离子选择性去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电极材料开发、离子交换膜/树脂在CDI中的引入及CDI操作条... 选择性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离子对污水净化和资源回收有重要意义。而电容去离子技术(CDI)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有害离子选择性去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电极材料开发、离子交换膜/树脂在CDI中的引入及CDI操作条件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CDI的离子选择去除性能。按照优化途径,综述了CDI技术选择性去除目标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DI技术选择性去除目标离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选择性去除 电极材料 淡水资源
原文传递
4-羟基苯甲酸对DSTI化学机械抛光SiO_(2)/Si_(3)N_(4)去除选择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国林 王胜利 +4 位作者 王辰伟 张月 曹钰伟 田雨暄 孙纪元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5-82,共8页
针对直接浅沟槽隔离(DSTI)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SiO_(2)/Si_(3)N_(4)去除速率选择比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CeO_(2)(平均粒径300 nm)为磨料、4-羟基苯甲酸(4-HBA)为抑制剂,以及柠檬酸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pH调节剂,对SiO_(2)晶圆和Si_(3)N... 针对直接浅沟槽隔离(DSTI)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SiO_(2)/Si_(3)N_(4)去除速率选择比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CeO_(2)(平均粒径300 nm)为磨料、4-羟基苯甲酸(4-HBA)为抑制剂,以及柠檬酸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pH调节剂,对SiO_(2)晶圆和Si_(3)N_(4)晶圆进行CMP。研究了抛光液的CeO_(2)质量分数、4-HBA质量分数和pH对SiO_(2)/Si_(3)N_(4)去除速率选择比的影响,得到较优的抛光液组成为:CeO_(2)0.5%(质量分数,后同),4-HBA 0.04%,pH=4.5。采用较优抛光液时,SiO_(2)/Si_(3)N_(4)的去除速率选择比达到97∶1,并且CMP后Si O_(2)晶圆和Si_(3)N_(4)晶圆的表面粗糙度(Sq)分别降至0.612 nm和0.226 nm,获得较好的表面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浅沟槽隔离 化学机械抛光 4-羟基苯甲酸 氧化铈 去除选择性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对钨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丁杰 周建伟 +4 位作者 罗翀 王辰伟 孙纪元 杨云点 冯鹏 《润滑与密封》 CAS 2024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究PDADMAC在CMP过程中对W和SiO_(2)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PDADMAC添加量的增加,W的去除速率小幅度下降,SiO_(2)的去除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了W和SiO_(2)之间的去除速率选择比;PDADMAC会在W表面发生静电吸引作用和在SiO_(2)表面发生吸附作用,这些作用会明显增加W和SiO_(2)的去除速率选择比和改善W和SiO_(2)镀膜片的表面质量;以PDADMAC为抑制剂,使用普通硅溶胶为磨料即可实现较高的W去除速率和较高的W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去除速率选择性 表面粗糙度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下载PDF
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选择降解含氯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晨辉 朱金远 +2 位作者 张永清 刘浔 罗丽丽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153-154,164,共3页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含氯有机物在过硫酸盐(PS)/活性炭(AC)体系中的降解率,考察了苯环上氯原子和苯环上带有的官能团对于PS/AC体系降解含氯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S/AC体系中,氯酚的去除效果受pH影响较大;PS/AC体系对污染物的氧化附...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含氯有机物在过硫酸盐(PS)/活性炭(AC)体系中的降解率,考察了苯环上氯原子和苯环上带有的官能团对于PS/AC体系降解含氯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S/AC体系中,氯酚的去除效果受pH影响较大;PS/AC体系对污染物的氧化附带脱氯的效果,脱除的氯离子可被体系中的单线态氧氧化为自由基,加成到剩余有机物上,削弱了脱氯效果,不利于污染物的降解;PS/AC体系对含富电子基团的污染物有较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过硫酸盐 含氯有机物 选择性去除 单线态氧
下载PDF
PK术后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以降低散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纳 邹留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2-533,共2页
评价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以降低PK术后散光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 14只眼采取间断联合连续缝线的方法 ,术后在角膜地形图的指导下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 ,以降低散光。对照组11只眼采取单纯连续缝线的方法。术后 6个... 评价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以降低PK术后散光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 14只眼采取间断联合连续缝线的方法 ,术后在角膜地形图的指导下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 ,以降低散光。对照组11只眼采取单纯连续缝线的方法。术后 6个月去线。结果 :间断加连续缝线 ,选择性的去除间断缝线以调整散光 ,其散光在去线前后的变化平均为 :4 6 3D± 4 13D通过统计学处理 ,t检验 ,其散光变化P <0 0 1,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单纯连续缝线 ,在去线前后散光变化平均为 :0 191D± 1 6 0 6D ,t经检验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病人最终散光度的比较 ,t检验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性去除间断缝线的方法 ,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去除间断缝线 散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移植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聚苯胺-铁氰化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铵离子的选择性回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蒲海 吴敏 熊小刚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58,共5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聚苯胺-铁氰化铜(PANI-CuHCF)电池电极的法拉第反应,从水中选择性地去除并回收NH4^+的方法。制得的PANI-CuHCF电极在NH4Cl中的比电容高达302.3 F/g,对NH4^+的选择性最高。该电极已成功地应用于混合电容器去离子装置中... 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聚苯胺-铁氰化铜(PANI-CuHCF)电池电极的法拉第反应,从水中选择性地去除并回收NH4^+的方法。制得的PANI-CuHCF电极在NH4Cl中的比电容高达302.3 F/g,对NH4^+的选择性最高。该电极已成功地应用于混合电容器去离子装置中,对NH4^+具有1.1 mmol/g的超高吸附容量,且水中高浓度的Na^+对NH4^+的回收去除无明显影响。在NH4^+、Na^+、Ca^2+和Mg^2+共存的模拟废水中,NH4^+的回收率高达78.3%,明显高于其他阳离子。结果表明,PANI-CuHCF电极可以选择性地回收去除水中的N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氰化铜 聚苯胺 混合电容去离子 选择性去除 铵离子回收
原文传递
声光调Q Nd:YAG脉冲激光修锐树脂结合剂CBN砂轮
10
作者 陈根余 刘礼 +2 位作者 李力钧 刘劲松 周海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声光调Q Nd:YAG脉冲激光径向辐照,对树脂结合剂CBN砂轮进行修锐试验研究。研究了单脉冲激光辐照下,平均功率、脉冲频率和离焦量等参数对烧蚀凹坑深度的影响,由此可方便获得合适的激光修锐参数;分析了声光调Q YAG脉冲激光修锐树脂CB... 采用声光调Q Nd:YAG脉冲激光径向辐照,对树脂结合剂CBN砂轮进行修锐试验研究。研究了单脉冲激光辐照下,平均功率、脉冲频率和离焦量等参数对烧蚀凹坑深度的影响,由此可方便获得合适的激光修锐参数;分析了声光调Q YAG脉冲激光修锐树脂CBN砂轮的选择性去除机理。观察并比较了声光调Q脉冲激光、连续激光和机械法修锐后砂轮表面的地形地貌。试验表明声光调Q Nd:YAG脉冲激光径向辐照修锐树脂CBN砂轮,可获得更为良好的修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修锐 树脂CBN砂轮 声光调Q 单脉冲烧蚀 选择性去除
下载PDF
电渗析水处理除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胜 朱铭 +1 位作者 田秉晖 Theekshana MALALAGAMA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对牙齿、骨骼、内脏等人体器官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氟是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絮凝、反渗透和纳滤等方法各自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电渗析除氟具有电流... 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对牙齿、骨骼、内脏等人体器官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氟是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絮凝、反渗透和纳滤等方法各自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电渗析除氟具有电流效率高(97%以上)的技术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电渗析除氟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系统阐明了初始氟化物浓度、电压和电流密度、进水流速、pH、温度、原水性质和浓度、电极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离子交换膜等因素对电渗析除氟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电流密度、流速是影响饮用水电渗析除氟的较关键因素。与氯离子相比,饮用水原水中的氟离子具有浓度低,水合离子半径、斯托克斯半径及吉布斯自由能大的特点,存在浓度竞争效应及竞争性迁移速率慢的问题,因此,提高氟离子竞争性迁移速率是关键问题。最后,展望性地提出氟氯离子竞争性迁移概念,给出选择性场控电迁移、选择性膜堆结构和选择性分离膜的三级强化选择性分离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电渗析 除氟 选择性去除
下载PDF
离子印迹吸附微球微流控制备及DFT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炳捷 白志山 杨晓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3,共8页
为了实现复杂体系重金属废水中目标金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基于微流控和离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离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微球,通过批量吸附实验验证和DFT分子模拟佐证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吸附微球的吸附特性,探究了目标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微球的... 为了实现复杂体系重金属废水中目标金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基于微流控和离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离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微球,通过批量吸附实验验证和DFT分子模拟佐证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吸附微球的吸附特性,探究了目标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微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靶向结合原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在优化的恒温震荡吸附条件(35℃和160 r/min,Cu离子溶液初始浓度400 mg/L、pH=6)下,可在48 h内到达吸附平衡,对Cu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7.76 mg/g。此外,吸附速率和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证明离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对Cu离子的吸附过程是伴随着电子转移的单层化学吸附过程。而基于印迹模板的离子尺度效应和高电负性、以及目标金属离子与吸附微球分子单体间强结合能,能够实现离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微球在二元和(或)三元共存体系中对Cu离子的快速识别捕获和吸附分离。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高效吸附微球的研发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吸附微球 选择性去除 微流控 离子印迹 DFT分子模拟
下载PDF
单子叶植物的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蓓 单晓 +1 位作者 尹小燕 张举仁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9-156,共8页
来自于啤酒酵母2μm质粒的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细胞)筛选完成后去除选择标记基因.水稻肌动蛋白actin基因启动子和玉米泛素ubiquitin基因启动子可有效驱动单子叶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转录.为培育去除选择标记基因的... 来自于啤酒酵母2μm质粒的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细胞)筛选完成后去除选择标记基因.水稻肌动蛋白actin基因启动子和玉米泛素ubiquitin基因启动子可有效驱动单子叶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转录.为培育去除选择标记基因的抗盐耐旱单子叶转基因植物,构建了适合于单子叶植物的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该系统由含有FLP重组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Ubi-FLP-bar和含有frt位点的植物双抗(抗除草剂、抗盐耐旱)表达载体pCAMBIA1300-Ubi-TsPPasef-rt-alsf-rtm以及pCAMBIA1300-Actin1-AtNHX1f-rt-alsf-rtm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标记去除 FLP/frt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 Actinl UBI 单子叶植物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控制中的离子交换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光团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4期243-243,245,共2页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存在毒性较大、不易生物降解特点,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浓度较高重金属离子废水排放也开始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技术,并结合离...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存在毒性较大、不易生物降解特点,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浓度较高重金属离子废水排放也开始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技术,并结合离子交换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去除,深入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控制中的离子交换特点,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控制 离子交换技术 选择性去除
下载PDF
Selective removal of nickel from iron substrate by non-cyanide strippers
15
作者 李德良 吴晓芙 +1 位作者 王淀佐 J.A.Finch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4年第3期599-602,共4页
A novel nickel stripper using ammonia as the key component was developed to substitute cyanide for removing nickel film from iron substrates. Its compositions are: ammonia 150 g/L, hydrogen peroxide 50 g/L, ammonium c... A novel nickel stripper using ammonia as the key component was developed to substitute cyanide for removing nickel film from iron substrates. Its compositions are: ammonia 150 g/L, hydrogen peroxide 50 g/L, ammonium chloride 100 g/L, EDTA 7.5 g/L, copper chloride 15 g/L and glucopyrone 1.2 g/L.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pH 9.511, temperature 4050 ℃ and stripping time 1 h. It shows many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cyanide stripper including no toxicity, mild operation, lower cost, larger holding capacity, faster stripping rate and good protection for the base metal, and ca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技术 清洁生产 选择性去除 非氰化萃取器 环境工程
下载PDF
Highly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Removal of Pb(II) ions by Sulfur-Containing Calc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成云 耿志刚 +3 位作者 董安乐 叶新新 汪国忠 张云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07-616,I0002,共11页
A facile one-step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to fabricate amorphous sulfurcontaining calcium phosphate (SCP) nanoparticles, in which the sulfur group was in-situ introduced into calcium phosphate. The ... A facile one-step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to fabricate amorphous sulfurcontaining calcium phosphate (SCP) nanoparticles, in which the sulfur group was in-situ introduced into calcium phosphate. The resulting SCP exhibited a noticeable enhanced performance for Pb(II) removal in comparison with hydroxyapatite (HAP), being capable of easily reducing 20 ppm of Pb(II) to below the acceptable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within less than 10 min. Remarkably, the saturated removal capacities of Pb(II) on SCP were as high as 1720.57 mg/g calculated by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exceeding largely that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bsorbents. Significantly, SCP displayed highly selective removal ability toward Pb(II) ion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ompeting metal ions (Ni(II), Co(II), Zn(II), and Cd(II)).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such ultra-high removal efficiency and preferable affinity of Pb(II) ions on SCP may be reasonably ascribed to the formation of rodlike hydroxypyromorphite crystals on the surface of SCP via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and ion exchange reactions, accompanied by the presence of lead sulfide precipitates. High removal efficiency, fast removal kinetics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ward Pb(II) made the obtained SCP material an ideal candidate for Pb(II) ions decontamin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ur-containing calcium phosphate Pb(II) ions Selective removal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lfation on CeO_2-ZrO_2 catalysts for NO reduction with NH_3 被引量:5
17
作者 He Zhang Yonggang Zou Yue Pe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0-167,共8页
CeO2‐ZrO2 (CeZr) and sulfated CeO2‐ZrO2 (S‐CeZr)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The CeZr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s (< 200°C) and ... CeO2‐ZrO2 (CeZr) and sulfated CeO2‐ZrO2 (S‐CeZr)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The CeZr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s (< 200°C) and lower activity at high temperatures (> 200 °C) than the S‐CeZr catalysts. The sulfation ofCeZr was studied in terms of surface acidity, redox properties and NO adsorption‐desorption bytemperature‐dependent experiments and in situ infrared spectroscopy. S‐CeZr displayed high concentrationsof acidic sites and increased surface acidities, but poor reducibility compared with CeZr.The high acidity of S‐CeZr was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Br?nsted acid sites, arising mainly fromthe surface sulfates. Because the surface was covered with sulfate species, S‐CeZr showed lower NOadsorption and weaker oxidation ability than CeZr. The adsorption of NH3 on the Br?nsted acid sites restricted the reaction with NO at low temperatures, but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cycle occurred easily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150 °C), and the weakly bound nitrite was partially activated on the S‐CeZr catalyst at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s (300 °C). The catalytic mechanisms for the CeZr and S‐CeZr catalysts at 150 and 300 °C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TION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CERIA ZIRCONIA
下载PDF
新型阻挡层材料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子艳 周建伟 +2 位作者 张佳洁 王庆伟 王辰伟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3-869,共7页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到14 nm及以下,钌凭借其低的电阻率、对铜高的依附性而被考虑替代传统阻挡层材料Ta/TaN。但是,钌作为阻挡层材料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低去除速率、容易引起铜的界面腐蚀、铜钌去除的不均匀性。针对以上问题...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到14 nm及以下,钌凭借其低的电阻率、对铜高的依附性而被考虑替代传统阻挡层材料Ta/TaN。但是,钌作为阻挡层材料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低去除速率、容易引起铜的界面腐蚀、铜钌去除的不均匀性。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氧化剂及络合剂对钌去除速率的影响;然后,总结了针对铜钌界面腐蚀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国内外解决铜钌去除速率选择性问题的研究进展。此外,提出未来新型阻挡层钌的抛光液的研究应综合解决上述问题,而非单一解决,才能真正应用于生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Ru) 化学机械抛光(CMP) 去除速率 电偶腐蚀 去除速率选择性
原文传递
树脂基水合氧化铈复合材料深度去除污水中磷酸盐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其 岑渝华 +4 位作者 朱玥 施如艳 陆晨阳 史新星 杨文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3,共5页
通过"前驱体导入-原位沉积"的工艺路线,将水合氧化铈(HCO)纳米颗粒负载入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SAE)孔道内,制得复合纳米吸附剂HCO@SAE并用于污水中磷酸盐的深度去除。试验结果表明:与其母体材料SAE、粉末活性炭(PAC)和大孔吸... 通过"前驱体导入-原位沉积"的工艺路线,将水合氧化铈(HCO)纳米颗粒负载入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SAE)孔道内,制得复合纳米吸附剂HCO@SAE并用于污水中磷酸盐的深度去除。试验结果表明:与其母体材料SAE、粉末活性炭(PAC)和大孔吸附树脂XAD-4相比,HCO@SAE具有最佳的磷酸盐吸附性能。溶液pH值对HCO@SAE吸附磷酸盐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且在中性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磷酸盐吸附量(30.96 mgP/g)。得益于负载HCO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的专属内配位络合作用,HCO@SAE能够在共存高浓度竞争离子的条件下实现对磷酸盐的选择性吸附。采用NaOH-NaCl混合溶液作为脱附剂可实现对吸附饱和HCO@SAE的高效再生,再生后吸附性能保持稳定,从而实现多批次循环吸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吸附剂 水合氧化铈 选择性去除
原文传递
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毛方琪 郝培培 +2 位作者 孔祥贵 雷晓东 段雪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3-508,共16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开发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修复材料及技术极具重要现实意义.类水滑石(又称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 LDHs)是一类典型的无机层状结构材料.独特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使得LDHs在...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开发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修复材料及技术极具重要现实意义.类水滑石(又称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 LDHs)是一类典型的无机层状结构材料.独特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使得LDHs在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已实现应用,表现出超稳矿化性能,修复效果显著,同时为重金属污染水修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LDHs作为修复材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修复方面的工作,阐述了LDHs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理,并对该材料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汇总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 重金属离子 选择性去除 超稳矿化 土壤/水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