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颈椎管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4
1
作者 夏英鹏 张学利 +5 位作者 万军 胡炜 于斌 崔子健 朱如森 田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5-818,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的临床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102名患颈椎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4例采用选择性ELAP患者为研究... [目的]评价选择性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的临床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102名患颈椎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4例采用选择性ELAP患者为研究组,另58例采用传统的C3-7,ELAP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随访1年以上,对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间比较:JOA评分增长率,C2-7角,前突指数,颈椎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别,轴性症状发生率选择性ELA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脊髓后移距离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减压节段和脊髓后移距离间存在线形相关,减压节段越多,脊髓后移越明显(r=0.36,P=0.03),术后MRI显示,研究组9例为非完全减压,对照组8例非完全减压,所有非完全减压的病例均发生在减压节段的头端或尾端,而且该节段的脊髓前方致压物均大于6mm。[结论]选择性ELAP减少了手术对颈椎后部结构的破坏,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但是减压节段和脊髓后移间存在正性线形相关,为了避免术后非完全减压的出现,必须在术前反复阅片,明确减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颈椎管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