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以通为用,通补结合”辨治男性不育症探讨
1
作者 洪志明 陈子龙 +4 位作者 邱俊峰 翁浩伟 王胜杰 郭军 王浩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64-667,共4页
《黄帝内经》首次将“以通为用”作为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性。由于男子之精室属奇恒之腑,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内生殖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故将通利之法运用于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等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男性不育症常因... 《黄帝内经》首次将“以通为用”作为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性。由于男子之精室属奇恒之腑,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内生殖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故将通利之法运用于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等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男性不育症常因湿浊、瘀血等有形之邪累及精室,阴血不足贯穿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始终,故以活血化瘀、利湿祛浊、益阴生精、健脾补肾法治疗,“以通为用,通补结合”,灵活辨证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室 为用 通补结合
原文传递
通补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8
2
作者 成秀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通补结合 治疗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通补结合法治疗虚损病证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洪亮 张连合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提出:“虚则补之”,虚证用补法,理固然矣。然而,我们在实际中医临床工作中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辨证为虚证的病人,单纯遵循“虚则补之”原则进行补益,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绝不是辨... 《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提出:“虚则补之”,虚证用补法,理固然矣。然而,我们在实际中医临床工作中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辨证为虚证的病人,单纯遵循“虚则补之”原则进行补益,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绝不是辨证有误,亦非选用补益药物失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证 通补结合 治法
下载PDF
骆师运用通补结合治疗内科杂病举隅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敏 李灿哲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8期114-116,共3页
目的:强调通补法的重要性。方法:列举骆常义主任运用通补法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验案。结果:通补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通补结合 内科杂病 临床验案
下载PDF
通补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体会
5
作者 王建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68-2070,共3页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头号杀手。作者认为本病病机多虚实夹杂,虚者多为脾气亏虚、肾精不足;实者多为痰瘀阻络、肝郁气滞,且以上病机又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本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治疗时既...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头号杀手。作者认为本病病机多虚实夹杂,虚者多为脾气亏虚、肾精不足;实者多为痰瘀阻络、肝郁气滞,且以上病机又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本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治疗时既要全面审视,又要注意标本先后,不可执一而论。在此基础上,作者自拟冠心通痹方治疗本病,本方集健脾益气、补肾填精、活血化痰和疏肝解郁于一体,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运用,作者的实践表明本方治疗冠心病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痹方 通补结合 冠心病
原文传递
石熙瑞通补结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胆道阻塞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展鹏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9期114-114,共1页
我省名老中医石熙瑞运用通补结合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胆道阻塞疗效显著。他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胎儿在母体时感受湿热,出生后又脾胃失运,哺乳积滞酿生湿热,导致胆失疏泄,胆汗溢于肌肤而发黄,若大便灰白为寒证,大便不成形为虚证... 我省名老中医石熙瑞运用通补结合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胆道阻塞疗效显著。他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胎儿在母体时感受湿热,出生后又脾胃失运,哺乳积滞酿生湿热,导致胆失疏泄,胆汗溢于肌肤而发黄,若大便灰白为寒证,大便不成形为虚证,腹胀为中衰气滞,故本病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补结合 石熙瑞 小儿先天性胆道阻塞
下载PDF
通补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强 《山西中医》 2005年第6期18-18,共1页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通补结合法,以活血化瘀、益气通阳为主要治则,方用丹参蒌薤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治疗2个月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8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9%。结论:通补结合法恰合冠心...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通补结合法,以活血化瘀、益气通阳为主要治则,方用丹参蒌薤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治疗2个月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8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9%。结论:通补结合法恰合冠心病心绞痛虚实夹杂的病机,能有效缓解症状。对心电图S-T段及T波亦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通补结合 丹参萎薤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宋一亭通补结合辨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曙东 张晶 +3 位作者 贾磊 张雪峰 杨皎 宋一亭(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总结宋一亭教授诊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的经验。认为"邪乘其虚"与"诸邪盘胸"是风寒痹阻型胸痹的主要病机,症状特点与病史是其主要的辨证要点,因受地域因素影响,此类患者在内蒙古地区较为常见。治疗主张通补结合,以温通... 总结宋一亭教授诊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的经验。认为"邪乘其虚"与"诸邪盘胸"是风寒痹阻型胸痹的主要病机,症状特点与病史是其主要的辨证要点,因受地域因素影响,此类患者在内蒙古地区较为常见。治疗主张通补结合,以温通宣散、辛热通补、搜风通络、散瘀缓痛为原则,临证多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温阳宣痹基础方,常配伍通补、虫类、气血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风寒痹阻 通补结合 名医经验 宋一亭
原文传递
补通结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小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结合 继发性闭经
下载PDF
试论通补结合治疗胸痹心痛
10
作者 王双丹 王欣欣 +3 位作者 刘晓玲 袁振洁 朱华 周建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7期3-3,5,共2页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能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治疗应以通为补、温补结合;针对病机为阳虚寒凝者应用温阳散寒止痛,针对病机为血行瘀滞者应用活血化瘀止痛,针对病机为虚、心脉失养者应...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能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治疗应以通为补、温补结合;针对病机为阳虚寒凝者应用温阳散寒止痛,针对病机为血行瘀滞者应用活血化瘀止痛,针对病机为虚、心脉失养者应用扶正固本以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通补结合 温阳散寒 活血化瘀 扶正固本
原文传递
通补结合治疗冠心病
11
作者 刘金锋 《家庭用药》 2013年第2期67-67,共1页
对冠心病的全面认识除了要看到冠状动脉狭窄、血流不畅导致的临床症状外,更要看到心肌细胞和心脏功能的改变。患者心功能的损伤程度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针对冠心病,通补结合治疗很重要。“通”(通利血脉)是救急治标,... 对冠心病的全面认识除了要看到冠状动脉狭窄、血流不畅导致的临床症状外,更要看到心肌细胞和心脏功能的改变。患者心功能的损伤程度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针对冠心病,通补结合治疗很重要。“通”(通利血脉)是救急治标,“补”(温补心阳)是长期治本,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治疗过程中注重选用具有通补结合、标本兼治作用的药物,才能使冠心病不再屡洽屡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治疗 通补结合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症状 血流不畅 心脏功能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滕晶基于“阳热怫郁,玄府闭密”论治血管性痴呆经验
12
作者 衣云昊 曲一玮 滕晶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滕晶认为血管性痴呆(VaD)是以脾肾不足为基础,无形之郁加之有形之邪,导致阳热怫郁,闭密玄府,形成火蕴于痰瘀之中的复合产物,进一步郁闭并损伤玄府,久蕴生毒,难以逆转,终致神机失统,发为VaD。滕晶提出VaD的治疗原则为“通补结合”,“通... 滕晶认为血管性痴呆(VaD)是以脾肾不足为基础,无形之郁加之有形之邪,导致阳热怫郁,闭密玄府,形成火蕴于痰瘀之中的复合产物,进一步郁闭并损伤玄府,久蕴生毒,难以逆转,终致神机失统,发为VaD。滕晶提出VaD的治疗原则为“通补结合”,“通”为开通玄府,兼顾热郁,通泄邪毒,“补”为补虚培元,荣玄开玄,临床常以益智通玄汤进行加减化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阳热怫郁 玄府闭密 通补结合 滕晶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活血宣痹,调和气血”法在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13
作者 徐咏灯 李雪苓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是本虚标实之证。本文基于其病机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活血宣痹、调和气血”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内涵是主体运用活血化瘀、宣痹去浊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一般证治的用药,兼合补益心气与... 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是本虚标实之证。本文基于其病机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活血宣痹、调和气血”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内涵是主体运用活血化瘀、宣痹去浊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一般证治的用药,兼合补益心气与养血和营药,从通补两方面结合论治心绞痛。另附医案1则,以兹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血管疾病 通补结合 枳实薤白桂枝汤 活血宣痹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德步 常建平 薄慧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0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使用通补结合的中医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HbeAg、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一般保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8例患者加用中医辨证论,以通补结合为主... 目的:探讨使用通补结合的中医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HbeAg、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一般保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8例患者加用中医辨证论,以通补结合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以及Child-Pugh分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补结合法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通补结合
下载PDF
中药补通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银花 房荣华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了解中药补通结合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48例,用中药补通结合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结... 目的了解中药补通结合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48例,用中药补通结合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中药补通结合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中药 人工流产术 月经过少 疗效
原文传递
通补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体会
16
作者 招远祺 康妮妮 +1 位作者 乔利军 袁龙健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12期245-246,共2页
周围性面瘫为现代医学病名,亦称之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患侧额横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导致病情经久不愈,甚则造成永久损害的后遗症。因此,必须对患者及时、规... 周围性面瘫为现代医学病名,亦称之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患侧额横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导致病情经久不愈,甚则造成永久损害的后遗症。因此,必须对患者及时、规范的治疗,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医药疗法 分期论治 通补结合 内外兼施
原文传递
补通结合治疗糖尿病便秘113例
17
作者 胡冬梅 《黑龙江中医药》 2006年第2期9-9,共1页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笔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中药补通结合治疗糖尿病便秘113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便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结合
原文传递
基于病因病机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中医诊治理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斌 陈凯明 +1 位作者 王震 薛一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1期1666-1669,共4页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因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邪、血瘀、气滞、痰浊,虚为气虚、阴伤、阳衰,可因虚致病,亦可因实致病。本病的病机为心脉痹阻所致,其病机能够相互转化,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因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邪、血瘀、气滞、痰浊,虚为气虚、阴伤、阳衰,可因虚致病,亦可因实致病。本病的病机为心脉痹阻所致,其病机能够相互转化,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因此冠脉CTO病变治疗应以通为主,通补结合,可通过宣痹通阳、活血通络、芳香温通三个方面来治疗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本文基于中医对于冠脉CTO病变的病因病机认识,为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西医介入学难题,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为临床诊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O病变 中医病因病机 通补结合 宣痹 活血 芳香温
下载PDF
213例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晋宏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情况。方法:对213例冠心病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分布与病程的关系。结果:病程早期以实证为主,病程后期以虚证为主,虽有瘀血、痰浊、寒凝之标,但以正虚即气血阴阳俱亏为本。提示:在辨证论... 目的:研究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情况。方法:对213例冠心病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分布与病程的关系。结果:病程早期以实证为主,病程后期以虚证为主,虽有瘀血、痰浊、寒凝之标,但以正虚即气血阴阳俱亏为本。提示:在辨证论治时应通补结合立法切可局限于活血法,否则难于取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辩证分型 中医 冠心病 病程早期 气血阴阳 通补结合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张永康教授中医治疗冠心病思路浅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牛金宁 仪荣荣 +3 位作者 徐斗富 李晓敏 康静 张永康(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3期537-539,547,共4页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张永康教授不同于常规活血化瘀法及温通心阳法,认为虚可生痰,尚可生瘀,痰瘀虚三者杂合而至,则病生,治疗上主张从"虚"而论,虚瘀同调,标本共治,坚持通补原则,更加注重药物配伍,临证善于加大活血化瘀药用量,配...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张永康教授不同于常规活血化瘀法及温通心阳法,认为虚可生痰,尚可生瘀,痰瘀虚三者杂合而至,则病生,治疗上主张从"虚"而论,虚瘀同调,标本共治,坚持通补原则,更加注重药物配伍,临证善于加大活血化瘀药用量,配伍行气药,使药力峻猛,以达药力。笔者拟从中药性味入手探讨冠心病药性规律,以红参为例引出药物四气五味指导临床的疾病用药思路。通过分析红参以苦为补,引入心经,以温活血之效,进而探究苦味药结合不同性味中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辨证用药思路。本文旨从性味参辨法、通补五脏法、活血散瘀通络法、芳香温通法以及标本同治法5个角度分析张永康教授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诊疗思路,以期对临床诊治冠心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性味参辨 通补结合 名医经验 张永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