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通降论治呕吐七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新柱 《青海医药杂志》 1999年第3期55-56,共2页
呕吐一证,其病在胃,“通”和“降”是胃腑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然呕吐病机的关键是胃气上逆,所以临床根据通降理论治疗呕吐,疗效颇佳。1清热通腑,和胃降逆法适用于胃中积热所致的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 呕吐一证,其病在胃,“通”和“降”是胃腑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然呕吐病机的关键是胃气上逆,所以临床根据通降理论治疗呕吐,疗效颇佳。1清热通腑,和胃降逆法适用于胃中积热所致的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 通降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董建华教授从通降论治胆胀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晋翔 《山西中医》 1989年第5期6-7,共2页
胆胀病名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而现代医学胆囊炎、胆道感染及结石多属于胆胀范畴。董老认为本病病位在胆,涉及肝胃等,胆为六腑之一,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且胆汁下行,胆腑清净... 胆胀病名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而现代医学胆囊炎、胆道感染及结石多属于胆胀范畴。董老认为本病病位在胆,涉及肝胃等,胆为六腑之一,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且胆汁下行,胆腑清净,不致郁遏上逆为患。若胆腑通降失司,则气机不畅,日久气滞血瘀,停湿成痰,化火伤阴。而肝胃气机升降失调,无不影响胆腑和降,以致胆胀之病。故调气活血,利胆通降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胆胀
下载PDF
基于和解通降论治慢性胆囊炎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孟花 任顺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4期1-3,共3页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任顺平教授认为肝胆郁热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为慢性胆囊炎临床常见的证型。在和解通降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以和解少阳、泄热通腑,调和肝脾、疏肝理气,调和寒热、辛开苦降为治法,运用大柴胡汤、逍遥...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任顺平教授认为肝胆郁热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为慢性胆囊炎临床常见的证型。在和解通降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以和解少阳、泄热通腑,调和肝脾、疏肝理气,调和寒热、辛开苦降为治法,运用大柴胡汤、逍遥散、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 慢性胆囊炎 和法 任顺平
下载PDF
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章琴 金煜 金一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中药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连续用药4周,评价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肾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VS75.5%,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肾动脉和叶间动脉PSV(收缩期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叶间动脉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均P<0.05);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肾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肯定,有益于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银杏达莫注射液 浊解毒汤 肾功能 肾血流动力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伟 郭凤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面部红斑灼热、腰膝酸软痛、关节疼痛、神疲乏力等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LE病情活动程度评分(SLEDAI)、24h蛋白尿定量(24hTUP)、血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补体C3、补体C4高于参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湿瘀交阻型 脾肾不足型 浊方 针刺
下载PDF
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李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在... 目的:探讨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在其基础上联合通降合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食管动力学指标[上括约肌(UES)静息压、下括约肌(LES)静息压]水平,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IL-6、IL-13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MTL、GAS、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MTL、GAS、NO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UES与LES静息压显著升高(P<0.05);与研究组治疗后UES与LES静息压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2.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佳,可降低炎症介质表达,改善胃肠激素与食管动力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合剂 炎性因子 胃肠激素 不良反应 食管动力学
下载PDF
降酸通痹汤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覃志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5-0158,共4页
降酸通痹汤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83例为受试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2;西药+降酸通痹汤干预)与对照组(n=41;常规西药干预),... 降酸通痹汤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83例为受试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2;西药+降酸通痹汤干预)与对照组(n=41;常规西药干预),遂对两组病患医治后不同时段血尿酸指数、炎性因子指数、症候积分以及疗效率进行比对。结果 经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医治后2m—6m尿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四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五项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医治期间,为其结合降酸通痹汤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医治效果,降低炎性反应,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汤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降逆通腑方对内脏高敏感脾胃湿热型非糜烂性反流病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丽娜 郭洪波 李佩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降逆通腑方治疗内脏高敏感脾胃湿热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NERD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以降逆通腑... 目的探讨降逆通腑方治疗内脏高敏感脾胃湿热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NERD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以降逆通腑方治疗,对照组予以高仿中药颗粒安慰剂,共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胃肠激素以及食管动力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与对照组(80.00%,32/40)比较,试验组明显上调(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以及反流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试验组患者的LESP水平明显上调,而UE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TL以及GA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部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降逆通腑方能够提高内脏高敏感脾胃湿热型N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可改善食管动力、调节胃肠激素,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腑方 非糜烂性反流病 脾胃湿热型 胃肠激素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通降和胃法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半夏-枳实-黄连干预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亚莉 邱金清 +2 位作者 韩立柱 纪明睿 姜华东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31-38,共8页
目的:总结沈舒文教授通降和胃法辨治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的经验,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探讨半夏-枳实-黄连角药治疗CG平调寒热,升降气机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ETCM、BATMAN等数据库筛选半夏-枳实-黄连... 目的:总结沈舒文教授通降和胃法辨治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的经验,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探讨半夏-枳实-黄连角药治疗CG平调寒热,升降气机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ETCM、BATMAN等数据库筛选半夏-枳实-黄连相关靶点,建立药物靶点数据库;通过CTD、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CG潜在靶点;利用Venny 2.1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通过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运用ClusterProfiler程序包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0构建“药物-潜在靶标-信号通路”网络关系图;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对核心药效物质和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沈舒文教授应用半夏-枳实-黄连角药通过寒热平调通降法辨治CG寒热互结、胃失和降证,效果良好。筛选得到药物靶点黄连165个,半夏84个,枳实114个,CG潜在靶点324个。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诱导型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和B淋巴细胞瘤(B-cell lymphoma-2,Bcl-2)等80个靶点发挥作用;靶点主要通过对氧化合物反应、对脂质反应和活性氧代谢正调控等方面参与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半夏-枳实-黄连角药中柚皮苷、β-谷甾醇、豆甾醇、异橙黄酮等活性成分通过PTGS2、PPARG和BCL-2等靶点作用于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和IL-17等信号通路,通过多组分、多靶标、多通路发挥治疗C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和胃法 半夏 枳实 黄连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通腑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清微炎症指标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浩 李海艳 +4 位作者 尚卓 贾燕 武雷杰 徐胜珍 张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清微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CRF伴有消化道症状(恶心欲呕、腹胀、便秘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双耳耳部刮痧及双耳耳穴压豆... 目的探讨通腑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清微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CRF伴有消化道症状(恶心欲呕、腹胀、便秘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双耳耳部刮痧及双耳耳穴压豆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通腑降浊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3周后的消化道症状评分[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中恶心欲呕、腹胀、便秘3种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胃肠激素[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肾功能[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2、3周后,两组GSRS量表中关于恶心呕吐、腹胀及便秘共3项消化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两组血清MO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S及VIP水平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对照组血清BUN、Scr、C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BUN、Scr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Ccr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升(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降浊法能有效改善CRF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纠正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并有效改善肾功能,消除机体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浊法 消化道症状 血清微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基于胃主通降理论探讨胃病诊疗思路
11
作者 吴晶晶 刘勤 刘静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665-4668,共4页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造成胃病的发生率呈日益上涨趋势。目前西医主要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但远期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胃病无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好,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刘勤主任认为胃病病位在胃,但...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造成胃病的发生率呈日益上涨趋势。目前西医主要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但远期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胃病无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好,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刘勤主任认为胃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畅、体虚均可导致胃之通降功能失常,治当和胃通降。根据胃以通为顺,以降为和理论,总结胃病治疗通降五法,即以补通降、驱邪通降、行气通降、祛瘀通降、以和达通,同时强调饮食调养,临床效果显著。此文通过中医病因病机、胃主通降意义、中医治疗、饮食调护、病案举隅方面介绍刘勤主任治疗胃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病 胃主 刘勤 医案 医话
下载PDF
通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12
作者 潘力 叶松 《中医学》 2023年第1期221-225,共5页
自《黄帝内经》时期提出胃主通降理论至金元时期补土派代表李东垣著成《脾胃论》一书,脾胃学说即已成为中医早期理论体系中最具完整性和鲜活性的学说,其核心思想是通降理论,至今,通降理论在各代医家的传承、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对诊... 自《黄帝内经》时期提出胃主通降理论至金元时期补土派代表李东垣著成《脾胃论》一书,脾胃学说即已成为中医早期理论体系中最具完整性和鲜活性的学说,其核心思想是通降理论,至今,通降理论在各代医家的传承、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对诊疗脾胃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现代医学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医务工作者将更好的继承前人的思想,将通降理论贯穿脾胃病的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理论 传承与运用
下载PDF
平冲降逆通络汤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玉玲 方家 +3 位作者 陈姣洁 梁瑞宁 袁紫文 李佳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治疗,... 目的:研究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治疗,对照组予以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T淋巴细胞(CD4^(+)、CD3^(+)、CD8^(+)、CD4^(+)/CD8^(+))、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LH、FSH、P、E2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TNF-α、IL-8、IL-1β、IL-6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卵巢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CD4^(+)、CD3^(+)、CD4^(+)/CD8^(+)均较对^(+)照组高,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冲降逆通络汤^(+)来曲唑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性激素及卵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快速缓解相关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平冲络汤 来曲唑 卵巢功能 性激素
下载PDF
时昭红基于通降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14
作者 游毅 时昭红 《国医论坛》 2023年第2期54-55,共2页
时昭红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脾胃之通降功能失调所致,治宜通脾气降肝火,通气机降胃热,化血瘀降痰热,恢复脾胃升降协调,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理论 时昭红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通腑降气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雷美霞 蒋殊 +1 位作者 李春林 邓晓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 观察通腑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A组、B组。最终纳入A组86例和B组74例,2... 目的 观察通腑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A组、B组。最终纳入A组86例和B组74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腑降气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症状评分(喘息、咳嗽、咳痰)、凝血功能[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炎性因子[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气指标如pH值、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51%(83/86),高于B组的79.73%(5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肺功能FVC、FEV_(1)、FEV_(1)%pred水平均上升,且A组以上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症状评分中的喘息、咳嗽、咳痰评分均下降,且A组以上症状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D-D、Fib水平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WBC、CRP水平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pH值、p_(a)(O_(2))水平均提升,p_(a)(CO_(2))水平均下降,且A组pH值、p_(a)(O_(2))水平高于B组,p_(a)(CO_(2))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通腑降气汤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其肺功能、临床症状、凝血功能、炎性反应及血气状况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血气指数 肺功能指标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通脉降浊方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6
作者 郑鑫 王凤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6期113-118,133,共7页
目的旨在系统评价通脉降浊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共纳入16篇文献,合计1338例研究对象。根据C... 目的旨在系统评价通脉降浊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共纳入16篇文献,合计1338例研究对象。根据Cochrane应用手册使用RoB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脉降浊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试验组可以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情况[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1.2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4~1.26,P<0.001],显著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RR=1.25,95%CI:1.13~1.37,P<0.001),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0.15,95%CI:0.11~0.20,P<0.00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MD=–0.40,95%CI:–0.63~–0.16,P=0.001),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通脉降浊方联合西药标准化治疗,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改善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标准化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基于导通饱和压降的IGBT器件结温在线提取方法
17
作者 王泽群 田小宇 +1 位作者 宋致儒 宋文胜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76,共7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的结温与工作性能、寿命及其可靠性密切相关,实现IGBT结温在线监测对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提升与服役寿命的延长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IGBT的导通压降,分别构建了小电流...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的结温与工作性能、寿命及其可靠性密切相关,实现IGBT结温在线监测对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提升与服役寿命的延长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IGBT的导通压降,分别构建了小电流和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结温监测模型和测量电路,实现IGBT结温的精确在线监测。首先,结合IGBT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导通压降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小电流和大电流饱和压降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其结温监测模型;最后,设计了小电流恒流源电路和导通压降采样电路,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小电流饱和压降与IGBT结温呈线性关系,大电流饱和压降与结温呈非线性关系,并且二者实现结温监测的误差分别为1.29%和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结温测量 小电流下的饱和压 大电流下的饱和压
原文传递
低导通压降MOS控制晶闸管的研制
18
作者 刘中梦雪 黄伟 +4 位作者 刘垚 张海峰 段懿晨 丁继洪 赵建强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6-481,487,共7页
基于6英寸(1英寸≈2.54 cm)半导体工艺平台研制了一款低导通压降的MOS控制晶闸管(MCT)。通过对MCT正向阻断状态和导通状态的理论分析,阐述p基区结构参数影响正向阻断特性和导通特性的机理。采用Silvaco TCAD软件建立静态特性模型并进行... 基于6英寸(1英寸≈2.54 cm)半导体工艺平台研制了一款低导通压降的MOS控制晶闸管(MCT)。通过对MCT正向阻断状态和导通状态的理论分析,阐述p基区结构参数影响正向阻断特性和导通特性的机理。采用Silvaco TCAD软件建立静态特性模型并进行p基区结构参数仿真设计,得到最优掺杂浓度和厚度。结合仿真结果指导工艺参数优化制备MCT芯片,并对封装后器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器件正向阻断电压超过1600 V,脉冲峰值阳极电流为3640 A,导通压降在满足2.0 V设计值的基础上降低至1.7 V,正向阻断特性和导通特性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控制晶闸管(MCT) 正向阻断电压 p基区 静态特性
原文传递
通脉降浊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9
作者 张贺廷 李磊 +2 位作者 杨永 王洪强 丁小凡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3期91-95,共5页
目的建立通脉降浊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决明子、姜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 目的建立通脉降浊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决明子、姜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3∶77,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6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参、决明子、姜黄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进样量在0.08125~2.60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RSD为1.45%(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通脉降浊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传承董建华“通降论”学术思想,创建脾胃病辨证新八纲 被引量:51
20
作者 唐旭东 马祥雪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93-896,共4页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辨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东垣。董建华院士对脾胃学说潜心研究,师古而不泥古,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胃“通降论”,既是对脾胃通降相关论述的继承总结,也是...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辨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东垣。董建华院士对脾胃学说潜心研究,师古而不泥古,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胃“通降论”,既是对脾胃通降相关论述的继承总结,也是对传统脾胃学说的重要补充和深化,在中医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通降论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